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权图的 Dijkstra 最短路算法
最短路径问题是图论中最经典且重要的应用问题之一。它的目标是找到一个图中从起点到终点的最短路径,即在所有可能的路径中,选择一条边权和最小的路径。该问题广泛存在于多个实际场景中,比如交通运输、通信网络、导航系统等。
在实际生活中,很多情况都涉及到寻找最短路径。例如,导航系统需要为用户推荐从当前位置到目的地的最短路线,或者在计算机网络中,数据包可能需要找到从源点到目标节点的最短传输路径。此外,物流公司在进行货物配送时,也会使用最短路径算法来最优化运输路线,减少成本和时间。
最短路径问题可以分为几类,主要区别在于图中边的权重特性。这里,我们关心的是“正权图”和“负权图”的区别:
正权图:在正权图中,所有边的权重都为正数。这类图广泛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路径规划问题,因为权重通常代表着距离、时间、费用等,通常都是正数。
负权图:与正权图不同,负权图允许边的权重为负数。负权边的存在可能导致问题变得复杂,因为如果某些路径经过负权边,可能会导致最短路径无限循环下降,无法收敛。因此,解决带有负权边的图时需要使用不同的算法,如 Bellman-Ford 算法。
在最短路问题上,正权图和负权图有着质的区别。本文将聚焦于正权图,并探讨 Dijkstra 算法在正权图中的应用。

Dijkstra 算法
Dijkstra 算法是一种典型的贪心算法,旨在解决单源最短路径问题。它的核心思想是每次选择当前距离起点最近的未访问节点,并逐步更新与其邻接的节点的最短路径。Dijkstra算法通过逐渐扩展已知的最短路径集合,最终得到从起点到所有节点的最短路径。

Dijkstra算法的执行步骤如下:
初始化:设定起点的距离为0,其他所有节点的距离为无穷大。将所有点划分为“已求解最短距离”和“未求解最短距离”两部分。开始起点的最短路径已知,其它节点的最短路径未知。
\[\text{dist}(s) = 0, \quad \text{dist}(v) = \infty \quad \text{for all other nodes } v \neq s
\]选择当前最近节点:从“未求解最短距离”的点中中选择距离起点最近的节点,记为当前节点 \(u\)。
更新邻接节点的距离:对于当前节点 \(u\) 的所有邻接节点 \(v\),如果通过 \(u\) 到 \(v\) 的路径比已知的最短路径更短,则更新 \(v\) 的最短路径:
\[\text{dist}(v) = \min(\text{dist}(v), \text{dist}(u) + w(u, v))
\]其中 \(w(u, v)\) 表示边 \(u \to v\) 的权重。
标记当前节点已访问:将当前节点 \(u\) 标记为已访问,成为“已求解最短距离”部分,不再参与后续的最短路径计算。
重复上述过程:重复步骤 2 到步骤 4,直到所有节点都被访问过,或者起点到所有其他节点的最短路径已经找到。

Dijkstra 算法的正确性
Dijkstra 算法的正确性可以通过“贪心选择性质”和“最短路径定理”来证明。
贪心选择性质:对于任何一个顶点 \(v\),如果已知通过某个节点 \(u\) 到 \(v\) 的路径是当前最短的路径,那么从起点到 \(v\) 的最短路径一定是通过 \(u\) 到 \(v\) 的路径。也就是说,Dijkstra算法每次选择距离起点最近的未访问顶点 \(u\),这个选择是局部最优的,从而保证了全局最优。
最短路径定理:如果一个路径是从源点到目标节点的最短路径,那么在路径的任意前缀段(从起点到某个中间节点的路径)也是最短路径。这个定理保证了算法每次扩展的路径是最短的。
基于这些性质,Dijkstra算法能够在每次迭代中得到当前节点的最短路径,最终保证算法得到从源点到所有节点的最短路径。
在正权图中,每一次选择当前最短节点的操作是有效的,那是因为每个新选择的节点都不会影响已确定最短路径的正确性。但在负权图中,负权边可能导致我们先前认为最短的路径变得不再最短。因此,如果图中包含负权边,Dijkstra 算法无法正确地更新路径,也就无法确保最终结果是全局最优的。
// 二叉堆版本
vector<long long> dijkstra(int s) {
vector<long long> dist(n, LLONG_MAX / 2);
vector<bool> visited(n, false);
dist[s] = 0;
priority_queue<pair<long long, int>, vector<pair<long long, int>>, greater<pair<long long, int>>> pq;
pq.push({0, s});
while (!pq.empty()) {
int u = pq.top().second;
pq.pop();
if (visited[u]) continue;
