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定中序遍历inorder和后序遍历postorder, 请构造出二叉树.

算法思路: 设后序遍历为po, 中序遍历为io.

  • 首先取出po的最后一个节点作为根节点, 同时将这个节点入stn栈;
  • 随后比较io的最后一个节点和stn栈顶节点:
    • 如果不同则将此节点添加到栈顶节点的右侧并入stn栈, 同时从po中删除这个节点;

      • 此时的栈中保存了所有还未处理左子树的右侧根节点
      • 出现一次不同, 右侧子树的深度就增加1, 栈的深度就代表了当前右侧子树的深度
    • 如果相同, 先缓存栈顶节点, 分别删除io和栈顶元素:
      • 如果依旧相同(说明本层没有左子树), 则返回第2步;
      • 如果不同(说明有左子树), 则将po的最后一个节点添加到缓存节点p的左侧, 同时将左子树入栈并从po中删除此节点, 返回第2步;

代码:

 /**
* Definition for binary tree
* struct TreeNode {
* int val;
* TreeNode *left;
* TreeNode *right;
* TreeNode(int x) : val(x), left(NULL), right(NULL) {}
* };
*/
class Solution {
public:
TreeNode *buildTree(vector<int> &inorder, vector<int> &postorder) {
if(inorder.size() == )return NULL;
TreeNode *p;
TreeNode *root;
stack<TreeNode *> stn; root = new TreeNode(postorder.back());
stn.push(root);
postorder.pop_back(); while(true)
{
if(inorder.back() == stn.top()->val)
{
p = stn.top();
stn.pop();
inorder.pop_back();
if(inorder.size() == ) break;
if(stn.size() && inorder.back() == stn.top()->val)
continue;
p->left = new TreeNode(postorder.back());
postorder.pop_back();
stn.push(p->left);
}
else
{
p = new TreeNode(postorder.back());
postorder.pop_back();
stn.top()->right = p;
stn.push(p);
}
}
return root;
}
};

中序遍历的结果其实就是二叉树在垂直方向的投影.

注意到中序遍历的最后一个元素正好是二叉树的最右端的叶子, 而后序遍历最后才访问根节点, 也即右侧根节点都按由远到近的顺序排在最后, 所以程序第一次进入if的分支时, 树的右侧所有根节点已经构造完毕并入栈, 栈顶是最右侧的根节点.

并且此时中序遍历的结果并未删改, 我们从下到上进行左子叶的添加:

  • 如果中序遍历最后一个节点和栈上节点相同, 说明中序遍历的这个节点是根节点/右侧节点, 我们跳过它并从中序遍历和栈中删除它;
  • 但如果中序遍历的最后一个节点不是栈上节点, 这就说明此节点是当前父节点的左子叶, 我们添加它并删除它.

[LeetCode系列] 从中序遍历和后序遍历序列构造二叉树(迭代解法)的更多相关文章

  1. Leetcode:105. 从前序与中序遍历序列构造二叉树&106. 从中序与后序遍历序列构造二叉树

    Leetcode:105. 从前序与中序遍历序列构造二叉树&106. 从中序与后序遍历序列构造二叉树 Leetcode:105. 从前序与中序遍历序列构造二叉树&106. 从中序与后序 ...

  2. LeetCode(106):从中序与后序遍历序列构造二叉树

    Medium! 题目描述: 根据一棵树的中序遍历与后序遍历构造二叉树. 注意:你可以假设树中没有重复的元素. 例如,给出 中序遍历 inorder = [9,3,15,20,7] 后序遍历 posto ...

  3. [leetcode]从中序与后序/前序遍历序列构造二叉树

    从中序与后序遍历序列构造二叉树 根据一棵树的中序遍历与后序遍历构造二叉树. 注意: 你可以假设树中没有重复的元素. 例如,给出 中序遍历 inorder = [9,3,15,20,7] 后序遍历 po ...

  4. Leetcode 106. 从中序与后序遍历序列构造二叉树

    题目链接 https://leetcode.com/problems/construct-binary-tree-from-inorder-and-postorder-traversal/descri ...

