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在看<笨方法学python>过程中发现有一行代码看不懂--" for sentence in snippet, phrase:",所以研究了半天,感觉挺有收获的.所以就放在博客上分享给大家了. 直入主题: 为了不耽误大家时间,如果知道以下为两段代码为什么输出不一样的话我觉得您肯定知道我下面要说的是什么了,您就不必花时间再读下去了. 1和2两段代码的区别是print在for循环中,另外一个是不在循环中.输出的结果却截然不同,如果想要弄懂如何遍历两列表,花些时间把下面的几行
需求: 项目中有一张表大概有7000多万条数据,造成表空间已满,需要清理部分数据,打算清理3000万. 2B 做法: delete from table_name where ID > '40000000'; 备注:select count(1) from table_name where ID > 'his_batch_4000000'; 的结果大概有3000万条数据. 影响: 删了N个小时也没执行完,最终强制停止,造成表被锁.(没有管理员权限,需要联系DBA 才能解锁) 改进: decl
推荐使用python内置函数zip,它可以将x个y维列表变成一个zip对象,将zip对象拆包可以发现它变成了y个x维元组.我们还可以将这个对象变成一个元组或列表.如下所示: 如果是两个列表的zip,我们还可以将其变成字典形式. 下面是一个小实例: name = ['wl','lyf','hg'] old = [22,33,35] for i,j in zip(name,old): print("他叫{},今年{}岁".format(i,j)) 他叫wl,今年22岁 他叫lyf,今年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