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介绍一种QoS的解决方案,文章来自博客园RTC.Blacker,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blacker,更多详见www.rtc.help

QoS出现的背景:

而当网络发生拥塞的时候,所有的数据流都有可能被丢弃;为满足用户对不同应用不同服务质量的要求,就需要网络能根据用户的要求分配和调度资源,对不同的数据流提供不同的服务质量:

1、对实时性强且重要的数据报文优先处理;

2、对于实时性不强的普通数据报文,提供较低的处理优先级,网络拥塞时甚至丢弃。

为了满足上述需求,QoS出现了,定义如下:

QoS(Quality of Service)指一个网络能够利用各种基础技术,为指定的网络通讯提供更好的服务能力, 是网络的一种安全机制, 是用来解决网络延迟和阻塞等问题的一种技术。所以当网络过载或拥塞时,QoS 能确保重要业务量不受延迟或丢弃,同时保证网络的高效运行。

支持QoS功能的设备,能够提供传输品质服务;针对某种类别的数据流,可以为它赋予某个级别的传输优先级,来标识它的相对重要性,并使用设备所提供的各种优先级转发策略、拥塞避免等机制为这些数据流提供特殊的传输服务。配置了QoS的网络环境,增加了网络性能的可预知性,并能够有效地分配网络带宽,更加合理地利用网络资源。

在RTC开发中我们了解到实际网络状况非常复杂,如果需要保证通话必须先保证通讯质量,而实时音视频通讯包括采集、编码、网络传输、解码、播放等环节,其中采集、编解码和播放是不受网络条件影响的,只受限于编解码算法和播放策略等因素。但网络传输的丢包、抖动和乱序对qos的影响最为重大,因此下面介绍的qos解决方案要解决的是网络传输丢包、抖动和乱序因素对服务质量的不好影响,具体如下:

1、发送端原理:

对于实时音视频通讯,常采用UDP协议来传输多媒体数据,下面是采用基于udp的rtp协议来传输音视频数据。对于不同格式的编码数据,会有不同的rtp打包协议,比如对于H.264视频数据,文档rfc3984对NAL U的rtp打包封装进行了规范,详情请参考该文档。对于视频数据的打包封装,因为一帧视频数据的数据长度可能大于MTU,所以相关的打包协议都会规定将长度大于MTU的帧进行切割,分块封装到多个rtp包进行传输。为了避免丢包、抖动和乱序对服务质量的影响,本方案在发送端和接收端各建立了节点数相等的一段循环buffer,用于缓存发送端数据和接收端数据。

发送端在发送数据的时候,某个rtp包的seq为send_seq,发送端把这个包通过udp socket发送出去的同时,把这

个rtp包的数据拷贝到send_seq对应节点的buffer中去,以便这个rtp包接收方没收到时,发送方还能重发这个rtp包。

这里要注意的一点是,发送端和接收端的循环buffer节点数要能被65536整除,这样rtp seq增加到最大值65535时对应

最后一个节点,下一个rtp包的seq为0正好对应上第一个节点,避免rtp seq掉头时出现漏洞。

2、接收端原理:

和发送端类似,接收端也开辟了一段节点数能被65536整除的循环buffer,用于缓存接收到的rtp包。接收端收到rtp

包时,需要去解析rtp包头,取出接收到的rtp包的seq,对应下图中的received_seq。

当收到第一个包时,start_seq和end_seq都被设置为received_seq,并把收到的rtp包送到解码单元。后面收到rtp包时,有做两件事情:

第一、接收的模块将接收到的rtp包拷贝到received_seq指向的节点的buffer,并将这个节点的数据flag(用于标记该节点是否填充了数据)设置为true,同时要根据start_seq、end_seq和received_seq的关系来决定要不要将end_seq更新为received_seq的值,如果received_seq对应的包本来应该end_seq对应的包之前到达,则不更新end_seq的值,否则就更新。

