下面是 一个多线程,基于 UDP 用户数据报包 协议 的 控制台聊天小程序 import java.io.*; import java.net.*; class Send implements Runnable{ private DatagramSocket ds; public DatagramPacket dp; private byte [] sendBuf; //private final int port=10086; // Receive Port private final Str…
1.MAC帧格式 类型:2字节,指出数据域中携带的数据应交给哪些协议实体处理 校验码:校验数据段(采用32位CRC冗余校验方式进行校验) 2.IPV4数据报 版本:IP协议版本,这里为4 首部长度:占4位 总长度:占16位,指首部和数据之和的长度 标识:占16位,它是一个计数器,每产生一个数据报就加1 标志:占3位,标志字段的最低位为MF,MF=1表示后面还有分片:MF=0表示最后一个分片.标识字段中间的一位是DF,只有DF=0时才允许分片 片偏移:占13位,它指出较长的分组在分片后,某片在原分…
Socket  是一套建立在TCP/IP协议上的接口不是一个协议 应用层:  HTTP  FTP  SMTP  Web 传输层:  在两个应用程序之间提供了逻辑而不是物理的通信(TCP  UDP) TCP  可靠的  面向连接的服务 UDP  不可靠的  无连接的服务 只要底层实现TCP IP协议  都可以用socket进行通信 1.TCP和UDP 1.1 TCP连接 TCP协议能为应用程序提供可靠的通信连接,使一台计算机发出的字节流无差错地发往网络上的其他计算机,对可靠性要求高的数据通信系统往…
TCP流和UDP数据报之间的区别 1.TCP本身是面向连接的协议,S和C之间要使用TCP,必须先建立连接,数据就在该连接上流动,可以是双向的,没有边界.所以叫数据流 ,占系统资源多 2.UDP不是面向连接的,不存在建立连接,释放连接,每个数据包都是独立的包,有边界,一般不会合并. 3.TCP保证数据正确性,UDP可能丢包,TCP保证数据顺序,UDP不保证 UDP使用场景 1.需要资源少,在网络情况比较好的内网,或者对于丢包不敏感的应用.如DHCP协议就是基于UDP的.一般的获取IP地址都是内网请…
UDP数据包长度 UDP数据包的理论长度 udp数据包的理论长度是多少,合适的udp数据包应该是多少呢?从TCP-IP详解卷一第11章的udp数据包的包头可以看出,udp的最大包长度是2^16-1的个字节.由于udp包头占8个字节,而在ip层进行封装后的ip包头占去20字节,所以这个是udp数据包的最大理论长度是2^16-1-8-20=65507. 然而这个只是udp数据包的最大理论长度.首先,我们知道,TCP/IP通常被认为是一个四层协议系统,包括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UDP属于运输…
一.大致流程: 建立一个client端,一个server端,自己构建IP头和UDP头,写入数据(hello,world!)后通过原始套接字(SOCK_RAW)将包发出去. server端收到数据后,打印UDP数据并发送确认消息(yes),client收到yes后将其打印. 二.其中: client端IP:192.168.11.104 端口:8600 server端IP:192.168.11.105 端口:8686 三.注意事项: 1.运行原始套接字socket需要有root权限. 2.注意主机字…
TCP.UDP数据包大小的确定 UDP和TCP协议利用端口号实现多项应用同时发送和接收数据.数据通过源端口发送出去,通过目标端口接收.有的网络应用只能使用预留或注册的静态端口:而另外一些网络应用则可以使用未被注册的动态端口.因为UDP和TCP报头使用两个字节存放端口号,所以端口号的有效范围是从0到65535.动态端口的范围是从1024到65535. MTU最大传输单元,这个最大传输单元实际上和链路层协议有着密切的关系,EthernetII帧的结构DMAC+SMAC+Type+Data+CRC由于…
   TCP.UDP数据包大小的确定   http://blog.163.com/jianlizhao%40126/blog/static/1732511632013410101827640/   UDP和TCP协议利用端口号实现 多项应用同时发送和接收数据.数据通过源端口发送出去,通过目标端口接收.有的网络应用只能使用预留或注册的静态端口:而另外一些网络应用则可以使用未被 注册的动态端口.因为UDP和TCP报头使用两个字节存放端口号,所以端口号的有效范围是从0到65535.动态端口的范围是从1…
