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机器学习(二)分类算法-k近邻算法

一、什么是K近邻算法?
定义:
如果一个样本在特征空间中的k个最相似(即特征空间中最邻近)的样本中的大多数属于某一个类别,则该样本也属于这个类别。
来源:
KNN算法最早是由Cover和Hart提出的一种分类算法.
计算距离公式:
两个样本的距离可以通过如下公式计算,又叫欧式距离。
比如说,a(a1,a2,a3),b(b1,b2,b3)

二、K近邻算法的实现
sk-learn近邻算法API
sklearn.neighbors.KNeighborsClassifier(n_neighbors=5,algorithm='auto')
n_neighbors:int,可选(默认= 5),k_neighbors查询默认使用的邻居数
algorithm:{‘auto’,‘ball_tree’,‘kd_tree’,‘brute’},可选用于计算最近邻居的算法:‘ball_tree’将会使用 BallTree,‘kd_tree’将使用 KDTree。‘auto’将尝试根据传递给fit方法的值来决定最合适的算法。 (不同实现方式影响效率)
近邻算法实例
案例背景:(kaggle地址:https://www.kaggle.com/c/facebook-v-predicting-check-ins/overview)

数据下载地址:train.csv
数据格式:
            row_id       x       y  accuracy    time    place_id
0                0  0.7941  9.0809        54  470702  8523065625
1                1  5.9567  4.7968        13  186555  1757726713
2                2  8.3078  7.0407        74  322648  1137537235
3                3  7.3665  2.5165        65  704587  6567393236
4                4  4.0961  1.1307        31  472130  7440663949
...            ...     ...     ...       ...     ...         ...
29118016  29118016  6.5133  1.1435        67  399740  8671361106
29118017  29118017  5.9186  4.4134        67  125480  9077887898
29118018  29118018  2.9993  6.3680        67  737758  2838334300
29118019  29118019  4.0637  8.0061        70  764975  1007355847
29118020  29118020  7.4523  2.0871        17  102842  7028698129
[29118021 rows x 6 columns]
实现思路:
1、数据集的处理(缩小数据集范围,处理日期数据,增加分割的日期数据,删除没用的日期数据,将签到位置少于n个用户的删除)
2、分割数据集
3、对数据集进行标准化
4、estimator流程进行分类预测
具体代码如下:
import pandas as pd
from sklearn.preprocessing import StandardScaler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
from sklearn.neighbors import KNeighborsClassifier
# 读取数据
data = pd.read_csv("./data/FBlocation/train.csv")
# 处理数据
# 1、缩小数据,查询数据集范围
data = data.query("x > 1.0 &  x < 1.25 & y > 2.5 & y < 2.75")
# 处理时间的数据
time_value = pd.to_datetime(data['time'], unit='s')
 # 把日期格式转换成 字典格式
time_value = pd.DatetimeIndex(time_value)
# 构造一些特征
data['day'] = time_value.day
data['hour'] = time_value.hour
data['weekday'] = time_value.weekday
# 把时间戳特征删除
data = data.drop(['time'], axis=1)
# 把签到数量少于n个目标位置删除
place_count = data.groupby('place_id').count()
tf = place_count[place_count.row_id > 3].reset_index()
data = data[data['place_id'].isin(tf.place_id)]
# 取出数据当中的特征值和目标值
y = data['place_id']
x = data.drop(['place_id'], axis=1)
# 进行数据的分割训练集合测试集
x_train, x_test, y_train, y_test = train_test_split(x, y, test_size=0.25)
# 特征工程(标准化)
std = StandardScaler()
# 对测试集和训练集的特征值进行标准化
x_train = std.fit_transform(x_train)
x_test = std.transform(x_test)
# 进行算法流程 # 超参数
knn = KNeighborsClassifier()
knn.fit(x_train, y_train)
y_predict = knn.predict(x_test)
print("预测的目标签到位置为:", y_predict)
print("预测的准确率:", knn.score(x_test, y_test))
运行结果:
预测的目标签到位置为: [8258328058 2355236719 6683426742 ... 5606572086 4932578245 9237487147]
预测的准确率: 0.3959810874704492
思考问题
1、k值取多大?有什么影响?
2、性能问题?
三、K近邻算法总结
K近邻算法优缺点
优点:
简单,易于理解,易于实现,无需估计参数,无需训练
缺点
- 懒惰算法,对测试样本分类时的计算量大,内存开销大
- 必须指定K值,K值选择不当则分类精度不能保证
使用场景
小数据场景,几千~几万样本,具体场景具体业务去测试
四、分类模型的评估
评估方法
estimator.score()
一般最常见使用的是准确率,即预测结果正确的百分比
混淆矩阵
在分类任务下,预测结果(Predicted Condition)与正确标记(True Condition)之间存在四种不同的组合,构成混淆矩阵(适用于多分类)

精确率(Precision):预测结果为正例样本中真实为正例的比例(查得准)

召回率(Recall):真实为正例的样本中预测结果为正例的比例(查的全,对正样本的区分能力)

