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teBuffer 字节缓冲区】的更多相关文章

1. BufferedOutputStream / BufferedInputStream(字节缓冲区流)的概述 通过定义数组的方式确实比以前一次读取一个字节的方式快很多,所以,看来有一个缓冲区还是非常好的.既然是这样的话,那么,java开始在设计的时候,它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就专门提供了带缓冲区的字节类.这种类被称为:缓冲区类(高效类) 写数据:BufferedOutputStream 读数据:BufferedInputStream 构造方法可以指定缓冲区的大小,但是我们一般用不上,因为默认缓…
原创本拉灯 2014年04月16日 10:06:55 标签: socket / 数据包 4448 我们接收Socket字节流数据一般都会定义一个数据包协议( 协议号,长度,内容),由于Socket接收数据是连续的,对方发两个包过来,Socket的 Recive事件有可能只触发一次或触发三次,也就是大家听到的粘包,为解决这个粘包,所以我们必要建一个字节缓冲区,将所有的接收到的字节流全放到这个缓冲区内 由这个缓冲区来分隔每个数据包的内容. 这份代码也是为论坛某个人解决串口接收数据包时而写的.不多说了…
 一:创建方式 1.建立输入(读)对象,并绑定数据源 2.建立输出(写)对象,并绑定目的地 3.将读到的内容遍历出来,然后在通过字符或者字节写入 4.资源访问过后关闭,先创建的后关闭,后创建的先关闭 总结:创建的方式都是差不多的,只不过是使用的输入和输出流不一样. 二:四种流复制文件的例子: 1.字节流复制文件 //1.字节流复制文件 public static void fun(File src,File desc ) throws Exception{ //建立字节流输入(读)对象,并绑定数…
Java基础-虚拟内存之映射字节缓冲区(MappedByteBuffer) 作者:尹正杰 版权声明:原创作品,谢绝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一.映射字节缓冲区 1>.什么是虚拟内存 答:虚拟内存是计算机系统内存管理的一种技术.它使得应用程序认为它拥有连续的可用的内存(一个连续完整的地址空间),而实际上,它通常是被分隔成多个物理内存碎片,还有部分暂时存储在外部磁盘存储器上,在需要时进行数据交换.目前,大多数操作系统都使用了虚拟内存,如Windows家族的“虚拟内存”:Linux的“交换空间”等.…
在JAVA中的流分为字节流或字符流,一般来说采用字符流处理起来更加方便.字节流处理起来相对麻烦,SocketChannel中将数据读取到ByteBuffer中,如何取出完整的一行数据(使用CRLF分隔)? 例如: Socket收到的内容为: 1234567890CRLF 0123456789CRLF 注意:CRLF为回车换行符号 如果使用 SocketChannel.read(ByteBuffer buff)读取数据,如果buff的capatity为12, 则第一次读取的数据为 “1234567…
不多说,直接上干货! CopyTextByBufTest.java package zhouls.bigdata.DataFeatureSelection.test; import java.io.BufferedReader; import java.io.BufferedWriter; import java.io.FileNotFoundException; import java.io.FileReader; import java.io.FileWriter; import java.…
NIO引入了三个概念: Buffer 缓冲区 Channel 通道 selector 选择器 1.java.io优化建议 操作系统与Java基于流的I/O模型有些不匹配.操作系统要移动的是大块数据(缓冲区),这往往是在硬件直接存储器存取(DMA)的协助下完成的.I/O类喜欢操作小块数据——单个字节.几行文本.结果,操作系统送来整缓冲区的数据,java.io的流数据类再花大量时间把它们拆成小块,往往拷贝一个小块就要往返于几层对象.操作系统喜欢整卡车地运来数据,java.io类则喜欢一铲子一铲子地加…
NIO是对I/O处理的进一步抽象,包含了I/O的基础概念.我是基于网上博友的博客和Ron Hitchens写的<JAVA NIO>来学习的. NIO的三大核心内容:缓冲区,通道,选择器. 一,buffer缓冲区 1,家谱 除了以上的基础类型对应的buffer之外,还有一种MappedByteBuffer,是ByteBuffer的子类, 专门用于内存映射文件的一种特例. 2,buffer 缓冲区基础 概念上,缓冲区是包在一个对象内的基本数据元素数组. 2.1,属性 容量( capacity) 缓…
1.简介 前面一篇文章讲了文件通道,本文继续来说说另一种类型的通道 -- 套接字通道.在展开说明之前,咱们先来聊聊套接字的由来.套接字即 socket,最早由伯克利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所以经常被称为Berkeley sockets.UNIX 4.2BSD 内核版本中加入了 socket 的实现,此后,很多操作系统都提供了自己的 socket 接口实现.通过 socket 接口,我们就可以与不同地址的计算机实现通信. 如果大家使用过 Unix/Linux 系统下的 socket 接口,那么对 so…
网上对NIO的解释有很多,但自己一直没有理解,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下面这个图,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欢迎留言指出. 理解是,客户端先与通过通道Channel与连接(注册到服务器端),然后再传送数据,服务器端这时候的处理是,服务器端有个Selector多路复用器,它使用轮询的方式去检测Channel的状态,一旦发现Channel读写事件准备就绪后,就会把Channel与数据缓冲区Buffer进行数据传输,进行相关数据的处理. 数据缓冲区Buffer 它一个用于特定基本类型数据的容器. 常用的是Byt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