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Python
Java
IOS
Andorid
NodeJS
JavaScript
HTML5
决策树 RapidMiner的优化
2024-09-02
RapidMiner的基本使用(一个医疗数据的简单决策树算法分析)
RapidMiner的基本使用(一个医疗数据的简单决策树算法分析) RapidMiner的基本使用(一个医疗数据的简单决策树算法分析) 需要分析的文件: 右键分别创建读取excel数据,选择属性,设置对象,决策树算法这几个过程,然后连接起来 读取excel数据:[Insert Operator]->[Import]->[Data]->[Read Excel] 选择属性:[Insert Operator]->[Data Transformation]->[Attribute S
决策树在sklearn中的实现
1 概述 1.1 决策树是如何工作的 1.2 构建决策树 1.2.1 ID3算法构建决策树 1.2.2 简单实例 1.2.3 ID3的局限性 1.3 C4.5算法 & CART算法 1.3.1 修改局部最优化条件 1.3.2 连续变量处理手段 1.4 sklearn中的决策树 2 DecisionTreeClassifier与红酒数据集 2.1 重要参数 2.1.1 criterion 2.1.2 random_state & splitter 2.1.3 剪枝参数 2.1.4 目标权重参
一小部分机器学习算法小结: 优化算法、逻辑回归、支持向量机、决策树、集成算法、Word2Vec等
优化算法 先导知识:泰勒公式 \[ f(x)=\sum_{n=0}^{\infty}\frac{f^{(n)}(x_0)}{n!}(x-x_0)^n \] 一阶泰勒展开: \[ f(x)\approx f(x_0)+f'(x_0)(x-x_0) \] 二阶泰勒展开: \[ f(x)\approx f(x_0)+f'(x_0)(x-x_0)+\frac{f''(x_0)}{2}(x-x_0)^2 \] 梯度下降法 \[ \begin{align*} &f(x)=f(x^k)+g_k^T*(x-x^
决策树减支问题(优化)dfs减支问题
#include <iostream>#include <cstdio>using namespace std;int mem[200];//开记忆数组int fib(int n){ if(mem[n]!=0) return mem[n]; //每次先从记忆数组里寻找,如果有,直接用就行 if(n==1||n==2) { mem[n]=1; return 1; } else { mem[n]=fib(n-1)+fib(n-2); return fib(n-1)+fib(n-2);
使用python抓取婚恋网用户数据并用决策树生成自己择偶观
最近在看<机器学习实战>的时候萌生了一个想法,自己去网上爬一些数据按照书上的方法处理一下,不仅可以加深自己对书本的理解,顺便还可以在github拉拉人气.刚好在看决策树这一章,书里面的理论和例子让我觉得这个理论和选择对象简直不能再贴切,看完长相看学历,看完学历看收入.如果可以从婚恋网站上爬取女性的数据信息,手动给她们打标签,并根据这些数据构建决策树,不就可以找出自己的择偶模式了吗!github项目:huatian-funny,下面就详细的阐释一下. 数据爬取 之前在世纪佳缘上爬取过类似的数据,
决策树及R语言实现
决策树是什么 决策树是基于树结构来进行决策,这恰是人类在面临决策问题时一种很自然的处理机制.例如,我们要对"这是好瓜吗?"这样的问题进行决策时,通常会进行一系列的判断或"子决策":我们先看"它是什么颜色?",如果是"青绿色",则我们再看"它的根蒂是什么形态?",如果是"蜷缩",我们再判断"它敲起来是什么声音?",最后我们得出决策:这是一个好瓜.这个决策如图所示: 决策
PRML读书会第十四章 Combining Models(committees,Boosting,AdaBoost,决策树,条件混合模型)
主讲人 网神 (新浪微博: @豆角茄子麻酱凉面) 网神(66707180) 18:57:18 大家好,今天我们讲一下第14章combining models,这一章是联合模型,通过将多个模型以某种形式结合起来,可以获得比单个模型更好的预测效果.包括这几部分:committees, 训练多个不同的模型,取其平均值作为最终预测值. boosting: 是committees的特殊形式,顺序训练L个模型,每个模型的训练依赖前一个模型的训练结果.决策树:不同模型负责输入变量的不同区间的预测,每个样本选择
