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xJava的核心内容很简单,就是进行异步操作。类似于Handler和AsyncTask的功能,但是在代码结构上不同。

RxJava使用了观察者模式和建造者模式中的链式调用(类似于C#的LINQ)。

观察者模式:Observable(被观察者)被Observer(观察者)订阅(Subscribe)之后,Observable在发出消息的时候会通知对应的Observer,并且,一个Observable可以有被多个Observer订阅。

链式调用:和Builder模式类似,调用对应的方法对原对象进行处理后返回原对象,从而做到链式调用。


这里介绍一些下面会用到的名词:

  1. Observable:被观察者,也就是消息的发送者
  2. Observer:观察者,消息的接收者
  3. Subscriber:订阅者,观察者的另一种表示
  4. Scheduler:调度器,进行线程切换

先从简单入手模拟一下这个过程:

先配置依赖(版本为当前最新):

dependencies {
...
compile 'io.reactivex:rxjava:1.1.8'
compile 'io.reactivex:rxandroid:1.2.1'
}

接着在工程的onCreate方法中直接加入如下代码:

         Observable<String> observable = Observable.create(new Observable.OnSubscribe<String>() {
@Override
public void call(Subscriber<? super String> subscriber) {
subscriber.onNext("hello");
subscriber.onNext("android");
subscriber.onCompleted();
}
}); Subscriber<String> subscriber = new Subscriber<String>()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ompleted() {
Log.d(TAG, "onCompleted() called");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Error(Throwable e) {
Log.d(TAG, "onError() called with: e = [" + e + "]");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Next(String s) {
Log.d(TAG, "onNext() called with: s = [" + s + "]");
}
}; observable.subscribe(subscriber);

1-8行创建了一个Observable对象,这个对象可以通过create方法来创建,传入一个OnSubscribe的实现类,并在其onCall方法中调用subscriber的onNext方法进行消息的发送,分别发送两个字符串然后调用onComplete方法表示发送完成。

10-25行创建了一个Subscriber(订阅者)对象,这个类是Observer的子类,Observer是传统的观察者,而Subscriber则丰富了Observer,Subsciber添加了两个方法,分别是:

  • onStart:在Subscriber和Observable连接之后,消息发送之前调用,也就是先于onNext方法调用
  • unsubscirbe:解除订阅关系,Subscriber不再收到从Observable发送的消息

如果不需要用到这两个方法,直接创建Observer也是可以的,创建的方法类似Subscriber。

27行调用了Observable的subscribe方法对Subscriber进行绑定。

运行程序会打印如下的Log:

最简单的流程就是这样,如果上面代码中的局部变量不是必须的话,代码可以变成如下所示:

        Observable.create(new Observable.OnSubscribe<String>() {
@Override
public void call(Subscriber<? super String> subscriber) {
subscriber.onNext("hello");
subscriber.onNext("android");
subscriber.onCompleted();
}
}).subscribe(new Subscriber<String>()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ompleted() {
Log.d(TAG, "onCompleted() called");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Error(Throwable e) {
Log.d(TAG, "onError() called with: e = [" + e + "]");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Next(String s) {
Log.d(TAG, "onNext() called with: s = [" + s + "]");
}
});

效果是完全一样的,相信可以看得明白,后面这种形式会比较常见。

接着要介绍两个类——Actionx和Funcx(这两个类最后的x为数字)。

Actionx:指的是一组操作(用于简化Subscriber),而这组操作有x个参数,并且返回Void

Funcx:指的是一组方法(用于对消息进行处理,下面的变换会使用到),这个方法有x个参数和1个返回值

这里还是和上面例子一样,假设我们只关心Subscriber的onNext方法,而不关心onCompleted和onError方法,那么这一个Subscriber就可以被替换为一个Action1,代码如下:

        Observable.create(new Observable.OnSubscribe<String>() {
@Override
public void call(Subscriber<? super String> subscriber) {
subscriber.onNext("hello");
subscriber.onNext("android");
subscriber.onCompleted();
}
}).subscribe(new Action1<String>() {
@Override
public void call(String s) {
Log.d(TAG, "call() called with: s = [" + s + "]");
}
});

如果我们只关心onNext和onError,则可以用两个Action1来表示,因为subscribe的重载允许我们这么做,可以自行尝试。


因为RxJava的内容其实比较多,这里就对其中一些进行介绍,有兴趣的可以转到文章最后的地方会给出一些参考文章。

① 创建操作

常见的创建操作有几种:Create、From、Just和Interval(还有其他可以参考文末文章)

上面的例子中直接使用了create方法进行Observable的创建,下面可以通过just来进行简单的创建,代码如下:

         Observable.just("hello", "world").subscribe(new Action1<String>() {
@Override
public void call(String s) {
Log.d(TAG, "call() called with: s = [" + s + "]");
}
});

