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 from:http://www.cppblog.com/cxiaojia/archive/2012/07/31/185760.html

基本数据结构:链表(list)

谈到链表之前,先说一下线性表。线性表是最基本、最简单、也是最常用的一种数据结构。线性表中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是一对一的关系,即除了第一个和最后一个数据元素之外,其它数据元素都是首尾相接的。线性表有两种存储方式,一种是顺序存储结构,另一种是链式存储结构。

顺序存储结构就是两个相邻的元素在内存中也是相邻的。这种存储方式的优点是查询的时间复杂度为O(1),通过首地址和偏移量就可以直接访问到某元素,关于查找的适配算法很多,最快可以达到O(logn)。缺点是插入和删除的时间复杂度最坏能达到O(n),如果你在第一个位置插入一个元素,你需要把数组的每一个元素向后移动一位,如果你在第一个位置删除一个元素,你需要把数组的每一个元素向前移动一位。还有一个缺点,就是当你不确定元素的数量时,你开的数组必须保证能够放下元素最大数量,遗憾的是如果实际数量比最大数量少很多时,你开的数组没有用到的内存就只能浪费掉了。

我们常用的数组就是一种典型的顺序存储结构,如图1。

链式存储结构就是两个相邻的元素在内存中可能不是相邻的,每一个元素都有一个指针域,指针域一般是存储着到下一个元素的指针。这种存储方式的优点是插入和删除的时间复杂度为O(1),不会浪费太多内存,添加元素的时候才会申请内存,删除元素会释放内存,。缺点是访问的时间复杂度最坏为O(n),关于查找的算法很少,一般只能遍历,这样时间复杂度也是线性(O(n))的了,频繁的申请和释放内存也会消耗时间。

顺序表的特性是随机读取,也就是访问一个元素的时间复杂度是O(1),链式表的特性是插入和删除的时间复杂度为O(1)。要根据实际情况去选取适合自己的存储结构。

链表就是链式存储的线性表。根据指针域的不同,链表分为单向链表、双向链表、循环链表等等。

一、 单向链表(slist)

链表中最简单的一种是单向链表,每个元素包含两个域,值域和指针域,我们把这样的元素称之为节点。每个节点的指针域内有一个指针,指向下一个节点,而最后一个节点则指向一个空值。如图2就是一个单向链表。

一个单向链表的节点被分成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保存或者显示关于节点的信息,第二个部分存储下一个节点的地址。单向链表只可向一个方向遍历。

我写了一个简单的C++版单向链表类模板,就用这段代码讲解一下一个具体的单向链表该怎么写(代码仅供学习),当然首先你要具备C++基础知识和简单的模板元编程。
完整代码

首先我们要写一个节点类,链表中的每一个节点就是一个节点类的对象。如图3。

代码如下:

template<class T>
class slistNode
{
    public:
    slistNode(){next=NULL;}//初始化
    T data;//值
    slistNode* next;//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
};

第二步,写单链表类的声明,包括属性和方法。

代码如下:

template<class T>
class myslist
{
    private:
    unsigned int listlength;
    slistNode<T>* node;//临时节点
    slistNode<T>* lastnode;//头结点
    slistNode<T>* headnode;//尾节点
    public:
        myslist();//初始化
        unsigned int length();//链表元素的个数
        void add(T x);//表尾添加元素
        void traversal();//遍历整个链表并打印
        bool isEmpty();//判断链表是否为空
        slistNode<T>* find(T x);//查找第一个值为x的节点,返回节点的地址,找不到返回NULL
        void Delete(T x);//删除第一个值为x的节点
        void insert(T x,slistNode<T>* p);//在p节点后插入值为x的节点
        void insertHead(T x);//在链表的头部插入节点
};

第三步,写构造函数,初始化链表类的属性。

代码如下:

template<class T>
myslist<T>::myslist()
{
    node=NULL;
    lastnode=NULL;
    headnode=NULL;
    listlength=0;
}

第四步,实现add()方法。

代码如下:

template<class T>
void  myslist<T>::add(T x)
{
    node=new slistNode<T>();//申请一个新的节点
    node->data=x;//新节点赋值为x
    if(lastnode==NULL)//如果没有尾节点则链表为空,node既为头结点,又是尾节点
    {
        headnode=node;
        lastnode=node;
    }
    else//如果链表非空
    {
        lastnode->next=node;//node既为尾节点的下一个节点
        lastnode=node;//node变成了尾节点,把尾节点赋值为node
    }
    ++listlength;//元素个数+1
}

第五步,实现traversal()函数,遍历并输出节点信息。

代码如下:

template<class T>
void  myslist<T>::traversal()
{
    node=headnode;//用临时节点指向头结点
    while(node!=NULL)//遍历链表并输出
    {
        cout<<node->data<<ends;
        node=node->next;
    }
    cout<<endl;
}

