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版)链表(三)——实现双向链表创建、删除、插入、释放内存等简单操作
上午写了下单向循环链表的程序,今天下午我把双向链表的程序写完了。其实双向链表和单向链表也是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的,听名字可以猜到,每个节点都包含两个指针,一个指针指向上一个节点,一个指针指向下一个节点。这里有两个特殊的地方,第一就是头节点的一个指针指向NULL空指针(没有前驱节点),第二就是尾节点的一个指针指向NULL指针(没有后继节点)。
我们可以看下双向链表的示意图(自己画的比较难看):
所以,我们在编程序的时候,这两个指针的控制就是我们的难点,因为我们始终要让这个链表保持这样的链接不管是在创建的时候、插入的时候、删除的时候等,一定要让节点的两个指针指向正确的节点。下面我们来看下双向链表的代码。
DbLinkList.h 头文件——包含节点结构的定义和各种操作函数的声明。
#ifndef DOUBLY_LINKED_LIST_H
#define DOUBLY_LINKED_LIST_H typedef struct Node
{
int data;
struct Node *pNext;
struct Node *pPre;
}NODE, *pNODE; //创建双向链表
pNODE CreateDbLinkList(void); //打印链表
void TraverseDbLinkList(pNODE pHead); //判断链表是否为空
int IsEmptyDbLinkList(pNODE pHead); //计算链表长度
int GetLengthDbLinkList(pNODE pHead); //向链表插入节点
int InsertEleDbLinkList(pNODE pHead, int pos, int data); //从链表删除节点
int DeleteEleDbLinkList(pNODE pHead, int pos); //删除整个链表,释放内存
void FreeMemory(pNODE *ppHead); #endif
DbLinkList.cpp 双向链表的源文件——包含了各种操作函数的定义。
(1)这部分是创建双向链表,和单向链表很相似,但是呢,有些地方还是得注意,就是每创建一个节点的时候都要注意初始化它的两个指针。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DbLinkList.h" //创建双向链表
pNODE CreateDbLinkList(void)
{
int i, length = , data = ;
pNODE pTail = NULL, p_new = NULL;
pNODE pHead = (pNODE)malloc(sizeof(NODE)); if (NULL == pHead)
{
printf("内存分配失败!\n");
exit(EXIT_FAILURE);
} pHead->data = ;
pHead->pPre = NULL;
pHead->pNext = NULL;
pTail = pHead; printf("请输入想要创建链表的长度:");
scanf("%d", &length); for (i=; i<length+; i++)
{
p_new = (pNODE)malloc(sizeof(NODE)); if (NULL == p_new)
{
printf("内存分配失败!\n");
exit(EXIT_FAILURE);
} printf("请输入第%d个元素的值:", i);
scanf("%d", &data); p_new->data = data;
p_new->pNext = NULL;
p_new->pPre = pTail;
pTail->pNext = p_new;
pTail = p_new;
} return pHead;
}
(2)这部分是获得双向链表的信息,这里和单向链表基本一致,因为遍历的时候只用到了一个指针。
- //打印链表
- void TraverseDbLinkList(pNODE pHead)
- {
- pNODE pt = pHead->pNext;
- printf("打印链表如:");
- while (pt != NULL)
- {
- printf("%d ", pt->data);
- pt = pt->pNext;
- }
- putchar('\n');
- }
- //判断链表是否为空
- int IsEmptyDbLinkList(pNODE pHead)
- {
- pNODE pt = pHead->pNext;
- if (p == NULL)
- return 1;
- else
- return 0;
- }
- //计算链表的长度
- int GetLengthDbLinkList(pNODE pHead)
- {
- int length = 0;
- pNODE pt = pHead->pNext;
- while (pt != NULL)
- {
- length++;
- pt = pt->pNext;
- }
- return length;
- }
(3)这部分是向双向链表插入节点,也跟单向链表很多相似的地方。我们先来看下插入节点时的示意图:
从图中可以看到,每次我们添加一个节点都有很多地方要调节的,也就是每个节点的那两个指针,一定要认真仔细自己动手写一遍,有可能有些细节就会出错。这里有一个地方需要注意,是和单向链表不同的地方,单向链表在插入节点的时候不需要判断最后一个节点是否为空,因为这不影响程序的结果,但是对于双向链表就不一样了,因为我们后面要用到最后一个节点的一个指针指向前一个节点,如果最后一个节点是空的话(就是程序中的pt),就不存在pt->pPre了,那么程序运行到这里时就会报错,所以我们要加个判断,判断此时节点是NULL的话就不需要控制它的指针了。
