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Python
Java
IOS
Andorid
NodeJS
JavaScript
HTML5
h264 时钟频率为90000
2024-11-03
RTP timestamp与帧率及时钟频率的关系
转自:http://blog.csdn.net/jasonhwang/article/details/7316128 RTP timestamp是用时钟频率(clock rate)计算而来表示时间的. RTP timestamp表示每帧的时间,由于一个帧(如I帧)可能被分成多个RTP包,所以多个相同帧的RTP timestamp相等.(可以通过每帧最后一个RTP的marker标志区别帧,但最可靠的方法是查看相同RTP timestamp包为同一帧.) 两帧之间RTP timestamp的增量 =
嵌入式 RTP通话:视频流(H.264)的传输
从摄像头获取的视频数据,经过编码后(当然,也可以不编码,如果你觉得也很ok的话),既可以 是 开始的数据是 00 00 40 00 40 11 C1 8C 94字节) 四.RTP视频传输代码 #define PLOAD_TYPE 98#define DefaultTimestampIncrement 90000/25static RTPSession sess; //创建rtp会话static int RtpSetup( uint16_t portbase){ int status;
用实例分析H264 RTP payload
用实例分析H264 RTP payload H264的RTP中有三种不同的基本负载(Single NAL,Non-interleaved,Interleaved) 应用程序可以使用第一个字节来识别. 在SDP中也说明了本次会话的属性 SDP 参数 下面描述了如何在 SDP 中表示一个 H.264 流: . m= 行中的媒体名必须是 video . a=rtpmap 行中的编码名称必须 H264的RTP中有三种不同的基本负载(Single NAL,Non-interleaved,Interl
多媒体开发之--- rtsp 中的H264 编码+打包+解码相关知识es、pes、ts...
1)ES流(Elementary Stream): 也叫基本码流,包含视频.音频或数据的连续码流. 2)PES流(Packet Elementary Stream): 也叫打包的基本码流, 是将基本的码流ES流根据需要分成长度不等的数据包, 并加上包头就形成了打包的基本码流PES流. 3)TS流(Transport Stream): 也叫传输流, 是由固定长度为188字节的包组成, 含有独立时基的一个或多个program, 一个program又可以包含多个视频.音频.和文字信息的ES流; 每个E
多媒体开发之---h264中 的RTP PAYLOAD 格式
H.264 视频 RTP 负载格式 1. 网络抽象层单元类型 (NALU) NALU 头由一个字节组成, 它的语法如下: +---------------+ |0|1|2|3|4|5|6|7| +-+-+-+-+-+-+-+-+ |F|NRI| Type | +---------------+ F: 1 个比特. forbidden_zero_bit. 在 H.264 规范中规定了这一位必须为 0. NRI: 2 个比特. nal_ref_idc
RTP Payload Format for H264 Video
基础传输结构 rtp中对于h264数据的存储分为两层,分别是 VCL: video coding layer 视频编码层 这是h264中block, macro block 以及 slice级别的定义,目的是为了独立网络传输,进行高效的编解码 NAL: network abstraction layer 网络提取层 NAL层的不同是为了根据不同的网络把VCL数据进行打包成不同的格式,进行传输 NAL H264中的数据分组有头部(譬如: pkt->data),解码器可以很方便的检测到NAL的分界,
H264码流打包分析
转自: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0124/08/9008018_262076786.shtml SODB 数据比特串-->最原始的编码数据 RBSP 原始字节序列载荷-->在SODB的后面填加了结尾比特(RBSP trailing bits 一个bit“1”)若干比特“0”,以便字节对齐. EBSP 扩展字节序列载荷-- >在RBSP基础上填加了仿校验字节(0X03)它的原因是: 在NALU加到Annexb上时,需要填加每组NALU之前的开始码
嵌入式 H264中的SPS、PPS提取与作用
使用RTP传输H264的时候,需要用到sdp协议描述,其中有两项:Sequence Parameter Sets (SPS) 和Picture Parameter Set (PPS)需要用到,那么这两项从哪里获取呢?答案是从H264码流中获取.在H264码流中,都是以"0x00 0x00 0x01"或者"0x00 0x00 0x00 0x01"为开始码的,找到开始码之后,使用开始码之后的第一个字节的低5位判断是否为7(sps)或者8(pps), 及data[4] &
嵌入式 使用mp4v2将H264+AAC合成mp4文件
录制程序要添加新功能:录制CMMB电视节目,我们的板卡发送出来的是RTP流(H264视频和AAC音频),录制程序要做的工作是: (1)接收并解析RTP包,分离出H264和AAC数据流: (2)将H264视频和AAC音频以某种格式封装,最后存成文件,供用户查看. 第一步已经有部分代码可供参考,因此很快就完成了. 第二步,我们决定封装成mp4,查找了一些资料后,决定使用开源库mp4v2来合成mp4文件. 技术路线已确定,就开工干活. (一)mp4格式的基础知识. 关于mp4格式,网上介绍的不少,有以
嵌入式 hi3518x平台h264+g711a封装mp4代码demo
先看代码吧,有代码有真相,具体代码的demo(下载demo的朋友请勿在网上上传我的demo,谢谢)下载连接为: http://download.csdn.net/detail/skdkjxy/8071721 注:代码demo是一个完整的工程,直接进行make x86或者make arm 就可以到目录src下运行可执行文件了. <span style="font-family:Courier New;font-size:12px;"> </span> <sp
H264码流打包分析(精华)
