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三层架构的一个小练习(Winfrom与SQLite数据库组合)
本文文字方面引用 微冷的風丶(博客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mbk/)
代码部分是本人亲自写的一个sqlite数据库的最简单登录界面练手(当时写的太烂了,现在回顾重构一下)
三层架构分为:表现层(UI(User Interface))、业务逻辑层(BLL(Business Logic Layer))、数据访问层(DAL(Data Access Layer))再加上实体类库(Model)
这个例子的思路是:
实体类库(Model)作为定义我们需要的类的空间,在实体类库(Model)我们定义的类会在UI,DAL,BLL的任意层次实例化为对象,这个对象用于临时存储变量和调用函数,用完就被垃圾收集器清理了
DAL BLL UI三层都会引用Model类库,类库嘛,就是拿来放大家都可能使用的公共类。
数据访问层(DAL(Data Access Layer)),有且只有Model类库被引用。作为存放数据库增删改查方法的层次,这些方法被定义在一个类中,这个类只会被BLL层实例化为对象并使用,用完就被垃圾收集器清理了
业务逻辑层(BLL(Business Logic Layer)),有Model类库和DAL层被引用。这一层就是理清楚所需功能的逻辑,引用DAL层的各种方法,并把它们封装成BLL层的方法供UI层调用,即把DAL层写的类实例化成对象,,用完就被垃圾收集器清理了。
表现层(UI(User Interface)),有Model类库和BLL层被引用,这一层就是制作界面之类的,使用winfrom的情况下,给按钮添加各种功能来达到想达到的效果,需要的功能从BLL层调用即可,即把BLL层写的类实例化成对象,用完就被垃圾收集器清理了。
1、实体类库(Model),主要存放数据库中的表字段。
操作:
(1)先建立实体类库Model,打开项目,在解决方案中右键——>添加——>新建项目——>选中类库——>改名Model——>确定
(2)选中Model类库——>建立实体类命名为:UserInfo
public class UserInfo
{
//以下字段用来存储
public string UserAccount { get; set; }//注册时的用户名,还可以做查询返回字段使用
public string UserPassword { get; set; }//注册时的密码,还可以做查询返回字段使用
public string UserPasswordConfirm { get; set; }//注册时的确认密码(仅做此作用)
public string InputAccount { get; set; }//用户输入的用户名(非第一次注册)
public string InputPassword { get; set; }//用户输入的密码(非第一次注册)
public string PasswordInDB { get; set; }//返回时用到的数据库中存储的密码
public string ChangePassword { get; set; }//用户修改密码时输入的密码
}
2、数据访问层(DAL),主要是存放对数据类的访问,即对数据库的添加、删除、修改、更新等基本操作
操作:
(1)先建立数据访问层类库DAL,打开项目,在解决方案中右键——>添加——>新建项目——>选中类库——>改名DAL——>确定
(2)在DAL中添加对Model的引用,点击DAL前▲——>右键点击引用——>添加引用——>项目——>选中Model——>确定
(3)在DAL中添加对system.configuration的引用,点击DAL前▲——>右键点击引用——>添加引用——>程序集——>选中System.configuration——>确定
(4)在建立的类文件中添加using Model;
(5)建立数据访问类,右键DAL——>建立类——>建立实体类命名为:UserDB、
UserDB类我只列举这几个方法:
我们数据库就叫Aniki(因为这样很哲♂学)
/// <summary>
/// 填充表_注册新账号
/// </summary>
public void FillTable(UserInfo NewUser)
{
using (SQLiteConnection cnn = new SQLiteConnection(@"Data Source=D:\Aniki.sqlite")) //创建链接,链接到该数据库
{
if (cnn.State != System.Data.ConnectionState.Open) //判断数据库是否是打开,打开状态则不进行操作并关闭。
{
cnn.Open(); //打开数据库
using (SQLiteCommand cmd = new SQLiteCommand(cnn)) //创建对该数据库操作的命令
{
cmd.CommandText = "INSERT INTO UserList(Account, Password) VALUES('" + NewUser.UserAccount + "', '" + NewUser.UserPassword + "')"; //输入命令内容
cmd.ExecuteNonQuery();//执行cmd命令的sql语句
}
}
cnn.Close();
}
}
/// <summary>
/// 表内查找
/// </summary>
public DataTable SelectTable(UserInfo OldUser)
{
DataTable dt = new DataTable();
