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linux——8.firewall-cmd的命令使用
firewall-cmd使用方法
1.firewall-cmd的含义
firewall-cmd 是 firewalld的字符界面管理工具,firewalld是centos7之后版本的一大特性, 最大的好处有两个:支持动态更新,不用重启服务;加入了防火墙的“zone”概念。
2.firewall-cmd的用法
命令格式:firewall-cmd [选项 ... ]
(1)通用选项
-h 显示帮助信息
-V 显示版本信息(这个选项不能与其他选项组合)
-q 不打印状态消息
(2)状态选项
--state 显示防火墙的状态
--reload 不中断服务的重新加载(重启)
--complete-reload 中断所有连接的重新加载
--runtime-to-permanent 将当前防火墙的规则永久保存
--check-config 检查配置正确性
(3)日志选项
--get-log-denied 获取记录被拒绝的日志
--set-log-denied=<value> 设置记录被拒绝的日志
3.实例用法
(1) 安装防火墙
yum install firewalld firewall-configf 下载防火墙
systemctl start firewalld 启动防火墙
systemctl status firewalld 查看状态
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 停止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 禁用
(2) 查看设置
firewall-cmd --get-active-zones 查看区域信息
firewall-cmd --get-zone-of-interface=eth0 查看指定接口所属区域
firewall-cmd --panic-on 拒绝所有包
firewall-cmd --panic-off 取消拒绝状态
firewall-cmd --query-panic 查看是否拒绝
firewall-cmd --reload 更新防火墙规则
(3) 添加接口
# 将接口添加到区域,默认接口都在public
firewall-cmd --zone=public --add-interface=eth0
# 永久生效再加上 --permanent 然后reload防火墙
# 设置默认接口区域,立即生效无需重启
firewall-cmd --set-default-zone=public
# 查看所有打开的端口:
firewall-cmd --zone=dmz --list-ports
# 加入一个端口到区域:
firewall-cmd --zone=dmz --add-port=8080/tcp
# 永久生效再加上 --permanent 然后reload防火墙
# 移除服务
firewall-cmd --zone=work --remove-service=smtp
# 显示支持的区域列表
firewall-cmd --get-zones
# 设置为家庭区域
firewall-cmd --set-default-zone=home
# 查看当前区域
firewall-cmd --get-active-zones
# 设置当前区域的接口
firewall-cmd --get-zone-of-interface=enp03s
# 显示所有公共区域(public)
firewall-cmd --zone=public --list-all
# 临时修改网络接口(enp0s3)为内部区域(internal)
firewall-cmd --zone=internal --change-interface=enp03s
# 永久修改网络接口enp03s为内部区域(internal)
firewall-cmd --permanent --zone=internal --change-interface=enp03s
(4) 服务管理
# 显示服务列表
Amanda, ftp, Samba和tftp等最重要的服务已经被FirewallD提供相应的服务,可以使用如下命令查看:
firewall-cmd --get-services
# 允许ssh服务通过
firewall-cmd --enable service=ssh
# 禁止SSH服务通过
firewall-cmd --disable service=ssh
# 打开TCP的8080端口
firewall-cmd --enable ports=8080/tcp
# 临时允许Samba服务通过600秒
firewall-cmd --enable service=samba --timeout=600
# 显示当前服务
firewall-cmd --list-services
# 添加HTTP服务到内部区域(internal)
firewall-cmd --permanent --zone=internal --add-service=http
firewall-cmd --reload # 在不改变状态的条件下重新加载防火墙
(5) 端口管理
# 打开443/TCP端口
firewall-cmd --add-port=443/tcp
# 永久打开3690/TCP端口
firewall-cmd --permanent --add-port=3690/tcp
永久打开端口firewall-cmd --reload
# 查看防火墙,添加的端口也可以看到
firewall-cmd --list-all
(6) 直接模式
# FirewallD包括一种直接模式,使用它可以完成一些工作,例如打开TCP协议的9999端口
firewall-cmd --direct -add-rule ipv4 filter INPUT 0 -p tcp --dport 9000 -j accept
firewall-cmd --reload
(7) 自定义服务管理
选项
(末尾带有 [P only] 的话表示该选项除了与(--permanent)之外,不能与其他选项一同使用!)
--new-service=<服务名> 新建一个自定义服务 [P only]
--new-service-from-file=<文件名> [--name=<服务名>]
从文件中读取配置用以新建一个自定义服务 [P only]
--delete-service=<服务名>
删除一个已存在的服务 [P only]
--load-service-defaults=<服务名>
Load icmptype default settings [P only]
--info-service=<服务名>
