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基础学习>(四)链表 Part 1
一.链表基础
动态数组、栈、队列底层都是依托静态数组实现的,靠resize来解决固定容量问题。
链表是真正的动态数据结构,是一种最简单的一种动态数据结构。
更深入的理解引用(或者指针)。
更深入的理解递归。
辅助成其他数据结构。
二.链表 LinkedList
数据存储在“节点”(Node)中
class Node{
E e;
Node next;
}
最后一个节点nxet = null
优点:真正的动态,不需要处理固定容量的问题。
缺点:丧失了随机访问的能力(即给出索引直接得到索引位置的元素)
数组与链表的比较:
1.数组最好用于索引有语意的情况
最大的优点:支持快速查询
2.链表不适合用于索引有语意的情况
最大的优点:动态
三.链表的方法实现
新建类LinkedList<E>
1.为了对用户屏蔽底层实现,在LinkedList中建立内部类Node。
在内部类中设置关于Node的构造方法
public class LinkedList<E> {
//节点设置为内部类,链表结构内可以访问Node,用户外部不可访问
//对用户屏蔽底层实现
private class Node{
public E e;
public Node next;
public Node(E e, Node next){
this.e = e;
this.next = next;
}
public Node(E e){
this(e, null);
}
public Node(){
this(null,null);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e.toString();
}
}
2.成员变量与基本方法
链表头要存储为head

数组尾部添加元素是非常方便的(size指向最后一个元素的下一位)
在链表头添加元素是非常方便的(head跟踪链表头)
基本的成员变量为head和size
//基本成员变量
private Node head;
private int size;
基本方法
// 构造函数
public LinkedList(){
head = null;
size = 0;
} //获取链表中元素个数
public int getSize(){
return size;
} //返回链表是否为空
public boolean isEmpty(){
return size == 0;
3.插入元素
1)向表头添加元素
a.设置插入元素为node
b.node的next指向head,即node.next = head
c.让head = node,即head = node
其实可以化为一句:head = new Node(e, head);
d.最后维护size,size ++
//在链表头添加新的元素e
public void addFirst(E e){
Node node = new Node(e);
node.next = head;
head = node;
// head = new Node(e, head);
size ++;
}
2)链表中间添加元素
a.对index进行判断,若index < 0 || index>size,则抛出异常index不合法。若index = 0,则直接调用addFirst()方法在表头添加元素
b.创建插入节点node
c.从head开始循环遍历寻找插入节点索引的前一个节点prev
node.next = prev.next;
prev.next = node; 顺序不能颠倒
化为一句话:prev.next=new Node(e, prev.next);
d.最后维护size,size ++
//在链表index(0-based)位置添加新的元素
//在链表中不是一个常用操作
public void add(int index, E e){
if(index < 0 || index > size){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Add failed. Illagal index.");
} if(index == 0){
addFirst(e);
}else
//找到待插入节点的前一个节点
{
Node prev = head;
for(int i = 0 ; i < index - 1 ; i ++){
prev = prev.next;
}
Node node = new Node(e);
node.next = prev.next;
prev.next = node;
//prev.next = new Node(e, prev.next);
size ++;
} }
3)链表末尾添加元素,直接调用add()方法。
//链表末尾添加元素e
public void addLast(E e){
add(size, e);
}
4)常用技巧:为链表设立虚拟头节点

首节点元素 为dummyHead.next
需要对基本成员变量和构造函数进行修改
//基本成员变量
private Node dummyhead;
private int size; // 构造函数
public LinkedList(){
dummyhead = new Node(null,null);
size = 0;
}
对添加方法进行修改,循环遍历次数由index-1变为index,因为加了虚拟头节点,多了一位。
//在链表index(0-based)为值添加新的元素
//在链表中不是一个常用操作
public void add(int index, E e){
if(index < 0 || index > size){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Add failed. Illagal index.");
}
Node prev = dummyhead;
for(int i = 0 ; i < index ; i ++){
prev = prev.next;
}
Node node = new Node(e);
node.next = prev.next;
prev.next = node;
//prev.next = new Node(e,next);
size ++; }
但此时不用对index是否为0进行判断,addFirst()方法也可以优化为
//在链表头添加新的元素e
public void addFirst(E e){
add(0, e);
}
4.链表的查询操作
当找index位置前一个位置的节点,从dummyhead开始遍历
当找index位置的节点,从dummyhead.next开始遍历
获得链表index位置的元素
a.先判断index是否合法
b.令Node cur = dummyhead.next,开始遍历index次,循环体中令cur=cur.next
c.返回cur.e
