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状态模式的定义 状态模式的关键是区分事务内部和外部的状态,事务内部状态改变往往会带来事务的行为改变. 状态模式中有意思的一点是,一般我们谈到封装,都是优先封装对象的行为,而非对象的状态.但在状态模式中刚好相反,状态模式的关键是把事务的每种状态都封装为单独的类,跟此种状态有关的行为都封装在这个类的内部.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把状态的切换规则实现分布在状态类中,这样就有效消除了原本存在的大量条件分支语句. 二.状态模式的应用案例——文件上传 在现实中,状态模式的应用案例有很多,如文件上传程序有文件…
本笔记摘抄自:https://www.cnblogs.com/PatrickLiu/p/8032683.html,记录一下学习过程以备后续查用. 一.引言 今天我们要讲行为型设计模式的第六个模式--状态模式.无论是现实世界,还是面向对象的OO世界,里面都有一个东西,那就是对象.有对象当然就有 状态了.每个对象都有其对应的状态,而每个状态又有对应一些相应的行为.在不同状态下,行为的的方式也是不一样.如果某个对象有多个状态时,那 么就会有很多对应的行为.对这些状态的判断以及依状态完成的行为,会导致多…
在软件开发中,很大部分时候就是操作数据,而不同数据下展示的结果我们将其抽象出来称为状态,我们平时开发时本质上就是对应用程序的各种状态进行切换并作出相应处理.状态模式就是一种适合多种状态场景下的设计模式.使用状态模式可以可以让代码更加清晰,提高应用程序的维护性和扩展性. 基础知识 状态模式定义一个对象,这个对象可以通过管理其状态从而使得应用程序作出相应的变化.状态模式是一个非常常用的设计模式,它主要有两个角色组成:(1)环境类:拥有一个状态成员,可以修改其状态并作出相应反应.(2)状态类:表示一种…
本文来自 @狼狼的蓝胖子:链接:http://luopq.com/2015/11/25/design-pattern-state/ 在软件开发中,很大部分时候就是操作数据,而不同数据下展示的结果我们将其抽象出来称为状态,我们平时开发时本质上就是对应用程序的各种状态进行切换并作出相应处理.状态模式就是一种适合多种状态场景下的设计模式.使用状态模式可以可以让代码更加清晰,提高应用程序的维护性和扩展性. 基础知识 状态模式定义一个对象,这个对象可以通过管理其状态从而使得应用程序作出相应的变化.状态模式…
一.享元模式的定义及使用场景 享元模式是为了解决性能问题而诞生的设计模式,这和大部分设计模式为了提高程序复用性的原因不太一样,如果系统中因为创建了大量类似对象而导致内存占用过高,享元模式就非常有用了. 享元模式的关键是区分内部状态和外部状态,剥离了外部状态的对象成为共享对象.有多少种内部状态的组合,系统中便最多存在多少个共享对象.而外部状态存在于共享对象的外部,在必要时被传入共享对象来组成一个完整的对象.一般情况下,以下情况发生时,可以使用享元模式: 1)一个程序使用了大量的类似对象: 2)由于…
一.组合模式定义及使用场景 组合模式将对象组合成树形结构,用以表示“部分—整体”的层次结构,除了用来表示树形结构之外,组合模式还可以利用对象的多态性表现,使得用户对单个对象和组合对象的使用具有一致性. 实现组合模式的关键: 在java等静态语言中,需要单个对象和组合对象都实现同样的抽象接口,对外提供同样的方法,(具有的属性可以不同哈),这可以通过抽象类或者接口来实现. 在javascript中,对象的多态性是与生俱来的,没有编译器去检查对象的类型,因此实现组合模式的要点是保证组合兑现个单个对象用…
一.装饰者模式定义 装饰者模式可以动态地给某个对象添加一些额外的职责,而不会影响从这个类中派生的其他对象.这种为对象动态添加职责的方式就称为装饰者模式.装饰者对象和它所装饰的对象拥有一致的接口,对于用户来说是透明的. 和java等语言不同的是,java的装饰器模式是给对象动态添加职责,javascript中,给对象添加职责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更侧重于给函数动态添加职责. 二.java中的装饰者模式实现 package com.bobo.shejimoshi.derector; public cl…
一.中介者模式的定义和应用场景 中介者模式的作用在于解除对象之间的紧耦合关系,增加一个中介者之后,所有对象都通过中介者来通信,而不是互相引用,当一个对象发生变化的时候,仅需要通知中介者即可.从而将网状的多对多关系转换为了简单的一对多关系. 中介者模式使得各个对象之间得以解耦,以中介者和对象之间一对多的关系取代了多个对象之间多对多的关系,其缺点在于将对象之间的复杂性转移到了中介者对象的复杂性,系统增加的这个中介者对象往往是复杂和难以维护的,往往当对象之间的耦合度呈指数增长的时候,就需要考虑引入中介…
一.职责链的定义和使用场景 职责链模式的定义是,职责链模式将一系列可能会处理请求的对象连接成一条链,请求在这些对象之间一次传递,直到遇到一个可以处理它的对象.从而避免请求的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的耦合关系. 职责链模式的优点是:请求发送者只需要直到链中的第一个节点,从而解耦了发送者和一组接收者之间的强联系.此外,使用了职责链模式之后,链中的节点对象可以灵活地拆分重组,增加或者删除 一个节点,以及改变节点在链中的位置都是轻而易举的. 职责链模式的缺点是:首先不能保证某个请求一定会被链中的某个节点处理,…
个人理解的应用场景 举个例子,比如想要创建各种类型的车的实例,车的类型有很多种,但创建每种类型车的接口定义可能是一样的,就用到了此模式 相关概念的通俗解释 上述例子中接口的定义叫builder 接口到每种类型的车的具体实现叫concrete builder 真正用于创建车的类叫director 实现模式的思路 1.首先要定义builder的接口 2.然后各个concretebuilder类去实现这个接口 3.director中接收一个builder实例作为参数,最后返回一个一类车的实例 示例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