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PF配置实验(一)
单区域OSPF
命令:
R1(config)#router ospf 1 //启动OSPF进程
R1(config-router)#router-id 1.1.1.1 //配置路由器ID
R1(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1.0 0.0.0.255 area 0 //通告直连网络
R1(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1.0 255.255.255.0 area 0 //通告直连网络
说明:网络地址的后面即可以跟通配符掩码,在高版本IOS中也可以跟网络掩码,IOS会自动转换成通配符掩码。
R1(config)#router ospf 1
R1(config-router)#router-id 1.1.1.1
R1(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1.0 0.0.0.255 area 0
R1(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12.0 0.0.0.255 area 0
R2(config)#router ospf 1
R2(config-router)#router-id 2.2.2.2
R2(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2.0 0.0.0.255 area 0
R2(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12.0 0.0.0.255 area 0
R2(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23.0 0.0.0.255 area 0
R3(config)#router ospf 1
R3(config-router)#router-id 3.3.3.3
R3(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3.0 0.0.0.255 area 0
R3(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23.0 0.0.0.255 area 0
R3(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34.0 0.0.0.255 area 0
R4(config)#router ospf 1
R4(config-router)#router-id 4.4.4.4
R4(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4.0 0.0.0.255 area 0
R4(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34.0 0.0.0.255 area 0
说明:
1.OSPF路由进程ID的范围在1-65535之间,而且只有本地含义,不同路由器的路由进程ID可以不同。如果要想启
动OSPF路由进程,至少确保有一个接口是up的。同一台路由器上可以启动多个OSPF进程,但会消耗更多的CPU
和内存等资源。
2.区域ID是0-4294967295的数,也可以是IP地址的格式A.B.C.D。当网络区域为0或0.0.0.0时称为主干区域。
3.Router ID选择遵循如下顺序:
1>最优先的是在OSPF进程中使用“router-id”指定了RID;
2>如果没有在OSPF进程中指定RID,则选择IP地址最大的环回接口的IP地址为RID;
3>如果没有环回接口,则选择活动的IP地址最大的物理接口的IP地址为RID。
①如果使用“secondary”配置IP地址时,该地址不起作用,即不参与RID竞选;
②使用“router-id”后,应使用命令“clear ip ospf process”重置ospf进程,新配置的RID才能生效;
③2、3步只有在下次重启路由器时才会生效,即后来加入大的IP地址也不能选举为RID直到路由器重启。
4.Router ID重新选举规则:
1>使用“router-id”和“clear ip ospf process”命令;
2>重启路由器(不一定)。
实验调试
R1#show ip route ospf 1 //查看OSPF路由表
以上输出结果表明在同一个区域内,通过OSPF路由协议学习到的路由条目用代码“O”表示。
OSPF度量值cost计算公式 = 所有链路入接口的cost之和;
接口cost计算公式 = 108/带宽(bps)取整;环回接口的cost值为1。
说明:
1.环回接口所在网络的OSPF路由条目的掩码长度都是32位,这是环回接口的特性,尽管通告了24位,解决的办法
是在环回接口下修改网络类型为“Point-to-Point”这样收到的路由条目的掩码长度和通告的就能一致:
R1(config-if)#ip ospf network point-to-point //设置网络类型为点到点网络
OSPF定义了6种网络类型,分别为:点对点、广播多路访问(BMA)、非广播多路访问(NBMA)、点对多点、环回接
口、虚拟链路(Virtual Links)。
2.路由条目“172.16.4.4/32”的度量值为“193”,到路由器R1经过的入接口包括:R4的loopback0、R3的
S0/0、R2的S0/1及R1的S0/0,所以计算如下:1+108/1544000+108/1544000+108/1544000=193。也可以直接通过
命令“ip ospf cost”配置接口的cost值,并且它是优先计算的cost值的,命令如下:
R1(config-if)#ip ospf cost 64 //设置接口cost为64
R1#show ip protocols //查看启用的路由协议
