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全局唯一ID的实现
分布式全局唯一ID的实现
前言
上周末考完试,这周正好把工作整理整理,然后也把之前的一些素材,整理一番,也当自己再学习一番。
一方面正好最近看到几篇这方面的文章,另一方面也是正好工作上有所涉及,所以决定写一篇这样的文章。
先是简单介绍概念和现有解决方案,然后是我对这些方案的总结,最后是我自己项目的解决思路。
概念
在复杂分布式系统中,往往需要对大量的数据和消息进行唯一标识。
如在金融、电商、支付、等产品的系统中,数据日渐增长,对数据分库分表后需要有一个唯一ID来标识一条数据或消息,数据库的自增ID显然不能满足需求,此时一个能够生成全局唯一ID的系统是非常必要的。
特点:
- 全局唯一性(核心):作为唯一标识,不可以出现重复ID
- 趋势递增:在MySQL InnoDB引擎中使用的是聚集索引,由于多数RDBMS使用B-tree的数据结构来存储索引数据,在主键的选择上面我们应该尽量使用有序的主键保证写入性能。
- 单调递增:保证下一个ID一定大于上一个ID,例如事务版本号、IM增量消息、排序等特殊需求。
- 信息安全:如果ID是连续的,恶意用户的扒取工作就非常容易做了,直接按照顺序下载指定URL即可;如果是订单号就更危险了,竞对可以直接知道我们一天的单量。所以在一些应用场景下,会需要ID无规则、不规则。
同时除了对ID号码自身的要求,业务还对ID号生成系统的可用性要求极高,想象一下,如果ID生成系统瘫痪,这就会带来一场灾难。
运用场景:
分布式全局唯一ID(数据库的分库分表后需要有一个唯一ID来标识一条数据或消息;特别一点的如订单、骑手、优惠券也都需要有唯一ID做标识;MQ中消息的高可用性(确认消息是否发送成功,是否已发送等)等)
其实分布式全局ID是一个比较复杂,重要的分布式问题(什么问题涉及真正的分布式,高并发后都会比较复杂)。常见解决方案有UUID,Snowflake,Flicker,Redis,Zookeeper,Leaf等。
实现方案:
UUID(此处用的Version1:共五个版本,Version1是基于时间的)
生成一个32位16进制字符串(16字节的128位数据,通常以32位长度的字符串表示)(结合机器识别码(全局唯一的IEEE机器识别号,如果有网卡,从网卡MAC地址获得,没有网卡以其他方式获得),当前时间,一个随机数)。
优点:
- 性能好;
- 扩展性高;
- 本地生成;
- 无网络消耗;
- 不需要考虑性能瓶颈;
- 不需要提前商定,各自为政,但绝对不会冲突
缺点:
- 无法保证趋势递增(由于数据库MySQL的InnoDB采用聚簇索引,有序的ID可以保证写入速度);
- UUID过长(消耗内存,带宽等。更重要的是如果存储在数据库中,作为主键建立索引效率低)
适用场景:
不需要考虑空间占用,不需要生成有递增趋势的ID,且不在MySQL中存储。
Snowflake
Twitter开源,生成一个64bit(0和1)字符串(1bit不用,41bit表示存储时间戳,10bit表示工作机器id(5位数据标示位,5位机器标识位),12bit序列号)
结构:
- 首位符号位:因为ID一般为正数,该值为0.
- 41位时间戳(毫秒级):时间戳并不是当前时间戳,而是存储时间戳的差值(当前时间戳-起始时间戳(起始时间戳需要程序指定),理论可以适用(1<<41)/(1000x60x60x24x365),69年。
- 10位数据机器位(说白了就是逻辑分片ID,具体实现和机器本身无关系):包括5位数据标识位和5位机器标识位(比如5位机房ID,5位机器ID),理论最多可以部署节点位:1<<10=1024。
- 12位毫秒内的序列:同一节点,同一时刻(同一毫秒内)最多生成ID数1<<12=4096。
最后生成64位Long型数值(这里指,一般Long数据就是64位bit的)。
优点:
- 趋势递增,且按照时间有序;
- 性能高,稳定性高,不依赖数据库等第三方系统;
- 可以按照自身业务特性灵活分配bit位(比如机器位改为15bit,序列位改为7bit)。
缺点:
- 依赖机器时钟(虽然UUID也根据当前时间,但其非时间部分波动太大了(重新组织措辞)),时钟回拨会造成暂不可用或重复发号(分布式系统中,每台机器上的时钟不可能完全同步。在同步各个服务器的时间时,有一定几率发生时钟回拨(时间超了,往回拨))
适用场景:
要求高性能,可以不连续,数据类型为long型。
Flicker
主要思路是涉及单独的库表,利用数据库的自增ID+replace_into,来生成全局ID。
前置补充:
replace into跟insert功能类似,不同点在于:replace into首先尝试插入数据列表中,如果发现表中已经有此行数据(根据主键或唯一索引判断)则先删除,再插入。否则直接插入新数据。
建表:
create table t_global_id(
