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制定的 API 规范,使用了微服务架构所以做了一些改进,我们更偏向使用 http code 标识,不然需要自己处理成功或失败的逻辑,在 200 内再包一层显得啰嗦:并且微服务系列都不支持,Feign,监控等都需要自己改造. 当逻辑错误时,返回 http code 400,body 体内是具体的错误原因,也可以加上自定义的状态码,解决了 http code 不能满足业务状态的需求 ### 接口命名规范 **前端对接时如果发现后端提供的接口不符合规范有权拒接(包括后端对接爬虫),如接入了不符合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