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介绍邻接表有向图。在"图的理论基础"中已经对图进行了理论介绍,这里就不再对图的概念进行重复说明了。和以往一样,本文会先给出C语言的实现;后续再分别给出C++和Java版本的实现。实现的语言虽不同,但是原理如出一辙,选择其中之一进行了解即可。若文章有错误或不足的地方,请不吝指出!

目录
1. 邻接表有向图的介绍
2. 邻接表有向图的代码说明
3. 邻接表有向图的完整源码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nblogs.com/skywang12345/

更多内容:数据结构与算法系列 目录

邻接表有向图的介绍

邻接表有向图是指通过邻接表表示的有向图。

上面的图G2包含了"A,B,C,D,E,F,G"共7个顶点,而且包含了"<A,B>,<B,C>,<B,E>,<B,F>,<C,E>,<D,C>,<E,B>,<E,D>,<F,G>"共9条边。

上图右边的矩阵是G2在内存中的邻接表示意图。每一个顶点都包含一条链表,该链表记录了"该顶点所对应的出边的另一个顶点的序号"。例如,第1个顶点(顶点B)包含的链表所包含的节点的数据分别是"2,4,5";而这"2,4,5"分别对应"C,E,F"的序号,"C,E,F"都属于B的出边的另一个顶点。

邻接表有向图的代码说明

1. 基本定义

// 邻接表中表对应的链表的顶点
typedef struct _ENode
{
int ivex; // 该边所指向的顶点的位置
struct _ENode *next_edge; // 指向下一条弧的指针
}ENode, *PENode; // 邻接表中表的顶点
typedef struct _VNode
{
char data; // 顶点信息
ENode *first_edge; // 指向第一条依附该顶点的弧
}VNode; // 邻接表
typedef struct _LGraph
{
int vexnum; // 图的顶点的数目
int edgnum; // 图的边的数目
VNode vexs[MAX];
}LGraph;

(01) LGraph是邻接表对应的结构体。 vexnum是顶点数,edgnum是边数;vexs则是保存顶点信息的一维数组。
(02) VNode是邻接表顶点对应的结构体。 data是顶点所包含的数据,而firstedge是该顶点所包含链表的表头指针。
(03) ENode是邻接表顶点所包含的链表的节点对应的结构体。 ivex是该节点所对应的顶点在vexs中的索引,而next
edge是指向下一个节点的。

2. 创建矩阵

这里介绍提供了两个创建矩阵的方法。一个是用已知数据,另一个则需要用户手动输入数据

2.1 创建图(用已提供的矩阵)

/*
* 创建邻接表对应的图(用已提供的数据)
*/
LGraph* create_example_lgraph()
{
char c1, c2;
char vexs[] = {'A', 'B', 'C', 'D', 'E', 'F', 'G'};
char edges[][2] = {
{'A', 'B'},
{'B', 'C'},
{'B', 'E'},
{'B', 'F'},
{'C', 'E'},
{'D', 'C'},
{'E', 'B'},
{'E', 'D'},
{'F', 'G'}};
int vlen = LENGTH(vexs);
int elen = LENGTH(edges);
int i, p1, p2;
ENode *node1, *node2;
LGraph* pG; if ((pG=(LGraph*)malloc(sizeof(LGraph))) == NULL )
return NULL;
memset(pG, 0, sizeof(LGraph)); // 初始化"顶点数"和"边数"
pG->vexnum = vlen;
pG->edgnum = elen;
// 初始化"邻接表"的顶点
for(i=0; i<pG->vexnum; i++)
{
pG->vexs[i].data = vexs[i];
pG->vexs[i].first_edge = NULL;
} // 初始化"邻接表"的边
for(i=0; i<pG->edgnum; i++)
{
// 读取边的起始顶点和结束顶点
c1 = edges[i][0];
c2 = edges[i][1]; p1 = get_position(*pG, c1);
p2 = get_position(*pG, c2);
// 初始化node1
node1 = (ENode*)malloc(sizeof(ENode));
node1->ivex = p2;
// 将node1链接到"p1所在链表的末尾"
if(pG->vexs[p1].first_edge == NULL)
pG->vexs[p1].first_edge = node1;
else
link_last(pG->vexs[p1].first_edge, node1);
} return pG;
}

