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https://blog.csdn.net/FadeFarAway/article/details/53959639

我们知道,一个磁盘可以划分成多个分区,每个分区必须先用格式化工具(例如某种mkfs命令)格式化成某种格式的文件系统,然后才能存储文件,格式化的过程会在磁盘上写一些管理存储布局的信息。下图是一个磁盘分区格式化成ext2文件系统后的存储布局: 

  文件系统中存储的最小单位是块(Block),一个块究竟多大是在格式化时确定的,例如mke2fs的-b选项可以设定块大小为1024、2048或4096字节。而上图中启动块(BootBlock)的大小是确定的,就是1KB,启动块是由PC标准规定的,用来存储磁盘分区信息和启动信息,任何文件系统都不能使用启动块。启动块之后才是ext2文件系统的开始,ext2文件系统将整个分区划成若干个同样大小的块组(Block Group),每个块组都由以下部分组成:

  • 超级块(Super Block) 描述整个分区的文件系统信息,例如块大小、文件系统版本号、上次mount的时间等等。超级块在每个块组的开头都有一份拷贝。

  • 块组描述符表(GDT,Group Descriptor Table) 由很多块组描述符组成,整个分区分成多少个块组就对应有多少个块组描述符。每个块组描述符(Group Descriptor)存储一个块组的描述信息,例如在这个块组中从哪里开始是inode表,从哪里开始是数据块,空闲的inode和数据块还有多少个等等。和超级块类似,块组描述符表在每个块组的开头也都有一份拷贝,这些信息是非常重要的,一旦超级块意外损坏就会丢失整个分区的数据,一旦块组描述符意外损坏就会丢失整个块组的数据,因此它们都有多份拷贝。通常内核只用到第0个块组中的拷贝,当执行e2fsck检查文件系统一致性时,第0个块组中的超级块和块组描述符表就会拷贝到其它块组,这样当第0个块组的开头意外损坏时就可以用其它拷贝来恢复,从而减少损失。

  • 块位图(Block Bitmap) 一个块组中的块是这样利用的:数据块存储所有文件的数据,比如某个分区的块大小是1024字节,某个文件是2049字节,那么就需要三个数据块来存,即使第三个块只存了一个字节也需要占用一个整块;超级块、块组描述符表、块位图、inode位图、inode表这几部分存储该块组的描述信息。那么如何知道哪些块已经用来存储文件数据或其它描述信息,哪些块仍然空闲可用呢?块位图就是用来描述整个块组中哪些块已用哪些块空闲的,它本身占一个块,其中的每个bit代表本块组中的一个块,这个bit为1表示该块已用,这个bit为0表示该块空闲可用。

  • 注1: 
    为什么用df命令统计整个磁盘的已用空间非常快呢?因为只需要查看每个块组的块位图即可,而不需要搜遍整个分区。相反,用du命令查看一个较大目录的已用空间就非常慢,因为不可避免地要搜遍整个目录的所有文件。

  • 注2: 
    与此相联系的另一个问题是:在格式化一个分区时究竟会划出多少个块组呢?主要的限制在于块位图本身必须只占一个块。用mke2fs格式化时默认块大小是1024字节,可以用-b参数指定块大小,现在设块大小指定为b字节,那么一个块可以有8b个bit,这样大小的一个块位图就可以表示8b个块的占用情况,因此一个块组最多可以有8b个块,如果整个分区有s个块,那么就可以有s/(8b)个块组。格式化时可以用-g参数指定一个块组有多少个块,但是通常不需要手动指定,mke2fs工具会计算出最优的数值。

  • inode位图(inode Bitmap) 和块位图类似,本身占一个块,其中每个bit表示一个inode**是否空闲可用**。

  • inode表(inode Table) 我们知道,一个文件除了数据需要存储之外,一些描述信息也需要存储,例如文件类型(常规、目录、符号链接等),权限,文件大小,创建/修改/访问时间等,也就是ls -l命令看到的那些信息,这些信息存在inode中而不是数据块中。每个文件都有一个inode,一个块组中的所有inode组成了inode表。