id bigint(20) unsigned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stub char(1) not null default '',
primary key (id),
unique key stub (stub)
) engine=MyISAM;
(stub:票根,对应需要生成ID的业务方编码,可以是项目名,表名,甚至是服务器IP地址。
MyISAM(MYSQL5.5.8前默认数据库存储引擎,5.5.8及之后默认存储引擎为InnoDB):(此处应当有MyISAM与InnoDB引擎的区别,乃至其他引擎)基于ISAM类型。不是事务安全(没有事务隔离??),不支持外键,没有行级锁。如果执行大量的select,建议MyISAM。
获取数据:
# 每次业务可以使用以下SQL读写MySQL得到ID号
replace into t_golbal_id(stub) values('a');
select last_insert_id();
扩展:为解决单点问题,启用多台服务器,如MySQL,利用给字段设置auto_increment_increment和auto_increment_offset来保证ID自增(如通过设置起始值与步长,生成奇偶数ID)
优点:
- 非常简单,充分利用了数据库系统的功能实现,成本小,有DBA专业维护;
- ID号单调自增,可以实现一些对ID有特殊要求的业务。
缺点:
- 强依赖DB,当DB异常时,整个系统不可用,属于致命问题(配置主从复制可以尽可能地增加可用性,但是数据一致性在特殊情况下难以保证。主从切换时的不一致可能导致重复发号);
- 水平扩展困难(定义好了起始值,步长和机器台数之后,如果要添加机器就比较麻烦(为什么我想到了REDIS的哈希一致原理));
- ID发号性能瓶颈限制在单台MySQL的读写性能。
适用场景:
数据量不大,并发量不大。
Redis
由于Redis的所有命令是单线程的,所以可以利用Redis的原子操作INCR和INCRBY,来生成全局唯一的ID。
扩展:
可以通过集群来提升吞吐量(可以通过为不同Redis节点设置不同的初始值并同意步长,从而利用Redis生成唯一且趋势递增的ID)(其实这个方法和Flicker一致,只是利用到了Redis的一些特性,如原子操作,内存数据库读写快等)(Incrby:将key中储存的数字加上指定的增量值。这是一个“INCR AND GET”的原子操作,业务方可以定义一个自己的key值,通过INCR命令来获取对应的ID)
优点:
不依赖数据库,灵活方便,且性能优于基于数据库的Flicker方案。
缺点:
- 扩展性低,Redis集群需要设置号初始值与步长(与Flicker方案一样);
- Redis宕机可能生成重复的ID;如果系统中没有Redis,还需要引入新的组件,增加系统复杂度;
- 需要编码和配置的工作量比较大。
适用场景:
Redis集群高可用,并发量高。
举例:
利用Redis来生成每天从0开始的流水号。如订单号=日期+当日自增长号。可以每天在Redis中生成一个Key,适用INCR进行累加。
zookeeper
通过其znode数据版本来生成序列号,可以生成32位和64位的数据版本号,客户端可以使用这个版本号来作为唯一的序列号。
小结:很少会使用zookeeper来生成唯一ID。主要是由于需要依赖zookeeper,并且是多步调用API,如果在竞争较大的情况下,需要考虑使用分布式锁。因此,性能在高并发的分布式环境下,也不甚理想。
Leaf
美团的Leaf分布式ID生成系统,在Flicker策略与Snowflake算法的基础上做了两套优化的方案:Leaf-segment数据库方案(相比Flicker方案每次都要读取数据库,该方案改用proxy server批量获取,且做了双buffer的优化)与Leaf-snowflake方案(主要针对时钟回拨问题做了特殊处理。若发生时钟回拨则拒绝发号,并进行告警)。
MongDB objectID
ObjectID可以算作和snowflake类似方法,通过”时间+机器码+pid+inc”共12个字节,通过4+3+2+3的方式,最终标识一个24长度的十六进制字符。
理论总结
其实除了上述方案外,还有ins等的方案,但总的来看,方案主要分为两种:第一有中心(如数据库,包括MYSQL,REDIS等),其中可以会利用事先的预约来实现集群(起始步长)。第二种就是无中心,通过生成足够散落的数据,来确保无冲突(如UUID等)。站在这两个方向上,来看上述方案的利弊就方便多了。
中心化方案:
优点:
- 数据长度相对小一些;
- 数据可以实现自增趋势等。
缺点:
- 并发瓶颈处理;
- 集群需要实现约定;横向扩展困难(当然有的方案看起来后两者没有那么问题,是因为,这些方案利用其技术特性,早就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些问题,如Redis的横向扩展等)。