R1#show ip ospf 1 //可查看OSPF进程ID、RID、OSPF区域信息以及上次计算SPF算法的时间
R1#show ip ospf interface //查看运行OSPF接口的信息
R1#show ip ospf neighbor //查看OSPF邻居表的基本信息
OSPF邻居关系不能建立的常见原因:
1.Hello间隔和Dead间隔不同;
1>同一链路上的Hello间隔和Dead间隔必须相同才能建立邻居关系;
2>默认时,Dead间隔是Hello间隔的4倍。可以在接口下通过如下命令调整:
R1(config-if)#ip ospf hello-intrval 10 //设置Hello包发送间隔为10s
R1(config-if)#ip ospf dead-interval 40 //设置Dead时间为40s
2.区域ID不一样;
3.特殊区域(如stub、nssa等)区域类型不匹配;
4.认证类型或密码不一致;
5.路由器ID相同;
6.Hello包被ACL拒绝;
7.链路上的MTU不匹配;
8.接口下OSPF网络类型不匹配。
R1#show ip ospf database //查看OSPF链路状态数据库的信息
广播多路访问链路上的OSPF
命令:
R1(config-router)#auto-cost reference-bandwidth 1000 //修改OSPF计算度量值的参考带宽,单位MB/s
R1(config)#router ospf 1
R1(config-router)#auto-cost reference-bandwidth 1000
R2(config)#router ospf 1
R2(config-router)#auto-cost reference-bandwidth 1000
R3(config)#router ospf 1
R3(config-router)#auto-cost reference-bandwidth 1000
R4(config)#router ospf 1
R4(config-router)#auto-cost reference-bandwidth 1000
说明:“auto-cost reference-bandwidth”命令是修改计算OSPF度量值参考带宽的。如果以太口带宽为千兆,而采用默认的百兆参考带宽,计算出来的cost是0.1,这显然是不太合理的。修改参考带宽要在路由器内所有的OSPF路由器上配置,目的是确保参考标准是相同的。
另外,当执行命令“auto-cost reference-bandwidth”时,系统也会提示如下信息:
实验调试
R4#show ip ospf neighbor //分别在路由器R4和R1上执行该命令
以上输出表明在该广播多路访问网络中,路由器R4是DR,路由器R3是BDR,路由器R1和路由器R2是DROTHER。
说明:
1.DR和BDR有自己的组播地址224.0.0.6;
2.DR和BDR的选举是以各网络为基础的,也就是说DR和BDR选举是路由器的接口特性,而不是整个路由器的特性;
3.DR选举是非抢占的,除非人为地重新选举。
4.DR选举的原则:
①首要因素是时间,最先启动的路由器会启动一个Waite Timer计时器(Cisco规定是40s),在计时器超时前如
果没有新的OSPF路由器启动,它就被选举为DR,如果有新的路由器启动那么它们将按照②、③进行选举;
②如果同时启动,或者重新选举,则看接口优先级(范围为0-255),优先级最高的被选举成DR,默认情况下,
多路访问网络的接口优先级为1,点到点网络接口优先级为0,如果接口优先级被设置为0,那么该接口将不
参与DR选举,修改接口优先级命令是“ip ospf priority”:
R1(config-if)#ip ospf priority 150 //修改端口优先级为150
③如果同时启动,而优先级相同,则最后看RID,RID最高的被选举成DR。
5.重新选举DR/BDR的方法:
①重启路由器(不一定);
②“clear ip ospf process”(不一定)。
R4#show ip ospf int f0/0 //分别在路由器R4和R1上执行该命令
从上面的路由器R1和路由器R4的输出得知,邻居关系和邻接关系是不能混为一谈的,邻居关系是指达到2-Way状态的两台路由器,而邻接关系是指达到FULL状态的两台路由器。
OSPF区域认证
命令
区域简单口令认证:
R1(config-router)#area 0 authentication //区域0启用简单口令认证
R1(config-if)#ip ospf authentication-key cisco //配置认证密码
区域MD5认证:
R1(config-router)#area 0 authentication message-digest //区域0启用MD5认证
R1(config-if)#ip ospf message-digest-key 1 md5 cisco //配置认证Key ID及密匙
区域简单口令认证
R1(config)#router ospf 1
R1(config-router)#area 0 authentication
R1(config)#int s0/0
R1(config-if)#ip ospf authentication-key cisco
R2(config)#router ospf 1
R2(config-router)#area 0 authentication
R2(config)#int s0/0
R2(config-if)#ip ospf authentication-key cisco
实验调试
R1#show ip ospf
以上输出表明区域0采用了简单口令认证。
R1#show ip ospf int s0/0
以上输出最后一行信息表明该接口启用了简单口令认证。
R1#debug ip ospf packet
以上输出表明接收到认证类型为1的Hello数据包。
认证:
1.如果R1区域0没有启用认证,而R2区域0启用简单口令认证,则R2会出现下面的信息:
R2#debug ip ospf events
