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Lucene.Net 2.3.1开发介绍 —— 二、分词(一)

Lucene.Net中,分词是核心库之一,当然,也可以将它独立出来。目前Lucene.Net的分词库很不完善,实际应用价值不高。唯一能用在实际场合的StandardAnalyzer类,效果也不是很好。内置在Lucene.Net里的分词都被放在项目的Analysis目录下,也就是Lucene.Net.Analysis命名空间下。分词类的命名一般都是以“Analyzer”结束,比如StandardAnalyzer,StopAnalyzer,SimpleAnalyzer等。全部继承自Analyzer类。而它们一般各有一个辅助类,一般以”“Tokenizer”结尾,分词的逻辑大都在辅助类完成。

使用Lucene.Net,要很好地使用Lucene.Net,必须理解分词,甚至能自己扩展分词。如果只使用拉丁语系,那么使用内置的分词可能足够了,但是对于中文肯定是不行的。目前中文方面的分词分为单字分词,二元分词,词库匹配,语义理解这几种。StandardAnalyzer类就是按单字分,二元分就是把两个字作为一组拆分,而词库的话肯定是有一个复杂的对比过程,语义理解的就更加复杂了。这是分词的方式,而匹配的方式也分为正向和逆向两种,一般逆向要优于正向,但是写起来也要复杂一些。

1、内置分词器

本节将详细介绍Lucene.Net内置分词的效果,工作过程,及整体结构。

1.1、分词效果

1.1.1 如果得到分词效果

如果得到分词效果?有效的方式就是进行测试。这里将引入自动测试的方法,这样更加便于测试,将使用NUnit来完成。Nunit的简单实用方法见附录二。

创建一个新的项目,命名为Test。步骤如图 1.1.1.1 - 1.1.1.2

图1.1.1.1

图 1.1.1.2

点确定,就加入了新项目Test,选择类库模板。再引用Nunit.framework类库。如图 1.1.1.3。

图 1.1.1.3

再按第一章节的步骤引入Lucene.Net类库。先来试试SimpleAnalyzer类的效果。在Test项目中添加SimpleAnalyzerTest,代码 1.1.1.1。

代码 1.1.1.1
 
Code 1using System; 2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 3using System.Text; 4using NUnit.Framework; 5using Lucene.Net.Analysis; 6using System.IO; 7namespace Test 8{ 9    [TestFixture]10    public class SimpleAnalyzerTest11    {12        [Test]13        public void ReusableTokenStreamTest()14        {15            string testwords = "我是中国人,I can speak chinese!";1617            SimpleAnalyzer simple = new SimpleAnalyzer();18            TokenStream ts = simple.ReusableTokenStream("", new StringReader(testwords));19            Token token;20            while ((token = ts.Next()) != null)21            {22                Console.WriteLine(token.TermText());23            }24            ts.Close();25        }26    }27}28

运行结果:

我是中国人
i
can
speak
chinese

查看这个结果,基本可以确定,SimpleAnalyzer分词就是以空格或符号为断点,把句子分析出来。对于英文大写还会执行一个转换到小写的操作。

1.1.2 内置分词的分词效果

按照1.1.1节介绍的方式,就可以分析分析效果了。不过这样写出来的测试代码过于麻烦,改造一下。

(1)、在Test项目中新建Analysis目录;

(2)、在Analysis下建立TestData类,代码1.1.2.1;

代码1.1.2.1
 
Code 1using System; 2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 3using System.Text; 4 5namespace Test.Analysis 6{ 7    public class TestData 8    { 9        public static string TestWords = "我是中国人,I can speak chinese!";10    }11}12

(3)、建立TestFactory类,代码1.1.2.2

代码1.1.2.2
 
Code 1using System; 2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 3using System.Text; 4using Lucene.Net.Analysis; 5using System.IO; 6 7namespace Test.Analysis 8{ 9    public class TestFactory10    {11        public static void TestFunc(Analyzer analyzer)12        {13            TokenStream ts = analyzer.ReusableTokenStream("", new StringReader(TestData.TestWords));14            Token token;15            while ((token = ts.Next()) != null)16            {17                Console.WriteLine(token.TermText());18            }19            ts.Close();20        }21    }22}