非中心化方案:
优点:
- 实现简单(因为不需要与其他节点存在这方面的约定,耦合);
- 不会出现中心节点带来的性能瓶颈;
- 扩展性较高(扩展的局限往往集中于数据的离散问题)。
缺点:
- 数据长度较长(毕竟就是通过这一特性来实现无冲突的);
- 无法实现数据的自增长(毕竟是随机的);
- 依赖数据生成方案的优劣(数据生成方案的优劣会全盘接收,但可以推成出新)。
体悟:
技术是无穷无尽的,我们不仅需要看到其中体现的思想与原则,在学习新技术或方案时,需要明确其中一些特性,优缺点的来源,从而进行有效的总结归纳。
应用角度来说:(一方面想要标示符短,便于处理与存储,另一方面想要足够大,而不会产生冲突。呵呵)。最理想就是追求从0开始,每个标示符都被使用,且不重复,而且不用担心并发。呵呵。完全应该根据当前业务场景来选择,毕竟业务场景在当前是确定的。如果业务变动较大(比如发展初期,业务增长很快),那就需要考虑扩展性,便于日后进行该模块的更新与技术方案的替换实现(避免一个系统开发一年,用不到一年,那就尴尬了))。
个人经验
我曾经做过一个“工业物联网”系统,该系统系统是分为三个子系统:终端服务器(用于收集终端传感器数据);企业中控服务器(接收来自多个终端服务器的数据,进行综合查看与控制);云平台服务器(提供上云)。其中就涉及多个终端服务器的传感器数据辨识问题,这里以倾斜传感器数据为例。简述不同终端服务器的倾斜数据的如何实现全局唯一标识。
以企业中控服务器的数据库作为统一的数据标识来源
简单说,就是终端服务器发送一个数据到企业中控室,企业中控服务器就将该数据保存到数据库中,那么每个数据在企业中控服务器数据库中都有唯一的ID,并且保持了自增。
优点是实现简单,只需要做好数据收发,与数据的插入工作即可。唯一需要注意的是数据库插入时注意资源互斥,防止出现数据插入异常问题(Springframework生成的Bean默认时单例的)。
缺点是需要实时收发数据,防止数据丢失,数据积压,数据的create_time异常等问题。
以UUID等方式生成数据的全局唯一标识
简单说,就是终端服务器要发送的数据赋予UUID这样的ID,来确保全局唯一。这样终端服务器就可以和中控服务器保持同样且不冲突的ID了。数据的生成是实现在终端服务器的,而中控服务器只是作为数据的保存与调用(通过统一ID调用)。
优点是不需要数据的实时收发,避免系统在弱网络情况下出现各类异常。
缺点是数据的ID过长,并且无法保持自增。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带来了数据复杂度,从而提高了系统复杂度。
落地方案
由于实际业务的需求,如弱网络,数据交互频率跨度大等情况。最终我的实现是先由终端服务器在启动之初,在企业中控服务器注册TerminalId,作为不同终端服务器的标识。不同终端服务器接收与保存数据时,都会在每条数据中插入TerminalId,便于企业中控服务器的识别。当然,具体实现当中还有一些细节。如终端服务器在注册时由于网络等情况注册失败,会先建立一个类似UUID的TerminalId来先保存监测数据。当注册成功时(系统会根据TerminalId的长度等特性来判断是否注册失败,是否需要重新注册),会重新修改所有数据的TerminalId,再允许数据上传。
优点是确保了数据在弱网络情况下的正确性,并且实现了自动注册等通用模块的实现。
缺点是最终数据插入企业中控服务器数据库时,并没有严格实现数据符合实际时间的增长(如某终端服务器由于网络等情况没法发送数据,等待一段时间后发送了这段时间堆积的数据),但保持了总体增长的趋势。
总结
IT没有银弹,我们要做的是多去了解现有的技术方案,再产生符合自己需求的技术方案。因为不同的技术方案都因为其使用场景有着各自的特点,而我们需要了解各种特点的技术来源(是什么技术造就了这一特点,或者说是什么架构造就了这一特点等),从而构建出最符合自己需求的技术方案。
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
附录
参考
阿里P8架构师谈:分布式系统全局唯一ID简介、特点、5种生成方式
分布式全局唯一ID的实现的更多相关文章
- Mysql系列七:分库分表技术难题之分布式全局唯一id解决方案
一.前言 在前面的文章Mysql系列四:数据库分库分表基础理论中,已经说过分库分表需要应对的技术难题有如下几个: 1. 分布式全局唯一id 2. 分片规则和策略 3. 跨分片技术问题 4. 跨分片事物 ...
- (4.24)【mysql、sql server】分布式全局唯一ID生成方案
参考:分布式全局唯一ID生成方案:https://blog.csdn.net/linzhiqiang0316/article/details/80425437 分表生成唯一ID方案 sql serve ...