该函数的作用是创建一个邻接表有向图。实际上,该方法创建的有向图,就是上面的图G2。

2.2 创建图(自己输入)

/*
* 创建邻接表对应的图(自己输入)
*/
LGraph* create_lgraph()
{
char c1, c2;
int v, e;
int i, p1, p2;
ENode *node1, *node2;
LGraph* pG; // 输入"顶点数"和"边数"
printf("input vertex number: ");
scanf("%d", &v);
printf("input edge number: ");
scanf("%d", &e);
if ( v < 1 || e < 1 || (e > (v * (v-1))))
{
printf("input error: invalid parameters!\n");
return NULL;
} if ((pG=(LGraph*)malloc(sizeof(LGraph))) == NULL )
return NULL;
memset(pG, 0, sizeof(LGraph)); // 初始化"顶点数"和"边数"
pG->vexnum = v;
pG->edgnum = e;
// 初始化"邻接表"的顶点
for(i=0; i<pG->vexnum; i++)
{
printf("vertex(%d): ", i);
pG->vexs[i].data = read_char();
pG->vexs[i].first_edge = NULL;
} // 初始化"邻接表"的边
for(i=0; i<pG->edgnum; i++)
{
// 读取边的起始顶点和结束顶点
printf("edge(%d): ", i);
c1 = read_char();
c2 = read_char(); p1 = get_position(*pG, c1);
p2 = get_position(*pG, c2);
// 初始化node1
node1 = (ENode*)malloc(sizeof(ENode));
node1->ivex = p2;
// 将node1链接到"p1所在链表的末尾"
if(pG->vexs[p1].first_edge == NULL)
pG->vexs[p1].first_edge = node1;
else
link_last(pG->vexs[p1].first_edge, node1);
} return pG;
}

create_lgraph()是读取用户的输入,将输入的数据转换成对应的有向图。

邻接表有向图的完整源码

点击查看:源代码

邻接表有向图(一)之 C语言详解的更多相关文章

  1. 邻接表无向图(一)之 C语言详解

    本章介绍邻接表无向图.在"图的理论基础"中已经对图进行了理论介绍,这里就不再对图的概念进行重复说明了.和以往一样,本文会先给出C语言的实现:后续再分别给出C++和Java版本的实现 ...

  2. 邻接矩阵有向图(一)之 C语言详解

    本章介绍邻接矩阵有向图.在"图的理论基础"中已经对图进行了理论介绍,这里就不再对图的概念进行重复说明了.和以往一样,本文会先给出C语言的实现:后续再分别给出C++和Java版本的实 ...

  3. 邻接表有向图(三)之 Java详解

    前面分别介绍了邻接表有向图的C和C++实现,本文通过Java实现邻接表有向图. 目录 1. 邻接表有向图的介绍 2. 邻接表有向图的代码说明 3. 邻接表有向图的完整源码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 ...

  4. 邻接表有向图(二)之 C++详解

    本章是通过C++实现邻接表有向图. 目录 1. 邻接表有向图的介绍 2. 邻接表有向图的代码说明 3. 邻接表有向图的完整源码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nblogs.com/skywa ...

  5. 原来Github上的README.md文件这么有意思——Markdown语言详解(sublime text2 版本)

    一直想学习 Markdown 语言,想起以前读的一篇 赵凯强 的 博客 <原来Github上的README.md文件这么有意思——Markdown语言详解>,该篇博主 使用的是Mac系统, ...