  • 注3:inode表占多少个块在格式化时就要决定并写入块组描述符中,mke2fs格式化工具的默认策略是一个块组有多少个8KB就分配多少个inode。由于数据块占了整个块组的绝大部分,也可以近似认为数据块有多少个8KB就分配多少个inode,换句话说,如果平均每个文件的大小是8KB,当分区存满的时候inode表会得到比较充分的利用,数据块也不浪费。如果这个分区存的都是很大的文件(比如电影),则数据块用完的时候inode会有一些浪费,如果这个分区存的都是很小的文件(比如源代码),则有可能数据块还没用完inode就已经用完了,数据块可能有很大的浪费。如果用户在格式化时能够对这个分区以后要存储的文件大小做一个预测,也可以用mke2fs的-i参数手动指定每多少个字节分配一个inode。

  • 数据块(Data Block) 根据不同的文件类型有以下几种情况: 
    1)对于常规文件,文件的数据存储在数据块中。 
    2)对于目录,该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名和目录名存储在数据块中,注意文件名保存在它所在目录的数据块中,除文件名之外,ls -l命令看到的其它信息都保存在该文件的inode中。注意这个概念:目录也是一种文件,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文件。 
    3)对于符号链接,如果目标路径名较短则直接保存在inode中以便更快地查找,如果目标路径名较长则分配一个数据块来保存。 
    4)设备文件、FIFO和socket等特殊文件没有数据块,设备文件的主设备号和次设备号保存在inode中。


注*:目录中记录项文件类型

编码   文件类型
0 Unknown
1 Regular file
2 Directory
3 Character device
4 Block device
5 Named pipe
6 Socket
7 Symbolic link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注**:数据块寻址 

  从上图可以看出,索引项Blocks[13]指向两级的间接寻址块,最多可表示(b/4)2+b/4+12个数据块,对于1K的块大小最大可表示64.26MB的文件。索引项Blocks[14]指向三级的间接寻址块,最多可表示(b/4)3+(b/4)2+b/4+12个数据块,对于1K的块大小最大可表示16.06GB的文件。 
  可见,这种寻址方式对于访问不超过12个数据块的小文件是非常快的,访问文件中的任意数据只需要两次读盘操作,一次读inode(也就是读索引项)一次读数据块。而访问大文件中的数据则需要最多五次读盘操作:inode、一级间接寻址块、二级间接寻址块、三级间接寻址块、数据块。实际上,磁盘中的inode和数据块往往已经被内核缓存了,读大文件的效率也不会太低。


总结图:(请下载后查看,或放大) 

(十三)linux文件系统详解(基于ext2文件系统)【转】的更多相关文章

  1. Linux ext2/ext3文件系统详解

    转载: Linux ext2/ext3文件系统使用索引节点来记录文件信息,作用像windows的文件分配表.索引节点是一个结构,它包含了一个文件的长度.创建及修改时间.权限.所属关系.磁盘中的位置等信 ...

  2. [转帖]Linux文件系统详解

    Linux文件系统详解 https://www.cnblogs.com/alantu2018/p/8461749.html 贼复杂.. 从操作系统的角度详解Linux文件系统层次.文件系统分类.文件系 ...

  3. [自制操作系统] JOS文件系统详解&支持工作路径&MSH

    本文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将详细分析JOS的文件系统及文件描述符的实现方法. 第二部分将实现工作路径,提供新的系统调用,完善用户空间工具. 本文中支持的新特性: 支持进程工作目录 提供getcwd与c ...

  4. Linux 系统结构详解

    Linux 系统结构详解 Linux系统一般有4个主要部分: 内核.shell.文件系统和应用程序.内核.shell和文件系统一起形成了基本的操作系统结构,它们使得用户可以运行程序.管理文件并使用系统 ...

  5. Linux系统结构详解(转)

    Linux系统一般有4个主要部分: 内核.shell.文件系统和应用程序.内核.shell和文件系统一起形成了基本的操作系统结构,它们使得用户可以运行程序.管理文件并使用系统.部分层次结构如图1-1所 ...