显示该服务的相关信息
--path-service=<服务名>
显示该服务的文件的相关路径 [P only]
--service=<服务名> --set-description=<描述>
给该服务设置描述信息 [P only]
--service=<服务名> --get-description
显示该服务的描述信息 [P only]
--service=<服务名> --set-short=<描述>
给该服务设置一个简短的描述 [P only]
--service=<服务名> --get-short
显示该服务的简短描述 [P only]
--service=<服务名> --add-port=<端口号>[-<端口号>]/<protocol>
给该服务添加一个新的端口(端口段) [P only]
--service=<服务名> --remove-port=<端口号>[-<端口号>]/<protocol>
从该服务上移除一个端口(端口段) [P only]
--service=<服务名> --query-port=<端口号>[-<端口号>]/<protocol>
查询该服务是否添加了某个端口(端口段) [P only]
--service=<服务名> --get-ports
显示该服务添加的所有端口 [P only]
--service=<服务名> --add-protocol=<protocol>
为该服务添加一个协议 [P only]
--service=<服务名> --remove-protocol=<protocol>
从该服务上移除一个协议 [P only]
--service=<服务名> --query-protocol=<protocol>
查询该服务是否添加了某个协议 [P only]
--service=<服务名> --get-protocols
显示该服务添加的所有协议 [P only]
--service=<服务名> --add-source-port=<端口号>[-<端口号>]/<protocol>
添加新的源端口(端口段)到该服务 [P only]
--service=<服务名> --remove-source-port=<端口号>[-<端口号>]/<protocol>
从该服务中删除源端口(端口段) [P only]
--service=<服务名> --query-source-port=<端口号>[-<端口号>]/<protocol>
查询该服务是否添加了某个源端口(端口段) [P only]
--service=<服务名> --get-source-ports
显示该服务所有源端口 [P only]
--service=<服务名> --add-module=<module>
为该服务添加一个模块 [P only]
--service=<服务名> --remove-module=<module>
为该服务移除一个模块 [P only]
--service=<服务名> --query-module=<module>
查询该服务是否添加了某个模块 [P only]
--service=<服务名> --get-modules
显示该服务添加的所有模块 [P only]
--service=<服务名> --set-destination=<ipv>:<address>[/]
Set destination for ipv to address in service [P only]
--service=<服务名> --remove-destination=<ipv>
Disable destination for ipv i service [P only]
--service=<服务名> --query-destination=<ipv>:<address>[/]
Return whether destination ipv is set for service [P only]
--service=<服务名> --get-destinations
List destinations in service [P only]
(8) 控制端口 / 服务
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控制端口的开放,一种是指定端口号另一种是指定服务名。虽然开放 http 服务就是开放了 80 端口,但是还是不能通过端口号来关闭,也就是说通过指定服务名开放的就要通过指定服务名关闭;通过指定端口号开放的就要通过指定端口号关闭。还有一个要注意的就是指定端口的时候一定要指定是什么协议,tcp 还是 udp。知道这个之后以后就不用每次先关防火墙了,可以让防火墙真正的生效。
firewall-cmd --add-service=mysql # 开放mysql端口
firewall-cmd --remove-service=http # 阻止http端口
firewall-cmd --list-services # 查看开放的服务
firewall-cmd --add-port=3306/tcp # 开放通过tcp访问3306
firewall-cmd --remove-port=80tcp # 阻止通过tcp访问3306
firewall-cmd --add-port=233/udp # 开放通过udp访问233
firewall-cmd --list-ports # 查看开放的端口
(9) 伪装 IP
firewall-cmd --query-masquerade # 检查是否允许伪装IP
firewall-cmd --add-masquerade # 允许防火墙伪装IP
firewall-cmd --remove-masquerade # 禁止防火墙伪装IP
(10) 端口转发
端口转发可以将指定地址访问指定的端口时,将流量转发至指定地址的指定端口。转发的目的如果不指定 ip 的话就默认为本机,如果指定了 ip 却没指定端口,则默认使用来源端口。 如果配置好端口转发之后不能用,可以检查下面两个问题:
比如我将 80 端口转发至 8080 端口,首先检查本地的 80 端口和目标的 8080 端口是否开放监听了
其次检查是否允许伪装 IP,没允许的话要开启伪装 IP
firewall-cmd --add-forward-port=port=80:proto=tcp:toport=8080 # 将80端口的流量转发至8080
firewall-cmd --add-forward-port=port=80:proto=tcp:toaddr=192.168.0.1 # 将80端口的流量转发至192.168.0.1
firewall-cmd --add-forward-port=port=80:proto=tcp:toaddr=192.168.0.1:toport=8080 # 将80端口的流量转发至192.168.0.1的8080端口

