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ket解决粘包问题1
粘包是指发送端发送的包速度过快,到接收端那边多包并成一个包的现象,比如发送端连续10次发送1个字符'a',因为发送的速度很快,接收端可能一次就收到了10个字符'aaaaaaaaaa',这就是接收端的粘包。
可能我们在平时练习时没觉的粘包有什么危害,或者通过把发送端发送的速率调慢来解决粘包,但在实时通信中,发送端常常是单片机或者其他系统的信息采集机,它们的发送速率是无法控制的,如果不解决接收端的粘包问题,我们无法获得正常的信息。
就以我自己正在做的项目来说,接收端是一台单频指标测量仪,它会把当前测量的单频指标信息通过socket接口发送给服务器,发送包长度约100字节,1s能发送10个包左右,如果我不实时处理粘包,为前台就无法实时展示采集到的单频指标信息。
下面演示的通信是在之前的框架基础上增加的一些代码,首先先创建一个包模拟类生成类PackageBuilder,它可以自动生成长度不一的包,用于测试发送,代码如下,因为与通信无关所以对里面的代码不做说明。
public static class PackageBuilder
{
static StringBuilder package = new StringBuilder();
public static string[] BuildPackage(int count)
{
Random random = new Random();
int dataLength;
string[] packageArr = new string[count];
int myChar;
for (int j = ; j < count; j++)
{
dataLength = random.Next() + ;
package.Append("HEAD|H1|"+dataLength);
package.Append("data:");
for (int i = ; i < dataLength-; i++)
{
myChar = random.Next() + ; package.Append((char)myChar);
} packageArr[j] = package.ToString();
package.Clear();
} return packageArr; }
在main函数中测试一下生成的包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str = PackageBuilder.BuildPackage();
for (int i = ; i < ; i++)
{ // str = PackageBuilder.BuildPackage();
Console.WriteLine(str[i]);
// Thread.Sleep(500);
} Console.Read(); }

解决粘包问题有多种方法,根据发送包的结构,我采取的是根据包数据长度分包的方法。
如上图所示,我们发送包结构为:包头+数据长度+数据,包头(HEAD|H1|)是固定长度,内容基本不变,数据长度(两个字节)是变化的,数据(data:+随机字符)也是变化的,其中数字之后的所有内容都是数据,包括'data:'。
前奏讲完了下篇文章回到socket。
Socket解决粘包问题1的更多相关文章
- c# socket 解决粘包,半包
处理原理: 半包:即一条消息底层分几次发送,先有个头包读取整条消息的长度,当不满足长度时,将消息临时缓存起来,直到满足长度再解码 粘包:两条完整/不完整消息粘在一起,一般是解码完上一条消息,然后再判断 ...
- 网络编程基础【day09】:socket解决粘包问题之MD5(八)
本节内容 1.概述 2.代码实现 一.概述 上一篇博客讲到的用MD5来校验还是用的之前解决粘包的方法,就是客户端发送一个请求,等待服务端的确认的这样的一个笨方法.下面我们用另外一种方法:就是客户端已经 ...
- Socket解决粘包问题2
在AsynServer中对接收函数增加接收判断,如果收到客户端发送的请求信息,则发送10个测试包给发送端,否则继续接收,修改后的接收代码如下: private void AsynReceive() { ...
- Python开发【socket篇】解决粘包
客户端 import os import json import struct import socket sk = socket.socket() sk.connect(('127.0.0.1',8 ...
- 【python】-- Socket粘包问题 ,解决粘包的几种方法、socket文件下载,md5值检验
上一篇随笔:“socket 接收大数据”,在win系统上能够运行,并且解决了大数据量的数据传输出现的问题,但是运行在linux系统上就会出现如下图所示的情况: 就是服务端两次发送给客户端的数据(第一次 ...
- day31——recv工作原理、高大上版解决粘包方式、基于UDP协议的socket通信
day31 recv工作原理 源码解释: Receive up to buffersize bytes from the socket. 接收来自socket缓冲区的字节数据, For the opt ...
- 一个完整的socket recv()案例,包括解决粘包、服务器主动推数据的问题
前言: 本文是针对socket长连接(涉及到服务器主动推数据),每个包头的拼接算法和长度都不一样,具体的包头小伙伴们问自己公司的开发吧,本文只是提供思路.再啰嗦一句:recv到的包头中数字进行某种运算 ...
- python之socket编程------粘包
一.粘包 什么是粘包 只有TCP只有粘包现象,UDP永远不会粘包 所谓粘包问题主要还是因为接收方不知道之间的界限,不知道一次性提取多少字节的数据所造成的 两种情况发生粘包: 1.发送端需要等缓冲区满才 ...
- python3全栈开发-什么是粘包、粘包现象、如何解决粘包
一.粘包现象 让我们基于tcp先制作一个远程执行命令的程序(1:执行错误命令 2:执行ls 3:执行ifconfig) 注意注意注意: res=subprocess.Popen(cmd.decode( ...
随机推荐
- Android进阶篇-内存管理
很多时候我们需要考虑Android平台上的内存管理问题,Dalvik VM给每个进程都分配了一定量的可用堆内存,当我们处理一些耗费资源的操作时可能会产生OOM错误(OutOfMemoryError)这 ...
- android & Linux uevent机制
Linux uevent机制 Uevent是内核通知android有状态变化的一种方法,比如USB线插入.拔出,电池电量变化等等.其本质是内核发送(可以通过socket)一个字符串,应用层(andro ...
- poj3264Balanced Lineup(RMQ)
http://poj.org/problem?id=3264 RMQ讲解 http://dongxicheng.org/structure/lca-rmq/ j = log2K dp[i][j] = ...
- bzoj2763
首先是稀疏图,不难想到dij+heap 观察题目可以知道,0<=k<=10; 所以比较裸的想法就是,d[i,j]表示已经免费了i条线路后到达j的最短路 容易得到 d[i,j]:=min(d ...
- ArchLinux安装开源VMware Tools
首先按照传统的Linux下安装VMware Tools的方法[1]]出现了很多的错误,安装过程完全没有办法进行下去.我在ArchLinux Wiki中看到这样一句说:VMware Tools for ...
- ☀【JS】eval
避免使用 eval <!doctype html> <html lang="zh-CN"> <head> <meta charset=&q ...
- easyui datagrid plunges 扩展 插件
项目使用 springmvc4.x spring4.x hibernate4.x easyui 为了便于开发,扩展了easyui 的 datagrid 功能,下面直接贴上扩展代码: /** * ...
- 【转】objective-c基本数据类型之输出格式符
原文网址:http://blog.csdn.net/mamong/article/details/8255691 基本数据类型 1. int 输出格式符:%i, %d, %o %x, 2. float ...
- geoserver扫盲 openlayers相关
转自:http://www.cnblogs.com/lzlynn/archive/2008/07/29/1255702.html WMS: Web Map Service(Web地图服务 ) l 利 ...
- haporoxy的keeplaive ZZ
转载一个别人总结的http://hi.baidu.com/%D3%E3%B5%C1%B5%C1/blog/item/04ffd1b1854f69ef30add1e8.html httpclose,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