  5. Java实现 LeetCode 106 从中序与后序遍历序列构造二叉树

    106. 从中序与后序遍历序列构造二叉树 根据一棵树的中序遍历与后序遍历构造二叉树. 注意: 你可以假设树中没有重复的元素. 例如,给出 中序遍历 inorder = [9,3,15,20,7] 后序 ...

  6. leetcode 105 106 从前序与中序遍历序列构造二叉树 从中序与后序遍历序列构造二叉树

    题目: 105 根据一棵树的前序遍历与中序遍历构造二叉树. 注意:你可以假设树中没有重复的元素. 例如,给出 前序遍历 preorder = [3,9,20,15,7] 中序遍历 inorder = ...

  7. leetcode 106. 从中序与后序遍历序列构造二叉树(Construct Binary Tree from Inorder and Postorder Traversal)

    目录 题目描述: 示例: 解法: 题目描述: 根据一棵树的中序遍历与后序遍历构造二叉树. 注意: 你可以假设树中没有重复的元素. 示例: 给出 中序遍历 inorder = [9,3,15,20,7] ...

  8. LeetCode 106. 从中序与后序遍历序列构造二叉树(Construct Binary Tree from Inorder and Postorder Traversal)

    题目描述 根据一棵树的中序遍历与后序遍历构造二叉树. 注意:你可以假设树中没有重复的元素. 例如,给出 中序遍历 inorder = [9,3,15,20,7] 后序遍历 postorder = [9 ...

  9. Leetcode(106)-从中序与后序遍历序列构造二叉树

    根据一棵树的中序遍历与后序遍历构造二叉树. 注意:你可以假设树中没有重复的元素. 例如,给出 中序遍历 inorder = [9,3,15,20,7] 后序遍历 postorder = [9,15,7 ...

随机推荐

  1. Nginx 关于 location 的匹配规则详解

    有些童鞋的误区 1. location 的匹配顺序是“先匹配正则,再匹配普通”. 矫正: location 的匹配顺序其实是“先匹配普通,再匹配正则”.我这么说,大家一定会反驳我,因为按“先匹配普通, ...

  2. 从输入URL到页面加载发生了什么

    大体过程 浏览器的地址栏输入URL并按下回车 浏览器检查当前URL是否存在缓存,并比较缓存是否过期 DNS解析URL对应的IP 根据IP建立TCP连接(三次握手) HTTP发起请求 服务器处理请求,浏 ...

  3. pyqt(一)安装及配置。

    一:简介 PyQt实现了一个Python模块集.它有超过300类,将近6000个函数和方法.它是一个多平台的工具包,可以运行在所有主要操作系统上,包括UNIX,Windows和Mac. PyQt采用双 ...

  4. VMware Station NAT上网模式配置

  5. MyEclipse WebSphere开发教程:WebSphere 7安装指南(二)

    [周年庆]MyEclipse个人授权 折扣低至冰点!立即开抢>> [MyEclipse最新版下载] 三.禁用Windows系统服务 默认情况下,当安装WebSphere Applicati ...

  6. centos7 docker 安装showdoc

    可参考 http://www.showdoc.cc/help?page_id=65610 1.下载代码,并上传服务器 https://github.com/star7th/showdoc 解压之后我的 ...

  7. PostgreSQL角色和权限理解

    1.继承的权限只是继承该组的表的权限,用户对应的管理员权限则不会被继承. 2.inherit权限是说本角色是否继承别人的权限,而不是本权限能否被别的角色继承.   postgres=# create ...

  8. Python入门——第一个Python程序

    1.1 Hello Python书写步骤 步骤一:新建文本文档文件,修改名称为hello.py 步骤二:使用记事本打开文件,书写程序内容如下: print("hello python&quo ...

  9. Learning from delayed reward (Q-Learning的提出) (Watkins博士毕业论文)(建立了现在的reinforcement Learning模型)

    最近在在学习强化学习方面的东西, 对于现有的很多文章中关于强化学习的知识很是不理解,很多都是一个公式套一个公式,也没有什么太多的解释,感觉像是在看天书一般,经过了较长时间的挣扎最后决定从一些基础的东西 ...

  10. 【opencv基础】图像翻转cv::flip详解

    前言 在opencv中cv::flip函数用于图像翻转和镜像变换. 具体调用形式 void cv::flip( cv::InputArray src, // 输入图像 cv::OutputArra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