visited[u] = true;
for (const auto &e : adj[u]) {
int v = e.to;
int w = e.weight;
if (dist[v] > dist[u] + w) {
dist[v] = dist[u] + w;
pq.push({dist[v], v});
}
}
} return dist;
}
时间复杂度分析
Dijkstra 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依赖于其实现方式,主要影响因素是如何选择距离起点最近的未访问节点。我们将分析不同的数据结构实现下的时间复杂度。
暴力方法(无堆实现):
在暴力方法中,我们每次从未访问的节点中选择距离起点最近的节点,通常通过遍历所有未访问节点来实现。这种方法的时间复杂度为 \(O(V^2)\),其中 \(V\) 是图中节点的数量。每次选择最短路径节点需要 \(O(V)\) 时间,更新邻接节点的距离需要 \(O(E)\) 时间(\(E\) 为边数),总的时间复杂度为 \(O(V^2)\)。
使用二叉堆优化:
通过使用二叉堆(最小堆)来维护未访问节点的最短距离,我们可以在每次选择最短路径节点时做到 \(O(\log V)\) 时间复杂度。对于每条边的更新操作,也需要 \(O(\log V)\) 时间。因此,使用二叉堆后,Dijkstra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 \(O((V + E) \log V)\)。
使用 k 叉堆优化:
使用 \(k\) 叉堆时,每次选择最短路径节点的时间复杂度为 \(O(\log_k V)\),而每条边的更新操作仍然是 \(O(\log_k V)\)。对于一般情况,\(k\) 的取值在实践中可能比二叉堆略大,对于非常稠密的图,多叉堆比二叉堆更好。总体时间复杂度为 \(O((V + E) \log_k V)\)。
使用斐波那契堆优化:
斐波那契堆是一个更高级的堆结构,更新操作(减小堆中元素的值)的摊销时间复杂度为 \(O(1)\)。因此,使用斐波那契堆的时间复杂度为 \(O(E + V \log V)\),这是理论的最优实现。
总结来说,Dijkstra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在不同的数据结构下有显著的差异,具体选择哪种结构取决于图的特性和实际需求。
Dijkstra 算法是正权图的最佳选择
Dijkstra 算法在正权图中有着显著的优势,适用于有向图,也适用于无向图。稳定且效率高。但其无法处理负权图。Bellman-Ford 算法才能够处理负权边并检测负权环。
对于全源最短路径, Floyd-Warshall 算法是一个用于求解所有顶点对之间最短路径的算法,其时间复杂度为 \(O(V^3)\)。虽然该算法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图,但对于大规模图,尤其是图中边数较少时,Floyd-Warshall 算法的计算成本远高于 Dijkstra 算法。Dijkstra 算法更加高效,我们可以直接分别以每个点作为源点运行一次算法,得到全源最短路径。
A* 算法是对 Dijkstra 算法的一种优化,通常用于有启发式信息的路径搜索问题。A* 算法通过加入启发式函数来引导搜索,使得算法在求解最短路径时更加高效,尤其在路径搜索中与目标节点的距离较近时。若非单纯的图论求解,而在某些存在启发式的场景下(如现实地图,坐标系中的点等),可以在 dijkstra 中引入启发式。
当边权均为 1 时,我们发现 dijstra 退化为 BFS,不再需要优先队列了。反过来说,dijstra 就是 BFS 在边权不等需要用优先队列先取出最小值的扩展。t
正权图的 Dijkstra 最短路算法的更多相关文章
- Dijkstra最短路算法
Dijkstra最短路算法 --转自啊哈磊[坐在马桶上看算法]算法7:Dijkstra最短路算法 上节我们介绍了神奇的只有五行的Floyd最短路算法,它可以方便的求得任意两点的最短路径,这称为“多源最 ...
- 【坐在马桶上看算法】算法7:Dijkstra最短路算法
上周我们介绍了神奇的只有五行的Floyd最短路算法,它可以方便的求得任意两点的最短路径,这称为“多源最短路”.本周来来介绍指定一个点(源点)到其余各个顶点的最短路径,也叫做“单源最短路径 ...
- 【啊哈!算法】算法7:Dijkstra最短路算法
上周我们介绍了神奇的只有五行的Floyd最短路算法,它可以方便的求得任意两点的最短路径,这称为“多源最短路”.本周来来介绍指定一个点(源点)到其余各个顶点的最短路径,也叫做“单源最短路径”.例如求下图 ...
- 对于dijkstra最短路算法的复习
好久没有看图论了,就从最短路算法开始了. dijkstra算法的本质是贪心.只适用于不含负权的图中.因为出现负权的话,贪心会出错. 一般来说,我们用堆(优先队列)来优化,将它O(n2)的复杂度优化为O ...
