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Go Http Server原理
hello大家好呀,我是小楼,这是系列文《Go底层原理剖析》的第二篇,依旧是分析 Http 模块,话不多说,开始。

从一个 Demo 入手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但用 Go 实现一个 Http Server 真不难,简单到什么程度?起一个 Server,并且能响应请求,算上包名、导入的依赖,甚至空行,也就只要 15 行代码:
package main
import (
"io"
"net/http"
)
func main() {
http.HandleFunc("/hello", hello)
http.ListenAndServe(":81", nil)
}
func hello(response http.ResponseWriter, request *http.Request) {
io.WriteString(response, "hello world")
}
这么简单,能与之一战的恐怕只有 Python 了吧,而且 Go 还能编译成可执行的二进制文件,你说牛啤不牛啤?

Http Server 如何处理连接?
我们从这一行代码看起
http.ListenAndServe(":81", nil)
从命名来看,这个方法干了两件事,监听并且服务,从方法的单一职责上来说,我觉得不ok,一个方法怎么能干两件事?但这是大佬写的代码,就很合理。

第一个参数Addr是要监听的地址和端口,第二个参数Handler一般是nil,它是真正的逻辑处理,但我们通常用第一行代码那样来注册处理器,这代码一看就感觉是把 path 映射到业务逻辑上,我们先大概了解,待会再来看它
http.HandleFunc("/hello", hello)
如果了解过一点网络编程基础,就会知道操作系统提供了bind、listen、accept这样的系统调用,我们只要按顺序发起调用,就能组合出一个 Server。
Go 也是利用这些系统调用,把他们都封装在了ListenAndServe中。

Listen 往下追究就是系统调用,所以我们重点看 Serve:

把分支代码收起来,只看主干,发现是一个 for 循环里面在不停地 Accept,而这个 Accept 在没有连接时是阻塞的,当有连接时,起一个新的协程来处理。
Http Server 如何处理请求的?
一些前置工作
处理请求的一行代码是,可以看出是每个连接单开了一个协程处理:
go c.serve(connCtx)
这里的 connCtx 代入了当前的 Server 对象:
ctx := context.WithValue(baseCtx, ServerContextKey, srv)
...
connCtx := ctx
而且还提供了修改它的 hook 方法 srv.ConnContext,可以在每次 Accept 时修改原始的 context
if cc := srv.ConnContext; cc != nil {
connCtx = cc(connCtx, rw)
if connCtx == nil {
panic("ConnContext returned nil")
}
}
它的定义是:
// ConnContext optionally specifies a function that modifies
// the context used for a new connection c. The provided ctx
// is derived from the base context and has a ServerContextKey
// value.
ConnContext func(ctx context.Context, c net.Conn) context.Context
但是如果按照我开头给的代码,你是没法修改 srv.ConnContext 的,可以改成这样来自定义:
func main() {
http.HandleFunc("/hello", hello)
server := http.Server{
Addr: ":81",
ConnContext: func(ctx context.Context, c net.Conn) context.Context {