第二、要每过一段时间都要去扫描start_seq到end_seq对应的每个节点,首先,若当前时间和start_seq对应的数据到达时间的差值超过一定阈值(比如500ms),则将start_seq和end_seq之间的每个节点的数据全部丢弃,将每个节点的数据flag设置为false,更新start_seq为end_seq。其次,若start_seq对应的节点的下一个节点的数据falg为true,则将该节点的数据送到解码单元,同时将start_seq更新为该节点的seq,并将该节点的数据flag设置为false;若flag为false,且当前时间和start_seq对应的数据到达时间的差值超过一定阈值(比如50ms),则将该节点的seq(lost_seq)发送给发送端,请求发送端将seq对应的rtp数据再发一遍。

这样,当有些包很久(大于500ms)都没收到,就认为它来不了,直接将它们丢弃;有些包短时间(小于50ms)没来,则向发送端发送重传请求,请求发送端再发一次该包,试图能补上这些包。

3、结果说明

3.1、没加qos模块时,两个手机视频通信在有丢包情况下回出现视频帧不完整,播放出现马赛克的现象,加上qos模块后,视频播放流畅,效果大为改善。同时我们为了测试该方案的作用,在发送端人为地分别丢弃10%和20%的视频rtp包,接收端解码播放效果良好,没有出现马赛克现象。

3.2、加入qos模块会带来一定的延迟和卡顿,因为丢包重传是需要时间的。

3.3、上述方案也就是webrtc里面的nack的具体实现方式。

上述方案由环信资深音视频技术专家彭祖元提供(部分内容有调整),kelly进行编辑和整理。

彭老师拥有多年音视频编解码开发经验,在Android,iOS等平台音视频采集,编码,传输,解码,播放等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熟悉流媒体服务器开发。

Android IOS WebRTC 音视频开发总结(五七)-- 网络传输上的一种QoS方案的更多相关文章

  1. Android IOS WebRTC 音视频开发总结(七十)-- 移动端音视频技术优化的七个方向

    最近直播很火,很多朋友对背后的技术比较感兴趣,所以今天我们整理一篇关于移动端视频优化的文章,这篇文章是我朋友在一个技术大会上分享过的,更多内容请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rtcblacker 视频直播为什 ...

  2. Android IOS WebRTC 音视频开发总结(七四)-- WebRTC开源5周年了,Google怎么看?

    本文最早发表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上(微信ID:blackerteam),支持原创,详见这里, 2016年6月9日是WebRTC开源5周年的日子,Google WebRTC负责人Harald在社区里面写了 ...

  3. Android IOS WebRTC 音视频开发总结(七)-- 基于浏览器的开发

    前面写的一系列总结都是讲webrtc如何下载,编译,开发的,有些人可能有点云里雾里了,WEBRTC不是用来搞跨浏览器开发的吗,怎么我讲的这些跟浏览器扯不上任何关系,其实看看下面这个架构图,你就明白了, ...

  4. Android IOS WebRTC 音视频开发总结(七八)-- 为什么WebRTC端到端监控很关键?

    本文主要介绍WebRTC端到端监控(我们翻译和整理的,译者:weizhenwei,校验:blacker),最早发表在[编风网] 支持原创,转载必须注明出处,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blacker(微信I ...

  5. Android IOS WebRTC 音视频开发总结(七三)-- 我为什么走上了创业这条不归路?

    本文主要介绍自己为什么选择创业,文章最早发表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上,支持原创,详见这里,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blackerteam,更多详见www.rtc.help 2016.06.01对公司来说是个很 ...

  6. Android IOS WebRTC 音视频开发总结(七五)-- WebRTC视频通信中的错误恢复机制

    本文主要介绍WebRTC视频通信中的错误恢复机制(我们翻译和整理的,译者:jiangpeng),最早发表在[这里] 支持原创,转载必须注明出处,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blacker(微信ID:blac ...