(4)、建立AllAnalysisTest类,代码1.1.2.3

代码1.1.2.3
 
Code 1using System; 2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 3using System.Text; 4using NUnit.Framework; 5using Lucene.Net.Analysis; 6using Lucene.Net.Analysis.Standard; 7namespace Test.Analysis 8{ 9    [TestFixture]10    public class AllAnalysisTest11    {12        [Test]13        public void TestMethod()14        {15            List<Analyzer> analysis = new List<Analyzer>() { 16                new KeywordAnalyzer(),17                new SimpleAnalyzer(),18                new StandardAnalyzer(),19                new StopAnalyzer(),20                new WhitespaceAnalyzer() };2122            for (int i = 0; i < analysis.Count; i++)23            {24                Console.WriteLine(analysis[i].ToString() + "结果:");25                Console.WriteLine("--------------------------------");26                TestFactory.TestFunc(analysis[i]);27                Console.WriteLine("--------------------------------");28            }29        }30    }31}32

(5)、运行。

对于TestWords = "我是中国人,I can speak chinese!";测试结果:

Lucene.Net.Analysis.KeywordAnalyzer结果:
--------------------------------
我是中国人,I can speak chinese!
--------------------------------
Lucene.Net.Analysis.SimpleAnalyzer结果:
--------------------------------
我是中国人
i
can
speak
chinese
--------------------------------
Lucene.Net.Analysis.Standard.StandardAnalyzer结果:
--------------------------------





i
can
speak
chinese
--------------------------------
Lucene.Net.Analysis.StopAnalyzer结果:
--------------------------------
我是中国人
i
can
speak
chinese
--------------------------------
Lucene.Net.Analysis.WhitespaceAnalyzer结果:
--------------------------------
我是中国人,I
can
speak
chinese!
--------------------------------

换一句话试试:更改TestData类TestWords字段值为“我是中国人,I'can speak chinese,hello world,沪江小Q!”。测试结果:

Lucene.Net.Analysis.KeywordAnalyzer结果:
--------------------------------
我是中国人,I'can speak chinese,hello world,沪江小Q!
--------------------------------
Lucene.Net.Analysis.SimpleAnalyzer结果:
--------------------------------
我是中国人
i
can
speak
chinese
hello
world
沪江小q
--------------------------------
Lucene.Net.Analysis.Standard.StandardAnalyzer结果:
--------------------------------





i'can
speak
chinese



q
--------------------------------
Lucene.Net.Analysis.StopAnalyzer结果:
--------------------------------
我是中国人
i
can
speak
chinese
hello
world
沪江小q
--------------------------------
Lucene.Net.Analysis.WhitespaceAnalyzer结果:
--------------------------------
我是中国人,I'can
speak
chinese,hello
world,沪江小Q!
--------------------------------

对于这几种分词效果基本可以看出来了。

KeywordAnalyzer分词,没有任何变化;

SimpleAnalyzer对中文效果太差;

StandardAnalyzer对中文单字拆分;

StopAnalyzer和SimpleAnalyzer差不多;

WhitespaceAnalyzer只按空格划分。

当然,这只是个粗略的结果。

Lucene.Net 2.3.1开发介绍 —— 二、分词(一)的更多相关文章

  1. Lucene.Net 2.3.1开发介绍 —— 二、分词(六)

    原文:Lucene.Net 2.3.1开发介绍 -- 二.分词(六) Lucene.Net的上一个版本是2.1,而在2.3.1版本中才引入了Next(Token)方法重载,而ReusableStrin ...

  2. Lucene.Net 2.3.1开发介绍 —— 二、分词(五)

    原文:Lucene.Net 2.3.1开发介绍 -- 二.分词(五) 2.1.3 二元分词 上一节通过变换查询表达式满足了需求,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如果那样查询,会出现另外一个问题,因为,那样搜索,是只 ...

  3. Lucene.Net 2.3.1开发介绍 —— 二、分词(三)

    原文:Lucene.Net 2.3.1开发介绍 -- 二.分词(三) 1.3 分词器结构 1.3.1 分词器整体结构 从1.2节的分析,终于做到了管中窥豹,现在在Lucene.Net项目中添加一个类关 ...

  4. Lucene.Net 2.3.1开发介绍 —— 二、分词(四)

    原文:Lucene.Net 2.3.1开发介绍 -- 二.分词(四) 2.1.2 可以使用的内置分词 简单的分词方式并不能满足需求.前文说过Lucene.Net内置分词中StandardAnalyze ...