- 如何在 Java 中实现 Dijkstra 最短路算法
定义 最短路问题的定义为:设 \(G=(V,E)\) 为连通图,图中各边 \((v_i,v_j)\) 有权 \(l_{ij}\) (\(l_{ij}=\infty\) 表示 \(v_i,v_j\) 间 ...
- Dijkstra 最短路算法(只能计算出一条最短路径,所有路径用dfs)
上周我们介绍了神奇的只有五行的 Floyd 最短路算法,它可以方便的求得任意两点的最短路径,这称为"多源最短路".本周来来介绍指定一个点(源点)到其余各个顶点的最短路径,也叫做&q ...
- dijskra算法(求正权图中最短路)
思想:每次找到离原点最近的顶点,以这个点为中心扩展松弛,更新其余点到原点的最短路径. 注意:if(e[u][v]>x)e[u][v]=x; book[ ]数组标记最短路程的顶点集合 #inclu ...
- dijkstra最短路算法(堆优化)
这个算法不能处理负边情况,有负边,请转到Floyd算法或SPFA算法(SPFA不能处理负环,但能判断负环) SPFA(SLF优化):https://www.cnblogs.com/yifan0305/ ...
- dijkstra 最短路算法
最朴素的做法o(V*V/2+2E)~O(V^2)#include<iostream>using namespace std;#include<vector>#include&l ...
- python dijkstra 最短路算法示意代码
def dijkstra(graph, from_node, to_node): q, seen = [(0, from_node, [])], set() while q: cost, node, ...
随机推荐
- 《前端运维》五、k8s--2pod、services与Ingress部署
前一篇啊,我们学完了基本的配置.这一篇,我们来看下服务部署的配置.我们先来看张图,理解下k8s的应用场景和调用流程: 看上图,首先,master是控制节点,负责编排.管理.调度用户提交的作业.kube ...
- nvm安装node报错Get "https://nodejs.org/dist/latest/SHASUMS256.txt": dial tcp 104.20.23.46:443: i/o timeout
windows上通过nvm管理node版本,在本地安装了nvm后,通过nvm安装node,报错了,信息: Could not retrieve https://nodejs.org/dist/late ...
- uniapp+django 新手学习步骤记录 (1)
第一次学习uniapp和django,找了一个入门教程遇到坑,记录一下. 1.Django项目和uni-app项目的创建及项目文件讲解_慕容星言的博客-CSDN博客 (1)注意同时安装了python2 ...
- NoSQL 述评
作为主库的 nosql 只有 CockroachDB.TiKV 以及 MongoDB(从4.0后事务似乎可用了),CockrouchDB 已经收费,另外 YugabyteDB 也可选,但大家的反馈都不 ...
- C# 转 Java
代码级转换,目前唯一可用的方案是 Tangible C# to Java Converter. 把编译后的 IL 转为 bytecode 再反编译也是一个思路,没有找到相关实现. 转换难点并不是语法, ...
- mysql转换类型、类型转换、查询结果类型转换
一.问题来源 数据库一张表的主键id设为了自增,那就是int型的,但是其他表的关联字段又设置成了字符串! 而且已经开发了很久才发现问题,既然出现了问题肯定需要解决 如图 很明显id是不一样的,花了点时 ...
- NoSuchAlgorithmException
今天在写UT时遇到了下面的问题: 1. 使用的powermock来处理static方法; 2. 静态方法里的却有使用到org.apache.http.client(4.3.1)的方法 异常如下: Ca ...
- Solon v3.0.5 发布!(Spring 生态可以退休了吗?)
Solon 框架! 新一代,面向全场景的 Java 应用开发框架.从零开始构建(非 java-ee 架构),有灵活的接口规范与开放生态. 追求: 更快.更小.更简单 提倡: 克制.高效.开放.生态 有 ...
- Qt/C++音视频开发74-合并标签图形/生成yolo运算结果图形/文字和图形合并成一个/水印滤镜
一.前言 在使用yolo做人工智能运算后,运算结果除了一个方框,还可能需要增加文字显示在对应方框上,以便标记是何种物体,比如显示是人还是动物,或者还有可能追踪人员,显示该人员的姓名.这种应用场景非常普 ...
- Qt开源作品11-屏幕录制控件
一.前言 在平时的写作过程中,经常需要将一些操作动作和效果图截图成gif格式,使得涵盖的信息更全面更生动,有时候可以将整个操作过程和运行效果录制成MP4,但是文件体积比较大,而且很多网站不便于上传,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