- //向双向链表中插入节点
- int InsertEleDbLinkList(pNODE pHead, int pos, int data)
- {
- pNODE pt = NULL, p_new = NULL;
- if (pos > 0 && pos < GetLengthDbLinkList(pHead)+2)
- {
- p_new = (pNODE)malloc(sizeof(NODE));
- if (NULL == p_new)
- {
- printf("内存分配失败!\n");
- exit(EXIT_FAILURE);
- }
- while (1)
- {
- pos--;
- if (0 == pos)
- break;
- pHead = pHead->pNext;
- }
- pt = pHead->pNext;
- p_new->data = data;
- p_new->pNext = pt;
- if (NULL != pt)
- pt->pPre = p_add;
- p_new->pPre = pHead;
- pHead->pNext = p_new;
- return 1;
- }
- else
- return 0;
- }
(4)这部分是从链表中删除节点,当然这里和单向链表差不多,要注意的地方和插入节点时是一样的,上面已经说明了。
- //从链表中删除节点
- int DeleteEleDbLinkList(pNODE pHead, int pos)
- {
- pNODE pt = NULL;
- if (pos > 0 && pos < GetLengthDbLinkList(pHead) + 1)
- {
- while (1)
- {
- pos--;
- if (0 == pos)
- break;
- pHead = pHead->pNext;
- }
- pt = pHead->pNext->pNext;
- free(pHead->pNext);
- pHead->pNext = pt;
- if (NULL != pt)
- pt->pPre = pHead;
- return 1;
- }
- else
- return 0;
- }
(5)这部分是用来释放内存的,注意的地方和上面一样。
- //删除整个链表,释放内存
- void FreeMemory(pNODE *ppHead)
- {
- pNODE pt = NULL;
- while (*ppHead != NULL)
- {
- pt = (*ppHead)->pNext;
- free(*ppHead);
- if (NULL != pt)
- pt->pPre = NULL;
- *ppHead = pt;
- }
- }
main.cpp 测试程序源文件——通过简单的交互信息来测试各个函数功能是否正确。
- #include <stdio.h>
- #include <stdlib.h>
- #include "DbLinkList.h"
- int main(void)
- {
- int flag = 0, length = 0;
- int position = 0, value = 0;
- pNODE head = NULL;
- head = CreateDbLinkList();
- flag = IsEmptyDbLinkList(head);
- if (flag)
- printf("双向链表为空!\n");
- else
- {
- length = GetLengthDbLinkList(head);
- printf("双向链表的长度为:%d\n", length);
- TraverseDbLinkList(head);
- }
- printf("请输入要插入节点的位置和元素值(两个数用空格隔开):");
- scanf("%d %d", &position, &value);
- flag = InsertEleDbLinkList(head, position, value);
- if (flag)
- {
- printf("插入节点成功!\n");
- TraverseDbLinkList(head);
- }
- else
- printf("插入节点失败!\n");
- flag = IsEmptyDbLinkList(head);
- if (flag)
- printf("双向链表为空,不能进行删除操作!\n");
- else
- {
- printf("请输入要删除节点的位置:");
- scanf("%d", &position);
- flag = DeleteEleDbLinkList(head, position);
- if (flag)
- {
- printf("删除节点成功!\n");
- TraverseDbLinkList(head);
- }
- else
- printf("删除节点失败!\n");
- }
- FreeMemory(&head);
- if (NULL == head)
- printf("已成功删除双向链表,释放内存完成!\n");
- else
- printf("删除双向链表失败,释放内存未完成!\n");
- return 0;
- }
PS:相信对很多人来说链表的相关知识其实不难,很快能把这个程序编出来。但是还是有很多细节的问题要自己编过才知道的,我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就遇到过,所以我不让大家再走弯路。
(C语言版)链表(三)——实现双向链表创建、删除、插入、释放内存等简单操作的更多相关文章
- (C语言版)链表(四)——实现双向循环链表创建、插入、删除、释放内存等简单操作
双向循环链表是基于双向链表的基础上实现的,和双向链表的操作差不多,唯一的区别就是它是个循环的链表,通过每个节点的两个指针把它们扣在一起组成一个环状.所以呢,每个节点都有前驱节点和后继节点(包括头节点和 ...
