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叉树是很重要的数据结构,在面试还是日常开发中都是很重要的角色。

首先是建立树的过程,对比C或是C++的实现来讲,其涉及到了较为复杂的指针操作,但是在面向对象的语言中,就不需要考虑指针, 内存等。首先我们需要定义一个树节点, 我们采用基于链表设计的节点, 首先定义一个数据域, 其次就是左孩子和右孩子。如下定义:

# 树节点的定义
class Node:
def __init__(self, data=-1, lchild=None, rchild=None):
self.lchild = lchild # 表示左子树
self.rchild = rchild # 表示右子树
self.data = data # 表示数据域

建立树的实现有两种,遍历建树与层次建树,这两种分别是基于堆栈和队列来实现的,先来看看最基本的递归建树。
递归建树的过程无非就是一路走到底,但是需要将节点的左右孩子节点对其余的节点相关联起来。因此,我们可以如此来实现:

def traversal_create(self, root):
data = input()
if data is "#":
return None
else:
root.data = data
root.lchild = self.traversal_create(root.lchild)
root.rchild = self.traversal_create(root.rchild)
return root

首先我们传入的参数是一个默认的节点,其data数据域为-1,然后我们接受输入的数据,赋值给节点数据域,然后就是递归了,将左右孩子节点关联起来。总体来讲,应该不难理解。

下面看看层次建树的实现,所谓层次建树其实就是基于队列的操作,利用队列先进先出的特点,每次我们访问一个节点的时候,将其存入队列中,待遍历玩当前节点的左右孩子节点,队列就弹出一个节点,之后的操作都是一样的。看看代码:

def add(self, elem):
node = Node(elem)
# 根节点
if self.root.data == -1:
self.root = node
self.myQueue.append(self.root)
else:
treeNode = self.myQueue[0] # 记录结点
if treeNode.lchild is None:
treeNode.lchild = node
self.myQueue.append(treeNode.lchild)
else:
treeNode.rchild = node
self.myQueue.append(treeNode.rchild)
self.myQueue.popleft() # 弹出已经处理好左右子树的父结点

我们输入一个数据,然后根据数据初始化一个节点,放入队列中,随后就是访问的操作了。

树的三序遍历就不用说了,基于递归的,很好理解,那么基于队列以及堆栈的的遍历呢?
对比下基于队列的建树,我们完全可以写出基于队列的遍历, 也是使用队列来存储节点,然后输出左右孩子的数据:

# 层次遍历 使用队列
def queue_tarversal(self, root):
if root is None:
return
q = deque()
q.append(root)
while q:
node = q.pop()
print(node.data)
if node.lchild is not None:
q.append(node.lchild)
else:
q.append(node.rchild)

基于堆栈的呢?联想下堆栈的特点,我们一路沿着左子树遍历下去,同时使用堆栈来存储元素,然后在弹出遍历右孩子节点:

# 使用堆栈来遍历
def stack_traversal(self, root):
if root is None:
return
mystack = []
node = root
while node or mystack:
while node:
print(node.data)
mystack.append(node)
node = node.lchild
node = mystack.pop()
node = node.rchild

数据结构是难点也是基础,不管怎么样都应该好好学习。

完整代码:

''' 二叉树的建立及实现 (递归与非递归) '''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deque # 树节点的定义
class Node:
def __init__(self, data=-1, lchild=None, rchild=None):
self.lchild = lchild # 表示左子树
self.rchild = rchild # 表示右子树
self.data = data # 表示数据域 class Create_Tree:
def __init__(self):
self.root = Node() # 表示结点
self.myQueue = deque() # 使用队列不会有太多的内存开销 # 按层次生成树
def add(self, elem):
node = Node(elem)
# 根节点
if self.root.data == -1:
self.root = node
self.myQueue.append(self.root)
else:
treeNode = self.myQueue[0] # 记录结点
if treeNode.lchild is None:
treeNode.lchild = node
self.myQueue.append(treeNode.lchild)
else:
treeNode.rchild = node
self.myQueue.append(treeNode.rchild)
self.myQueue.popleft() # 弹出已经处理好左右子树的父结点 # 递归建树
def traversal_create(self, root):
data = input()
if data is "#":
return None
else:
root.data = data
root.lchild = self.traversal_create(root.lchild)
root.rchild = self.traversal_create(root.rchild)
return root # 前序遍历输出
def digui(self, root):
if root is None:
return
print(root.data)
self.digui(root.lchild)
self.digui(root.rchild) # 使用堆栈来遍历
def stack_traversal(self, root):
if root is None:
return
mystack = []
node = root
while node or mystack:
while node:
print(node.data)
mystack.append(node)
node = node.lchild
node = mystack.pop()
node = node.rchild # 层次遍历 使用队列
def queue_tarversal(self, root):
if root is None:
return
q = deque()
q.append(root)
while q:
node = q.pop()
print(node.data)
if node.lchild is not None:
q.append(node.lchild)
else:
q.append(node.rchild) if __name__ == "__main__":
elems = range(10)
tree = Create_Tree()
for i in elems:
# 非递归建树,主要就是根据 队列FIFO的特点以及广度遍历的思路
tree.add(i) # 递归建树
# tree.traversal_create(tree.root) # 递归遍历
tree.digui(tree.root)
# 栈遍历
# tree.stack_traversal(tree.root)

二叉树的建立以及遍历的多种实现(python版)的更多相关文章

  1. C语言二叉树的建立与遍历

    二叉树的建立和遍历都要用到递归,先暂时保存一下代码,其中主要是理解递归的思想,其它的就都好理解了.这里是三种遍历方式,其实理解一种,其它的几个就都理解了,就是打印出来的顺序不一样而已.建立和遍历的方式 ...