using (SQLiteConnection cnn = new SQLiteConnection(@"Data Source=D:\Aniki.sqlite"))
{
if (cnn.State != System.Data.ConnectionState.Open)
{
cnn.Open();
using (SQLiteCommand cmd = new SQLiteCommand(cnn))
{
cmd.CommandText = "SELECT * FROM UserList WHERE Account='" + OldUser.InputAccount + "'";
SQLiteDataAdapter adaper = new SQLiteDataAdapter(cmd);
adaper.Fill(dt);
}
}
cnn.Close();
return dt;
}
}
3、业务逻辑层(BLL)对传送数据进行逻辑判断分折,并进行传送正确的值。
(1)先建立业务逻辑层类库BLL,打开项目,在解决方案中右键——>添加——>新建项目——>选中类库——>改名BLL——>确定
(2)在BLL中添加对Model、DAL的引用,右键BLL项目下的引用——>添加引用——>项目——>勾选Model和DAL——>确定
(3)在建立的类文件中添加using Model;using DAL;
(4)建立类,类名为:LoginManager
public class LoginManager
{
//string NewAccount;
//string NewPassword;
//string ValidCode;
/// <summary>
/// 新用户_注册
/// 验证密码和再次输入密码,两次密码正确则帐号和密码写入数据库
/// </summary>
/// <param name="NewUser">新用户</param>
/// <returns></returns>
public bool SignUpVerifyPassword(UserInfo NewUser)
{
UserDB Aniki = new UserDB();//创建数据库类以进行操作
if (NewUser.UserPasswordConfirm == NewUser.UserPassword)//微软牛逼!
{
Aniki.FillTable(NewUser);//写入数据库
return true;
}
else
return false;
}
/// <summary>
/// 新用户注册查询
///查询是否以经被注册,所以作老用户属性来判断一下(用的代码部分与老用户登录类似,逻辑是看看这个帐号能不能返回密码)
/// </summary>
/// <param name="OldUser"></param>
/// <returns></returns>
public bool SignUpIsAccountExist(UserInfo OldUser)
{
UserDB Aniki = new UserDB();
if (Aniki.SelectTable(OldUser).ToString() == "")
{
return false;
}
else
return true;
}
上面为什么要把验证能不能注册这一个事情,分成两个函数呢?
因为注册不成功的报错有两种:
1,密码与重复输入密码不相符
2,帐号已经注册
因此我们要写成两个函数,对应两个massage.box()。
/// <summary>
/// 老用户_验证登录验证输入的密码
/// </summary>
/// <param name="OldUser"></param>
/// <returns></returns>
public bool LoginVerifyPassword(UserInfo OldUser)
{
UserDB Aniki = new UserDB();
if (OldUser.InputPassword == (string)Aniki.SelectTable(OldUser).Rows[0][0])
{
return true;
}
else
{
return false;
}
}
/// <summary>
/// 老用户_修改密码
/// </summary>
/// <param name="OldUser"></param>
/// <returns></returns>
public bool UpdataPassword(UserInfo OldUser)
{
UserDB Aniki = new UserDB();
if (OldUser.InputPassword == OldUser.PasswordInDB)
{
Aniki.UpdataTable(OldUser);
return true;
}
else
{
return false;
}
}
}
4.表现层(UI)即用户界面层
(1)先建立业务逻辑层类库BLL,打开项目,在解决方案中右键——>添加——>新建项目——>选中Winform——>改名UI——>确定
(2)在BLL中添加对Model、BLL的引用,右键UI项目下的引用——>添加引用——>项目——>勾选Model和BLL——>确定
(3)在建立的winform类文件中添加using Model;using BLL;
Winform代码太难看了,这里只举个例子好了,这是点击LogIn按钮的内容,这里的逻辑比较有代表性。
LogIn窗体内的Login按钮
private void btnLogin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UserInfo OldUser = new UserInfo();
OldUser.InputAccount = tbUserAccount.Text;