1.概述 首先要看TCP/IP协议,涉及到四层: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 其中以太网(Ethernet)的数据帧在链路层 IP包在网络层 TCP或UDP包在传输层 TCP或UDP中的数据(Data)在应用层 它们的关系是 数据帧{IP包{TCP或UDP包{Data}}}     不同的协议层对数据包有不同的称谓,在传输层叫做段(segment),在网络层叫做数据报(datagram),在链路层叫做帧(frame).数据封装成帧后发到传输介质上,到达目的主机后每层协议再剥掉相应的首部,最后…
以太网(Ethernet)数据帧的长度必须在46-1500字节之间,这是由以太网的物理特性决定的.    这个1500字节被称为链路层的MTU(最大传输单元).    但这并不是指链路层的长度被限制在1500字节,其实这这个MTU指的是链路层的数据区.    并不包括链路层的首部和尾部的18个字节. 因为IP数据报的首部为20字节,所以IP数据报的数据区长度最大为1480字节. 又因为UDP数据报的首部8字节,所以UDP数据报的数据区最大长度为1472字节. 鉴于Internet上的标准MTU值…
MTU大家都知道,是链路层中的网络对数据帧的一个限制,依然以以太网为例,MTU为1500个字节.一个IP数据报在以太网中 传输,如果它的长度大于该MTU值,就要进行分片传输,使得每片数据报的长度小于MTU.分片传输的IP数据报不一定按序到达,但IP首部中的信息能让这些数据报片按序组装.IP数据报的分片与重组是在网络层进完成的. MSS(最大分段大小) MSS是TCP里的一个概念(首部的选项字段中).MSS是TCP数据包每次能够传输的最大数据分段,TCP报文段的长度大于MSS时,要进行分段传输.T…
转自:https://blog.csdn.net/xingzheouc/article/details/49946191 1. UDP概念 用户数据报协议(英语:User Datagram Protocol,缩写为 UDP),又称使用者资料包协定,是一个简单的面向数据报的传输层协议,正式规范为RFC 768 在TCP/IP模型中,UDP为网络层以上和应用层以下提供了一个简单的接口.UDP只提供数据的不可靠传递,它一旦把应用程序发给网络层的数据发送出去,就不保留数据备份(所以UDP有时候也被认为是…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feitian629/archive/2012/11/16/2774065.html 1.ISO开放系统有以下几层: 7 应用层 6 表示层 5 会话层 4 传输层 3 网络层 2 数据链路层 1 物理层 2.TCP/IP 网络协议栈分为应用层(Application).传输层(Transport).网络层(Network)和链路层(Link)四层. 通信过程中,每层协议都要加上一个数据首部(header),称为封装(Encapsulati…
版权声明:本文为灿哥哥http://blog.csdn.net/caoshangpa 原创文章,转载请标明出处. https://blog.csdn.net/caoshangpa/article/details/51530685 1.概述 首先要看TCP/IP协议,涉及到四层: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 其中以太网(Ethernet)的数据帧在链路层 IP包在网络层 TCP或UDP包在传输层 TCP或UDP中的数据(Data)在应用层 它们的关系是 数据帧{IP包{TCP或UDP包{Dat…
一.TCP粘包 1. 什么时候考虑粘包 如果利用tcp每次发送数据,就与对方建立连接,然后双方发送完一段数据后,就关闭连接,这样就不会出现粘包问题(因为只有一种包结构,类似于http协议,UDP不会出现粘包现象).关闭连接主要要双方都发送close连接(参考tcp关闭协议).如:A需要发送一段字符串给B,那么A与B建立连接,然后发送双方都默认好的协议字符如"hello give me sth abour yourself",然后B收到报文后,就将缓冲区数据接收,然后关闭连接,这样粘包问…
