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生命周期之前,先提一下任务的概念

任务其实就是activity 的栈它由一个或多个Activity组成的共同完成一个完整的用户体验, 换句话说任务就是” 应用程序” (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比如假设你想让用户看到某个地方的街道地图。而已经存在一个具有此功能的activity 了,那么你的activity 所需要做的工作就是把请求信息放到一个Intent 对象里面,并把它传递给startActivity()。于是地图浏览器就会显示那个地图。而当用户按下BACK 键的时候,你的activity 又会再一次的显示在屏幕上,此时任务是由2个应用程序中的相关activity组成的)栈底的是启动整个任务的Activity,栈顶的是当前运行的用户可以交互的Activity,当一个activity 启动另外一个的时候,新的activity 就被压入栈,并成为当前运行的activity。而前一个activity 仍保持在栈之中。当用户按下BACK 键的时候,当前activity 出栈,而前一个恢复为当前运行的activity。栈中保存的其实是对象,栈中的Activity 永远不会重排,只会压入或弹出,所以如果发生了诸如需要多个地图浏览器的情况,就会使得一个任务中出现多个同一Activity 子类的实例同时存在。

任务中的所有activity 是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移动的。整个的任务(即activity 栈)可以移到前台,或退至后台。举个例子说,比如当前任务在栈中存有四个activity──三个在当前activity 之下。当用户按下HOME 键的时候,回到了应用程序加载器,然后选择了一个新的应用程序(也就是一个新任务)。则当前任务遁入后台,而新任务的根activity 显示出来。然后,过了一小会儿,用户再次回到了应用程序加载器而又选择了前一个应用程序(上一个任务)。于是那个任务,带着它栈中所有的四个activity,再一次的到了前台。当用户按下BACK 键的时候,屏幕不会显示出用户刚才离开的activity(上一个任务的根

activity)。取而代之,当前任务的栈中最上面的activity 被弹出,而同一任务中的上一个activity 显示了出来。

Activity栈:先进后出规则

Android系统是一个多任务(Multi-Task)的操作系统,可以在用手机听音乐的同时,也执行其他多个程序。每多执行一个应用程序,就会多耗费一些系统内存,当同时执行的程序过多,或是关闭的程序没有正确释放掉内存,系统就会觉得越来越慢,甚至不稳定。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Android 引入了一个新的机制-- 生命周期(Life Cycle)。

Android 应用程序的生命周期是由Android 框架进行管理,而不是由应用程序直接控

制。通常,每一个应用程序(入口一般会是一个Activity 的onCreate 方法),都会产生

一个进程(Process)。当系统内存即将不足的时候,会依照优先级自动进行进程(process)的回收。不管是使用者或开发者, 都无法确定的应用程序何时会被回收。所以为了很好的防止数据丢失和其他问题,了解生命周期很重要。

Activity生命周期:

图3.1activity生命周期图

Activity整个生命周期的4种状态、7个重要方法和3个嵌套循环

1>   四种状态

  1. 活动(Active/Running)状态

当Activity运行在屏幕前台(处于当前任务活动栈的最上面),此时它获取了焦点能响应用户的操作,属于运行状态,同一个时刻只会有一个Activity 处于活动(Active)或运行

(Running)状态

  1. 暂停(Paused)状态

当Activity失去焦点但仍对用户可见(如在它之上有另一个透明的Activity或Toast、AlertDialog等弹出窗口时)它处于暂停状态。暂停的Activity仍然是存活状态(它保留着所有的状态和成员信息并保持和窗口管理器的连接),但是当系统内存极小时可以被系统杀掉

3.      停止(Stopped)状态

完全被另一个Activity遮挡时处于停止状态,它仍然保留着所有的状态和成员信息。只是对用户不可见,当其他地方需要内存时它往往被系统杀掉

4.      非活动(Dead)状态

Activity 尚未被启动、已经被手动终止,或已经被系统回收时处于非活动的状态,要手动终止Activity,可以在程序中调用"finish"方法。

如果是(按根据内存不足时的回收规则)被系统回收,可能是因为内存不足了

内存不足时,Dalvak 虚拟机会根据其内存回收规则来回收内存:

1. 先回收与其他Activity 或Service/Intent Receiver 无关的进程(即优先回收独

立的Activity)因此建议,我们的一些(耗时)后台操作,最好是作成Service的形式

2.不可见(处于Stopped状态的)Activity

3.Service进程(除非真的没有内存可用时会被销毁)