  7. Android IOS WebRTC 音视频开发总结(七九)-- WebRTC选择H.264的四大理由

    本文主要介绍WebRTC选择H.264的理由(我们翻译和整理的,译者:weizhenwei,校验:blacker),最早发表在[编风网] 支持原创,转载必须注明出处,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blacke ...

  8. Android IOS WebRTC 音视频开发总结(七二)-- 看到Google Duo,你想到了什么?

    本文主要介绍在线教育这个行业,文章最早发表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上,支持原创,详见这里,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blackerteam,更多详见www.rtc.help 在昨天的Google I/O大会上Go ...

  9. Android IOS WebRTC 音视频开发总结(七六)-- 探讨直播低延迟低流量的粉丝连麦技术

    本文主要探讨基于WebRTC的P2P直播粉丝连麦技术 (作者:郝飞,亲加云CTO,编辑:dora),最早发表在[这里] 支持原创,转载必须注明出处,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blacker(微信ID:blac ...

  10. 转:Android IOS WebRTC 音视频开发总结 (系列文章集合)

    随笔分类 - webrtc   Android IOS WebRTC 音视频开发总结(七八)-- 为什么WebRTC端到端监控很关键?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WebRTC端到端监控(我们翻译和整理的,译 ...

随机推荐

  1. jQuery实现的鼠标滑过切换图片代码实例

    jQuery实现的鼠标滑过切换图片代码实例:有时候网页需要这样的简单效果,那就是当鼠标滑过默认图片的时候,能够实现图片的切换,可能在实际应用中,往往没有这么简单,不过大家可以自行扩展一下,下面简单介绍 ...

  2. sql server Geometry 类型操作 笔记

    sqlGeometry 类型为sql server 2008之后的版本 新加的一种CLR扩展数据类型,为广大sql server开发人员存储几何类型及空间运算提供极大的便利,下面说明geometry类 ...

  3. ELK+redis集群搭建

    ELK版本: logstash-1.4.2 kibana-4.0.3 redis-3.0.0 elasticsearch-1.4.4(最低版本) 分别启动命令: redis-server redis. ...

  4. (转)如果知道dll文件是面向32位系统还是面向64位系统的?

    本文为转载文章,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qguohog/archive/2011/09/13/2174897.html,仅仅是记录供后续使用,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在发 ...

  5. JQuery基础教程:选择元素(中)

    自定义选择符 JQuery在各种CSS选择符的基础上还添加了独有的完全不同的自定义选择符,注意,只要可能,jQuery就会使用浏览器原生的DOM选择符引擎去查找元素.但在使用自定义选择符的时候,就无法 ...

  6. 对Native App与Web App的一些思考

    前言 Native App:C/S架构,使用原生技术(Java/Objective-C/Swift)实现. Web App:B/S架构,使用浏览器技术来实现,广义上也包括phoneGap以及DP正在尝 ...

  7. Redis附加功能之Redis流水线pipeline

    流水线功能的目的:通过减少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通信次数来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 一.通信 在一般情况下, 用户每执行一个 Redis 命令,客户端与服务器都需要进行一次通信:客户端会将命令请求发送给服务 ...

  8. android NDk环境编译总结

    首先,这篇文章的撰写是基于很多前人的优秀的帖子,感谢他们的分享让我能够学习这么多的知识.谢谢 Android NDK开发环境的搭建 前言: Android 上,应用程序的开发,大部分基于 Java 语 ...

  9. 增量升级(省流量更新)的Android客户端实现

    转载与 zhouhuiah的专栏 http://blog.csdn.net/zhouhuiah/article/details/16939937 本文在以上两篇博客的基础上再增加了异常处理,并将生成的 ...

  10. 请慢慢移动……由于操作快慢导致的bug

    最近的工作中,遇到一个由于操作快慢不同导致的bug,原因是,操作慢的时候程序接收到了停止操作,继续处理正确,而快速操作的时候程序来不及处理操作停止的动作,导致需要传入的数据值已经改变,程序报错.这种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