来自:https://blog.csdn.net/caoshangpa/article/details/51530685 1.概述 首先要看TCP/IP协议,涉及到四层: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 其中以太网(Ethernet)的数据帧在链路层 IP包在网络层 TCP或UDP包在传输层 TCP或UDP中的数据(Data)在应用层 它们的关系是 数据帧{IP包{TCP或UDP包{Data}}}     不同的协议层对数据包有不同的称谓,在传输层叫做段(segment),在网络层叫做数据报(d…
1.概述 首先要看TCP/IP协议,涉及到四层: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 其中以太网(Ethernet)的数据帧在链路层 IP包在网络层 TCP或UDP包在传输层 TCP或UDP中的数据(Data)在应用层 它们的关系是 数据帧{IP包{TCP或UDP包{Data}}}     不同的协议层对数据包有不同的称谓,在传输层叫做段(segment),在网络层叫做数据报(datagram),在链路层叫做帧(frame).数据封装成帧后发到传输介质上,到达目的主机后每层协议再剥掉相应的首部,最后…
#include<stdio.h>#include<nids.h>#include<string.h>#include <sys/socket.h>#include <netinet/in.h>#include <arpa/inet.h>#include<stdlib.h>#include<netinet/ip.h>#include<arpa/inet.h>#include<netinet/t…
DNS同时占用UDP和TCP端口53是公认的,这种单个应用协议同时使用两种传输协议的情况在TCP/IP栈也算是个另类.但很少有人知道DNS分别在什么情况下使用这两种协议. 先简单介绍下TCP与UDP.     TCP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协议,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一般服务质量要求比较高的情况,使用这个协议.UDP---用户数据报协议,是一种无连接的传输层协议,提供面向事务的简单不可靠信息传送服务. TCP与UDP的区别:     UDP和TCP协议的主要区别是两者在如何实现信息的可靠传递方面不同.TC…
1.ISO开放系统有以下几层: 7 应用层 6 表示层 5 会话层 4 传输层 3 网络层 2 数据链路层 1 物理层 2.TCP/IP 网络协议栈分为应用层(Application).传输层(Transport).网络层(Network)和链路层(Link)四层. 通信过程中,每层协议都要加上一个数据首部(header),称为封装(Encapsulation),如下图所示 不同的协议层对数据包有不同的称谓,在传输层叫做段(segment),在网络层叫做数据报(datagram),在链路层叫做帧…
TCP (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 1.TCP数据包的分组格式: A,源端口:标识源端应用进程. B, 目的端口:标识目的端应用进程. C, 序号:在SYN标志未置位时,该字段指示了用户数据区中第一个字节的序号:在SYN标志置位时,该字段指示的是初始发送的序列号. D,确认号:用来确认本端TCP实体已经接收到的数据,其值表示期待对端发送的下一个字节的序号,实际上告诉对方,在这个序号减1以前的字节已正确接收. E, 数据偏移:表示以32位字为单位的TCP…
UDP数据包长度 UDP数据包的理论长度 udp数据包的理论长度是多少,合适的udp数据包应该是多少呢?从TCP-IP详解卷一第11章的udp数据包的包头可以看出,udp的最大包长度是2^16-1的个字节.由于udp包头占8个字节,而在ip层进行封装后的ip包头占去20字节,所以这个是udp数据包的最大理论长度是2^16-1-8-20=65507. 然而这个只是udp数据包的最大理论长度.首先,我们知道,TCP/IP通常被认为是一个四层协议系统,包括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UDP属于运输…
