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一个UDP收包丢包的问题】的更多相关文章

这几天写GB28181平台接入层代码,对收到的PS包进行解包时,总是出现误码,最终导致rtsp点播服务中画面花屏. 分析了码流抓包数据之后,发现网络上没有丢包,遂认为PS流解包代码有bug,于是埋头分析了2个小时的解包函数后,没有发现问题.将抓包RTP负载中的PS包数据导出之后,专门利用PS解包代码写了一个小程序,对导出的数据进行处理,又没有问题——后来事实证明解包代码的确没有问题,而且这部分的代码是在其他项目中用过的.自己有些迷糊了,一时想不明白问题出在哪里. 冷静后分析一下,认为抓包结果中的…
原文链接地址:http://www.2cto.com/net/201311/254834.html UDP收/发广播包原理及步骤 如果网络中两个主机上的应用程序要相互通信,其一要知道彼此的IP,其二要知道程序可监听的端口.因为同一主机上的程序使用网络是通过端口号来区分的. UDP Socket的使用过程: 初始化网络库 创建SOCK_DGRAM类型的Socket. 绑定套接字. 发送.接收数据. 销毁套接字. 释放网络库. 广播数据包的原理: 专门用于同时向网络中所有工作站进行发送的一个地址叫做…
目录 1. 两种丢包处理策略 2. 前向纠错(FEC) 3. 丢包重传(ARQ) [参考文献] 1. 两种丢包处理策略 为了保证实时性,通常适应UDP协议来针对RTP数据进行传输,而UDP无法保证数据传输的质量,所以在网络环境不好的时候,丢包是经常出现的问题,有什么策略来改善这个问题吗? 常用的方法有: 丢包重传(ARQ)和前向纠错(FEC). 通常抗丢包有两种方式,FEC和ARQ.FEC是前向冗余,举个例子,发送数据A和B,增加发送一个数据C等于A和B的异或.接收方接到这3个包的任意2个包,异…
FAQ: AAR打包引用丢包问题, jar, aar, dependency 嵌套层级依赖的丢失 问: aar包中,如何包含第三方依赖库? 如果直接作为module 依赖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打包成aar,确实找不到相关的类. Android Library项目中如果使用Android Gradle plugin打aar包,通过maven依赖的库,或者是local依赖的aar都不会包含在生成的aar包里 如果项目是发布一个SDK,为了方便开发者使用,我们倾向于生成一个包含所有依赖库以及.so等文…
1 现象 近期对一款基于QCA方案.有线Phy为AR8033.WiFi双频且支持iEEE802.11AC的WLAN产品进行了深度验证,发现有线口同部分PC机直连时,WiFi终端ping 该PC机时总是丢包,有时高达20%:但通过交换机再接PC机时,又不会丢包.一直以为是偶现,所以未引起重视,反正跑流性能与稳定性都没有任何影响.后来新购了一批千兆有线口的便携机进行配套验证时,发现每台都是如此,ping包丢得一塌涂地.在WLAN设备和PC机上分别开启抓包工具,可以看到设备已发包,但PC机未收到报文:…
网络通信基础 如果网络中两个主机上的应用程序要相互通信,其一要知道彼此的IP,其二要知道程序可监听的端口.因为同一主机上的程序使用网络是通过端口号来区分的. UDP Socket的使用过程: 1. 初始化网络库 2. 创建SOCK_DGRAM类型的Socket. 3. 绑定套接字. 4. 发送.接收数据. 5. 销毁套接字. 6. 释放网络库. 广播数据包的原理: 专门用于同时向网络中所有工作站进行发送的一个地址叫做广播地址.在使用TCP/IP 协议的网络中,主机标识段host ID 为全1 的…
1.首先要明确,无论是tcp, udp, raw等这些都要占用socket, 那么就涉及到连接数的问题. 所以,linux连接数的问题,不仅仅是tcp连接数. 2.查看当前系统中所有的socket 连接数,使用 ss -a 3.另外一种查看linux socket连接数的方法 http://www.cnblogs.com/liangle/archive/2012/05/24/2517218.html…
UDP主要丢包原因及具体问题分析 一.主要丢包原因   1.接收端处理时间过长导致丢包:调用recv方法接收端收到数据后,处理数据花了一些时间,处理完后再次调用recv方法,在这二次调用间隔里,发过来的包可能丢失.对于这种情况可以修改接收端,将包接收后存入一个缓冲区,然后迅速返回继续recv.   2.发送的包巨大丢包:虽然send方法会帮你做大包切割成小包发送的事情,但包太大也不行.例如超过50K的一个udp包,不切割直接通过send方法发送也会导致这个包丢失.这种情况需要切割成小包再逐个se…
TCP是面向流的, 流, 要说明就像河水一样, 只要有水, 就会一直流向低处, 不会间断. TCP为了提高传输效率, 发送数据的时候, 并不是直接发送数据到网路, 而是先暂存到系统缓冲, 超过时间或者缓冲满了, 才把缓冲区的内容发送出去, 这样, 就可以有效提高发送效率. 所以会造成所谓的粘包, 即前一份Send的数据跟后一份Send的数据可能会暂存到缓冲当中, 然后一起发送. UDP就不同了, 面向报文形式, 系统是不会缓冲的, 也不会做优化的, Send的时候, 就会直接Send到网络上, …
最近在做一个项目,在这之前,做了个验证程序. 发现客户端连续发来1000个1024字节的包,服务器端出现了丢包现象. 纠其原因,是服务端在还未完全处理掉数据,客户端已经数据发送完毕且关闭了. 我用过sleep(10),暂时解决这个问题,但是这不是根本解决办法,如果数据量大而多,网络情况不太好的话,还是有可能丢失. 你试着用阻塞模式吧... select...我开始的时候好像也遇到过..不过改为阻塞模式后就没这个问题了... 采用回包机制,每个发包必须收到回包后再发下一个 UDP丢包是正常现象,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