OldUser.InputPassword = tbUserPassword.Text;
LoginManager BLL = new LoginManager();
if (BLL.LoginVerifyPassword(OldUser))
{
MessageBox.Show("登录成功!");
DialogResult = DialogResult.Cancel;//用于关闭本LogIn窗口
DialogResult = DialogResult.OK;//用于打开Main窗口
/*
原因:
Main窗口代码先运行,给LogIn窗口建立了个对象frmLogIn,frmLogIn的frmLogIn.ShowDialog()方法打开了LogIn窗口。
DialogResult是对话框的返回值,写在btnLogin_Click函数中,就是在btnLogin_Click函数中给这个DialogResult返回值赋值了OK(1)
回到Main窗体中判断LogIn中的DialogResult,如果是OK(1)就打开Main窗体,否则不打开。
*/
}
else
MessageBox.Show("账号或密码错误!");
}
btnLogin_Click()这个方法是注册新用户的按钮,如果登录成功会跳转到Main窗体。这里引用了BLL层的BLL.LoginVerifyPassword()方法。
之前以经展示过BLL.LoginVerifyPassword()这个方法,在BLL层中(因此建立了一个叫BLL的对象,代码是LoginManager BLL = new LoginManager();)
BLL层的LoginVerifyPassword()方法
public bool LoginVerifyPassword(UserInfo OldUser)
{
UserDB Aniki = new UserDB();
if (OldUser.InputPassword == (string)Aniki.SelectTable(OldUser).Rows[0][0])
{
return true;
}
else
{
return false;
}
}
这里的LoginVerifyPassword()方法有用到了DAL层的SelectTable()方法,SelectTable()方法是非常简单直接的一个方法,即返回你要查找的结果集(我这里的返回结果只有一个密码)
DAL层的SelectTable()方法,这个方法是table类型的
public DataTable SelectTable(UserInfo OldUser)
{
DataTable dt = new DataTable();
using (SQLiteConnection cnn = new SQLiteConnection(@"Data Source=D:\Aniki.sqlite"))
{
if (cnn.State != System.Data.ConnectionState.Open)
{
cnn.Open();
using (SQLiteCommand cmd = new SQLiteCommand(cnn))//建立一个SQLite命令对象cmd,构造函数需要cnn
{
cmd.CommandText = "SELECT * FROM UserList WHERE Account='" + OldUser.InputAccount + "'";//sql语句写入命令cmd
SQLiteDataAdapter adaper = new SQLiteDataAdapter(cmd);//DataAdapter是个数据转换器类,构造函数需要cmd
adaper.Fill(dt);
/*DataAdapter类里的Fill这个方法,可以填充DataSet或将DataSet表中的更改传送到相应的数据存储区,
从数据源增加或刷新行,并将这些行放到DataSet表中,Fill方法调用SelectCommand属性所指定的SELECT语句。*/
}
}
cnn.Close();
return dt;
}
}
我们回到 BLL层的LoginVerifyPassword()方法
if (OldUser.InputPassword == (string)Aniki.SelectTable(OldUser).Rows[0][0])
这里DataTable SelectTable()是DataTable类型,返回一个DataTable类型的对象(原方法中对象是dt)
这个对象的使用方式就是 dt.Rows[m][n],即像个二维数组一样返回想要位置的数值。Rows是按照行来算,Columns是按照列来算,此外还有很多方法。
if (OldUser.InputPassword == (string)Aniki.SelectTable(OldUser).Rows[0][0])
所以即表示返回第一个数据(我这里只有Password,所以就是第一个数据)
强制类型转换未string,然后判断是不是与用户输入的InputPassword相符,相符则说明密码是符合的,即跳转Main窗体。
C# 三层架构的一个小练习(Winfrom与SQLite数据库组合)的更多相关文章
- 基于三层架构下的公共数据访问方法(Sqlite数据库)
作者总结了一下,使用Winform的三层架构做窗体应用程序,在数据访问方面,有用到纯sql语句方法.参数方法.存储过程方法. 那么什么是三层架构呢? UI---存放Form窗体---(用户所关心的) ...
- c#利用三层架构做一个简单的登录窗体
就个人而言,三层架构有点难理解,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各层与各层之间怎么调用 最近一直在研究三层架构,经过网上学习与多方打听写一下自己的心得.有不足之处,可以评论和私聊探讨 言归正传: 三层架构(3-ti ...
