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in:A根据给定训练集D在H中选出g,使得Ein(g)约等于0;
test:g在整个输入空间X上的表现要约等于在训练集D上的表现,使得Eout(g)约等于Ein(g)。
如果|H|小,更易保证test(不等式右式小),难保证train(选择少);
如果|H|大,更易保证train(选择多),难保证test(不等式右式大)。
如果|H|无限呢?2Mexp(...)可能大于1了,对于概率值上限来说失去意义。那能否用个有限值代替|H|呢?
看一下2Mexp(...)这个上限的来源。
本质是求并集,但是得出2Mexp(...)这个式子是默认无交集的情况下求的并集,
实际上,A确定后,H形式也确定,
给定D,在H里存在相似的h,这些h在D上的表现一致,即存在交集,所以2Mexp(...)这个式子作为上限来说过大了。
给定D,可通过将H里相似h分到同类里(同类里h的数目可能是无限的),将|H|变为类数,就可能将无限的|H|变为有限的类数。
定义给定D下,将|H|分得的类为dichotomies,每一个dichotomy在D上表现相同。
假设D里有2个样本点,将D分为OO、OX、XO、XX的h分别归为一类,共有4类。
可以发现dichotomies的数量是依赖于具体D和H的,但是dichotomies的数量的最大值只依赖与D里样本点的个数N和H,
例如感知器算法里,N=2时,最大值不超过2的N次方,这里是4。
定义dichotomies的数量的最大值为N的成长函数,记为mH(N)。------只和H、N有关。
即给定样本数N,H里假设类数是小于等于mH(N)的。
对于2维感知机,mH(1)=2,mH(2)=4,mH(3)=8,mH(4)=14。
可以看出,成长函数可能是多项式型的(好的,能保证只要N足够大,2mH(N)exp(...)小),也可能是指数型的(坏的)。
对于2维及以上维数的感知机,成长函数是多项式型的吗?
shatter:如果H里的假设能够保证k个输入能够输出任意标签的组合,称H能shatter这k个输入。
break point k:H不能shatter这k个输入,称k为断点。
猜想,只要存在断点,就能保证成长函数是多项式型,进而保证了test。

机器学习基石:05 Training versus Testing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机器学习基石 5 Training versus Testing

    机器学习基石 5 Training versus Testing Recap and Preview 回顾一下机器学习的流程图: 机器学习可以理解为寻找到 \(g\),使得 \(g \approx f ...

  2. 机器学习基石笔记:05 Training versus Testing

    train:A根据给定训练集D在H中选出g,使得Ein(g)约等于0: test:g在整个输入空间X上的表现要约等于在训练集D上的表现,使得Eout(g)约等于Ein(g). 如果|H|小,更易保证t ...

  3. 05 Training versus Testing

    train:A根据给定训练集D在H中选出g,使得Ein(g)约等于0: test:g在整个输入空间X上的表现要约等于在训练集D上的表现,使得Eout(g)约等于Ein(g). 如果|H|小,更易保证t ...

  4. Coursera台大机器学习课程笔记4 -- Training versus Testing

     这节的主题感觉和training,testing关系不是很大,其根本线索在于铺垫并求解一个问题:    为什么算法PLA可以正确的work?因为前面的知识告诉我们,只有当假设的个数有限的时候,我们才 ...

  5. 【Training versus Testing】林轩田机器学习基石

    接着上一讲留下的关子,机器学习是否可行与假设集合H的数量M的关系. 机器学习是否可行的两个关键点: 1. Ein(g)是否足够小(在训练集上的表现是否出色) 2. Eout(g)是否与Ein(g)足够 ...

  6. 林轩田机器学习基石课程学习笔记5 — Training versus Testing

    上节课,我们主要介绍了机器学习的可行性.首先,由NFL定理可知,机器学习貌似是不可行的.但是,随后引入了统计学知识,如果样本数据足够大,且hypothesis个数有限,那么机器学习一般就是可行的.本节 ...

  7. 理解机器为什么可以学习(二)---Training versus Testing

    前边由Hoeffding出发讨论了为什么机器可以学习,主要就是在N很大的时候Ein PAC Eout,选择较小的Ein,这样的Eout也较小,但是当时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就是当时的假设的h的集合是个 ...

  8. 机器学习基石的泛化理论及VC维部分整理(第五讲)

    第五讲 Training versus Testing 一.问题的提出 \(P_{\mathcal{D}}\left [ BAD   \mathcal{D} \right ]  \leq 2M \cd ...

  9. 台大《机器学习基石》课程感受和总结---Part 2 (转)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1289eb0101e2ld.html Part 2总结一下一个粗略的建模过程: 首先,弄清楚问题是什么,能不能用机器学习的思路 ...

随机推荐

  1. [日常] Codeforces Round #440 Div.2 大力翻车实况

    上次打了一发ABC然后大力翻车...上午考试又停电+Unrated令人非常滑稽...下午终于到了CF比赛... 赛前大力安利了一发然后拉了老白/ $ljm$ / $wcx$ 一起打, 然后搞了个 TI ...

  2. [日常] AtCoder Beginner Contest 075 翻车实录

    别问我为啥要写一篇ABC的游记... 周日打算CF开黑于是就打算先打打ABC找回手速... 进场秒掉 $A$ 和 $B$ , 小暴力一脸偷税 然后开 $C$ ...woc求桥? 怎么办啊我好像突然忘了 ...

  3. 201621123062《java程序设计》第八周作业总结

    1. 本周学习总结 以你喜欢的方式(思维导图或其他)归纳总结集合相关内容. 思维导图: 2. 书面作业 2.1ArrayList代码分析 2.1.1 解释ArrayList的contains源代码 源 ...

  4. 201621123050 《Java程序设计》第13周学习总结

    1. 本周学习总结 以你喜欢的方式(思维导图.OneNote或其他)归纳总结多网络相关内容. 2. 为你的系统增加网络功能(购物车.图书馆管理.斗地主等)-分组完成 为了让你的系统可以被多个用户通过网 ...

  5. APP案例分析--扇贝单词

    APP案例分析 一.调研 1.第一次上手   第一次使用时,一进APP,有一个每日一句,然后就是登录界面.有点不舒服,我都还不知道你这个APP好不好用,不让我体验一下就要注册.简单的测试了我的英语水平 ...

  6. JAVA面向对象的多态性

    什么是多态?简而言之就是相同的行为,不同的实现. 而多态也分为静态多态(重载).动态多态(重写)和动态绑定. 静态动态,实际就是指的重载的概念,是系统在编译时,就能知晓该具体调用哪个方法.动态多态指在 ...

  7. 《javascript设计模式与开发实践》阅读笔记(13)—— 职责链模式

    职责链模式 使多个对象都有机会处理请求,从而避免请求的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的耦合关系,将这些对象连成一条链,并沿着这条链传递该请求,直到有一个对象处理它为止. 书里的订单的例子 假设我们负责一个售卖手机 ...

  8. 构建微服务开发环境7————使用Github管理项目代码的版本

    [内容指引] 1.注册GitHub帐号: 2.下载Github Desktop客户端: 3.macOS安装Github Desktop客户端: 4.windows安装Github Desktop客户端 ...

  9. WebDriverException : Missing 'type' parameter

    下载最新的geckodriver即可 v0.17.0 Releases · mozilla/geckodriver · GitHubhttps://github.com/mozilla/geckodr ...

  10. LeetCode & Q28-Implement strStr-Easy

    String Two Pointers Description: Implement strStr(). Returns the index of the first occurrence of n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