  6. Linux init详解(转)

    Linux init详解 一.什么是INIT: init是Linux系统操作中不可缺少的程序之一. 所谓的init进程,它是一个由内核启动的用户级进程. 内核自行启动(已经被载入内存,开始运行,并已初 ...

  7. Linux内存详解

    --Linux内存详解 -----------------2014/05/24 Linux的内存上表现的不像windows那么直观,本文准备详细的介绍一下Linux的内存. 请看这下有linux命令f ...

  8. Docker 基础技术之 Linux cgroups 详解

    PS: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公众号:aCloudDeveloper,专注技术分享,努力打造干货分享平台,二维码在文末可以扫,谢谢大家. 推荐大家到公众号阅读,那里阅读体验更好,也沉淀了很多篇干货. 前面两篇 ...

  9. Linux 目录详解 树状目录结构图

    1.树状目录结构图 2./目录 目录 描述 / 第一层次结构的根.整个文件系统层次结构的根目录. /bin/ 需要在单用户模式可用的必要命令(可执行文件):面向所有用户,例如:cat.ls.cp,和/ ...

随机推荐

  1. wtform 表单示例

    用户注册 from flask import Flask, render_template, request, redirect from wtforms import Form from wtfor ...

  2. 1060 最复杂的数(反素数玄学dfs)

    1060 最复杂的数 题目来源: Ural 1748 基准时间限制:1 秒 空间限制:131072 KB 分值: 40 难度:4级算法题 把一个数的约数个数定义为该数的复杂程度,给出一个n,求1-n中 ...

  3. Balala Power!(大数+思维)

    Balala Power! Time Limit: 4000/2000 MS (Java/Others)    Memory Limit: 131072/131072 K (Java/Others)T ...

  4. Git使fork项目与源项目保持一致方法

    Github上经常干的一件事情是看到好的项目,总会fork到自己的项目列表里,但是源项目如果更新了,怎么同步到我们自己的fork项目呢? 操作如下: 先clone自己的fork项目到本地工程目录, g ...

  5. JavaScript中对事件简单的理解

    事件(event) 1.什么是JavaScript事件? 事件是文档或浏览器中发生的特定交互瞬间. 2.事件流 事件流描述的是从页面中接受事件的顺序,包含IE提出的事件冒泡流与Netscape提出的事 ...

  6. Server Objects Extension(SOE)开发(三)

    前言 SOE出现之前,一些复杂.耗时的gis操作,通常都是使用gp服务实现的.前面将gp服务和soe进行了对比分析,为了测试两种的效率,曾经做了个demo,使用soe和gp同时执行相同的业务逻辑,记录 ...

  7. python的基础数据类型笔记

    注意:此文章基于python3.0以上做的笔记. python的基础数据类型大体有一下几种 一.int int类型有以下几种方法 .bit_length 返回数据在内存中所占的比特位 如下: prin ...

  8. Git中如何将代码恢复到之前某个节点

    本文主要讲如何使用小乌龟软件将代码恢复到之前某个节点. 一 说明 在实际项目开发中,都是很多人一起联合开发,往往会遇到这种情况:马上要发版本了,突然发现一个致命BUG,而这个BUG是由于某个小伙伴修改 ...

  9. XE2安装JVCL

    XE2安装JVCL1. 下载:要分别下载JCL和JVCL安装包,不可以图省事不下载前者.http://sourceforge.net/projects/jcl/files/JCL%20Releases ...

  10. TGraphicControl(自绘就2步,直接自绘自己,不需要调用VCL框架提供的函数重绘所有子控件,也不需要自己来提供PaintWindow函数让管理框架来调用)与TControl关键属性方法速记(Repaint要求父控件执行详细代码来重绘自己,还是直接要求Invalidate无效后Update刷新父控件,就看透明不透明这个属性,因为计算显示的区域有所不同)

    TGraphicControl = class(TControl) private FCanvas: TCanvas; procedure WMPaint(var Message: TWMPai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