//获得链表index(0-based)位置的元素
//在链表中不是一个常用操作
public E get(int index){
if(index < 0 || index >= size){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Get failed. Illegal index");
} Node cur = dummyhead.next;
for( int i = 0 ; i < index ; i ++){
cur = cur.next;
}
return cur.e; }
由此得到getFirst()方法和getLast()方法,getLast()方法中为get(size - 1)
//获得链表的第一个元素
public E getFirst(){
return get(0);
} //获得链表最后一位元素
public E getLast(){
return get(size - 1);
}
5.修改链表中index位置的方法set(int index, E e)
a.先判断index是否合法
b.令Node cur = dummyhead.next,开始遍历index次,循环体中令cur=cur.next
c.令cur.e = e
//修改链表的第index(0-based)位置的元素为e
//在链表中不是一个常用的操作
public void set(int index, E e){
if(index < 0 || index >= size){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Get failed. Illegal index");
} Node cur = dummyhead.next;
for( int i = 0 ; i < index ; i ++){
cur = cur.next;
}
cur.e = e;
}
6.查询链表是否存在元素e
新的遍历形式
//查找是否存在元素e
public boolean contains(E e){
Node cur = dummyhead.next;
while(cur == null){
if(cur.e.equals(e)){
return true;
}
cur = cur.next;
}
return false;
}
7.重写toString()方法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StringBuilder res = new StringBuilder();
// Node cur = dummyhead.next;
// while(cur != null){
// res.append(cur+"->");
// cur = cur.next;
// }
for(Node cur = dummyhead.next ; cur != null ; cur = cur.next){
res.append(cur + "—>");
}
res.append("NULL");
return res.toString();
}
现在对于遍历整个链表有两种形式
1)
Node cur = dummyhead.next;
while(cur != null){
res.append(cur+"->");
cur = cur.next;
}
2)
for(Node cur = dummyhead.next ; cur != null ; cur = cur.next){
res.append(cur + "—>");
}
8.链表中元素的删除
有虚拟头节点的链表
1)删除“索引”为index位置的元素delNode

a.先判断index是否合法
b.Node prev = dummyhead;用for循环遍历查找索引为index位置的元素delNode
c. prev.next = delNode.next;
delNode.next = null;
d. 对size进行维护,size --
//删除index(0-based)位置的元素
public E remove(int index){
if(index < 0 || index >= size){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Get failed. Illegal index");
}
Node prev = dummyhead;
for( int i = 0 ; i < index ; i ++){
prev = prev.next;
}
Node retNode = prev.next;
prev.next = retNode.next;
retNode.next = null;
size --; return retNode.e; }
2)删除链表第一位和最后一位的元素
//删除第一个元素
public E removeFirst(){
return remove(0);
} //删除最后一个元素
public E removeLast(){
return remove(size-1);
}
三.时间复杂度分析
添加操作
addLast(e) O(n)
addFirst(e) O(1) 与数组相反
add(index, e) O(n/2) = O(n)
删除操作
removeLast(e) O(n)
removeFirst(e) O(n)
remove(index, e) O(n/2) = O(n)
修改操作
set(index, e) O(n)
查找操作 O(n)
get(index) O(n)
contains(e) O(n)
增、删、改、查均为O(n)
对链表头进行增加,删除,查询时时间复杂度为O(1)。
四.总结
1.链表是真正的动态数据结构,不需要处理固定容量的问题。
2.数组尾部添加元素是非常方便的(size指向最后一个元素的下一位)
在链表头添加元素是非常方便的(head跟踪链表头)
3.为链表设立虚拟头节点,可以让很多方法实现起来更方便
4.当找index位置前一个位置的节点,从dummyhead开始遍历
当找index位置的节点,从dummyhead.next开始遍历
5.对于链表遍历所有元素的方式有多种
6.增、删、改、查的时间复杂度均为O(n)
对链表头进行增加,删除,查询时时间复杂度为O(1)。
<数据结构基础学习>(四)链表 Part 1的更多相关文章
- Python基础学习四
Python基础学习四 1.内置函数 help()函数:用于查看内置函数的用途. help(abs) isinstance()函数:用于判断变量类型. isinstance(x,(int,float) ...
- <数据结构基础学习>(四)链表 Part 2
一.使用链表实现栈 增,删,查只对链表头进行操作,时间复杂度都为O(1) 链表头作为栈顶 LinkedListStack<E> implements Stack<E> publ ...