- 有关于web server架构的一个小疑问
今天闲的时候trace route了yahoo和sina的域名,yahoo的如下: 1 1 ms 1 ms <1 ms 172.21.127.1 2 3 ms ...
- MVP架构的一个小例子
主角: MVP是一种编程的架构模式,M=Model,负责提供数据:V=View,负责显示数据:P=Presenter,负责处理数据. 应用例子: csharp写的一个qq机器人. 一.Model层 获 ...
- 怎么在三层架构中使用Quartz.Net开源项目(与数据库交互)
1.首先在项目中先创建一个控制台应用程序 2.然后右击项目中的[引用],可以[添加引用],也可以[管理NuGet程序包],作者使用的是[添加引用],添加本地应用.版本不同,所使用的方式不同.需要此版本 ...
- Java Web 三层架构详解
java 三层架构ssh 一个spring2.5+hibernate3.2+struts2.0组合框架,使用spring的 IoC来管理应用的 所有bean,包括struts2的 action,充分发 ...
- 关于三层架构与MVC的一些理解
刚毕业的时候,参与了一个上位机的系统开发.上位机所使用的是.net Windows Form技术. 当时,和一个北理的姑娘在一个项目组里.因为她来公司时间比较长,而且经验比较丰富,所以,上位机的架构由 ...
- 三层架构和MVC
注:本文章内所有内容都来自互联网,本人主要是起了一个收集的作用 http://www.cnblogs.com/zhhh/archive/2011/06/10/2077519.html 又看到有人在问三 ...
- Web项目的三层架构和MVC架构异同
http://www.cnblogs.com/zhhh/archive/2011/06/10/2077519.html 又看到有人在问三层架构和MVC的关系,感觉这种问题有点教条化了.因为它们都在逻辑 ...
随机推荐
- JDBC、ibatis(mybatis)、Hibernate有什么不同?
①JDBC编程流程固定,同时将sql语句和java代码混在了一起,经常需要拼凑sql语句,细节很繁琐: ②ibatis(mybatis)它不完全是一个ORM框架,因为MyBatis需要程序员自己编写S ...
- Java集合类框架的最佳实践有哪些
根据应用的需要正确选择要使用的集合的类型对性能非常重要,比如:元素的大小是固定的,而且能事先知道,我们就应该用Array而不是ArrayList. 有些集合类允许指定初始容量.因此,如果我们能估计出存 ...
- ios微信分享的兼容性问题
我微信分享采用的是: 页面初始化时动态加载js-sdk, 然后在需要分享的页面进行sdk的分享初始化 app.vue store.vue 这种方法在安卓上完全正常, 好用得令人发指, 但是!!! io ...
- jQuery 菜单 垂直菜单实现
HTML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 <ti ...
- Hibernate Session 4种对象状态
站在持久化的角度.Hibernate把对象分为4中状态. 临时状态. 持久化状态.游离状态.删除状态. 1:Save()方法: //这个是验证:1:save方法使临时对象------>变成持久化 ...
- MyBatis简介与配置
1.1MyBatis简介 MyBatis 是一个可以自定义SQL.存储过程和高级映射的持久层框架.MyBatis 摒除了大部分的JDBC代码.手工设置参数和结果集重获.MyBatis 只使用简单的XM ...
- Python基础一(格式化输出、流程控制)
(1)格式化输出(%% 第一个% 转译) # 格式化 输入 输出 name = input("Name:") age = input("Age:") job = ...
- 队列Queue--数组实现
队列是一种特殊的线性表,特殊之处在于它只允许在表的前端(front)进行删除操作,而在表的后端(rear)进行插入操作,和栈一样,队列是一种操作受限制的线性表.进行插入操作的端称为队尾,进行删除操作的 ...
- Jplayer用法
引用js:jquery.jplayer.min.js; body里面必须有这个: <div id="jplayer"></div> jplayer停止方法 ...
- web开发小知识
session共享机制:f5刷新是再次提交之前的数据请求 地址栏回车属于不同的请求 不同浏览器获取不到之前数据 同一浏览器可以获取同步数据 session注销:session.invalida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