4.非活动的可见的(Paused状态的)Activity

5.当前正在运行(Active/Running状态的)Activity

2>  7个重要方法,当Activity从一种状态进入另一状态时系统会自动调用下面相应的方

法来通知用户这种变化

当Activity第一次被实例化的时候系统会调用,

整个生命周期只调用1次这个方法

通常用于初始化设置: 1、为Activity设置所要使用的布局文件2、为按钮绑定监听器等静态的设置操作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当Activity可见未获得用户焦点不能交互时系统会调用

onStart();

当Activity已经停止然后重新被启动时系统会调用

onRestart();

当Activity可见且获得用户焦点能交互时系统会调用

onResume();

当系统启动另外一个新的Activity时,在新Activity启动之前被系统调用保存现有的Activity中的持久数据、停止动画等,这个实现方法必须非常快。当系统而不是用户自己出于回收内存时,关闭了activity 之后。用户会期望当他再次回到这个activity 的时候,它仍保持着上次离开时的样子。此时用到了onSaveInstanceState(),方法onSaveInstanceState()用来保存Activity被杀之前的状态,在onPause()之前被触发,当系统为了节省内存销毁了Activity(用户本不想销毁)时就需要重写这个方法了,当此Activity再次被实例化时会通过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将已经保存的临时状态数据传入因为onSaveInstanceState()方法不总是被调用,触发条件为(按下HOME键,按下电源按键关闭屏幕,横竖屏切换情况下),你应该仅重写onSaveInstanceState()来记录activity的临时状态,而不是持久的数据。应该使用onPause()来存储持久数据。

onPause();

当Activity被新的Activity完全覆盖不可见时被系统调用

onStop();

当Activity(用户调用finish()或系统由于内存不足)被系统销毁杀掉时系统调用,(整个生命周期只调用1次)用来释放onCreate ()方法中创建的资源,如结束线程等

onDestroy();

3>  3个嵌套循环

1.Activity完整的生命周期:从第一次调用onCreate()开始直到调用onDestroy()结束

2.Activity的可视生命周期:从调用onStart()到相应的调用onStop()

在这两个方法之间,可以保持显示Activity所需要的资源。如在onStart()中注册一个广播接收者监听影响你的UI的改变,在onStop() 中注销。

3.Activity的前台生命周期:从调用onResume()到相应的调用onPause()。

举例说明:

例1:有3个Acitivity,分别用One,Two(透明的),Three表示,One是应用启动时的主Activity

启动第一个界面Activity One时,它的次序是

onCreate (ONE) - onStart (ONE) - onResume(ONE)

点"打开透明Activity"按钮时,这时走的次序是

onPause(ONE) - onCreate(TWO) - onStart(TWO) - onResume(TWO)

再点back回到第一个界面,Two会被杀这时走的次序是

onPause(TWO) - onActivityResult(ONE) - onResume(ONE) - onStop(TWO) - onDestroy(TWO)

点"打开全屏Activity"按钮时,这时走的次序是

onPause(ONE) - onCreate(Three) - onStart(Three) - onResume(Three) - onStop(ONE)

再点back回到第一个界面,Three会被杀这时走的次序是

onPause(Three) - onActivityResult(ONE) - onRestart(ONE) - onStart(ONE)- onResume(ONE) - onStop(Three) - onDestroy(Three)

再点back退出应用时,它的次序是

onPause(ONE) - onStop(ONE) - onDestroy(ONE)

例2:横竖屏切换时候Activity的生命周期

他切换时具体的生命周期是怎么样的:

1、新建一个Activity,并把各个生命周期打印出来

2、运行Activity,得到如下信息

onCreate-->
onStart-->
onResume-->

3、按crtl+f12切换成横屏时

onSaveInstanceState-->
onPause-->
onStop-->
onDestroy-->
onCreate-->
onStart-->
onRestoreInstanceState-->
onResume-->

4、再按crtl+f12切换成竖屏时,发现打印了两次相同的log

onSaveInstanceState-->
onPause-->
onStop-->
onDestroy-->
onCreate-->
onStart-->
onRestoreInstanceState-->
onResume-->
onSaveInstanceState-->
onPause-->
onStop-->
onDestroy-->
onCreate-->
onStart-->
onRestoreInstanceState-->
onResume-->

5、修改AndroidManifest.xml,把该Activity添加android:configChanges="orientation",执行步骤3

onSaveInstanceState-->
onPause-->
onStop-->
onDestroy-->
onCreate-->
onStart-->
onRestoreInstanceState-->
onResume-->