return context.WithValue(ctx, "hello", "roshi")
},
}
server.ListenAndServe()
}
同样的 c.setState 也提供了 hook,可采取如上的方法设置,在每次连接状态改变时执行 hook 方法:
c.setState(c.rwc, StateNew, runHooks) // before Serve can return
// ConnState specifies an optional callback function that is
// called when a client connection changes state. See the
// ConnState type and associated constants for details.
ConnState func(net.Conn, ConnState)
开始真正干活
为了能看清楚 Accept 后,serve 方法到底干了什么,我们再简化一下:
func (c *conn) serve(ctx context.Context) {
...
for {
w, err := c.readRequest(ctx)
...
serverHandler{c.server}.ServeHTTP(w, w.req)
...
}
}
serve 也是一个大循环,循环里面主要是读取一个请求,然后将请求交给 Handler 处理。
为什么是一个大循环呢?因为每个 serve 处理的是一个连接,一个连接可以有多次请求。
读请求就显得比较枯燥乏味,按照Http协议,读出URL,header,body等信息。
这里有个细节是在每次读取了一个请求后,还开了一个协程去读下一个请求,也算是做了优化吧。
for {
w, err := c.readRequest(ctx)
...
if requestBodyRemains(req.Body) {
registerOnHitEOF(req.Body, w.conn.r.startBackgroundRead)
} else {
w.conn.r.startBackgroundRead()
}
...
}
请求如何路由?
当读取到一个请求后,便进入这一行代码:
serverHandler{c.server}.ServeHTTP(w, w.req)
ServeHTTP 找到我们注册的 Handler 去处理,如果请求的URI 是 *或请求 Method 是 OPTIONS,则使用globalOptionsHandler,也就是说这类请求不需要我们手动处理,直接就返回了。
对于我们注册的 Handler 也需要去寻找路由,这个路由的规则还是比较简单,主要由如下三条:
- 如果注册了带 host 的路由,则按 host + path 去寻找,如果没注册带 host 的路由,则按 path 寻找
- 路由规则匹配以完全匹配优先,如果注册的路由规则最后一个字符是
/,则除了完全匹配外,还会以前缀查找
举几个例子来理解一下:
- 带 host 的匹配规则
注册路由为
http.HandleFunc("/hello", hello)
http.HandleFunc("127.0.0.1/hello", hello2)
此时如果执行
curl 'http://127.0.0.1:81/hello'
则会匹配到 hello2,但如果执行
curl 'http://localhost:81/hello'
就匹配的是 hello
- 前缀匹配
如果注册路由为
http.HandleFunc("/hello", hello)
http.HandleFunc("127.0.0.1/hello/", hello2)
注意第二个最后还有个/,此时如果执行
curl 'http://127.0.0.1:81/hello/roshi'
也能匹配到 hello2,怎么样,是不是理解了?
找到路由之后就直接调用我们开头注册的方法,如果我们往 Response 中写入数据,就能返回给客户端,这样一个请求就处理完成了。
总结
最后我们回忆下 Go Http Server 的要点:
- 用 Go 起一个 Http Server 非常简单
- Go Http Server 本质是一个大循环,每当有一个新连接时,会起一个新的协程来处理
- 每个连接的处理也是一个大循环,这个循环里做了读取请求、寻找路由、执行逻辑三件大事