  5. Lucene.Net 2.3.1开发介绍 —— 二、分词(二)

    原文:Lucene.Net 2.3.1开发介绍 -- 二.分词(二) 1.2.分词的过程 1.2.1.分词器工作的过程 内置的分词器效果都不好,那怎么办?只能自己写了!在写之前当然是要先看看内置的分词 ...

  6. Lucene.Net 2.3.1开发介绍 —— 四、搜索(二)

    原文:Lucene.Net 2.3.1开发介绍 -- 四.搜索(二) 4.3 表达式用户搜索,只会输入一个或几个词,也可能是一句话.输入的语句是如何变成搜索条件的上一篇已经略有提及. 4.3.1 观察 ...

  7. Lucene.Net 2.3.1开发介绍 —— 三、索引(二)

    原文:Lucene.Net 2.3.1开发介绍 -- 三.索引(二) 2.索引中用到的核心类 在Lucene.Net索引开发中,用到的类不多,这些类是索引过程的核心类.其中Analyzer是索引建立的 ...

  8. Lucene.Net 2.3.1开发介绍 —— 三、索引(四)

    原文:Lucene.Net 2.3.1开发介绍 -- 三.索引(四) 4.索引对搜索排序的影响 搜索的时候,同一个搜索关键字和同一份索引,决定了一个结果,不但决定了结果的集合,也确定了结果的顺序.那个 ...

  9. Lucene.Net 2.3.1开发介绍 —— 四、搜索(三)

    原文:Lucene.Net 2.3.1开发介绍 -- 四.搜索(三) Lucene有表达式就有运算符,而运算符使用起来确实很方便,但另外一个问题来了. 代码 4.3.4.1 Analyzer anal ...

随机推荐

  1. Oracle中查询各种对象的方法小结

    --查看当前库中的所有表select * from all_tables a where a.table_name='INFOCODE_P20081'--查看表结构select * from all_ ...

  2. Http方式获取网络数据

    通过以下代码可以根据网址获取网页的html数据,安卓中获取网络数据的时候会用到,而且会用Java中的sax方式解析获取到数据.(sax解析主要是解析xml)具体代码如下: package com.wy ...

  3. 14 - XML、JSON、PLIST对比和APP生命周期

    XML中间的 数据表达/传输数据的语言 优点:特别强大 强大到很多平台都有基于XML的独立语言,如MXML.HTML 缺点:传输小型数据时,特别啰嗦 size / speed = time JSON ...

  4. C# 仿金山毒霸启动和关闭淡入淡出效果

    原文 C# 仿金山毒霸启动和关闭淡入淡出效果 01 #region 窗体关闭效果 02   03 #region 私有方法 04 [DllImportAttribute("user32.dl ...

  5. Java基础06 组合

    作者:Vamei 出处:http://www.cnblogs.com/vamei 欢迎转载,也请保留这段声明.谢谢! 我们已经尝试去定义类.定义类,就是新建了一种类型(type).有了类,我们接着构造 ...

  6. Cocos2d-x使用android拍照功能加载照片内存过大,通过另存照片尺寸大小解决

    使用2dx调用android拍照功能,拍照结束后在2dx界面显示拍照照片,如果不对照片做处理,会出现内存过大的问题,导致程序崩溃,如果仅仅另存拍照照片,则照片质量大小均下降,导致照片不够清晰,后来发现 ...

  7. .Net 社区虚拟大会”(dotnetConf)

    .Net 社区虚拟大会”(dotnetConf) “.Net 社区虚拟大会”(dotnetConf) 2016 今天凌晨在Channel9 上召开,在Scott Hunter的30分钟的 Keynot ...

  8. WCF技术剖析之十八:消息契约(Message Contract)和基于消息契约的序列化

    原文:WCF技术剖析之十八:消息契约(Message Contract)和基于消息契约的序列化 [爱心链接:拯救一个25岁身患急性白血病的女孩[内有苏州电视台经济频道<天天山海经>为此录制 ...

  9. Qt5窗口设计

    主窗口设计通常是应用程序界面设计的第一步,主窗口主要分为窗口标题,菜单栏,工具栏和状态栏这四个部分,只要在程序设计中分别对四个项目进行设计就可以实现主窗口的编程了.在下面的例子中,我们就以一个打开文件 ...

  10. 基于visual Studio2013解决C语言竞赛题之1012连接字符串

         题目 解决代码及点评 /* 编写一个函数JOIN,让它实现字符串连接运算功能. */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