H264码流打包分析 SODB 数据比特串-->最原始的编码数据 RBSP 原始字节序列载荷-->在SODB的后面填加了结尾比特(RBSP trailing bits 一个bit“1”)若干比特“0”,以便字节对齐. EBSP 扩展字节序列载荷-- >在RBSP基础上填加了仿校验字节(0X03)它的原因是: 在NALU加到Annexb上时,需要填加每组NALU之前的开始码 StartCodePrefix,如果该NALU对应的slice为一帧的开始则用4位字节表示,ox00000001,否
H264中的SPS、PPS提取与作用
牛逼的视频会议网站:http://wmnmtm.blog.163.com/blog/#m=0 ++++++++++++++++++++++++++++++++++++++++++++++++++++ http://wmnmtm.blog.163.com/blog/static/38245714201192491746701/ 使用RTP传输H264的时候,需要用到sdp协议描述,其中有两项:Sequence Parameter Sets (SPS) 和Picture Parameter Set
基于RTP的H264视频数据打包解包类
from:http://blog.csdn.net/dengzikun/article/details/5807694 最近考虑使用RTP替换原有的高清视频传输协议,遂上网查找有关H264视频RTP打包.解包的文档和代码.功夫不负有心人,找到不少有价值的文档和代码.参考这些资料,写了H264 RTP打包类.解包类,实现了单个NAL单元包和FU_A分片单元包.对于丢包处理,采用简单的策略:丢弃随后的所有数据包,直到收到关键帧.测试效果还不错,代码贴上来,若能为同道中人借鉴一二,足矣.两个类的使用说
rtp h264注意点(FU-A分包方式说明)
前写过一篇文章,分析了h264使用rtp进行封包的格式介绍:RTP封装h264.但里面好像没有把拆分以及一些需要注意的情况说清楚,因此这里做补充,也作为自己的备忘(自己记性好像不太好). 关于时间戳,需要注意的是h264的采样率为90000HZ,因此时间戳的单位为1(秒)/90000,因此如果当前视频帧率为25fps,那时间戳间隔或者说增量应该为3600,如果帧率为30fps,则增量为3000,以此类推. 关于h264拆包,按照FU-A方式说明:1)第一个FU-A包的FU indicator:F
使用mp4v2将H264+AAC合成mp4文件
录制程序要添加新功能:录制CMMB电视节目,我们的板卡发送出来的是RTP流(H264视频和AAC音频),录制程序要做的工作是: (1)接收并解析RTP包,分离出H264和AAC数据流: (2)将H264视频和AAC音频以某种格式封装,最后存成文件,供用户查看. 第一步已经有部分代码可供参考,因此很快就完成了. 第二步,我们决定封装成mp4,查找了一些资料后,决定使用开源库mp4v2来合成mp4文件. 技术路线已确定,就开工干活. (一)mp4格式的基础知识. 关于mp4格式,网上介绍的不少,有以
H264相关代码
H.264格式的视频打包成RTP后进行发送,编译环境为VC6++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memory.h> #include <winsock2.h> #pragma comment(lib,"ws2_32.lib") #include <Windows.h> #define PACKET_BUFFE
[转] rtp h264注意点(FU-A分包方式说明)
总括: 一帧视频数据可以编码成多个H264的NALU, 每个NALU的开头为00 00 00 01: 一个RTP包可以传送 部分.一个或多个 NALU,看NALU的大小而定. 之前写过一篇文章,分析了h264使用rtp进行封包的格式介绍:RTP封装h264 (见下面).但里面好像没有把拆分以及一些需要注意的情况说清楚,因此这里做补充,也作为自己的备忘(自己记性好像不太好). 关于时间戳,需要注意的是h264的采样率为90000HZ(被标准固定死的,为了方便转换成npt时间,见维基百科:https
iOS 将视频流(h264)和音频流封装成PS流
调用方法: static CPSPackager * testObjc = NULL; static char *pszBuffer; testObjc = new CPSPackager(); pszBuffer = new char[1024*1024]; -(NSData *)EncodeDataChangeToPSWithData:(NSData *)encodeData andType:(int)type{ int size = (int)[encodeData length]; i
RTP协议全解析(H264码流和PS流)
转自:http://blog.csdn.net/chen495810242/article/details/39207305 写在前面:RTP的解析,网上找了很多资料,但是都不全,所以我力图整理出一个比较全面的解析, 其中借鉴了很多文章,我都列在了文章最后,在此表示感谢. 互联网的发展离不开大家的无私奉献,我决定从我做起,希望大家支持. 1.RTP Header解析 图1 1) V:RTP协议的版本号,占2位,当前协议版本号为2 2) P:填充标志,占1位,如果P=
从零开始写一个发送h264的rtsp服务器(上)
转自:http://blog.csdn.net/jychen105/article/details/47006345 一.什么是RTSP 通常所说的rtsp协议其实包含三个协议: rtsp协议, rtp协议, rtcp协议 各协议运作流程概要: 第一阶段:rtsp协议负责沟通传输什么数据,传的是图像还是声音,还是两者混合?图像的话传是h264流,还是h265流,还是jpeg流?后续的rtp,rtcp协议是采用tcp还是udp,端口号是多少都是通过第一阶段的rtsp协议确定的. 第二阶段:通过rt
热门专题
Flutter 表单
Windows安装OpenSSH支持SSH
Visual Studio Code配置代理
[SDOI2011]消耗战
vs2010新建项目已经过期 1123
最小费用最大流 dijkstra
类加载器为什么可以properties文件
kettle js 设置变量
java utf-8 加上bom
nettoplcsim怎么与plcsim v14链接
vivado 哪些引脚决定bank电压
PHPv9 使用模型管理
java aop 注解切面无效
php 强制转字符串
nginx windows 安装
swiper 放大后不能滑动
HC-05蓝牙串口配置
mac os java 开发环境maven git
mysql longblob数据转移
如何编写浏览器打开的应用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