和例子中的效果是一样的,但是这里要注意了,just方法可以传入任何类型的对象,但是必须和Action1或者Subscriber所指定的泛型一致。

也就是假设我们要打印的不是字符串而是数字,代码变成如下所示:

         Observable.just(1, 2).subscribe(new Action1<Integ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call(Integer s) {
Log.d(TAG, "call() called with: s = [" + s + "]");
}
});

Action1所指定的泛型由String改为Integer,call方法的参数也相应的更改。

from方法也可以创建Observable,用法可以自行尝试。

这里说一下Interval方法,Android开发中可能会用到。Interval是定时器,每隔一段时间发送一个消息,这个消息由一个Long类型的值表示,从0开始。代码:

         Observable.interval(1, TimeUnit.SECONDS).subscribe(new Action1<Long>() {
@Override
public void call(Long aLong) {
Log.d(TAG, "call() called with: s = [" + aLong + "]");
}
});

运行代码之后,Logcat会每隔一秒打印一句Log,而aLong的值会从0开始每次递增1。interval方法的参数分别是:间隔值、间隔单位,上面代码指的是每隔1s触发一次。

光有计时器还不行,我们怎么让它自动停止呢,比如说打印5次。这里涉及到RxJava的过滤问题,就是使用take方法并传入发送次数,当发送次数大于这个值的时候,其他的消息都被过滤了,我们的Subscriber不再接收。代码如下:

         Observable.interval(1, TimeUnit.SECONDS).take(5).subscribe(new Action1<Long>() {
@Override
public void call(Long aLong) {
Log.d(TAG, "call() called with: s = [" + aLong + "]");
}
});

这里的take方法不能在subscribe方法后调用,因为subscribe方法返回值不再是Observable

当然,take方法还有其他重载,可以自行尝试。

② 变换操作

变换操作主要是对Observable发送的消息进行变换,使得在Subscriber中处理起来更加简单。就通过上面的例子来说明吧,我们设定了的计时器中,每次返回给Subscriber(Action1)的值是Long类型的,假设我们要在接收端得到一个Integer类型的值,怎么办呢?就要使用变换,最常用的变换就是map。

         Observable.interval(1, TimeUnit.SECONDS).take(5).map(new Func1<Long, Integer>() {
@Override
public Integer call(Long aLong) {
return aLong.intValue();
}
}).subscribe(new Action1<Integ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call(Integer integer) {
Log.d(TAG, "call() called with: s = [" + integer + "]");
}
});

可以看到这个时候Action1使用的泛型变为Integer而不是Long,因为我们在subscribe方法之前调用了map方法对消息进行变换,可以看到,变换需要传入一个Funcx的对象,并实现一个call方法将Long类型的数据转换为Integer类型。希望你还记得Func1表示含有一个参数和一个返回值。

接着再说一个比较常用的,名字是flatmap。它的作用,是把一个数据类型变成一个Observable对象。也就是说Observable里面包含Observable,而新建出来的Observable中的消息会交付给原来的Observable进行发送。如果不明白,可以看例子:

假设有两个类,一个是学生(姓名、选课),一个是课程(分数),学生类中的选课是数组类型,要求是打印所有学生的每个选课成绩:

    private class Student{
String name;
Course[] courses;
Student(String name, Course[] courses) {
this.name = name;
this.courses = courses;
}
} private class Course{
int score;
private Course(int score) {this.score = score;}
}

如果我们上面的做法,代码如下:

         Student s1 = new Student("Jack", new Course[]{new Course(80), new Course(79)});
Student s2 = new Student("Rose", new Course[]{new Course(87), new Course(69)}); Observable.just(s1, s2).subscribe(new Action1<Student>() {
@Override
public void call(Student student) {
for (int i = 0; i < student.courses.length; i++) {
Log.d(TAG, "score = " + student.courses[i].score);
}
}
});

就是在接收端接收到一个Student类型的值,再使用for循环打印对应属性的值。

但是如果我们不想使用for循环,而是希望直接再接收端就可以处理对应的成绩,就要用到flatmap。代码如下:

         Observable.just(s1, s2).flatMap(new Func1<Student, Observable<Course>>() {
@Override
public Observable<Course> call(Student student) {
return Observable.from(student.courses);
}
}).subscribe(new Action1<Course>() {
@Override
public void call(Course course) {
Log.d(TAG, "score = " + course.score);
}
});

※ Observable的泛型改为我们要转换的类型Course,表示我们把两个Student对象的每个Course发送出去。在Func1中的call方法中根据传入的Student对象的courses属性构造一个Observable并返回,RxJava会帮我们把每个Course逐个发送出去,log如下所示:

这里如果你觉得还是不够,你想把每个成绩变成Integer再发送,该怎么做?