6、再执行步骤4,发现不会再打印相同信息,但多打印了一行onConfigChanged

onSaveInstanceState-->
onPause-->
onStop-->
onDestroy-->
onCreate-->
onStart-->
onRestoreInstanceState-->
onResume-->
onConfigurationChanged-->

7、把步骤5的android:configChanges="orientation" 改成 android:configChanges="orientation|keyboardHidden",执行步骤3,就只打印onConfigChanged

onConfigurationChanged-->

8、执行步骤4

onConfigurationChanged-->
onConfigurationChanged-->

总结:

1、不设置Activity的android:configChanges时,切屏会重新调用各个生命周期,切横屏时会执行一次,切竖屏时会执行两次

2、设置Activity的android:configChanges="orientation"时,切屏还是会重新调用各个生命周期,切横、竖屏时只会执行一次

3、设置Activity的android:configChanges="orientation|keyboardHidden"时,切屏不会重新调用各个生命周期,只会执行onConfigurationChanged方法

总结一下整个Activity的生命周期

补充一点,当前Activity产生事件弹出Toast和AlertDialog的时候Activity的生命周期不会有改变

Activity运行时按下HOME键(跟被完全覆盖是一样的):onSaveInstanceState --> onPause --> onStop,再次进入激活状态时: onRestart -->onStart--->onResume

BroadcastReceive广播接收器生命周期:

生命周期只有十秒左右,如果在 onReceive() 内做超过十秒内的事情,就会报ANR(Application No Response) 程序无响应的错误信息

它的生命周期为从回调onReceive()方法开始到该方法返回结果后结束

Service服务生命周期:

图3.2service生命周期图

Service完整的生命周期:从调用onCreate()开始直到调用onDestroy()结束

Service有两种使用方法:

1>以调用Context.startService()启动,而以调用Context.stopService()结束

2>以调用Context.bindService()方法建立,以调用Context.unbindService()关闭

service重要的生命周期方法

当用户调用startService ()或bindService()时,Service第一次被实例化的时候系统会调用,整个生命周期只调用1次这个方法,通常用于初始化设置。注意:多次调用startService()或bindService()方法不会多次触发onCreate()方法

void onCreate()

当用户调用stopService()或unbindService()来停止服务时被系统调用,(整个生命周期只调用1次)用来释放onCreate()方法中创建的资源

void onDestroy()

通过startService()方法启动的服务

初始化结束后系统会调用该方法,用于处理传递给startService()的Intent对象。如音乐服务会打开Intent 来探明将要播放哪首音乐,并开始播放。注意:多次调用startService()方法会多次触发onStart()方法

void onStart(Intent intent)

通过bindService ()方法启动的服务

初始化结束后系统会调用该方法,用来绑定传递给bindService 的Intent 的对象。注意:多次调用bindService()时,如果该服务已启动则不会再触发此方法

IBinder onBind(Intent intent)

用户调用unbindService()时系统调用此方法,Intent 对象同样传递给该方法

boolean onUnbind(Intent intent)

如果有新的客户端连接至该服务,只有当旧的调用onUnbind()后,新的才会调用该方法

void onRebind(Intent intent)

补充: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与onSaveInstanceSt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配合使用,见如下代码,达到显示activity被系统杀死前的状态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if (null != savedInstanceState) {
String _userid = savedInstanceState.getString("StrUserId");
String _uid = savedInstanceState.getString("StrUid");
String _serverid = savedInstanceState.getString("StrServerId");
String _servername = savedInstanceState.getString("StrServerName");
int _rate = savedInstanceState.getInt("StrRate");
//updateUserId(_userid);
//updateUId(_uid);
//updateServerId(_serverid);
//updateUserServer(_servername);
//updateRate(_rate);
}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SaveInstanceSt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
super.onSaveInstanceState(savedInstanceState);
savedInstanceState.putString("StrUserId", getUserId());
savedInstanceState.putString("StrUid", getUId());
savedInstanceState.putString("StrServerId", getServerId());
savedInstanceState.putString("StrServerName", getServerName());
savedInstanceState.putInt("StrRate", getRate());
}

引发activity摧毁和重建的其他情形

除了系统处于内存不足的原因会摧毁activity之外, 某些系统设置的改变也会导致activity的摧毁和重建. 例如改变屏幕方向(见上例), 改变设备语言设定, 键盘弹出等.

Android四大组件的生命周期的更多相关文章

  1. android四大组件详解--摘

    Android四大基本组件介绍与生命周期 Android四大基本组件分别是Activity,Service服务,Content Provider内容提供者,BroadcastReceiver广播接收器 ...

