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第一份前端工作找到了,感谢大神主子们给半路出家自学的我这么多的机会,很高兴正式踏上客观又乐趣满满的程序员之路,哇咔咔咔. 分享一个准备面试时遇到的一个有趣的问题: 要求实现类似add(1)(2)(3)调用方式的方法,例如add为加法函数,则调用add(1)(2)输出3,调用add(1)(5)(3)输出9. 函数的调用方式是多次调用同一个函数,将每次传入的参数累加,多次函数运算过程中需要记录之前累加的值.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闭包,如果调用次数是固定的,我们可以这样来完成: var ad
很多情况下,我们需要保存程序/命令的输出到本地,常用的一种方法是重定向,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但有个问题,如果你想要做后续操作,比如要统计输出的行数等,重定向就有困难了. 这时候,tee 命令就派上用场啦~ tee 语法格式: $ tee [OPTIONS] [FILE] 这个命令有 4 个主要选项,配合这些选项可以将结果存储在一个或者多个文件中.4 个选项介绍如下: Options: Name Description -a or –append 用于在现有文件的末尾追加写入数据 -i or –
(1)从键盘输入一个字符串(串长不大于80). (2)以十进制输出字符串中非字母字符的个数(不是a to z或 A to Z). (3)输出原字符串且令非字母字符闪烁显示. (4)找出字符串中ASCII码值最大的字符,在字符串中用红色显示. (5)字符串的输入和结果的输出都要有必要的提示,且提示独占一行. (6)要使用到子程序. data segment hintinput db "please input a string:$" hintoutput1 db "The nu
主角torch.nn.LSTM() 初始化时要传入的参数 | Args: | input_size: The number of expected features in the input `x` | hidden_size: The number of features in the hidden state `h` | num_layers: Number of recurrent layers. E.g., setting ``num_layers=2`` | would mean st
1.2版本的JDK才出现的java集合框架. 下面介绍说一下Vector的一些特点. import java.util.Enumeration; import java.util.Iterator; import java.util.Vector; public class Vector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Vector v = new Vector(); v.addElement("abc1"); v.ad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