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叉树是很重要的数据结构,在面试还是日常开发中都是很重要的角色。

首先是建立树的过程,对比C或是C++的实现来讲,其涉及到了较为复杂的指针操作,但是在面向对象的语言中,就不需要考虑指针, 内存等。首先我们需要定义一个树节点, 我们采用基于链表设计的节点, 首先定义一个数据域, 其次就是左孩子和右孩子。如下定义:

# 树节点的定义
class Node:
def __init__(self, data=-1, lchild=None, rchild=None):
self.lchild = lchild # 表示左子树
self.rchild = rchild # 表示右子树
self.data = data # 表示数据域

建立树的实现有两种,遍历建树与层次建树,这两种分别是基于堆栈和队列来实现的,先来看看最基本的递归建树。
递归建树的过程无非就是一路走到底,但是需要将节点的左右孩子节点对其余的节点相关联起来。因此,我们可以如此来实现:

def traversal_create(self, root):
data = input()
if data is "#":
return None
else:
root.data = data
root.lchild = self.traversal_create(root.lchild)
root.rchild = self.traversal_create(root.rchild)
return root

首先我们传入的参数是一个默认的节点,其data数据域为-1,然后我们接受输入的数据,赋值给节点数据域,然后就是递归了,将左右孩子节点关联起来。总体来讲,应该不难理解。

下面看看层次建树的实现,所谓层次建树其实就是基于队列的操作,利用队列先进先出的特点,每次我们访问一个节点的时候,将其存入队列中,待遍历玩当前节点的左右孩子节点,队列就弹出一个节点,之后的操作都是一样的。看看代码:

def add(self, elem):
node = Node(elem)
# 根节点
if self.root.data == -1:
self.root = node
self.myQueue.append(self.root)
else:
treeNode = self.myQueue[0] # 记录结点
if treeNode.lchild is None:
treeNode.lchild = node
self.myQueue.append(treeNode.lchild)
else:
treeNode.rchild = node
self.myQueue.append(treeNode.rchild)
self.myQueue.popleft() # 弹出已经处理好左右子树的父结点

我们输入一个数据,然后根据数据初始化一个节点,放入队列中,随后就是访问的操作了。

树的三序遍历就不用说了,基于递归的,很好理解,那么基于队列以及堆栈的的遍历呢?
对比下基于队列的建树,我们完全可以写出基于队列的遍历, 也是使用队列来存储节点,然后输出左右孩子的数据:

# 层次遍历 使用队列
def queue_tarversal(self, root):
if root is None:
return
q = deque()
q.append(root)
while q:
node = q.pop()
print(node.data)
if node.lchild is not None:
q.append(node.lchild)
else:
q.append(node.rchild)

基于堆栈的呢?联想下堆栈的特点,我们一路沿着左子树遍历下去,同时使用堆栈来存储元素,然后在弹出遍历右孩子节点:

# 使用堆栈来遍历
def stack_traversal(self, root):
if root is None:
return
mystack = []
node = root
while node or mystack:
while node:
print(node.data)
mystack.append(node)
node = node.lchild
node = mystack.pop()
node = node.rchild

数据结构是难点也是基础,不管怎么样都应该好好学习。

完整代码:

''' 二叉树的建立及实现 (递归与非递归) '''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deque # 树节点的定义
class Node:
def __init__(self, data=-1, lchild=None, rchild=None):
self.lchild = lchild # 表示左子树
self.rchild = rchild # 表示右子树
self.data = data # 表示数据域 class Create_Tree:
def __init__(self):
self.root = Node() # 表示结点
self.myQueue = deque() # 使用队列不会有太多的内存开销 # 按层次生成树
def add(self, elem):
node = Node(elem)
# 根节点
if self.root.data == -1:
self.root = node
self.myQueue.append(self.root)
else:
treeNode = self.myQueue[0] # 记录结点
if treeNode.lchild is None:
treeNode.lchild = node
self.myQueue.append(treeNode.lchild)
else:
treeNode.rchild = node
self.myQueue.append(treeNode.rchild)
self.myQueue.popleft() # 弹出已经处理好左右子树的父结点 # 递归建树
def traversal_create(self, root):
data = input()
if data is "#":
return None
else:
root.data = data
root.lchild = self.traversal_create(root.lchild)
root.rchild = self.traversal_create(root.rchild)
return root # 前序遍历输出
def digui(self, root):
if root is None:
return
print(root.data)
self.digui(root.lchild)
self.digui(root.rchild) # 使用堆栈来遍历
def stack_traversal(self, root):
if root is None:
return
mystack = []
node = root
while node or mystack:
while node:
print(node.data)
mystack.append(node)
node = node.lchild
node = mystack.pop()
node = node.rchild # 层次遍历 使用队列
def queue_tarversal(self, root):
if root is None:
return
q = deque()
q.append(root)
while q:
node = q.pop()
print(node.data)
if node.lchild is not None:
q.append(node.lchild)
else:
q.append(node.rchild) if __name__ == "__main__":
elems = range(10)
tree = Create_Tree()
for i in elems:
# 非递归建树,主要就是根据 队列FIFO的特点以及广度遍历的思路
tree.add(i) # 递归建树
# tree.traversal_create(tree.root) # 递归遍历
tree.digui(tree.root)
# 栈遍历
# tree.stack_traversal(tree.root)

二叉树的建立以及遍历的多种实现(python版)的更多相关文章

  1. C语言二叉树的建立与遍历

    二叉树的建立和遍历都要用到递归,先暂时保存一下代码,其中主要是理解递归的思想,其它的就都好理解了.这里是三种遍历方式,其实理解一种,其它的几个就都理解了,就是打印出来的顺序不一样而已.建立和遍历的方式 ...