2.如果R1和R2的区域0都启用简单口令认证,但R2接口下没有配置密码或密码错误,则R2会出现下面的信息:
R2#debug ip ospf events
区域MD5认证
R1(config)#router ospf 1
R1(config-router)#area 0 authentication message-digest
R1(config)#int s0/0
R1(config-if)#ip ospf message-digest-key cisco
R2(config)#router ospf 1
R2(config-router)#area 0 authentication message-digest
R2(config)#int s0/0
R2(config-if)#ip ospf message-digest-key cisco
实验调试
R1#show ip ospf
以上输出表明区域0采用了MD5认证。
R1#show ip ospf int s0/0
以上输出最后两行信息表明该接口启用了MD5认证,而且使用密钥ID为1进行认证。
R1#debug ip ospf packet
以上输出表明接收到认证类型为2,Key ID为1,序列号为0x3C7ECCC1的Hello数据包。
认证
1.如果R1的区域0启用MD5认证,而R2的区域0启用简单口令认证,则R2会出现下面的信息:
R2#debug ip ospf events
2.如果R1和R2的区域0都启用MD5认证,但R2的接口下没配置Key ID和密码或错误密码,则R2会出现下面的信息:
R2#debug ip ospf events
OSPF接口认证
命令
接口简单口令认证:
R1(config-if)#ip ospf authentication //接口启用简单口令认证
R1(config-if)#ip ospf authentication-key cisco //配置认证密码
接口MD5认证:
R1(config-if)#ip ospf authentication message-digest //接口启用MD5认证
R1(config-if)#ip ospf message-digest-key 1 md5 cisco //配置认证Key ID及密匙
接口简单口令认证
R1(config)#int s0/0
R1(config-if)#ip ospf authentication
R1(config-if)#ip ospf authentication-key cisco
R2(config)#int s0/0
R2(config-if)#ip ospf authentication
R2(config-if)#ip ospf authentication-key cisco
实验调试
R1#show ip ospf int s0/0
以上输出最后一行信息表明该接口启用了简单口令认证。
R1#debug ip ospf packet
以上输出表明接收到认证类型为1的Hello数据包。
认证:
1.如果R1的s0/0没有启用认证,而R2的s0/0启用简单口令认证,则R2会出现下面的信息:
R2#debug ip ospf events
2.如果R1和R2的s0/0都启用简单口令认证,但R2的s0/0没有配置密码或密码错误,则R2会出现下面的信息:
R2#debug ip ospf events
接口MD5认证
R1(config)#int s0/0
R1(config-if)#ip ospf authentication message-digest
R1(config-if)#ip ospf message-digest-key cisco
R2(config)#int s0/0
R2(config-if)#ip ospf authentication message-digest
R2(config-if)#ip ospf message-digest-key cisco
实验调试
R1#show ip ospf int s0/0
以上输出最后两行信息表明该接口启用了MD5认证,而且使用密钥ID为1进行认证。
R1#debug ip ospf packet
以上输出表明接收到认证类型为2,Key ID为1,序列号为0x3C7EC76D的Hello数据包。
认证
1.如果R1的s0/0启用MD5认证,而R2的s0/0启用简单口令认证,则R2会出现下面的信息:
R2#debug ip ospf events
2.如果R1和R2的s0/0都启用MD5认证,但R2的s0/0没配置Key ID和密码或错误密码,则R2会出现下面的信息:
R2#debug ip ospf events
默认路由再发布(本地:静态默认路由 S*;其它:通告缺省默认外部路由 O*E2)
命令:
R1(config)#ip route 0.0.0.0 0.0.0.0 loopback 1 //添加静态默认路由
R1(config)#router ospf 1
R1(config-router)#default-information originate //再发布默认路由
说明:“default-information originate”命令后面可以加可选的“always”参数,如果不使用该参数,路由器上必须存在一条默认路由,否则该命令不产生任何效果。如果使用该参数,无论路由器上是否存在默认路由,路由器都会向OSPF区域内注入一条默认路由。
实验调试
R4#show ip route
以上R4路由表的输出表明,通过命令“default-information originate”确实可以向OSPF区域注入“O*E2”的默认路由。同样,R2、R3的路由表中也包含一条“O*E2”的默认路由。
R4#show ip ospf database
通过查看R4的拓扑结构数据库可以看到,确实从外面注入了一条类型5的LSA。
OSPF配置实验(一)的更多相关文章
- 自制OSPF配置实验大全
OSPF综合实验(gns模拟器) 注意点: Ospf实验推荐用gns制作 //图中的交换机可以视觉忽略或缩小成一个点.(^ v^) Ospf 实验拓扑图 目录 OSPF综合实验... 1 Os ...