hdu------(1525)Euclid's Game(博弈决策树)
Euclid's Game Time Limit: 2000/1000 MS (Java/Others) Memory Limit: 65536/32768 K (Java/Others)Total Submission(s): 2074 Accepted Submission(s): 924 Problem Description Two players, Stan and Ollie, play, starting with two natural numbers. Stan,
从决策树学习谈到贝叶斯分类算法、EM、HMM --别人的,拷来看看
从决策树学习谈到贝叶斯分类算法.EM.HMM 引言 最近在面试中,除了基础 & 算法 & 项目之外,经常被问到或被要求介绍和描述下自己所知道的几种分类或聚类算法(当然,这完全不代表你将来的面试中会遇到此类问题,只是因为我的简历上写了句:熟悉常见的聚类 & 分类算法而已),而我向来恨对一个东西只知其皮毛而不得深入,故写一个有关数据挖掘十大算法的系列文章以作为自己备试之用,甚至以备将来常常回顾思考.行文杂乱,但侥幸若能对读者起到一点帮助,则幸甚至哉. 本文借鉴和参考了两本书,
决策树之 CART
继上篇文章决策树之 ID3 与 C4.5,本文继续讨论另一种二分决策树 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CART 是 Breiman 等人在 1984 年提出的,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决策树算法,不同于 ID3 与 C4.5, CART 为一种二分决策树, 每次对特征进行切分后只会产生两个子节点,而ID3 或 C4.5 中决策树的分支是根据选定特征的取值来的,切分特征有多少种不同取值,就有多少个子节点(连续特征进行离散化即可).CART 设计回归与分类,接下来将分
用于分类的决策树(Decision Tree)-ID3 C4.5
决策树(Decision Tree)是一种基本的分类与回归方法(ID3.C4.5和基于 Gini 的 CART 可用于分类,CART还可用于回归).决策树在分类过程中,表示的是基于特征对实例进行划分,将其归到不同的类别.决策树的主要优点是模型可读.易于理解.分类速度快.建模与预测速度快.本文主要介绍 Quinlan 在 1986 年提出的 ID3 算法与 1993 年提出的 C4.5 算法.下面首先对决策树模型进行简单介绍. 决策树模型 决策树是由树节点与边组成的,其节点有两种类型,内部节点和叶
从决策树学习谈到贝叶斯分类算法、EM、HMM
从决策树学习谈到贝叶斯分类算法.EM.HMM (Machine Learning & Recommend Search交流新群:172114338) 引言 log0为0). 如果写代码实现熵的计算,则例如以下所看到的: //依据详细属性和值来计算熵 double ComputeEntropy(vector <vector <string> > remain_state, string attribute, string value,bool i
决策树模型比较:C4.5,CART,CHAID,QUEST
(1)C4.5算法的特点为: 输入变量(自变量):为分类型变量或连续型变量. 输出变量(目标变量):为分类型变量. 连续变量处理:N等分离散化. 树分枝类型:多分枝. 分裂指标:信息增益比率gain ratio(分裂后的目标变量取值变异较小,纯度高) 前剪枝:叶节点数是否小于某一阈值. 后剪枝:使用置信度法和减少-误差法. (2)CART算法的特点为: 输入变量(自变量):为分类型变量或连续型变量. 输出变量(目标变量):为分类型变量(或连续型:回归分析) 连续变量处理:N等分离散化. 树分枝类
Boosting决策树:GBDT
GBDT (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属于集成学习中的Boosting流派,迭代地训练基学习器 (base learner),当前基学习器依赖于上一轮基学习器的学习结果. 不同于AdaBoost自适应地调整样本的权值分布,GBDT是通过不断地拟合残差 (residual)来"纠错"基学习器的. 1. Gradient Boosting Gradient Boosting Machine (GBM) 是由大牛Friedman [1,2] 提出来,基本
机器学习之决策树(ID3 、C4.5算法)
