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包是指发送端发送的包速度过快,到接收端那边多包并成一个包的现象,比如发送端连续10次发送1个字符'a',因为发送的速度很快,接收端可能一次就收到了10个字符'aaaaaaaaaa',这就是接收端的粘包。

  可能我们在平时练习时没觉的粘包有什么危害,或者通过把发送端发送的速率调慢来解决粘包,但在实时通信中,发送端常常是单片机或者其他系统的信息采集机,它们的发送速率是无法控制的,如果不解决接收端的粘包问题,我们无法获得正常的信息。

  就以我自己正在做的项目来说,接收端是一台单频指标测量仪,它会把当前测量的单频指标信息通过socket接口发送给服务器,发送包长度约100字节,1s能发送10个包左右,如果我不实时处理粘包,为前台就无法实时展示采集到的单频指标信息。

  下面演示的通信是在之前的框架基础上增加的一些代码,首先先创建一个包模拟类生成类PackageBuilder,它可以自动生成长度不一的包,用于测试发送,代码如下,因为与通信无关所以对里面的代码不做说明。

  public static class PackageBuilder
{
static StringBuilder package = new StringBuilder();
public static string[] BuildPackage(int count)
{
Random random = new Random();
int dataLength;
string[] packageArr = new string[count];
int myChar;
for (int j = ; j < count; j++)
{
dataLength = random.Next() + ;
package.Append("HEAD|H1|"+dataLength);
package.Append("data:");
for (int i = ; i < dataLength-; i++)
{
myChar = random.Next() + ; package.Append((char)myChar);
} packageArr[j] = package.ToString();
package.Clear();
} return packageArr; }

  在main函数中测试一下生成的包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str = PackageBuilder.BuildPackage();
for (int i = ; i < ; i++)
{ // str = PackageBuilder.BuildPackage();
Console.WriteLine(str[i]);
// Thread.Sleep(500);
} Console.Read(); }

解决粘包问题有多种方法,根据发送包的结构,我采取的是根据包数据长度分包的方法。

如上图所示,我们发送包结构为:包头+数据长度+数据,包头(HEAD|H1|)是固定长度,内容基本不变,数据长度(两个字节)是变化的,数据(data:+随机字符)也是变化的,其中数字之后的所有内容都是数据,包括'data:'。

前奏讲完了下篇文章回到socket。

Socket解决粘包问题1的更多相关文章

  1. c# socket 解决粘包,半包

    处理原理: 半包:即一条消息底层分几次发送,先有个头包读取整条消息的长度,当不满足长度时,将消息临时缓存起来,直到满足长度再解码 粘包:两条完整/不完整消息粘在一起,一般是解码完上一条消息,然后再判断 ...

  2. 网络编程基础【day09】:socket解决粘包问题之MD5(八)

    本节内容 1.概述 2.代码实现 一.概述 上一篇博客讲到的用MD5来校验还是用的之前解决粘包的方法,就是客户端发送一个请求,等待服务端的确认的这样的一个笨方法.下面我们用另外一种方法:就是客户端已经 ...

  3. Socket解决粘包问题2

    在AsynServer中对接收函数增加接收判断,如果收到客户端发送的请求信息,则发送10个测试包给发送端,否则继续接收,修改后的接收代码如下: private void AsynReceive() { ...

  4. Python开发【socket篇】解决粘包

    客户端 import os import json import struct import socket sk = socket.socket() sk.connect(('127.0.0.1',8 ...

  5. 【python】-- Socket粘包问题 ,解决粘包的几种方法、socket文件下载,md5值检验

    上一篇随笔:“socket 接收大数据”,在win系统上能够运行,并且解决了大数据量的数据传输出现的问题,但是运行在linux系统上就会出现如下图所示的情况: 就是服务端两次发送给客户端的数据(第一次 ...

  6. day31——recv工作原理、高大上版解决粘包方式、基于UDP协议的socket通信

    day31 recv工作原理 源码解释: Receive up to buffersize bytes from the socket. 接收来自socket缓冲区的字节数据, For the opt ...

  7. 一个完整的socket recv()案例,包括解决粘包、服务器主动推数据的问题

    前言: 本文是针对socket长连接(涉及到服务器主动推数据),每个包头的拼接算法和长度都不一样,具体的包头小伙伴们问自己公司的开发吧,本文只是提供思路.再啰嗦一句:recv到的包头中数字进行某种运算 ...

  8. python之socket编程------粘包

    一.粘包 什么是粘包 只有TCP只有粘包现象,UDP永远不会粘包 所谓粘包问题主要还是因为接收方不知道之间的界限,不知道一次性提取多少字节的数据所造成的 两种情况发生粘包: 1.发送端需要等缓冲区满才 ...

  9. python3全栈开发-什么是粘包、粘包现象、如何解决粘包

    一.粘包现象 让我们基于tcp先制作一个远程执行命令的程序(1:执行错误命令 2:执行ls 3:执行ifconfig) 注意注意注意: res=subprocess.Popen(cmd.decode( ...

随机推荐

  1. 关于标准库中的ptr_fun/binary_function/bind1st/bind2nd

    http://www.cnblogs.com/shootingstars/archive/2008/11/14/860042.html 以前使用bind1st以及bind2nd很少,后来发现这两个函数 ...

  2. mysql select count(filed) 问题(where条件没有数据匹配的话也有数据返回)。

    问题: SELECT count(*),user_id FROM tb_rp_logintrace WHERE id=-1 返回结果: count(*), user_id 0             ...

  3. ruby使用IO类读写文件

    path="test.txt" port=open(path) begin port.each_line{|line| p line.to_s } ensure port.clos ...

  4. Visual Studio 那些隐藏的调试功能(转)

    原文出处:  微软互联网开发支持   Visual Studio 是一个强大的调试工具,里面很多隐藏功能少有人问津,但是在特定场景可以节省你很多时间,本文主要介绍一些Visual Studio调试相关 ...

  5. mysql show variables系统变量详解

    mysql系统变量详解 mysqld服务器维护两种变量.全局变量影响服务器的全局操作.会话变量影响具体客户端连接相关操作. 服务器启动时,将所有全局变量初始化为默认值.可以在选项文件或命令行中指定的选 ...

  6. [POJ 1155] TELE

    TELE Time Limit: 1000MS   Memory Limit: 65536K Total Submissions: 3787   Accepted: 2007 Description ...

  7. SharePoint 2010 PowerShell 系列 之 备份、还原、部署 .WSP

    转:http://www.cnblogs.com/Fengger/archive/2012/08/24/2654093.html PowerShell系列目录 最近在部署测试环境,就顺便把PowerS ...

  8. C#:实体类中做数据验证

    主要是在实体类中验证 using System; namespace Jone.Function.attribute{        /// <summary>        /// 附加 ...

  9. diamond专题(四)—— 容灾机制

    大家好,本次为大家带来diamond的容灾机制. diamond之所以表现的稳定可靠,除了架构简单之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diamond具有一套完备的容灾机制,容灾机制涉及到client和server两 ...

  10. [liu yanling]黑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1. 概述 黑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包括等价类划分法.边界值分析法.错误推测法.因果图法.判定表驱动法.正交试验设计法.功能图法等. 2. 等价类划分法 2.1.          概念 等价类划分法是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