- Oracle 序列的创建删除插入
今天学习的是序列的创建蟹盖和删除插入 创建: create Sequence Seq_name increment by n ----序列变化的程度,默认为1,可以为负数表示递减 start ...
- SQL server 从创建数据库到查询数据的简单操作
目录. 创建数据库 创建表 插入数据 查询 1.创建数据库 --创建数据库 create database db_Product go --使用数据库use db_Productgo 2.创建表 -- ...
- 【数据结构(C语言版)系列三】 队列
队列的定义 队列是一种先进先出的线性表,它只允许在表的一端进行插入,而在另一端删除元素.这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排队是一致的,最早进入队列的元素最早离开.在队列中,允许插入的一端叫做队尾(rear),允许 ...
- 纯C语言实现循环双向链表创建,插入和删除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typedef int ElemType; typedef struct DLNode{ Elem ...
- 【剑指Offer】链表的基本操作之创建、插入、删除
// C++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链表的定义 struct ListNode { int val; ListNode* ne ...
- c++ primer plus 第6版 部分三 9章 - 章
c++ primer plus 第6版 部分三 9章 - 章 第9章 内存模型和名称空间 1.单独编译 ...
- ORACLE的安装与网页版创建表空间的简单操作以及PLsql的简单操作
1.oracle的安装: 安装简单易学,在这里不做解释.下载看装包后耐心等待,注意安装目录不要有中文字符,尽量按照指定目录进行安装.安装完成后会占用有大约5g的内存. 如果要卸载oracle,需要用其 ...
- C语言双链表遍历,插入,删除
#include<stdio.h> #include<stdlib.h> #include <string.h> #define bzero(a, b) memse ...
随机推荐
- 当From窗体中数据变化时,使用代码获取数据库中的数据然后加入combobox中并且从数据库中取得最后的结果
private void FormLug_Load(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FieldListLug.Clear();//字段清除 DI = double.Pars ...
- 一天搞定jQuery(三)——使用jQuery完成复选框的全选和全不选
还记得之前我使用JavaScript来实现复选框的全选和全不选效果吗?如果读者初次翻阅本文,可记得看看教你一天玩转JavaScript(七)——使用JavaScript完成复选框的全选和全不选的效果! ...
- Apache添加到windows服务和移除Apache的windows服务
Apache添加到windows服务和移除Apache的windows服务 Apache免安装版将其添加到Windows服务中: 打开cmd控制台,在上面输入"你的Apache安装目录\bi ...
- A5. JVM 如何判断GC对象
[概述] 在堆里面存放着 Java 世界中几乎所有的对象实例,垃圾收集器在对堆进行回收前,第一件事情就是要确定这些对象之中哪些还 “存活” 着,哪些已经 “死去”(即不可能再被任何途径使用的对象). ...
- Java基础——接口
一:接口,英文称作interface,在软件工程中,接口泛指供别人调用的方法或者函数. 在封装与接口中,private关键字封装了对象的内部成员.经过封装,产品隐藏了内部细节,只提供给用户接口(int ...
- xmpp使用经验
IM 标准协议有XMPP\IMPP\PRIM\SIP(SIMPLE)等,其中XMPP基于XML的协议,具备了很好的扩展性(依靠XML的域名空间)并且可以建立在TLS上使用SASL认证. 1.文件比如图 ...
- 小程序 textarea ios兼容解决
今天遇到,在小程序里textarea会存在一定的兼容性问题,textarea有默认的内边距,在安卓和ios显示的时候,ios边距会比安卓的大很多. 解决办法: 通过 wx.getSystemInfoS ...
- IntelliJ IDEA 环境设置——侧栏显示类中所有方法
myeclipse默认会在右侧栏显示类的所有方法框,但是IDEA里并没有这样的初始化设置 那么怎样显示这个功能? 1.点击工具栏View-->Tool Windows-->Structur ...
- 09.C语言:预处理(宏定义)、字节序、地址对齐
一.预处理 预处理 gcc -E Hello.c -o hello.i 编译 gcc -S hello.i -o hello.s 汇编 gcc -c hello.s -o hello.o 链接 gcc ...
- node-sass 安装失败
安装 npm install 时偶尔遇到报错:没有安装python或node-sass 安装失败的问题,百度之后发现是被墙了,但根据百度的方法换了淘宝镜像和用了vpn都安装失败, 原因可能是没有卸载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