- 分布式全局唯一ID生成策略
为什么分布式系统需要用到ID生成系统 在复杂分布式系统中,往往需要对大量的数据和消息进行唯一标识.如在美团点评的金融.支付.餐饮.酒店.猫眼电影等产品的系统中,数据日渐增长,对数据库的分库分表后需要有 ...
- 分布式全局唯一ID与自增序列
包含时间顺序的ID 此场景最简单的实现方案,就是采用 twitter 的 Snowflake 算法.ID总长64位,第1位不可用,41位表示时间戳,10位表示生成机器的id,后12位表示序列号. 为什 ...
- 框架篇:分布式全局唯一ID
前言 每一次HTTP请求,数据库的事务的执行,我们追踪代码执行的过程中,需要一个唯一值和这些业务操作相关联,对于单机的系统,可以用数据库的自增ID或者时间戳加一个在本机递增值,即可实现唯一值.但在分布 ...
- 分布式全局唯一ID
方案一.UUID UUID的方式能生成一串唯一随机32位长度数据,它是无序的一串数据,按照开放软件基金会(OSF)制定的标准计算,UUID的生成用到了以太网卡地址.纳秒级时间.芯片ID码和许多可能的数 ...
- 常见分布式全局唯一ID生成策略
全局唯一的 ID 几乎是所有系统都会遇到的刚需.这个 id 在搜索, 存储数据, 加快检索速度 等等很多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工业上有多种策略来获取这个全局唯一的id,针对常见的几种场景,我在这里进行 ...
- 分布式全局唯一ID生成策略
一.背景 分布式系统中我们会对一些数据量大的业务进行分拆,如:用户表,订单表.因为数据量巨大一张表无法承接,就会对其进行分库分表. 但一旦涉及到分库分表,就会引申出分布式系统中唯一主键ID的生成问题. ...
- redis 学习笔记3(哨兵模式下分布式锁的实现以及全局唯一id的生成)
redis实现分布式锁和全局唯一id应该是较为常见的应用. 实现基于redis的setNX,以及incr命令.还是比较简单的! 搭建环境以及配置好sping整合,做了下测试,有兴趣的载下来看看,自己做 ...
随机推荐
- 【BZOJ4001】【Luogu P3978】 [TJOI2015]概率论
题目描述: Description: Input 输入一个正整数N,代表有根树的结点数 Output 输出这棵树期望的叶子节点数.要求误差小于1e-9 Sample Input 1 Sample Ou ...
- mysql客户端 navicat 本地导入sql文件出错
以前遇到过这个问题,找了半天度娘没解决,然后就放弃了. 因为是自己 demo 的项目 所以就自己手动建表了. 现在实习了,去到公司下载下代码来,拿上sql 导入发现还是报错, 根本没法整,然后自己都不 ...
- gulp+webpack+angular1的一点小经验(第二部分webpack包起来的angular1)
又一周过去了,项目也已经做得有点模样了.收集来一些小经验,分享给大家,有疏漏之处,还望指正,海涵. 上周整合了gulp与webpack,那么工具准备差不多了,我们就开始编码吧.编码的框架就是angul ...
- Shell入门01-bash Shell特性
命令和文件自动补齐 [root@hadoop04 ~]# yum -y install bash-completion 命令历史记忆功能 1.上下键 查看历史命令 2.!number 执行histor ...
- 挑战10个最难的Java面试题(附答案)【下】【华为云技术分享】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devcloud/article/detai ...
- 三伏天里小试牛刀andriod 开发 #华为云·寻找黑马程序员#
2019年07月,北京,三伏天,好热啊.越热自己还越懒得动换(肉身给的信号),但是做为产品经理/交互设计师的,总想着思考些什么(灵魂上给的信号),或者是学习些什么,更有利于将来的职业发展吧,哈哈哈.工 ...
- J.U.C剖析与解读2(AQS的由来)
J.U.C剖析与解读2(AQS的由来) 前言 前面已经通过实现自定义ReentrantLock与自定义ReentrantReadWriteLock,展示了JDK是如何实现独占锁与共享锁的. 那么实际J ...
- SX1276/SX1278和SXSX1262的详细参数对比
SX1276/SX1278和SX1262的对比 SX1262是Semtech公司新推出的一款sub-GHz无线收发器.SX1262芯片最大的买点是它的低功耗和超远距离的传输.SX1262接收电流 ...
- 压缩感知重构算法之SP算法python实现
压缩感知重构算法之OMP算法python实现 压缩感知重构算法之CoSaMP算法python实现 压缩感知重构算法之SP算法python实现 压缩感知重构算法之IHT算法python实现 压缩感知重构 ...
- 商品类目和商品大广告的Redis缓存
(dubbo)主要的实现类: 商品类目的Redis缓存 com.bjsxt.ego.portal.service.impl.PortalItemCatServiceImpl package com.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