我们可以在返回Observable之前再进行一次map转换,这个时候得到的就是Integer了,记得更改Observable对应的泛型为Integer哦,代码如下:

         Observable.just(s1, s2).flatMap(new Func1<Student, Observable<Integer>>() {
@Override
public Observable<Integer> call(Student student) {
return Observable.from(student.courses).map(new Func1<Course, Integer>() {
@Override
public Integer call(Course course) {
return course.score;
}
});
}
}).subscribe(new Action1<Integ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call(Integer score) {
Log.d(TAG, "score = " + score);
}
});

变换操作还有其他一些,可以自行了解尝试。

③ 过滤操作

在上面的计时器的例子中我们已经使用了过滤操作,take算是比较简单的过滤了。这里简单介绍一下debounce,它可以让我们过滤掉一段时间内的消息。

设定了debounce之后,在一个消息发送之后的一段时间之内发送的消息将会被过滤抛弃掉。这里没想到更好的例子,原谅我:

         Observable.interval(1, TimeUnit.SECONDS).debounce(2, TimeUnit.SECONDS)
.subscribe(new Action1<Long>() {
@Override
public void call(Long aLong) {
Log.d(TAG, "call() called with: aLong = [" + aLong + "]");
}
});

可以看到我们设置的定时,每隔1s发送一个消息,而又给它设定了debounce为2s,什么意思呢,就是间隔小于2s的消息都被抛弃,所以这段代码没有任何输出。


实际上,RxJava还有其他一些操作,这里先忽略。说一些Android开发有关的

我们的异步操作一般是用来进行网络请求的,或者进行耗时操作,那么这个时候肯定不能在主线程中进行,而RxJava的一大优点是,我们可以任意的切换线程,并且,切换起来非常方便。

为了验证所在的线程,我们先编写一个方法来获取当前线程的id:

     private long getCurrentThreadId() {
return Thread.currentThread().getId();
}

接着我们先验证一般情况下消息的发送和接收:

         Observable.create(new Observable.OnSubscribe<String>() {
@Override
public void call(Subscriber<? super String> subscriber) {
Log.d(TAG, "Thread id of sending message is " + getCurrentThreadId());
subscriber.onNext("hello");
}
}).subscribe(new Action1<String>() {
@Override
public void call(String s) {
Log.d(TAG, "Thread id of receiving message is " + getCurrentThreadId());
}
});

这段代码很简单,分别在发送和接收的地方打印当前的线程id,log如下:

那么该如何切换线程呢?这里要用到两个方法:

  • subscribeOn:指定事件发生的线程
  • observeOn: 指定事件接收的线程

这两个方法都需要传入Scheduler对象,而这个对象可以通过Schedulers和AndroidSchedulers来获取。

  • Scheduler.newThread():始终开启新的线程
  • Scheduler.immediate():当前线程(默认)
  • Scheduler.io():IO线程,如网络下载,文件读写
  • Scheduler.computation():计算线程,如图形计算等
  • AndroidSchedulers.mainThread():Android中的UI线程
  • AndroidSchedulers.from(Looper looper):根据Looper来获取对应的线程,这里可以根据Handler来取得Handler对应的线程

如果我们需要在新的线程中进行消息发送(网络下载),在UI线程中更新UI,那么代码应该如下所示:

         Observable.create(new Observable.OnSubscribe<String>() {
@Override
public void call(Subscriber<? super String> subscriber) {
Log.d(TAG, "Thread id of sending message is " + getCurrentThreadId());
subscriber.onNext("hello");
}
})
.subscribeOn(Schedulers.io())
.observeOn(AndroidSchedulers.mainThread())
.subscribe(new Action1<String>() {
@Override
public void call(String s) {
Log.d(TAG, "Thread id of receiving message is " + getCurrentThreadId());
}
});

这个时候Log如下所示:

可以看到,现在两个操作已经处于不同线程了。

如果有看我的上一篇文章,文章中需要进行高斯模糊的计算,这个计算过程可能会需要一点时间,如果不想让界面卡顿是建议开启新的线程进行的,而这里正好可以用到调度器的Computation,是不是很方便呢。

参考文章:

  1. ReactiveX/RxJava文档中文版
  2. 给Android开发者的RxJava详解

Android开发学习之路-Android中使用RxJava的更多相关文章

  1. Android开发学习之路--Android系统架构初探

    环境搭建好了,最简单的app也运行过了,那么app到底是怎么运行在手机上的,手机又到底怎么能运行这些应用,一堆的电子元器件最后可以运行这么美妙的界面,在此还是需要好好研究研究.这里从芯片及硬件模块-& ...