自学linux——8.firewall-cmd的命令使用的更多相关文章
- 自学Linux Shell2.1-进入shell命令行
		
点击返回 自学Linux命令行与Shell脚本之路 2.1-进入shell命令行 进入文本命令行界面(CLI)两种方法: 控制台终端 图形化终端 1. 通过Linux控制台终端访问CLI 按下Ctrl ...
 - 自学Linux Shell3.2-切换目录命令cd
		
点击返回 自学Linux命令行与Shell脚本之路 3.2-切换目录命令cd 当登录系统并获得shell命令提示符后,你通常位于自己的主目录中. 使用pwd命令验证: pwd命令以绝对路径的方式显示用 ...
 - 自学Linux Shell3.4-文件处理命令touch cp mv rm
		
点击返回 自学Linux命令行与Shell脚本之路 3.4-文件处理命令touch cp mv rm 1. touch命令 一是用于把已存在文件的时间标签更新为系统当前的时间(默认方式),它们的数据将 ...
 - 自学Linux Shell3.5-目录处理命令mkdir rmdir
		
点击返回 自学Linux命令行与Shell脚本之路 3.5-目录处理命令mkdir rmdir 1. mkdir命令 创建一个或多个新的目录. mkdir 命令创建由 Directory 参数指定的一 ...
 - 自学Linux Shell3.6-文件查看命令file cat more less tail head
		
点击返回 自学Linux命令行与Shell脚本之路 3.6-文件查看命令file cat more less tail head 1.参看文件类型file 该命令用来识别文件类型,也可用来辨别一些文件 ...
 - 自学Linux Shell5.2-shell内建命令history alias
		
点击返回 自学Linux命令行与Shell脚本之路 5.2-shell内建命令history alias 外部命令:有时称为文件系统命令,是存在于bash shell之外的程序,通常位于/bin./u ...
 - 自学Linux Shell12.1-结构化命令if-then
		
点击返回 自学Linux命令行与Shell脚本之路 12.1-结构化命令if-then 许多程序要求对shell脚本中的命令施加一些逻辑流程控制.有一类命令会根据条件使脚本跳过某些命令.这样的命令通常 ...
 - 自学Linux Shell12.5-while、until命令
		
点击返回 自学Linux命令行与Shell脚本之路 12.5-while.until命令 until 循环与 while 循环在处理方式上刚好相反. while循环用于不断执行一系列命令,也用于从输入 ...
 - 自学Linux Shell15.2-作业控制命令(jobs/bg/nice/renice/at/atp/atrm/crontab)
		
点击返回 自学Linux命令行与Shell脚本之路 15.1-作业控制命令(jobs/bg/nice/renice/at/atp/atrm/crontab) 1 控制作业 1.1查看作业 (jobs ...
 - 自学Linux命令行与Shell脚本之路
		
自学Linux命令行与Shell脚本之路[第一回]:初识Linux 1.1 自学Linux Shell1.1-Linux初识 1.2 自学Linux Shell1.2-Linux目录结构 1.3 ...
 
随机推荐
- B. Petya and Divisors 解析(思維)
			
Codeforce 111 B. Petya and Divisors 解析(思維) 今天我們來看看CF111B 題目連結 題目 略,請看原題 前言 看了別人的解答就豁然開朗 @copyright p ...
 - 【总结】git
			
一.基本介绍 1.历史 git版本控制工具,Linus开发linux时最开始用的是bitkeeper,后来该公司取消了linux社区的免费使用权力,linus用一周的时间开发出第一版git 2.git ...
 - 简单盘点 CVPR2020 的图像合成论文
			
前言 本文将简单盘点在 CVPR2020 上的图像合成方面的论文,然后给出下载地址以及开源代码 github(如果有开源). 原文:https://evgenykashin.github.io/202 ...
 - while语句的一个使用技巧
			
作用类似于可以输入一个不定量长度的数组,但是严格来说 不可能出现任意长度. 内存是有限的 超出一定长度后,不可能存的下,虽然这个值可能是超级大的,但总有限度. 这里我们利用while(cin>& ...
 - plc模拟量采集模块的作用
			
在工业控制中,某些输入量(如压力.温度.流量.转速等)是连续变化的模拟量,某些执行机构(如伺服电动机.调节阀.记录仪等)要求PLC输出模拟信号,而PLC的CPU只能处理数字量.模拟量首先被传感器和变送 ...
 - pandas对列求和
			
了解更多,请关注公众号"轻松学编程" 一行代码实现对列求和 使用pandas把列表中的字典元素转成二维数组,然后使用pandas函数实现对每一列求和. 代码: import pan ...
 - 关于Java中泛型、反射和注解的扫盲篇
			
泛型 泛型概念 泛型是在JDK1.5之后引入的,旨在让我们写出更加通用化,更加灵活的代码.通用化的手段在于让数据类型变得参数化,定义泛型时,对应的数据类型是不确定的,泛型方法被调用时,会指定具体类 ...
 - 5分钟GET我使用Github 5 年总结的这些骚操作!
			
我使用 Github 已经有 5 年多了,今天毫无保留地把自己觉得比较有用的 Gihub 小技巧送给关注 JavaGuide 的各位小伙伴. 这篇文章肝了很久,就挺用心的,大家看内容就知道了. 如果觉 ...
 - c#集合随机数
			
List<int> list = new List<int>(10); Random r=new Random(); int num = 0; for (int i = 0; ...
 - MobaXterm 连接 VirtualBox  6 虚拟机中的 CentOS 7
			
1 运行环境 本机系统:Windows 7 虚拟机软件:Oracle VM VirtualBox 6 虚拟机系统:CentOS 7 MobaXterm(安装在本机上) 2 MobaXterm - 远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