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Python
Java
IOS
Andorid
NodeJS
JavaScript
HTML5
iptables删除路由转发
2024-11-08
iptables常用命令二之如何删除nat规则
删除iptables nat 规则 删除FORWARD 规则: iptables -nL FORWARD --line-number iptables -D FORWARD 1 删除一条nat 规则 删除SNAT规则 iptables -t nat -D POSTROUTING 1 iptables -t nat -D POSTROUTING 7 临时开启路由转发 echo "1" > /proc/sys/net/ipv4/ip_forward 让openstack 虚拟机上网
Iptables-linux服务器做路由转发
https://blog.csdn.net/liang_operations/article/details/80747510 实现内部服务器C可以经过服务器B进行上网. 3.1服务器双网卡,一块配置外网IP,一块配置内网IP(内网的不要设置网关) [root@liang ~]# ip a 1: lo: <LOOPBACK,UP,LOWER_UP> mtu 65536 qdisc noqueue state UNKNOWN link/loopback 00:00:00:00:00:00 brd
使用linux系统做路由转发
使用linux系统(PC机)做路由转发 关键字:linux,Fedora,route,iptables,ip_forward 最近做网络实验,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用到linux的转发功能,但是遇到一些问题,在请教了linux网络技术的网友后终于把它解决了,解决了之后我开始总结之前失败的原因,并将历程写成博文,供以后遇到这类问题的各位朋友参考借鉴. 1.网络拓扑 网络拓扑如下所示,我们在这里用到了三台机子做实验,分别是①.④.⑦号机,使用①号机ping⑦号机,④号机作为路由转发. 2.错误的路由配置
基于嵌入式linux路由转发功能的实现
环境 arm7开发板, uclinux系统,kernel version: linux-2.4.x arm芯片的单网卡双网口设备,eth0 WAN口 ipaddr 192.168.9.61 eth0:0 LAN口 ipaddr 192.168.1.51 情景: 该设备有2个网络接口,wan口和lan口 . wan口连接PC A,A的ip192.168.9.55,lan口连接另一台PC B,B的ip为192.168.1.42: 要求:实现PC A 能够访问PC B的80端口. 实现
iptables nat 技术转发
NAT 一. 什么是 NAT 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译为网络地址转换.通常路由器在转发我们的数据包时,仅仅会将源MAC地址换成自己的MAC地址,但是NAT技术可以修改数据包的源地址.目的地址以及源端口.目的端口等信息. 二. NAT的作用 NAT技术最常见的应用就是通过修改源IP地址实现内网多主机使用一个公网地址接入互联网.NAT技术通常用于端口和流量的转发.重定向,实现如端口映射.跨网络访问.流量代理等功能. 二. iptables实现NAT转发 1.
(转)Linux开启路由转发功能
原文:https://www.linuxidc.com/Linux/2016-12/138661.htm 标记一下,今天想让一台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开通iptables的nat转发功能,找了半天. A服务器:192.168.30.20/24 B服务器:192.168.30.1/24,eth0; 192.168.40.1/24,eth1 C服务器:192.168.40.20/24 目标:让A可以ping和ssh到c机器.这就需要通过B服务器来跳转. 操作过程: 1
docker 网络配置路由转发
建好flannel 网络之后 iptables -L -n 查看 要全是accept iptables -P FORWARD ACCEPT 开启路由转发 修改/etc/sysctl.conf文件,添加下面的规则: net.ipv4.ip_forward=1 net.bridge.bridge-nf-call-iptables=1 net.bridge.bridge-nf-call-ip6tables=1 执行下面的命令立即生效: $ sysctl -p
CentOS 6.9搭建的网关服务器不经过静态路由表的问题解决(没有开启路由转发功能)