- Java数据结构和算法(四)--链表
日常开发中,数组和集合使用的很多,而数组的无序插入和删除效率都是偏低的,这点在学习ArrayList源码的时候就知道了,因为需要把要 插入索引后面的所以元素全部后移一位. 而本文会详细讲解链表,可以解 ...
- C语言数据结构基础学习笔记——树
树是一种一对多的逻辑结构,树的子树之间没有关系. 度:结点拥有的子树数量. 树的度:树中所有结点的度的最大值. 结点的深度:从根开始,自顶向下计数. 结点的高度:从叶结点开始,自底向上计数. 树的性质 ...
- Mybatis基础学习(四)—关系映射
一.模型分析 user和orders user---->orders 一个用户可以创建多个订单,一对多. orders--->user 一个订单只由一个用户创建,一对一. orders ...
- <数据结构基础学习>(三)Part 2 队列
一.队列 Queue 队列也是一种线性结构 相比数组,队列对应的操作是数组的子集 只能从一端(队尾)添加元素,只能从另一端(队首)取出元素. (排队) 队列是一种先进先出的数据结构(先到先得)FIFO ...
- <数据结构基础学习>(三)Part 1 栈
一.栈 Stack 栈也是一种线性的数据结构 相比数组,栈相对应的操作是数组的子集. 只能从一端添加元素,也只能从一端取出元素.这一端成为栈顶. 1,2,3依次入栈得到的顺序为 3,2,1,栈顶为3, ...
- Node.js基础学习四之注册功能
前言:在Node.js学习(二)和(三)中介绍了如何在Node.js 中获取登录的用户名和密码与数据库进行验证并返回数据给客户端 需求:实现注册功能 为了区分登录和注册是两个不同的请求,在端口后面加上 ...
- C语言数据结构基础学习笔记——B树
2-3树:是一种多路查找树,包含2结点和3结点两种结点,其所有叶子结点都在同一层次. 2结点:包含一个关键字和两个孩子(或没有孩子),其左孩子的值小于该结点,右孩子的值大于该结点. 3结点:包含两个关 ...
随机推荐
- iOS----------developerDiskImage
真机测试时提示Could not find Developer Disk Image.这该怎么办???? 这是由于真机系统过高或者过低,Xcode中没有匹配的配置包文件,我们可以通过这个路径进入配置包 ...
- RecycleView设置顶部分割线(记录一个坑)
大家都知道,想给RecycleView设置分割线可以重写RecyclerView.ItemDecoration 项目过程中,遇到一个需求:RecycleView顶部有一条灰色的间隔,我想到了给Recy ...
- (办公)mysql连接不上(java.sql.SQLException: null, message from server: "Host 'LAPTOP-O0GA2P8J' is not allowed to connect to this MySQL server")(转)
转载自csdn文章:https://blog.csdn.net/Tangerine_bisto/article/details/803461511.对所有主机进行访问授权 GRANT ALL PRIV ...
- Linux 访问控制列表(access control list)
简介 随着应用的发展,传统的linux文件系统权限控制无法适应复杂的控制需求,而ACL的出现,则是为了扩展linux的文件权限控制,以实现更为复杂的权限控制需求.其可以针对任意的用户和用户组进行权限分 ...
- 谈谈当代大学生学习IT技术的必要性。
21世纪,人类社会已经从工业时代全面进入信息化时代,IT技术的发展正在影响人类的日常生活.比如,外卖平台给人们的用餐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移动支付颠覆了传统的支付方式.网购使得人们的购物更加方便,真正做到 ...
- 云数据库PolarDB(一)
一.出现的背景及PolarDB简介 阿里云,中国第一家拥有完整云计算能力的企业. 2015年,在计算界的奥运会Sort Benchmark中,阿里云计算100TB数据排序只用了不到7分钟,把Apach ...
- VMware Workstation中安装linux系统(CentOS)超详细(部分转载)
首先准备一下VMware虚拟机和linux镜像文件,链接如下: 对于32位windows机子安装的是10.0.7版本的VMware Workstation,链接: https://pan.baidu. ...
- Spring Security(三十五):Part III. Testing
This section describes the testing support provided by Spring Security. 本节介绍Spring Security提供的测试支持. ...
- leetcode 224. Basic Calculator 、227. Basic Calculator II
这种题都要设置一个符号位的变量 224. Basic Calculator 设置数值和符号两个变量,遇到左括号将数值和符号加进栈中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calcu ...
- linux安装OpenCV以及windows安装numpy、cv2等python2.7模块
OpenCV(Open Source Computer Vision Library) 是一个基于BSD许可(开源)发行的跨平台计算机视觉库,它具有C ++,C,Python和Java接口,可以运行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