  2. 一步一步写数据结构(二叉树的建立和遍历,c++)

    简述: 二叉树是十分重要的数据结构,主要用来存放数据,并且方便查找等操作,在很多地方有广泛的应用. 二叉树有很多种类,比如线索二叉树,二叉排序树,平衡二叉树等,本文写的是最基础最简单的二叉树. 思路: ...

  3. 二叉树的建立与遍历(c语言)入门

    树其实在本质上就是一对多,链表就是一对一. 二叉树的建立: 这里的代码采用的是最粗暴的创建方法,无实际用处.但初次学习二叉树可以通过这个创建方法更好的理解二叉树. 二叉树的遍历: 遍历在大体上分为递归 ...

  4. 二叉树的建立与遍历(山东理工OJ)

    题目描写叙述 已知一个按先序序列输入的字符序列,如abc,,de,g,,f,,,(当中逗号表示空节点).请建立二叉树并按中序和后序方式遍历二叉树,最后求出叶子节点个数和二叉树深度. 输入 输入一个长度 ...

  5. C语言实现二叉树的建立、遍历以及表达式的计算

    实现代码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malloc.h> #include <ctype ...

  6. python实现二叉树的建立以及遍历(递归前序、中序、后序遍历,队栈前序、中序、后序、层次遍历)

    #-*- coding:utf-8 -*- class Node: def __init__(self,data): self.data=data self.lchild=None self.rchi ...

  7. C++编程练习(8)----“二叉树的建立以及二叉树的三种遍历方式“(前序遍历、中序遍历、后续遍历)

    树 利用顺序存储和链式存储的特点,可以实现树的存储结构的表示,具体表示法有很多种. 1)双亲表示法:在每个结点中,附设一个指示器指示其双亲结点在数组中的位置. 2)孩子表示法:把每个结点的孩子排列起来 ...

  8. 数据结构代码整理(线性表,栈,队列,串,二叉树,图的建立和遍历stl,最小生成树prim算法)。。持续更新中。。。

    //归并排序递归方法实现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cstdio> using namespace std; #define maxn 100 ...

  9. 数据结构实习 - problem K 用前序中序建立二叉树并以层序遍历和后序遍历输出

    用前序中序建立二叉树并以层序遍历和后序遍历输出 writer:pprp 实现过程主要是通过递归,进行分解得到结果 代码如下: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l ...

随机推荐

  1. 使用Geolocation校正GDAL不支持的数据

    对于低分数据来说,常用的校正方式就是给定数据的经纬度查找表来进行校正.在GDAL中,这种校正方式叫Geolocation array.常用的数据有国外的MODIS数据,国内的如风云系列(FY)和海洋系 ...

  2. Android View框架总结(一)

    View和Activity的区别 View有哪些? ViewGroup是什么? 为什么Google产生ViewGroup? View的层级结构是什么? View的onMeasure()/onLayou ...

  3. UNIX网络编程——TCP输出,UDP输出

    TCP输出 每一个TCP套接字有一个发送缓冲区,我们可以使用SO_SNDBUF套接字选项来更改该缓冲区的大小.当某个应用进程调用write时,内核从该应用进程的缓冲区中复制所有数据到(或是应用程序的缓 ...

  4. Java-IO之对象输入流输出流(ObjectInputStream和ObjectOutputStream)

    ObjectInputStream和ObjectOutputStream的作用是对基本数据和对象进行序列化操作支持.创建文件输出流对应的ObjectOutputStream对象,该ObjectOutp ...

  5. CUDA学习,环境配置和简单例子

    根据摩尔定律,每18个月,硬件的速度翻一番.纵使CPU的主频会越来越高,但是其核数受到了极大的限制,目前来说,最多只有8个或者9个核.相比之下,GPU具有很大的优势,他有成千上万个核,能完成大规模的并 ...

  6. 【一天一道LeetCode】#82. Remove Duplicates from Sorted List II

    一天一道LeetCode 本系列文章已全部上传至我的github,地址:ZeeCoder's Github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新浪微博,我的新浪微博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题目 Given a ...

  7. Ajax分页 Spring MVC + Hibernate

    效果图: 1.  添加公共类.方法.代码 1.    分页类:Page.java package cn.com.aperfect.sso.base.dao; import java.util.Arra ...

  8. Cracking the Coding Interview:: 寻找有环链表的环路起始节点

    给定一个有环链表,实现一个算法返回环路的开头节点. 这个问题是由经典面试题-检测链表是否存在环路演变而来.这个问题也是编程之美的判断两个链表是否相交的扩展问题. 首先回顾一下编程之美的问题. 由于如果 ...

  9. Linux IPC实践(1) -- 概述

    进程的同步与互斥 进程同步: 多个进程需要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一项任务. 进程互斥: 由于各进程要求共享资源,而且有些资源需要互斥使用,因此各进程间竞争使用这些资源,进程的这种关系为进程的互斥;系统中某些 ...

  10. android:layout_gravity和gravity的区别

    文章转自http://blog.csdn.net/shakespeare001/article/details/784346,给出了很详细的解释. 1.首先来看看Android:layout_gra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