感谢能抽空看到这里,如果你能点赞、在看、分享,我会更加感激不尽~
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捉虫大师",后端技术分享,架构设计、性能优化、源码阅读、问题排查、踩坑实践
一文读懂Go Http Server原理的更多相关文章
- 一文读懂Https的安全性原理、数字证书、单项认证、双项认证等
本文引用了作者Smily(博客:blog.csdn.net/qq_20521573)的文章内容,感谢无私分享. 1.前言 目前苹果公司已经强制iOS应用必须使用HTTPS协议开发(详见<苹果即将 ...
- 一篇读懂HTTPS:加密原理、安全逻辑、数字证书等
1.引言 HTTPS(全称: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Secure,超文本传输安全协议),是以安全为目标的HTTP通道,简单讲是HTTP的安全版.本文,就来深入介绍下其 ...
- 一文读懂HTTP/2及HTTP/3特性
摘要: 学习 HTTP/2 与 HTTP/3. 前言 HTTP/2 相比于 HTTP/1,可以说是大幅度提高了网页的性能,只需要升级到该协议就可以减少很多之前需要做的性能优化工作,当然兼容问题以及如何 ...
- 一文读懂高性能网络编程中的I/O模型
1.前言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面对海量用户高并发业务,传统的阻塞式的服务端架构模式已经无能为力.本文(和下篇<高性能网络编程(六):一文读懂高性能网络编程中的线程模型>)旨在为大家提供有用的 ...
- 从HTTP/0.9到HTTP/2:一文读懂HTTP协议的历史演变和设计思路
本文原作者阮一峰,作者博客:ruanyifeng.com. 1.引言 HTTP 协议是最重要的互联网基础协议之一,它从最初的仅为浏览网页的目的进化到现在,已经是短连接通信的事实工业标准,最新版本 HT ...
- [转帖]从HTTP/0.9到HTTP/2:一文读懂HTTP协议的历史演变和设计思路
从HTTP/0.9到HTTP/2:一文读懂HTTP协议的历史演变和设计思路 http://www.52im.net/thread-1709-1-2.html 本文原作者阮一峰,作者博客:r ...
- 即时通讯新手入门:一文读懂什么是Nginx?它能否实现IM的负载均衡?
本文引用了“蔷薇Nina”的“Nginx 相关介绍(Nginx是什么?能干嘛?)”一文部分内容,感谢作者的无私分享. 1.引言 Nginx(及其衍生产品)是目前被大量使用的服务端反向代理和负载均衡 ...
- 一文读懂AI简史:当年各国烧钱许下的愿,有些至今仍未实现
一文读懂AI简史:当年各国烧钱许下的愿,有些至今仍未实现 导读:近日,马云.马化腾.李彦宏等互联网大佬纷纷亮相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并登台演讲.关于人工智能的现状与未来,他们提出了各自的观点,也引 ...
- kubernetes基础——一文读懂k8s
容器 容器与虚拟机对比图(左边为容器.右边为虚拟机) 容器技术是虚拟化技术的一种,以Docker为例,Docker利用Linux的LXC(LinuX Containers)技术.CGroup(Co ...
- 一文读懂对抗生成学习(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s)[GAN]
一文读懂对抗生成学习(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s)[GAN] 0x00 推荐论文 https://arxiv.org/pdf/1406.2661.pdf 0x01什么是ga ...
随机推荐
- 参考Dubbo3官方文档做的学习笔记
文章目录 概念与架构 2.1 服务发现 Dubbo3官方文档: https://dubbo.apache.org 服务:是 Dubbo 中的核心概念,一个服务代表一组 RPC 方法的集合,服务是面向用 ...
- 18.-cookies和session
一.会话定义 从打开浏览器访问一个网站,到关闭浏览器结束此次访问,称之为一次绘画 HTTP协议是无状态的,导致绘画状态难以保持 Cookies和session就是为了保持会话状态而诞生的两个存储技术 ...
- Python基础部分:11、文件和光标移动
目录 一.文件操作 1.文件的概念 2.代码打开文件的方式 二.文件读写模式 1.'r' 只读模式 read 2.'w' 只写模式 write 3.'a' 尾部追写模式 add 三.文件操作模式 1. ...
- C语言嵌套for循环实现冒泡排序
使用嵌套for循环实现冒泡排序的一个函数. #include<stdio.h> /** * 介绍: * 使用嵌套for循环实现冒泡排序,由小到大(上小下大). * 参数: * sum[]: ...
- HMM算法python实现
基础介绍,后5项为基础5元素 Q = ['q0', 'q1', 'q2', 'q3'] # 状态集合 States,共 N 种状态 V = ['v0', 'v1'] # 观测集合 Observatio ...
- C#自定义控件开发(2)—LED指示灯
下面来开发一个LED指示灯控件,如下: 设计属性包括: 外环宽度,外环间隙,内环间隙,颜色[五种],当前值. 由于该LED指示灯基本是完全独立设计的,并不是在某个控件的基础上进行的开发,因此,这里使 ...
- gin领域层:用户实体编写和值对象(初步)
1.用户实体和值对象 2. 要做的事 3.常见的四层模型 4.Domin层 5.值对象
- 【iOS逆向】某车之家sign签名分析
阅读此文档的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请关注公众号[移动端Android和iOS开发技术分享]或加QQ群[309580013] 1.目标 分析某车之家sign签名算法的实现 2.操作环境 frida mac ...
- 已经有 MESI 协议,为什么还需要 volatile 关键字?
本文已收录到 GitHub · AndroidFamily,有 Android 进阶知识体系,欢迎 Star.技术和职场问题,请关注公众号 [彭旭锐] 进 Android 面试交流群. 前言 大家好 ...
- JavaWeb实战:基础CRUD+批量删除+分页+条件
技术栈及相关参考资料: MyBatis基础 Servlet基础 ServletRequest和ServletResponse MVC模式和三层架构 AJAX基础+Axios基础 Vue前端框架 E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