  2. Android四大组件详解

    注:本文主要来自网易的一个博主的文章,经过阅读,总结,故留下文章在此 Android四大基本组件介绍与生命周期 Android四大基本组件分别是Activity,Service服务,Content P ...

  3. Android四大组件之——Activity的生命周期(图文详解)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处注明本博客网址:http://www.cnblogs.com/JohnTsai       联系方式:JohnTsai.Work@gmail.com       [Andro ...

  4. Android 四大组件之Activity生命周期

    写这篇博文之前,已经对android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这篇博文主要讲述android的Activity的生命周期,这是android开发者必须掌握的知识.android的Activity组件拥有7个 ...

  5. Android React Native组件的生命周期及回调函数

    熟悉android的童鞋应该都清楚,android是有生命周期的,其很多组件也是有生命周期.今天小编和大家分享的React Native组件的生命周期,还不了解的童鞋,赶紧来围观吧 在android开 ...

  6. Android四大组件之一“广播”

    前言 Android四大组件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了,今天谈谈的是Android中的广播机制.在我们上学的时候,每个班级的教室里都会装有一个喇叭,这些喇叭都是接入到学校的广播室的,一旦有什么重要的通知,就 ...

  7. android四大组件(简单总结)

    activity 一个Activity通常就是一个单独的屏幕(窗口) Activity之间通过Intent进行通信 android应用中每一个Activity都必须要在AndroidManifest. ...

  8. Android 四大组件之再论service

    service常见的有2种方式,本地service以及remote service. 这2种的生命周期,同activity的通信方式等,都不相同. 关于这2种service如何使用,这里不做介绍,只是 ...

  9. Android成长日记-Android四大组件之Service组件的学习

    1.什么是Service? Service是Android四大组件中与Activity最相似的组件,它们都代表可执行的程序,Service与Activity的区别在于:Service一直在后台运行,它 ...

随机推荐

  1. [转]Makefile中的wildcard/notdir/patsubst

    1.wildcard : 扩展通配符 2.notdir : 去除路径 3.patsubst :替换通配符 例子:建立一个测试目录,在测试目录下建立一个名为sub的子目录$ mkdir test$ cd ...

  2. map函数的应用:UVa156-Ananagrams

    Ananagrams Most crossword puzzle fans are used to anagrams - groups of words with the same letters i ...

  3. python基础——11(模块初识)

    一.函数回调 # 提前写出函数的调用,再去考虑函数体的实现 # 怎么样提前写出函数的调用:在另一个函数中写出函数的调用 # 再去考虑函数体的实现:根据实际的需求 # 自定义一个sleep def my ...

  4. STM32F407 ADC 个人笔记

    1. ADC概述(STM32F4xx系列) 3 个 ADC 可分别独立使用 也可使用双重/三重模式(提高采样率) 2 个通道组 规则通道:相当于正常运行的程序 注入通道:相当于中断(可以打断规则通道的 ...

  5. 【LeetCode】Combination Sum II(组合总和 II)

    这道题是LeetCode里的第40道题. 题目要求: 给定一个数组 candidates 和一个目标数 target ,找出 candidates 中所有可以使数字和为 target 的组合. can ...

  6. 有关C语言指针访问问题

    C语言指针访问问题今天有了一些理解. char *p; char *q; char k[10000]; 我之前一直以为他们两个一样用,因为之前看到说k也是一个地址,我忽略了后面的一句话,k是连续的一段 ...

  7. 【bzoj4930】棋盘 费用流

    题目描述 给定一个n×n的棋盘,棋盘上每个位置要么为空要么为障碍.定义棋盘上两个位置(x,y),(u,v)能互相攻击当前仅 当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x=u或y=v 2:对于(x,y)与(u,v)之间 ...

  8. 【2018.10.27】CXM笔记

    一个数大约有 $O(\sqrt(n)/log^2(n))$ 个约数. 1. 一个棋盘,每个格子最开始都是白的.可以按一个格子,它马跳(日字跳)能到达的 $8$ 个格子反色(当前格不反色).问有多少种方 ...

  9. Java 面试参考指南 — 同步

    同步 在多线程程序中,同步修饰符用来控制对临界区代码的访问.其中一种方式是用synchronized关键字来保证代码的线程安全性.在Java中,synchronized修饰的代码块或方法不会被多个线程 ...

  10. c/s委托练习

    今天玩了玩C/S开发,也随便练习了很久不用的委托 父窗体中写的代码 #region 委托与事件传递    public delegate void TextChangedHandler(str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