第六步,实现isEmpty()函数,判断链表是否为空,返回真为空,假则不空。

代码如下:

template<class T>
bool  myslist<T>::isEmpty()
{
    return listlength==0;
}

第七步,实现find()函数。

代码如下:

template<class T>
slistNode<T>* myslist<T>::find(T x)
{
    node=headnode;//用临时节点指向头结点
    while(node!=NULL&&node->data!=x)//遍历链表,遇到值相同的节点跳出
    {
        node=node->next;
    }
    return node;//返回找到的节点的地址,如果没有找到则返回NULL
}

第八步,实现delete()函数,删除第一个值为x的节点,如图4。

代码如下:

template<class T>
void  myslist<T>::Delete(T x)
{
    slistNode<T>* temp=headnode;//申请一个临时节点指向头节点
    if(temp==NULL) return;//如果头节点为空,则该链表无元素,直接返回
    if(temp->data==x)//如果头节点的值为要删除的值,则删除投节点
    {
        headnode=temp->next;//把头节点指向头节点的下一个节点
        if(temp->next==NULL) lastnode=NULL;//如果链表中只有一个节点,删除之后就没有节点了,把尾节点置为空
        delete(temp);//删除头节点
        return;
    }
    while(temp->next!=NULL&&temp->next->data!=x)//遍历链表找到第一个值与x相等的节点,temp表示这个节点的上一个节点
    {
        temp=temp->next;
    }
    if(temp->next==NULL) return;//如果没有找到则返回
    if(temp->next==lastnode)//如果找到的时候尾节点
    {
        lastnode=temp;//把尾节点指向他的上一个节点
        delete(temp->next);//删除尾节点
        temp->next=NULL;
    }
    else//如果不是尾节点,如图4
    {
        node=temp->next;//用临时节点node指向要删除的节点
        temp->next=node->next;//要删除的节点的上一个节点指向要删除节点的下一个节点
        delete(node);//删除节点
        node=NULL;
    }
}

第九步,实现insert()和insertHead()函数,在p节点后插入值为x的节点。如图5。

代码如下:

template<class T>
void  myslist<T>::insert(T x,slistNode<T>* p)
{
    if(p==NULL) return;
    node=new slistNode<T>();//申请一个新的空间
    node->data=x;//如图5
    node->next=p->next;
    p->next=node;
    if(node->next==NULL)//如果node为尾节点
    lastnode=node;
}
template<class T>
void  myslist<T>::insertHead(T x)
{
    node=new slistNode<T>();
    node->data=x;
    node->next=headnode;
    headnode=node;
}

最终,我们完成一个简单的单向链表。此单向链表代码还有很多待完善的地方,以后会修改代码并不定时更新。

二、 双向链表

双向链表的指针域有两个指针,每个数据结点分别指向直接后继和直接前驱。单向链表只能从表头开始向后遍历,而双向链表不但可以从前向后遍历,也可以从后向前遍历。除了双向遍历的优点,双向链表的删除的时间复杂度会降为O(1),因为直接通过目的指针就可以找到前驱节点,单向链表得从表头开始遍历寻找前驱节点。缺点是每个节点多了一个指针的空间开销。如图6就是一个双向链表。

三、 循环链表

循环链表就是让链表的最后一个节点指向第一个节点,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圆环,可以循环遍历。单向循环链表可以单向循环遍历,双向循环链表的头节点的指针也要指向最后一个节点,这样的可以双向循环遍历。如图7就是一个双向循环链表。

四、 链表相关问题

1、如何判断一个单链表有环

2、如何判断一个环的入口点在哪里

3、如何知道环的长度

4、如何知道两个单链表(无环)是否相交

5、如果两个单链表(无环)相交,如何知道它们相交的第一个节点是什么

6、如何知道两个单链表(有环)是否相交

7、如果两个单链表(有环)相交,如何知道它们相交的第一个节点是什么

答案

基本数据结构:链表(list)的更多相关文章

  1. Python—数据结构——链表

    数据结构——链表 一.简介 链表是一种物理存储上非连续,数据元素的逻辑顺序通过链表中的指针链接次序,实现的一种线性存储结构.由一系列节点组成的元素集合.每个节点包含两部分,数据域item和指向下一个节 ...

  2. (js描述的)数据结构[链表](4)

    (js描述的)数据结构 [链表](4) 一.基本结构 二.想比于数组,链表的一些优点 1.内存空间不是必须连续的,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内存,事项灵活的内存动态管理. 2.链表不必再创建时就确定大小,并 ...

  3. 数据结构和算法(Golang实现)(12)常见数据结构-链表

    链表 讲数据结构就离不开讲链表.因为数据结构是用来组织数据的,如何将一个数据关联到另外一个数据呢?链表可以将数据和数据之间关联起来,从一个数据指向另外一个数据. 一.链表 定义: 链表由一个个数据节点 ...

