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Python
Java
IOS
Andorid
NodeJS
JavaScript
HTML5
hdfs append数据不完整
2024-11-04
[置顶] HDFS文件内容追加(Append)
HDFS设计之处并不支持给文件追加内容,这样的设计是有其背景的(如果想了解更多关于HDFS的append的曲折实现,可以参考<File Appends in HDFS>:http://blog.cloudera.com/blog/2009/07/file-appends-in-hdfs/),但从HDFS2.x开始支持给文件追加内容,可以参见https://issues.apache.org/jira/browse/HADOOP-8230.可以再看看http://www.quora.com/HD
HDFS读写数据块--${dfs.data.dir}选择策略
最近工作需要,看了HDFS读写数据块这部分.不过可能跟网上大部分帖子不一样,本文主要写了${dfs.data.dir}的选择策略,也就是block在DataNode上的放置策略.我主要是从我们工作需要的角度来读这部分代码的. hdfs-site.xml <property> <name>dfs.data.dir</name> <value>/mnt/datadir1/data,/mnt/datadir2/data,/mnt/datadir3/data<
HDFS Append时packet的格式以及DataNode对block/checksum文件的处理
HDFS Append时packet的格式以及DataNode对block/checksum文件的处理 HDFS的Block一般比较大,默认64MB/128MB,客户端给DataNode发数据实际上是以Packet的形式发送的,Packet一般只有64KB左右.Packet内部由分为一个个chunk,每个chunk一般情况(后面会说非一般情况)下512Bytes,并且Packet内部对于每个chunk会带上这个chunk的checksum,对于CRC来说,checksum本身占用4Bytes.一
【转】QT 串口QSerialPort + 解决接收数据不完整问题
类:QSerialPort 例程:Examples\Qt-5.9.1\serialport\terminal,该例子完美展示了qt串口收发过程,直接在这上面修改就可以得到自己的串口软件.核心方法 //读串口QByteArray QSerialPort::readAll()//写串口qint64 QSerialPort::write(const QByteArray &data)1234注意事项:qt默认最大支持115200波特率,可以通过修改Qt5.9.1\5.9.1\msvc2013_64\i
<QT障碍之路>qt中使用串口类接收数据不完整
问题:当用QT中的serial->readAll()的时候,不会把全部的数据一次性都读取出来,而是阶段性的.原因是因为当串口有信号时候,readyRead()信号就会被抛出,那么一帧完整的数据帧就可能被分多次接收进来,会影响一些后续的操作. 解决方法: 1.通讯双方提前定义好帧头和帧尾,方便进行校验.当检测到到帧头和帧尾,才认定一帧数据时完整的. 2.在readyRead()信号抛出后,再readAll()函数前使用延时函数,等待一帧数据完全发送完成. /* 以下只是部分代码 */ #inclu
delphi SPCOMM 接收数据不完整!该如何解决
SPCOMM 接收数据不完整!该如何解决 SPCOMM 接收数据不完整!我作了一个 读取地磅数据的程序,是用spcomm接收的! 总共有五台地磅,其他4台地磅数据读取都正常.但是有一台接收数据的时候,总是接收不到完整的数据,基本上小于100的数据都读不到,比如:地磅上显示1234,但是接收到的数据是12. 地磅上显示60,接收不到数据. 有时地磅上什么东西都没有,但是显示接收到 5 . 这个地磅用原来硬件供应商提供的程序可以正常工作.用我写的程序,偶尔也能正常读到数据(用程序测试了半天,有
SPCOMM 接收数据不完整!该如何解决
SPCOMM 接收数据不完整!该如何解决 SPCOMM 接收数据不完整!我作了一个 读取地磅数据的程序,是用spcomm接收的! 总共有五台地磅,其他4台地磅数据读取都正常.但是有一台接收数据的时候,总是接收不到完整的数据,基本上小于100的数据都读不到,比如:地磅上显示1234,但是接收到的数据是12. 地磅上显示60,接收不到数据. 有时地磅上什么东西都没有,但是显示接收到 5 . 这个地磅用原来硬件供应商提供的程序可以正常工作.用我写的程序,偶尔也能正常读到数据(用程序测试了半天,有
