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包-socketserver实现并发】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基于Tcp的远程调用命令实现 很多人应该都使用过Xshell工具,这是一个远程连接工具,通过上面的知识,就可以模拟出Xshell远程连接服务器并调用命令的功能. Tcp服务端代码如下: import socket,subprocess ip_port = ("127.0.0.1",8000) tcp_server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socket.SOCK_STREAM) tcp_server.bind(ip_port) tcp_serv…
06.27自我总结 1.模拟ssh远程执行命令 利用套接字编来进行远程执行命令 服务端 from socket import * import subprocess server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server.bind(('127.0.0.1', 8000)) server.listen(5) print('start...') while True: conn, client_addr = server.accept() while True: p…
1.粘包现象 总结 : 导致黏包现象的两种情况 hello,worl d (1) 在发送端,发送数据太快,频繁发送 (2) 在接收端,接收数据太慢,延迟截取 # ### 服务端 import socket sk = socket.socket() sk.bind( ("127.0.0.1",9000) ) sk.listen() # 三次握手 conn,addr = sk.accept() # 收发数据逻辑 conn.send("hello,".encode(&qu…
网络编程协议 1.osi七层模型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2.套接字 socket 有两类,一种基于文件类型,一种基于网络类型 3.Tcp和udp协议 Tcp协议:面向连接,数据可靠,传输效率低,面向字节流 建立连接与断开连接的过程(三次握手,四次挥手) 建立连接(三次握手): 1.客户端先发出消息到服务端,请求连接 2.服务端收到信息后,给客户端反馈一个信息,等待客户端回复 3.客户端收到服务端的反馈信息后,再像服务端发出收到消息,连接建立 断开…
今日内容:socket网络编程    1.OSI七层协议    2.基于tcp协议的套接字通信    3.模拟ssh远程执行命令    4.tcp的粘包问题及解决方案    5.基于udp协议的套接字通信    6.socketserver 目标:开发一个C/S架构的软件C/S:客户端---->serverB/S:浏览器---->serverserver端:    1.位置必须固定/绑定一个固定的地址    2.对外一直提供服务,稳定运行    3.支持并发(让多个客户端感觉时被同时服务)网络…
粘包问题 tcp协议才会有粘包问题,udp协议没有粘包问题. 因为tcp协议是将需要传输的内容先读入缓存里,然后在一点点传,受接收方字符限制,并不能一次传输完成,第二次就会将第一次剩下的部分+第二次的内容传输 而udp协议,是如果接收方一次性没有接收完全,剩下数据将被丢弃. 粘包问题的几种情况 两个数据非常小,间隔时间又短 数据太大,一次取不完,下一次还会取这个大数据 解决粘包问题 在传数据之前,传一个数据的大小,数据的大小必须得定长 基于udp协议的socket套接字编程 udp无需连接 服务…
黏包现象 TCP粘包就是指发送方发送的若干包数据到达接收方时粘成了一包,从接收缓冲区来看,后一包数据的头紧接着前一包数据的尾,出现粘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是来自发送方,也可能是来自接收方TCP接收到数据包时,并不会马上交到应用层进行处理,或者说应用层并不会立即处理.实际上,TCP将接收到的数据包保存在接收缓存里,然后应用程序主动从缓存读取收到的分组.这样一来,如果TCP接收数据包到缓存的速度大于应用程序从缓存中读取数据包的速度,多个包就会被缓存,应用程序就有可能读取到多个首尾相接粘到一起的包.…
一.struct 神奇的打包工具 struct 代码: import struct num = 156 #将int类型的数据打包成4个字节的数据 num_stru = struct.pack('i',num) print(len(num_stru)) print(num_stru) ') #在通过int类型解包,将前面打包的数据解包成打包之前的int数据 num2 = struct.unpack('i',num_stru) #解包出来是个元组 print(num2)#(156,) print(n…
一.缓冲区 每个 socket 被创建后,都会分配两个缓冲区,输入缓冲区和输出缓冲区.write()/send() 并不立即向网络中传输数据,而是先将数据写入缓冲区中,再由TCP协议将数据从缓冲区发送到目标机器.一旦将数据写入到缓冲区,函数就可以成功返回,不管它们有没有到达目标机器,也不管它们何时被发送到网络,这些都是TCP协议负责的事情.TCP协议独立于 write()/send() 函数,数据有可能刚被写入缓冲区就发送到网络,也可能在缓冲区中不断积压,多次写入的数据被一次性发送到网络,这取决…