其他分类标准,F1-score,反映了模型的稳健型

分类模型评估API
评估API :
sklearn.metrics.classification_report
用法:
sklearn.metrics.classification_report(y_true, y_pred, target_names=None)
y_true:真实目标值
y_pred:估计器预测目标值
target_names:目标类别名称
return:每个类别精确率与召回率python 机器学习(二)分类算法-k近邻算法的更多相关文章
- 第4章 最基础的分类算法-k近邻算法
		思想极度简单 应用数学知识少 效果好(缺点?) 可以解释机器学习算法使用过程中的很多细节问题 更完整的刻画机器学习应用的流程 distances = [] for x_train in X_train ... 
- 机器学习(四) 分类算法--K近邻算法 KNN (上)
		一.K近邻算法基础 KNN------- K近邻算法--------K-Nearest Neighbors 思想极度简单 应用数学知识少 (近乎为零) 效果好(缺点?) 可以解释机器学习算法使用过程中 ... 
- 机器学习(四) 机器学习(四) 分类算法--K近邻算法 KNN (下)
		六.网格搜索与 K 邻近算法中更多的超参数 七.数据归一化 Feature Scaling 解决方案:将所有的数据映射到同一尺度 八.scikit-learn 中的 Scaler preprocess ... 
- 分类算法----k近邻算法
		K最近邻(k-Nearest Neighbor,KNN)分类算法,是一个理论上比较成熟的方法,也是最简单的机器学习算法之一.该方法的思路是:如果一个样本在特征空间中的k个最相似(即特征空间中最邻近)的 ... 
- 机器学习(1)——K近邻算法
		KNN的函数写法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math import sqrt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Counter def KNN_classify(k ... 
- SIGAI机器学习第七集 k近邻算法
		讲授K近邻思想,kNN的预测算法,距离函数,距离度量学习,kNN算法的实际应用. KNN是有监督机器学习算法,K-means是一个聚类算法,都依赖于距离函数.没有训练过程,只有预测过程. 大纲: k近 ... 
- 最基础的分类算法-k近邻算法 kNN简介及Jupyter基础实现及Python实现
		k-Nearest Neighbors简介 对于该图来说,x轴对应的是肿瘤的大小,y轴对应的是时间,蓝色样本表示恶性肿瘤,红色样本表示良性肿瘤,我们先假设k=3,这个k先不考虑怎么得到,先假设这个k是 ... 
- 【学习笔记】分类算法-k近邻算法
		k-近邻算法采用测量不同特征值之间的距离来进行分类. 优点:精度高.对异常值不敏感.无数据输入假定 缺点:计算复杂度高.空间复杂度高 使用数据范围:数值型和标称型 用例子来理解k-近邻算法 电影可以按 ... 
- 机器学习03:K近邻算法
		本文来自同步博客. P.S. 不知道怎么显示数学公式以及排版文章.所以如果觉得文章下面格式乱的话请自行跳转到上述链接.后续我将不再对数学公式进行截图,毕竟行内公式截图的话排版会很乱.看原博客地址会有更 ... 
随机推荐
- Python Flask构建微信小程序订餐系统 学习 资源
			一.Flask MVC框架结构 1.1实际项目结构 1.2application.py 项目配置文件Flask之flask-script模块使用 static.py 文件(部署到生成环境不需 ... 
- vector做形参时的三种传参方式
			vector在做形参的时候传参的方式和普通的变量是一样的,要么传值.要么传引用.要么传指针. 现在分别定义三个以vector为形参的函数: (1) fun1(vector <int> v) ... 
- 高级数据结构---赫(哈)夫曼树及java代码实现
			我们经常会用到文件压缩,压缩之后文件会变小,便于传输,使用的时候又将其解压出来.为什么压缩之后会变小,而且压缩和解压也不会出错.赫夫曼编码和赫夫曼树了解一下. 赫夫曼树: 它是一种的叶子结点带有权重的 ... 
- python实现线性回归之简单回归
			代码来源:https://github.com/eriklindernoren/ML-From-Scratch 首先定义一个基本的回归类,作为各种回归方法的基类: class Regression(o ... 
- json格式的相互转化
			直接上代码: header("Content-type: text/html; charset=utf-8"); $arr = array(); $arr = [ ', ', ' ... 
- 标准库hashlib模块
			hashlib模块用于加密相关的操作,3.x里代替了md5模块和sha模块,主要提供 SHA1, SHA224, SHA256, SHA384, SHA512, MD5 算法(都是基于hash的算法, ... 
- 在CentOS 7中安装配置JDK8
			为什么80%的码农都做不了架构师?>>> ###说明 参考博客:http://blog.csdn.net/czmchen/article/details/41047187 系统环 ... 
- 如何在Vue项目中优雅的使用sass
			开始之前,请先确保有一个基于webpack模板的项目(vue-cli脚手架一键安装~) 1.打开项目终端,安装sass的依赖包 npm install --save-dev sass-loader / ... 
- 整理高度塌陷与BFC
			当面试官问道你高度塌陷时,人们第一想到的方法一定是 .clearfix::after { content: ''; display: block; clear: both; visibility: h ... 
-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报告三
			C程序设计实验报告 姓 名:张美盛 实验地点:家 实验时间:2020年3月29日 实验项目:4.3.1 If语句的应用 4.3.2 switch-case的应用 4.3.3 switch-case嵌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