  6. 多表连接的三种方式详解 hash join、merge join、 nested loop

    在多表联合查询的时候,如果我们查看它的执行计划,就会发现里面有多表之间的连接方式.多表之间的连接有三种方式:Nested Loops,Hash Join 和 Sort Merge Join.具体适用哪 ...

  7. Python的Django框架中forms表单类的使用方法详解

    用户表单是Web端的一项基本功能,大而全的Django框架中自然带有现成的基础form对象,本文就Python的Django框架中forms表单类的使用方法详解. Form表单的功能 自动生成HTML ...

  8. 拓扑排序(一)之 C语言详解

    本章介绍图的拓扑排序.和以往一样,本文会先对拓扑排序的理论知识进行介绍,然后给出C语言的实现.后续再分别给出C++和Java版本的实现. 目录 1. 拓扑排序介绍 2. 拓扑排序的算法图解 3. 拓扑 ...

  9. Floyd算法(一)之 C语言详解

    本章介绍弗洛伊德算法.和以往一样,本文会先对弗洛伊德算法的理论论知识进行介绍,然后给出C语言的实现.后续再分别给出C++和Java版本的实现. 目录 1. 弗洛伊德算法介绍 2. 弗洛伊德算法图解 3 ...

随机推荐

  1. weui 问题

    1.阻止checkbox 被 checked 方法1: $('.weui-check').on('click', function(e){ $(this).attr('disabled', true) ...

  2. VHDL生成的ngc文件被verilog的工程调用的问题

    1. 问题的提出 工程a是一个soft core,用VHDL写的,综合的时候去掉了"Add I/O buffers" ,并将-iob(Pack I/O Registers into ...

  3. 错误 "sgen.exe" exited with code 1.解决方法(转)

    原文出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411d3f401015u1w.html VS中有时候编译项目会出现这样的错误: 错误   "sgen.exe&qu ...

  4. 解剖SQLSERVER 第九篇 OrcaMDF现在能通过系统DMVs显示元数据(译)

    解剖SQLSERVER 第九篇  OrcaMDF现在能通过系统DMVs显示元数据(译) http://improve.dk/orcamdf-now-exposes-metadata-through-s ...

  5. 解剖SQLSERVER 第二篇 对数据页面头进行逆向(译)

    解剖SQLSERVER 第二篇  对数据页面头进行逆向(译) http://improve.dk/reverse-engineering-sql-server-page-headers/ 在开发Orc ...

  6. [教程]怎么用百度云观看和下载"磁力链接"无需下载直接观看.

    1, 打开网址 http://okbt.net/  输入你想要看的电影名字, 点搜索,鼠标右键点击拷贝磁力链接.或者 电脑装了迅雷的话.可以直接点击.用迅雷下载. 磁力链接都是这种格式的.例: mag ...

  7. 给Java程序猿们推荐一些值得一看的好书

    学习的最好途径就是看书 "学习的最好途径就是看书",这是我自己学习并且小有了一定的积累之后的第一体会.个人认为看书有两点好处: 1.能出版出来的书一定是经过反复的思考.雕琢和审核的 ...

  8. FB引擎系列-之CloudSand

    CloudSand,欲打破之前的集中版本制作的模式, http://code.taobao.org/p/cloudsand包含服务器端代码(php)和客户端代码(unity)   EasyDown的时 ...

  9. C#开源磁盘/内存缓存引擎

    前言 昨天写了个 <基于STSdb和fastJson的磁盘/内存缓存>,大家可以先看看.下午用到业务系统时候,觉得可以改进一下,昨晚想了一个晚上,刚才重新实现一下. 更新 1. 增加了对批 ...

  10. IOS Animation-CABasicAnimation例子(简单动画实现)

    这些例子都是CABasicAnimation的一些简单实现的动画,例如移动.透明度.翻转等等.方法里面传入一个CALayer类或者子类就可以了. 下面是用swift实现的,这些方法我们也可以用作公共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