- CCNP第四天 OSPF综合实验(1)
ospf综合实验(1) 本实验主要考察ospf中的接口上的多种工作方式 实验如图所示: 所用拓扑为CCNP标准版,如图: --------------------------------------- ...
- OSPF 基础实验
一.环境准备 1. 软件:GNS3 2. 路由:c7200 二.实验操作 实验要求: 1.掌握多区域的 OSPF 配置方法. 2.区别不同区域的路由. 3.掌握 OSPF 的路由汇总配置. 4.掌握 ...
- 神州数码多区域OSPF配置
实验要求:掌握多区域OSPF配置 拓扑如下 R1 enable 进入特权模式 config 进入全局模式 hostname R1 修改名称 interface s0/1 进入端口 ip address ...
- Cisco N3K VPC+HSRP+ospf 配置
VPC概念 VPC:vpc是指vpc对等体设备和下游设备之间的组合PortChannel. vpc对等交换:就是组成vpc功能的两个nexus系列交换机,一个设备为主,一个为备. vpc对等连接:用于 ...
- 动态OSPF配置路由表
动态ospf设置路由表 以Rourer1为例子 (1)首先设置路由器端口ip Router(config)#inter f0/0 Router(config-if)#ip add 192.168.1. ...
- OSPF及实验
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最短路径优先1)基本概念:标准的LS型协议--共享拓扑组播更新:224.0.0.5/6触发更新,存在周期更新 30minOSPF是跨层封装 ...
- HCIA-datacom 4.3 实验三:网络地址转换配置实验
实验介绍: 网络地址转换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是将IP数据报文头中的IP地址转换为另一个IP地址的过程.作为减缓IP地址枯竭的一种过渡方案,NAT通过地址重用 ...
- 自制EIGRP配置实验大全
EIGRP综合实验 本实验可能会有一两个出错的地方,希望大家进行实验测试后,可以指正!当然绝大部分都是正确滴! 实验A:基本配置 A.0)实验目的: 熟悉eigrp的基本配置 A.1)实验拓扑: A. ...
随机推荐
- Maven 基础(一) | 使用 Maven 的正确姿势
一.什么是 Maven? Maven 是一个项目管理工具,它的本质是一个项目对象模型(POM),体现在配置中就是我们常见的 pom.xml 文件,而这个 pom 文件就是 Maven 的核心,它管理了 ...
- APICloud开发者进阶之路 |iOS修改entitlements文件
本文出自APICloud官方论坛, 感谢论坛版主 技术咨询-Kenny 的分享. 一.概述iOS原生开发中若要实现某些特殊功能,如使用HealthKit.实现Universal Links等.需要 ...
- python的logging模块使用方法
logging模块 logging模块是Python内置的日志模块,用来生成程序的日志.一条日志对应一个事件的发生,一个事件一般包括:事件发生时间.事件发生位置.事件内容.事件严重程度-日志级别.(还 ...
- 死磕面试 - Dubbo基础知识37问(必须掌握)
作为一个JAVA工程师,出去项目拿20k薪资以上,dubbo绝对是面试必问的,即使你对dubbo在项目架构上的作用不了解,但dubbo的基础知识也必须掌握. 整理分享一些面试中常会被问到的dubbo基 ...
- elasticjob学习一:simplejob初识和springboot整合
Elastic-Job是一个分布式调度解决方案,由两个相互独立的子项目Elastic-Job-Lite和Elastic-Job-Cloud组成. Elastic-Job-Lite定位为轻量级无中心化解 ...
- 一图胜千言elasticsearch(lucene)的内存管理
- windows上apache配置php5
windows上apache配置php5 重点:1.php5里的php.ini的extension_dir要改为绝对目录(带'/'斜杠),如果只是写个ext,在apache+mod_php里面是不会加 ...
- WEB Node-JS 服务器搭建
一.创建express 1.创建一个单独文件 2.打开命令面板,进入该文件 3.npm config set registry = https://registry.npm.taobao.org(设置 ...
- HTML中CSS引用——选择器的使用
一.元素选择器 1.书写格式:标记名{/*生命块*/} 2.所有与该标记匹配的元素,都将应用声明块中的规则 二.类选择器 1.书写格式:.类名{/*声明块*/} ...
- AttributeError: module 'cv2' has no attribute 'SIFT'解决总结
AttributeError: module 'cv2' has no attribute 'SIFT' 遇到该问题时,网友多是建议补个包,即pip install opencv-contrib-p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