场景: 1.使用CentOS 6.9搭建的网关服务器,下面的机器都设置用这个网关,搭建参考:http://www.cnblogs.com/EasonJim/p/8289618.html 2.配置了静态路由表,访问特定的IP走特定的网关. 问题: 1.发现请求到达网关服务器之后,静态路由表规则不生效. 说明: 正常来说,只要请求到达了网关服务器,那么会有限经过iptables和静态路由表.这两个都是必经的. 解决: 经过排查发现,原来是没有开启内核路由转发功能.开启即可: #编辑 vi /etc/
Linux 开启路由转发功能
想让一台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开通iptables的nat转发功能 A服务器:192.168.30.20/24 B服务器:192.168.30.1/24,eth0; 192.168.40.1/24,eth1 C服务器:192.168.40.20/24 目标:让A可以ping和ssh到c机器.这就需要通过B服务器来跳转. 操作过程: 1.在B服务器上开启内核路由转发参数 临时生效: " > /proc/sys/net/ipv4/ip_forward 永久生效的话
centos7 && centos6.5部KVM使用NAT联网并为虚拟机配置firewalld && iptables防火墙端口转发
centos7 && centos6.5 部KVM使用NAT联网并为虚拟机配置firewalld && iptables防火墙端口转发 一.准备工作: 1: 检查kvm是否支持a: grep '(vmx|svm)' /proc/cpuinfo vmx是intel cpu支持的svm是AMD cpu支持的如果flags: 里有vmx 或者svm就说明支持VT:如果没有任何的输出,说明你的cpu不支持,将无法使用KVM虚拟机. b: 确保BIOS里开启VT: Intel(R)
iptables之FORWARD转发链
注意:本机路由转发的时候,才配置FORWARD转发链! #iptables –A FORWARD –s 192.168.0.0/24 –j ACCEPT #iptables –A FORWARD –d 192.168.0.0/24 –j ACCEPT 上面只是打通了局域网通过此机的Forward的通道,也就是打通了局域网与外网的链路,实际上并起不到任何的作用,因为在内核里面的转发文件并没有打开,因为我们要手工修改/proc/sys/net/ipv4/ip_forward 的值,将默认的0改为1!
CentOS 7 下用 firewall-cmd / iptables 实现 NAT 转发供内网服务器联网
自从用 HAProxy 对服务器做了负载均衡以后,感觉后端服务器真的没必要再配置并占用公网IP资源. 而且由于托管服务器的公网 IP 资源是固定的,想上 Keepalived 的话,需要挤出来 3 个公网 IP 使用,所以更加坚定了让负载均衡后端服务器释放公网 IP 的想法. 可是,后端服务器也不是简单释放公网 IP 就能正常工作的,正在运行的系统很多模块依然需要具有连接外网获取数据的能力. 所以就想到了用 CentOS 做一个软路由(内网 NAT 转发),如果能实现的话,就满足了我的需求. 搜
红帽学习笔记[RHCE]网络配置与路由转发
目录 网络配置基本的IPV4与IPV6 拓扑图 操作 新加一块网卡 将增加的网卡分别加到两台虚拟机上 在两台虚拟机上配置IPV4与 IPV6 配置域名访问 拓展路由转发 拓扑图 操作 关于网关设置 重新配置一下网络 结果 网络配置基本的IPV4与IPV6 拓扑图 最终要实现的目标 虚拟机RHEL1 与 RHEL2能够通过IPV6地址互相Ping通 通过/etc/hosts配置,使用RHEL1与RHEL2可以通过域名Ping通 RHEL1与RHEL2的 IPV4地址能够互相Ping通 物理机能够通
利用iptables做端口转发
需求背景: A与C不在同一网段无法直接访问,而A和B,C和B可以互通.现需要A借助B访问C的3306端口. 解决方案: 利用iptables配置规则,实现端口转发. 具体操作: 在B上开启端口转发功能: > /proc/sys/net/ipv4/ip_forward 或 vim /etc/sysctl.conf,修改net.ipv4.ip_forward = sysctl -p 开启B的23306(或其他合适的端口): iptables -A INPUT -p tcp -m tcp --dpor
[内网渗透] MSF路由转发/网络代理
这里只做记录,不做详解 0x01 路由转发 已经拿到一台公网服务器: 1.1 方法1 进到meterpreter的会话: route #查看路由信息 background退出当前会话,通过会话2,转发172.17.0.0这个路由 route add 172.17.0.0 255.255.0.0 2 #添加路由至本地 route print #打印当前路由信息 到这里 pivot 已经配置好了,在 msf 里对 172.17.0.1 进行扫描(db_nmap)或者访问(psexe 模块,ssh 模