一,发生粘包 服务器端 from socket import * phone=socket(AF_INET,SOCK_STREAM) #套接字 phone.setsockopt(SOL_SOCKET,SO_REUSEADDR,1) #解决端口占用 phone.bind(('127.0.0.1',8080)) #绑定端口和Ip到套接字 phone.listen(5) conn,client_addr=phone.accept() #等待tcp接受 # data1=conn.recv(10) # p…
原文:C#高性能大容量SOCKET并发(五):粘包.分包.解包 粘包 使用TCP长连接就会引入粘包的问题,粘包是指发送方发送的若干包数据到接收方接收时粘成一包,从接收缓冲区看,后一包数据的头紧接着前一包数据的尾.粘包可能由发送方造成,也可能由接收方造成.TCP为提高传输效率,发送方往往要收集到足够多的数据后才发送一包数据,造成多个数据包的粘连.如果接收进程不及时接收数据,已收到的数据就放在系统接收缓冲区,用户进程读取数据时就可能同时读到多个数据包. 粘包一般的解决办法是制定通讯协议,由协议来规定…
目录 昨日回顾 软件开发架构 C/S架构 B/S架构 网络编程 互联网协议 socket套接字 今日内容 一.subprocess模块 二.粘包问题 三.struct模块 四.UDP 五.QQ聊天室 六.SocketServer 昨日回顾 软件开发架构 C/S架构 Client:客户端 Server:服务端 优点 占用网络资源少,软件的使用稳定 缺点 用户在使用多个软件要下载客户端,软件每次更新用户也需要更新 用户体验差 B/S架构 Broser:浏览器 Server:服务端 优点 用户不需要下…
今日作业:通过开启子进程的方式实现套接字服务端可以并发的处理多个链接以及通讯循环(用到了subprocess模块,解决粘包问题) server(服务端) import socket from multiprocessing import Process import subprocess, struct server=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socket.SOCK_STREAM) server.setsockopt(socket.SOL_SOCKET,socke…
@以字符串名称形式引入外部模块:同级文件lib里面有个函数a打印66 1.解释器内部使用 m=__import__('lib')print(m.a()) 结果: 66 None 官方推荐用户使用 import importlibm=importlib.import_module('lib')print(m.a()) @类 F()()#执行类下面的__call__方法 __metaclass__暂时用不到 @@上周提到? Fligh.status Status.setter Status.delt…
粘包 使用TCP长连接就会引入粘包的问题,粘包是指发送方发送的若干包数据到接收方接收时粘成一包,从接收缓冲区看,后一包数据的头紧接着前一包数据的尾.粘包可能由发送方造成,也可能由接收方造成.TCP为提高传输效率,发送方往往要收集到足够多的数据后才发送一包数据,造成多个数据包的粘连.如果接收进程不及时接收数据,已收到的数据就放在系统接收缓冲区,用户进程读取数据时就可能同时读到多个数据包. 粘包一般的解决办法是制定通讯协议,由协议来规定如何分包解包. 分包 在IOCPDemo例子程序中,我们分包的逻…
一.Netty粘包和拆包解决方案 Netty提供了多个解码器,可以进行分包的操作,分别是: * LineBasedFrameDecoder (换行)   LineBasedFrameDecoder是回车换行解码器,如果用户发送的消息以回车换行符作为消息结束的标识,则可以直接使用Netty的LineBasedFrameDecoder对消息进行解码,只需要在初始化Netty服务端或者客户端时将LineBasedFrameDecoder正确的添加到ChannelPipeline中即可,不需要自己重新实…
一.粘包/拆包概念 TCP是一个“流”协议,所谓流,就是没有界限的一长串二进制数据.TCP作为传输层协议并不不了解上层业务数据的具体含义,它会根据TCP缓冲区的实际情况进行数据包的划分,所以在业务上认为是一个完整的包,可能会被TCP拆分成多个包进行发送,也有可能把多个小的包封装成一个大的数据包发送,这就是所谓的TCP粘包和拆包问题. 一般所谓的TCP粘包是在一次接收数据不能完全地体现一个完整的消息数据.TCP通讯为何存在粘包呢?主要原因是TCP是以流的方式来处理数据,再加上网络上MTU的往往小于…
复习下socket 编程的步骤: 服务端:   1 声明socket 实例 server = socket.socket()  #括号里不写  默认地址簇使用AF_INET  即 IPv4       默认type 为 sock.SOCK_STREAM 即 TCP/IP 协议    2 绑定IP地址和端口 server.bind(('localhost',9999))  #ip地址和端口  元组形式 ,端口为整数形式   3 开始监听 server.listen()   4 进入阻塞状态,等待连…
复习下socket 编程的步骤: 服务端:   1 声明socket 实例 server = socket.socket()  #括号里不写  默认地址簇使用AF_INET  即 IPv4       默认type 为 sock.SOCK_STREAM 即 TCP/IP 协议    2 绑定IP地址和端口 server.bind(('localhost',9999))  #ip地址和端口  元组形式 ,端口为整数形式   3 开始监听 server.listen()   4 进入阻塞状态,等待连…