恢复HDFS误删数据
[恢复HDFS误删数据] HDFS会为每一个用户创建一个回收站目录:/user/用户名/.Trash/,每一个被用户通过Shell删除的文件/目录,在系统回收站中都一个周期,也就是当系统回收站中的文件/目录在一段时间之后没有被用户回复的话,HDFS就会自动的把这个文件/目录彻底删除,之后,用户就永远也找不回这个文件/目录了. 根据上面的介绍,用户通过命令行即HDFS的shell命令删除某个文件,这个文件并没有立刻从HDFS中删除.相反,HDFS将这个文件重命名,并转移到操作用户的回收站目录中(
nginx 返回数据不完整
当nginx 代理解析大量数据流时,会把数据先放在自己的缓冲区,然后一并发给客户端 一次请求的数据量很大, 则会有一部分数据会被忽略掉 前端解析数据会有问题 致使页面白屏 nginx 返回数据不完整的解决办法 server { ... proxy_buffers 1024k; proxy_buffer_size 1024k; ... } 或是 server { listen **; server_name *********.com; #charset koi8-r; access_log lo
解决PHP使用POST提交数据不完整,数据不全的问题
在后台form中,通过ajax请求返回了一个有很多input的form表单,提交数据后,要格式化数组时发现提交过来的数据不完整. PHP从5.3.9开始 php.ini 增加一个变量 max_input_vars 用来限制提交的表单数量 该值默认情况下是1000 , 将此值改大一点就OK了!
HDFS下载数据机制的底层分析
HDFS下载数据机制的底层分析 Hadoop中的RPC(Remote Procedure Call)框架 hadoop中结点间的通信采用的是RPC. RPC框架的实现机制图解: 从hdfs下载数据的源码分析 在自行在客户端编写download方法的时候,如果不使用封装好的方法,较为底层的写法是: Configuration conf = new Configuration(); conf.set("fs.defaultFS", "hdfs://node01:9000/&quo
通过java读取HDFS的数据 (转)
原文链接:通过java读取HDFS的数据 通过JAVA直接读取HDFS中的时候,一定会用到FSDataInputStream类,通过FSDataInputStream以流的形式从HDFS读数据代码如下: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import java.net.URI; import org.apache.hadoop.conf.Configuration; import org.apache.hadoop.fs.FSDataInputStream; import
Hadoop源码分析之客户端向HDFS写数据
转自:http://www.tuicool.com/articles/neUrmu 在上一篇博文中分析了客户端从HDFS读取数据的过程,下面来看看客户端是怎么样向HDFS写数据的,下面的代码将本地文件系统中/home/hadoop/input目录下的文件写入到本地搭建的HDFS的/test文件中,代码如下: 01.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02.import java.net.URI; 03. 04.import org.apache.hadoop.conf.Co
NGINX: 返回大 JSON 数据不完整的问题
说明: 内容全部来自 [ CSDN 金玮良 ] nginx 返回数据不完整的问题 当nginx 遇到大数据流时,会把数据先放在自己的缓冲区,然后一并发给客户端. 那如果这个结论成立, 那一次请求的数据量很大, 则会有一部分数据会被刷掉. Nginx 的解决方式 server { ... proxy_buffers 16 1024k; proxy_buffer_size 1024k; ... }
HDFS写数据和读数据流程
HDFS数据存储 HDFS client上传数据到HDFS时,首先,在本地缓存数据,当数据达到一个block大小时.请求NameNode分配一个block. NameNode会把block所在的DataNode的地址告诉HDFS client. HDFS client会直接和DataNode通信,把数据写到DataNode节点一个block文件里. 核心类DistributedFileSystem HDFS写数据流程 客户端要向HDFS写数据,首先要跟namenode通信以确认可以写文件并获得接