后渗透阶段之基于MSF的路由转发
目录 反弹MSF类型的Shell 添加内网路由 MSF的跳板功能是MSF框架中自带的一个路由转发功能,其实现过程就是MSF框架在已经获取的Meterpreter Shell的基础上添加一条去往“内网”的路由,直接使用MSF去访问原本不能直接访问的内网资源,只要路由可达了那么我们使用MSF来进行探测了. 我们现在有下面这个环境: Web服务器通过端口映射,对外提供Web服务.Web服务器上有两张网卡,内网分别还有其他两台服务器,一台开放了http服务,一台开放了SMB服务.拓扑图如下: 反弹MSF
LVS 集群与存储《路由转发》
LVS 集群与存储<路由转发> 集群简介 u 什么是集群 • 一组通过高速网络互联的计算组,并以单一系统的模式加以管理 • 将很多服务器集中起来一起,提供同一种服务,在客户端看来就象是只有一个服务器 • 可以在付出较低成本的情况下获得在性能.可靠性.灵活性方面的相对较高的收益 • 任务调度是集群系统中的核心技术 u 集群目的 • 提高性能 – 如计算密集型应用,如:天气
网络-数据包在路由转发过程中MAC地址和IP地址,变与不变
关于MAC地址和IP地址在传输过程中变与不变的问题: 结论:MAC地址在同一个广播域传输过程中是不变的,在跨越广播域的时候会发生改变的:而IP地址在传输过程中是不会改变的(除NAT的时候),总结为 路由转发MAC不变,IP变. 我们知道的几个概念: 首先我们要知道,MAC地址是用于同意物理或逻辑第2层网络上的设备间进行通信的: 而第三层地址(IP地址)是可以在多个网络设备之间通信的.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 MAC地址是在同一个广播域有效的,那么去了另外一个广播域(网段)MAC地址肯定要改变的:
转:数据包经由路由转发时源、目的IP地址及MAC地址变化情况
数据包经由路由转发时源.目的IP地址及MAC地址变化情况. IP数据包经由路由转发的时候源ip,目的ip,源MAC,目的mac是否发生改变,如何改变? A—–(B1-B2)—–(C1-C2)——-E 如上为例,B1和B2是路由器B上的两个接口,C1和C2是路由器C上的两个接口,A和E是PC,由主机A向主机E发送数据包,那么在主机A形成的数据包的目的IP就是E的IP,源IP就是主机A的IP地址,目标MAC地址就是B1的MAC地址,源MAC地址就是A的MAC地址. 由A发给路由器B,B经
linux -- 添加、修改、删除路由
在日常的使用中,或者在服务器中,有两个网卡配置两个地址,访问不同的网络段,这种情况是非常常见的现象,但是,我们需要额外的添加路由表来决定发送的数据包经过正确的网关和interface才能正确的进行通信 显示现在所有路由 #routeroot@Ubuntu:~# routeKernel IP routing tableDestination Gateway Genmask Flags Metric Ref Use Iface10.147.9.0
iptables 设置端口转发/映射
iptables 设置端口转发/映射 服务器A有两个网卡 内网ip:192.168.1.3 外网ip:10.138.108.103 本地回环:127.0.0.1 服务器B有网卡,8001提供服务 内网ip:192.168.1.1 目的使用户通过外网10.138.108.103:8001访问内网服务器192.168.1.1:8001 如图2所示,端口转发走的是下发A路,利用nat表中prerouting做dnat,用postrouting做snat 包分析时期 操作 源IP:PORT 目的IP:P
热门专题
cenos 7 多个 端口控制
@RestController 不能直接加路径吗
ubuntu 16.04 OpenVPN 安装就是这么简单
从尾结点开始逆向输出双向链表中元素C语言
3d slicer 去颅骨
win10千万不要重置网络
python graphics 隐藏边框
java往数据库删除数据
mac os引导分区
任务管理器设置相关性是每次都要设置吗
cadence的part的引脚带字母
log4j2按日期生成文件夹
nacos配置中心多个yaml
featurcounts比对率低
vba debug.print整行数组
yarn 不挂起启动
linux系统配置密码策略命令
java web项目是不是要配置facets
ICP IP模型各层功能
ps如何把一种颜色变成另一种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