  2. 一步一步写数据结构(二叉树的建立和遍历,c++)

    简述: 二叉树是十分重要的数据结构,主要用来存放数据,并且方便查找等操作,在很多地方有广泛的应用. 二叉树有很多种类,比如线索二叉树,二叉排序树,平衡二叉树等,本文写的是最基础最简单的二叉树. 思路: ...

  3. 二叉树的建立与遍历(c语言)入门

    树其实在本质上就是一对多,链表就是一对一. 二叉树的建立: 这里的代码采用的是最粗暴的创建方法,无实际用处.但初次学习二叉树可以通过这个创建方法更好的理解二叉树. 二叉树的遍历: 遍历在大体上分为递归 ...

  4. 二叉树的建立与遍历(山东理工OJ)

    题目描写叙述 已知一个按先序序列输入的字符序列,如abc,,de,g,,f,,,(当中逗号表示空节点).请建立二叉树并按中序和后序方式遍历二叉树,最后求出叶子节点个数和二叉树深度. 输入 输入一个长度 ...

  5. C语言实现二叉树的建立、遍历以及表达式的计算

    实现代码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malloc.h> #include <ctype ...

  6. python实现二叉树的建立以及遍历(递归前序、中序、后序遍历,队栈前序、中序、后序、层次遍历)

    #-*- coding:utf-8 -*- class Node: def __init__(self,data): self.data=data self.lchild=None self.rchi ...

  7. C++编程练习(8)----“二叉树的建立以及二叉树的三种遍历方式“(前序遍历、中序遍历、后续遍历)

    树 利用顺序存储和链式存储的特点,可以实现树的存储结构的表示,具体表示法有很多种. 1)双亲表示法:在每个结点中,附设一个指示器指示其双亲结点在数组中的位置. 2)孩子表示法:把每个结点的孩子排列起来 ...

  8. 数据结构代码整理(线性表,栈,队列,串,二叉树,图的建立和遍历stl,最小生成树prim算法)。。持续更新中。。。

    //归并排序递归方法实现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cstdio> using namespace std; #define maxn 100 ...

  9. 数据结构实习 - problem K 用前序中序建立二叉树并以层序遍历和后序遍历输出

    用前序中序建立二叉树并以层序遍历和后序遍历输出 writer:pprp 实现过程主要是通过递归,进行分解得到结果 代码如下: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l ...

随机推荐

  1. UE4联机烘焙

    联机烘焙就是为了利用多台电脑解决烘焙效率的问题 1.UE4的烘焙工具在安装目录下的\Engine\Binaries\DotNET,比如我这里是E:\UnrealEngine-release\Engin ...

  2. Erlang 集群互连测试

    Erlang 集群互连测试Erlang节点相同cookie全互联成为一个集群(cluster).如果2个集群不同cookie, 然后其中有节点连接到对方集群的节点,这2个集群会合并成一个集群吗?连接到 ...

  3. 2.2、Android Studio通过注解提升代码检测

    使用像Lint这样的代码检测工具可以帮助你发现问题和提升代码,但是代码检测在有些地方很难应用.例如,Android的资源ID,使用一个int类型来表示字符.图像.颜色或者其他资源类型所以代码检测工具不 ...

  4. Centos7下Redis3.2的安装配置与JReid测试

    环境 Centos7 Redis版本 3.2.0 安装目录 /usr/local/redis/redis-3.2.0 Redis的介绍 参见官网 安装 1 安装gcc与tcl # yum instal ...

  5. Centos6.6上源码安装Nodejs V4版本

    本来就是想在vps上装一个Ghost博客,这个博客依赖的是Nodejs,然后推荐的是V4版本.然后我就对着官网的步骤安装,发现根本没有Centos6 i386的资源了(64位的还是有的), 我只能在那 ...

  6. 【安卓中的缓存策略系列】安卓缓存策略之磁盘缓存DiskLruCache

    安卓中的缓存包括两种情况即内存缓存与磁盘缓存,其中内存缓存主要是使用LruCache这个类,其中内存缓存我在[安卓中的缓存策略系列]安卓缓存策略之内存缓存LruCache中已经进行过详细讲解,如看官还 ...

  7. m2eclipse Error:ArtifactTransferException: Failure to transfer org.apache.felix:org.apache.felix.res

    Issue: When you create and compile a project with pom.xml using m2eclipse, it may report some error ...

  8. 我眼中的Linux设备树(四 中断)

    四 中断中断一般包括中断产生设备和中断处理设备.中断控制器负责处理中断,每一个中断都有对应的中断号及触发条件.中断产生设备可能有多个中断源,有时多个中断源对应中断控制器中的一个中断,这种情况中断产生设 ...

  9. R12中注册客户化应用为多组织应用

    Oralce EBS R12中引入了MOAC的控制,所有多OU的表对象都添加了数据库VPD的控制策略,需要访问这些对象中的数据,首先需要进行多组织环境的初始化,但是如果客户化的应用中也需要具备多OU的 ...

  10. 【Android 应用开发】Android 平台 HTTP网速测试 案例 API 分析

    作者 : 万境绝尘 转载请注明出处 : http://blog.csdn.net/shulianghan/article/details/25996817 工信部规定的网速测试标准 : 除普通网页测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