声明:本篇博文是学习<机器学习实战>一书的方式路程,系原创,若转载请标明来源. 1 决策树的基础概念 决策树分为分类树和回归树两种,分类树对离散变量做决策树 ,回归树对连续变量做决策树.决策树算法主要围绕两大核心问题展开:第一, 决策树的生长问题 , 即利用训练样本集 , 完成决策树的建立过程 .第二, 决策树的剪枝问题,即利用检验样本集 , 对形成的决策树进行优化处理.这里主要介绍分类树的两个经典算法:ID3算法和C4.5算法,他们都是以信息熵作为分类依据,ID3 是用信息增益,而C4.5
决策树之ID3、C4.5、C5.0等五大算法
每每以为攀得众山小,可.每每又切实来到起点,大牛们,缓缓脚步来俺笔记葩分享一下吧,please~ --------------------------- C5.0决策树之ID3.C4.5.C5.0算法 为了区分红蓝模块,先将能分的先划分开来(中间的红线,分为了一遍全蓝),然后再来细分(绿线). 决策树优势:为什么业务人喜欢,可以给你决策场景,因为模型可视化高,可以讲故事. 一.起源 最早的决策树算法起源于CLS(Concept Learning System)系统,即概念学习系统.它是最早的决策
决策树系列(五)——CART
CART,又名分类回归树,是在ID3的基础上进行优化的决策树,学习CART记住以下几个关键点: (1)CART既能是分类树,又能是分类树: (2)当CART是分类树时,采用GINI值作为节点分裂的依据:当CART是回归树时,采用样本的最小方差作为节点分裂的依据: (3)CART是一棵二叉树. 接下来将以一个实际的例子对CART进行介绍: 表1 原始数据表 看电视时间 婚姻情况 职业 年龄 3 未婚 学生 12 4 未婚 学生 18 2 已婚 老师 26 5 已婚 上班族 47 2.5 已婚 上班
Python机器学习实践:决策树判别汽车金融违约用户
文章发布于公号[数智物语] (ID:decision_engine),关注公号不错过每一篇干货. 转自 | 法纳斯特(公众号ID:walker398) 作者 | 小F 决策树呈树形结构,是一种基本的回归和分类方法. 决策树模型的优点在于可读性强.分类速度快. 下面通过从「译学馆」搬运的两个视频,来简单了解下决策树. 最后来实战一波,建立一个简单的决策树模型. 01决策树算法 本次主要涉及两类决策树,Quinlan系列决策树和CART决策树. 前者涉及的算法包括ID3算法.C4.5算法及C5.0算
机器学习 GBDT+xgboost 决策树提升
目录 xgboost CART(Classify and Regression Tree) GBDT(Gradient Boosting Desicion Tree) GB思想(Gradient Boosting) DT树(Desicion Tree) 横空出世的前向分步算法 GB再解释 GBDT 大BOSS--xgboost 训练xgboost xgboost模型 目标函数 正则化项处理 理论终章 最终章-拨开云雾见月明 多说一嘴 xgboost xgboost是一个监督模型,它对应的模型就是
Decision tree(决策树)算法初探
0. 算法概述 决策树(decision tree)是一种基本的分类与回归方法.决策树模型呈树形结构(二分类思想的算法模型往往都是树形结构) 0x1:决策树模型的不同角度理解 在分类问题中,表示基于特征对实例进行分类的过程,它可以被看作是if-then的规则集合:也可以被认为是定义在特征空间与类空间上的条件概率分布 1. if-then规则集合 决策树的属性结构其实对应着一个规则集合:由决策树的根节点到叶节点的每条路径构成的规则组成:路径上的内部特征对应着if条件,叶节点对应着then结论. 决
热门专题
简述Spring的两大核心组件 IOC和AOP的作用
linux qtcreator无法输入中文
element中validate自定义校验
解决qt5窗口不刷新(测试窗口类型,测试窗口属性)
input type="checkbox"什么时候触发为选中
vim 无法使用 Ubuntu
oracle 查询某个schema下所有表字段
SharePoint创建个人网站
apache ftp 外网
react-native 定时器 局部刷新
阅读网页文章会出现分享微博及QQ空间非常讨厌
jquery 输入框内回车会触发iframe的访问
matlab怎样取模
unity代码改变虚拟轴的灵敏度
汇编以阶乘或斐波那契数列的计算为基础,比较过程与宏的区别
3d printer 模型下载
request body注解将pojo转json
apt 查看某个软件安装位置
etcd redis 占用内存
arduino 按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