  4. Redis数据结构—链表与字典的结构

    目录 Redis数据结构-链表与字典的结构 链表 Redis链表节点的结构 Redis链表的表示 Redis链表用在哪 字典 Redis字典结构总览 Redis字典结构分解 Redis字典的使用 Re ...

  5. Redis数据结构—链表与字典

    目录 Redis数据结构-链表与字典 链表 Redis链表节点的结构 Redis链表的表示 Redis链表用在哪 字典 Redis字典结构总览 Redis字典结构分解 哈希算法 解决键冲突 rehas ...

  6. [数据结构]——链表(list)、队列(queue)和栈(stack)

    在前面几篇博文中曾经提到链表(list).队列(queue)和(stack),为了更加系统化,这里统一介绍着三种数据结构及相应实现. 1)链表 首先回想一下基本的数据类型,当需要存储多个相同类型的数据 ...

  7. delphi.数据结构.链表

    链表作为一种基础的数据结构,用途甚广,估计大家都用过.链表有几种,常用的是:单链表及双链表,还有N链表,本文着重单/双链表,至于N链表...不经常用,没法说出一二三来. 在D里面,可能会用Contnr ...

  8. JavaScript数据结构——链表

    链表:存储有序的元素集合,但不同于数组,链表中的元素在内存中不是连续放置的.每个元素由一个存储元素本身的节点和一个指向下一个元素的引用(也称指针或链接)组成. 好处:可以添加或移除任意项,它会按需扩容 ...

  9. JavaScript数据结构——链表的实现

    前面楼主分别讨论了数据结构栈与队列的实现,当时所用的数据结构都是用的数组来进行实现,但是数组有的时候并不是最佳的数据结构,比如在数组中新增删除元素的时候需要将其他元素进行移动,而在javascript ...

  10. js 实现数据结构 -- 链表

    原文: 在 Javascript 中学习数据结构与算法. 概念: 链表存储有序的元素集合,但不同于数组,链表中的元素在内存中并不是连续放置的.每个 元素由一个存储元素本身的节点和一个指向下一个元素的引 ...

随机推荐

  1. bisect

    # 二分查找算法 import bisect farm = sorted(['haystack', 'needle', 'cow', 'pig']) # ['cow', 'haystack', 'ne ...

  2. HihoCoder - 1781: Another Bubble Sort (冒泡排序&逆序对)

    Sample Input 3 9 8 7 5 1 9 2 6 4 3 1 2 3 4 5 6 7 8 9 9 8 7 5 1 9 2 6 4 3 1 2 5 4 3 6 7 8 9 9 8 7 5 1 ...

  3. Spring DI

    一.   Spring DI 依赖注入 利用spring IOC实例化了对象,而DI将实例化的对象注入到需要对象的地方,完成初始化任务. 对象由spring创建,之后再由spring给属性赋值 spr ...

  4. 三值 bool? 进行与或运算后的结果

    bool? 实际上是 Nullable<Boolean> 类型,可以当作三值的 bool 类型来使用.不过三值的布尔进行与或运算时的结果与二值有什么不同吗? 本文内容 重载条件逻辑运算符“ ...

  5. .gitignore忽略git版本库中的文件(夹)

    # 忽略*.o和*.a文件 *.[oa] # 忽略*.b和*.B文件,my.b除外 *.[bB] !my.b # 忽略dbg文件和dbg目录 dbg # 只忽略dbg目录,不忽略dbg文件 dbg/ ...

  6. AllJoyn 了解

    AllJoyn是一个中性平台系统,旨在简化邻近异构分布式移动通信网络系统.这里的异构性不仅表示不同的设备,而且可以是具有不同操作系统和不同类型的设备(例如个人电脑.手机.平板电脑和消费性电子产品),并 ...

  7. Jersey RESTful Web服务

    Jersey是一个RESTFUL请求服务JAVA框架,与常规的JAVA编程使用的struts框架类似,它主要用于处理业务逻辑层.与Struts类似,它同样可以和hibernate,spring框架整合 ...

  8. sql 语句执行顺序

    一.sql语句的执行步骤: 1)语法分析,分析语句的语法是否符合规范,衡量语句中各表达式的意义. 2) 语义分析,检查语句中涉及的所有数据库对象是否存在,且用户有相应的权限. 3)视图转换,将涉及视图 ...

  9. JMeter:生成漂亮的多维度的HTML报告

    JMeter:生成漂亮的多维度的HTML报告我们做性能测试的时候会经常使用一些性能测试工具,我个人比较喜欢Jmeter这个工具,但是JMeter这个工具在生成测试报告方面一直有所欠缺.但是JMeter ...

  10. nyoj 幸运三角形

    幸运三角形 时间限制:1000 ms  |  内存限制:65535 KB 难度:3   描述 话说有这么一个图形,只有两种符号组成(‘+’或者‘-’),图形的最上层有n个符号,往下个数依次减一,形成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