  2. Android开发学习之路--Android Studio cmake编译ffmpeg

      最新的android studio2.2引入了cmake可以很好地实现ndk的编写.这里使用最新的方式,对于以前的android下的ndk编译什么的可以参考之前的文章:Android开发学习之路– ...

  3. Android开发学习之路-Android Studio开发小技巧

    上一次发过了一个介绍Studio的,这里再发一个补充下. 我们都知道,Android Studio的功能是非常强大的,也是很智能的.如果有人告诉你学Android开发要用命令行,你可以告诉他Andro ...

  4. Android开发学习之路-Android N新特性-多窗口模式

    我们都知道,在最新的Android N系统中,加入了一个新的功能,就是多窗口模式.多窗口模式允许我们在屏幕上显示两个窗口,每个窗口显示的内容不同,也就是说,我们可以一遍看电视剧,一边聊微信. 这里我们 ...

  5. Android开发学习之路-Android Design Support Library使用(CoordinatorLayout的使用)

    效果图: 上面的这个图有两个效果是,一个是顶部的图片,在上滑之后会隐藏起来并且显示出一个ToolBar(ToolBar类似于ActionBar,但是只有ToolBar是兼容Material Desig ...

  6. Android开发学习之路--Android Studio项目目录结构简介

    既然已经搭建好环境了,那就对Android Studio中项目目录结构做个简单的了解了,这里以最简单的Hello工程为例子,新建好工程后看如下三个工程视图: 1.Android工程 manifests ...

  7. Android开发学习之路-Android Studio真神器!

    放假之后电脑配置升级就开始用Android Studio(下面简称AS)了,那个酸爽真的不是一般的啊,这里开一篇博客来记录下AS里面各种酷炫的功能,有更好玩的,大家不要吝啬,评论告诉我吧! 最近And ...

  8. Android开发学习之路--Activity之初体验

    环境也搭建好了,android系统也基本了解了,那么接下来就可以开始学习android开发了,相信这么学下去肯定可以把android开发学习好的,再加上时而再温故下linux下的知识,看看androi ...

  9. Android开发学习之路-RecyclerView滑动删除和拖动排序

    Android开发学习之路-RecyclerView使用初探 Android开发学习之路-RecyclerView的Item自定义动画及DefaultItemAnimator源码分析 Android开 ...

随机推荐

  1. mapreduce中一个map多个输入路径

    package duogemap;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import java.util.List; imp ...

  2. C语言 · 最大值与最小值计算

    输入11个整数,计算它们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样例输入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样例输出 10 0   #include<stdio.h> int main(){ ]; ...

  3. CSS Position 定位属性

    本篇文章主要介绍元素的Position属性,此属性可以设置元素在页面的定位方式. 目录 1. 介绍 position:介绍position的值以及辅助属性. 2. position 定位方式:介绍po ...

  4. 前端学HTTP之日志记录

    前面的话 几乎所有的服务器和代理都会记录下它们所处理的HTTP事务摘要.这么做出于一系列的原因:跟踪使用情况.安全性.计费.错误检测等等.本文将谥介绍日志记录 记录内容 大多数情况下,日志的记录出于两 ...

  5. [BootStrap] 富编辑器,基于wysihtml5

    在我的周围,已经有很多人在使用BootStrap,但对于任何一个带留言.评论.提问.文章编辑功的网站,编辑器永远是重中之重,显然,早期的编辑器完全没考虑过BootStrap的出现,或皮肤跟网站不匹配, ...

  6. Java获取本机的IP与MAC地址

    有些机器有许多虚拟的网卡,获取IP地址时会出现一些意外,所以需要一些验证: // 获取mac地址 public static String getMacAddress() { try { Enumer ...

  7. Flexible 弹性盒子模型之CSS flex-basis 属性

    实例 设置第二个弹性盒元素的初始长度为 80 像素: div:nth-of-type(2){flex-basis:80px;}   效果预览 浏览器支持 表格中的数字表示支持该属性的第一个浏览器的版本 ...

  8. Kotlin的android扩展:对findViewById说再见(KAD 04)

    作者:Antonio Leiva 时间:Dec 12, 2016 原文链接:http://antonioleiva.com/kotlin-android-extensions/ 你也许已厌倦日复一日使 ...

  9. 简单Linux命令学习笔记

    1.查看进程 ps -ef | grep 关键字       /*关键字为服务名*/ netstat -unltp | grep 关键字        /*关键字为服务名或者是端口均可*/ 2.杀死进 ...

  10. 警惕!高版本VS发布时预编译导致Mono中Razor找不到视图

    早前一段时间,一位朋友在Q群里面找到我,说它按照<Linux.NET学习手记>的操作,把一个ASP.NET MVC 4.0的项目部署到Mono之后出现Razor无法找到视图的现象.当时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