【Hadoop】HDFS冗余数据块的自动删除
HDFS冗余数据块的自动删除 在日常维护hadoop集群的过程中发现这样一种情况: 某个节点由于网络故障或者DataNode进程死亡,被NameNode判定为死亡, HDFS马上自动开始数据块的容错拷贝: 当该节点重新添加到集群中时,由于该节点上的数据其实并没有损坏, 所以造成了HDFS上某些block的备份数超过了设定的备份数. 通过观察发现,这些多余的数据块经过很长的一段时间才会被完全删除掉, 那么这个时间取决于什么呢? 该时间的长短跟数据块报告的间隔时间有关. Datanode会定期将当前
HDFS冗余数据块的自动删除
HDFS冗余数据块的自动删除 在日常维护hadoop集群的过程中发现这样一种情况: 某个节点由于网络故障或者DataNode进程死亡,被NameNode判定为死亡,HDFS马上自动开始数据块的容错拷贝:当该节点重新添加到集群中时,由于该节点上的数据其实并没有损坏,所以造成了HDFS上某些block的备份数超过了设定的备份数. 通过观察发现,这些多余的数据块经过很长的一段时间才会被完全删除掉,那么这个时间取决于什么呢? 该时间的长短跟数据块报告的间隔时间有关.Datanode会定期将当前该结点上所
HDFS读写数据流程
HDFS的组成 1.NameNode:存储文件的元数据,如文件名,文件目录结构,文件属性(创建时间,文件权限,文件大小) 以及每个文件的块列表和块所在的DataNode等.类似于一本书的目录功能. 2.DataNode:在本地文件系统存储文件块数据,以及块数据的校验和. 3.SecondaryNameNode:用来监控HDFS状态的辅助后台程序,每隔一段时间获取HDFS元数据的快照. HDFS写数据流程 1.HDFS客户端向NameNode请求是否可以上传该文件 2.NameNode返回客户端可
大数据:Hadoop(HDFS 读写数据流程及优缺点)
一.HDFS 写数据流程 写的过程: CLIENT(客户端):用来发起读写请求,并拆分文件成多个 Block: NAMENODE:全局的协调和把控所有的请求,提供 Block 存放在 DataNode 上的地址: DATANODE:负责数据的存储,可以有很多个: 客户端想 NameNode 发出请求(包含 Blocksize 和 副本数): NameNode 经过计算,反馈给客户端相同副本数的 DataNode,切给出的 DataNode 有优先存储顺序要求:(数据与 DataNode 对应时,
hdfs冷热数据分层存储
hdfs如何让某些数据查询快,某些数据查询慢? hdfs冷热数据分层存储 本质: 不同路径制定不同的存储策略. hdfs存储策略 hdfs的存储策略 依赖于底层的存储介质. hdfs支持的存储介质: ARCHIVE:高存储密度但耗电较少的存储介质,例如磁带,通常用来存储冷数据 DISK:磁盘介质,这是HDFS最早支持的存储介质 SSD:固态硬盘,是一种新型存储介质,目前被不少互联网公司使用 RAM_DISK :数据被写入内存中,同时会往该存储介质中再(异步)写一份 存储策略可配置,可以设置全局的
HDFS写入数据
HDFS副本摆放策略 不同的版本副本摆放策略可能并不一致,HDFS主要采用一种机架感知(rack-ware)的机制来实现摆放策略. 由于不同的机架上节点间通信要通过交换机(switches),同一机架上的通信带宽要优于不同机架. HDFS默认采用3副本策略(参考2.9.1 & 3.2.1): 1.若操作的机器(writer)为一个DataNode,则将一个副本放在该机器上,否则任选一个DataNode: 2.将第二个副本放在与第一个不同的机架上: 3.第三个副本放置在与第二个同一机架但不同的节点
热门专题
hadoop默认一个服务器为active
jquery-3.4.1怎么在线引入
linux下docker添加一些自启动命令去自启动服务
centos6.8查看cpu核心数量
python导出emf
SQL2008 清除维护
SpringBoot利用注解方式接口权限过滤
postman带csrftoken
xlsm文件打开后编写有密码如何破解
将控件绑定到 tkinter treeview
.send_keys出不来
element ui怎么展示多条提示
启动hadoop顺序
银行卡归属地 数据库
tomcat单向认证配置cer证书
mui 分页mui-pagination
sql server本地身份认证登录不上
win10 启动zookeeper
python 序列、映射与集合
C# 捕获windows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