python--(socket与粘包解决方案) 一.socket: Socket 是任何一种计算机网络通讯中最基础的内容.例如当你在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 http://www.cnblogs.com/ 时,你会打开一个套接字,然后连接到 http://www.cnblogs.com/ 并读取响应的页面然后然后显示出来.而其他一些聊天客户端如 gtalk 和 skype 也是类似.任何网络通讯都是通过 Socket 来完成的 打开 => 读写 => 关闭 socket ftp传输: import…
目录 基于UDP协议的套接字编程 UDP套接字简单示例 服务端 客户端 基于socketserver实现并发的socket 基于TCP协议 server类 request类 继承关系 服务端 客户端1 客户端2 基于UDP协议 服务端 客户端1 客户端2 基于UDP协议的套接字编程 UDP套接字简单示例 服务端 import scoket server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 scoket.SOCK_DGRAM) # 数据报协议-->UDP server.…
scoket()模块函数用法 import socket socket.socket(socket_family,socket_type,protocal=0) 获取tcp/ip套接字 tcpsock=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socket.SOCK_STREAM) 获取udp/ip套接字 udpsock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socket.SOCK_DGRAM) 服务端套接字函数 s.bind()    绑定(主机,端口号)…
目录 一.tcp粘包问题出现的原因 二.解决粘包问题low的办法 三.egon式解决粘包问题 四.实现并发 1 tcp 2 udp 一.tcp粘包问题出现的原因 前引: tcp的客户端与服务端进行通信的时候是以一种数据流的形式 服务端把要发送的数据送到服务端的缓存,通过网卡把数据从服务端的缓存到客户端的缓存,反过来同理. 而且这种数据流的交互是在两个不同的单向链接中进行,本身互不影响. 粘包问题 当我们服务端要给客户端回一个非常大的数据,但是客户端的最大接受量只设置了1024,这时候客户端只会接…
1.C#跨平台物联网通讯框架ServerSuperIO(SSIO)介绍 <连载 | 物联网框架ServerSuperIO教程>1.4种通讯模式机制. <连载 | 物联网框架ServerSuperIO教程>2.服务实例的配置参数说明 <连载 | 物联网框架ServerSuperIO教程>- 3.设备驱动介绍 <连载 | 物联网框架ServerSuperIO教程>-4.如开发一套设备驱动,同时支持串口和网络通讯. <连载 | 物联网框架ServerSupe…
假设客户端分别发送了两个数据包D1和D2给服务器,由于服务器端一次读取到的字节数是不确定的,所以可能发生四种情况: 1.服务端分两次读取到了两个独立的数据包,分别是D1和D2,没有粘包和拆包. 2.服务端一次接收到了两个数据包,D1和D2粘合在一起,被称为TCP粘包. 3.服务端分两次读取到了两个数据包,第一次读取到了完整的D1包和D2包的部分内容,第二次读取到了D2包的剩余内容,这被称为TCP拆包. 4.服务端分两次读取到了两个数据包,第一次读取到了D1包的部分内容D1_1,第二次读取到了D1…
http://zhaohuiopensource.iteye.com/blog/1541270 首先看两个概念: 短连接: 连接->传输数据->关闭连接    HTTP是无状态的,浏览器和服务器每进行一次HTTP操作,就建立一次连接,但任务结束就中断连接.    也可以这样说:短连接是指SOCKET连接后发送后接收完数据后马上断开连接. 长连接: 连接->传输数据->保持连接 -> 传输数据-> ... ->关闭连接. 长连接指建立SOCKET连接后不管是否使用都…
第一个需要讨论的大概就是粘包问题了.因为这个是TCP的个性问题,UDP通信时不存在这个问题的.首先看一下什么叫粘包: 客户端采取与服务器的长连接方式建立通信(Open-Write/Read-Write/Read-……-Write/Read-Close).即建立连接之后进行多次读写操作,最后才关闭.而且不是文件传输,而是数据结构的传输(文件传输发生粘包与没发生粘包都不会影响结果,反正都是字节流的按顺序写入本地文件).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吧: 两种数据结构:{give me something} {d…
http://zhaohuiopensource.iteye.com/blog/1541270 首先看两个概念: 短连接: 连接->传输数据->关闭连接    HTTP是无状态的,浏览器和服务器每进行一次HTTP操作,就建立一次连接,但任务结束就中断连接.    也可以这样说:短连接是指SOCKET连接后发送后接收完数据后马上断开连接. 长连接: 连接->传输数据->保持连接 -> 传输数据-> ... ->关闭连接. 长连接指建立SOCKET连接后不管是否使用都…
解决粘包的问题: 1.服务端在发送数据之前,先把发送数据的长度告诉客户端,要发送多少数据,然后客户端根据这个数据的长度循环接收就OK 传输过程: 服务端:     1.send  #数据长度     4.recv  #收到确认信息,开始下一步发送     send  #发送数据      客户端 :     2.recv #获取数据长度     3.send #发送确认信息     recv #循环接收   socket-server端代码: #解决粘包问题 send_data = by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