一.UDP数据报的特点 1.基本特性 UDP是在IP数据报的基础上增加了复用和分用以及差错检测的功能 UDP的主要特点如下: UDP是无连接的:即发送数据之前不需要建立连接 UDP使用尽最大努力交付,不保证可靠交付 UDP面向报文:不会拆分.合并报文. 即在UDP对应用层返回的报文加首部,对IP层提交的报文去首部的过程中,处理的是这个报文的整体,即一次处理一个完整的报文 UDP没有拥塞控制: 即网络的堵塞并不会导致发送UDP数据的一端采取任何措施(比如减慢速度以减轻网络拥塞),这种特性被一些实时…
这几天写GB28181平台接入层代码,对收到的PS包进行解包时,总是出现误码,最终导致rtsp点播服务中画面花屏. 分析了码流抓包数据之后,发现网络上没有丢包,遂认为PS流解包代码有bug,于是埋头分析了2个小时的解包函数后,没有发现问题.将抓包RTP负载中的PS包数据导出之后,专门利用PS解包代码写了一个小程序,对导出的数据进行处理,又没有问题——后来事实证明解包代码的确没有问题,而且这部分的代码是在其他项目中用过的.自己有些迷糊了,一时想不明白问题出在哪里. 冷静后分析一下,认为抓包结果中的…
Java的Socket通信分为TCP和UDP两种,Socket和ServerSocket类用于TCP通信,DatagramSocket用于UDP通信. 使用DatagramSocket发送UDP数据包时,首先new一个DatagramPacket,再给DatagramPacket设定目的地的IP地址和端口,然后使用DatagramSocket发送出去. DatagramSocket sct; DatagramPacket pkt; try{ pkt = new DatagramPacket(b_…
服务端,创建一个DatagramSocket对象,侦听在某个端口,创建一个DatagramPacket对象接受数据.收到客户端发来的信息后,有原封不动转发到客户端. public class DatagramServer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byte[] buf = new byte[1024]; DatagramPacket packet = new DatagramPacket(b…
try { //向指定的ip和端口发送数据~! //先说明一下数据是谁发送过来的! byte[] ip = InetAddress.getLocalHost().getHostAddress().getBytes(); dp = new DatagramPacket(ip, ip.length, sendIAD, QQReceive.getPort()); ds.send(dp); //这里主要是因为多可数据报包发送时会产生丢包的情况...所以暂停一段时间! try { Thread.sleep…
TCP流模式与UDP数据报模式http://blog.csdn.net/s3olo/article/details/7914717 数据报(datagram)通常是指起始点和目的地都使用无连接网络服务的的网络层的信息单元.(UDP数据报 -Datagram) 段(segment)通常是指起始点和目的地都是传输层的信息单元.(TCP Stream -流)…
最近在做一个项目,在这之前,做了个验证程序. 发现客户端连续发来1000个1024字节的包,服务器端出现了丢包现象. 纠其原因,是服务端在还未完全处理掉数据,客户端已经数据发送完毕且关闭了. 我用过sleep(10),暂时解决这个问题,但是这不是根本解决办法,如果数据量大而多,网络情况不太好的话,还是有可能丢失. 你试着用阻塞模式吧... select...我开始的时候好像也遇到过..不过改为阻塞模式后就没这个问题了... 采用回包机制,每个发包必须收到回包后再发下一个 UDP丢包是正常现象,因…
0. 发送端可以,发送五次左右,再Sleep 1.调用recv方法接收端收到数据后,处理数据花了一些时间,处理完后再次调用recv方法,在这二次调用间隔里,发过来的包可能丢失.对于这种情况可以修改接收端,将包接收后存入一个缓冲区,然后迅速返回继续recv. 2.发送的包巨大丢包.虽然send方法会帮你做大包切割成小包发送的事情,但包太大也不行.例如超过50K的一个udp包,不切割直接通过send方法发送也会导致这个包丢失.这种情况需要切割成小包再逐个send. 3.发送的包较大,超过mtu 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