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使用Docker镜像

1.1   获取镜像

命令格式:docker pull NAME[:TAG]

NAME为镜像仓库的名称

TAG为镜像的标签(表示版本号)

描述一个镜像需要包括:名称+标签

如果不显式的指定TAG,则会默认选择latest标签

使用docker pull命令下载时会获取并输出镜像的各层信息。当不同的镜像包括相同的层时,本地仅存储层的一份内容

严格上,镜像的仓库名称中还应该添加仓库地址(即registry,注册服务器)作为前缀

命令pull支持的子命令有:-a、--a-tag=true|false

1.2   查看镜像信息

  1. 使用images命令列出镜像

docker image

镜像的ID信息唯一标识了镜像

一般可以使用ID的前若干个字符组成的可区分串来替代完整的ID

  1. 使用tag命令添加镜像标签

命令式:docker tag

  1. 使用inspect命令查看详细信息

命令格式 :docker inspect

返回的是json格式的消息

如要读取其中的一项内容时,使用参数 -f来指定

  1. 使用history命令查看镜像历史

命令格式 :docker history

1.3   搜寻镜像

命令格式:docker search TERM

1.4   删除镜像

  1. 使用标签删除镜像

命令格式:docker rmi IMAGE

其中IMAGE可以为标签或ID

当同一个镜像拥有多个标签时,docker rmi只删除该镜像多个标签中的指定标签,并不影响镜像文件

当镜像只剩下一个标签的时候,使用docker rmi会彻底的删除镜像和文件

  1. 使用镜像ID删除镜像

当使用docker rmi时,并且后面跟上镜像的ID时,会先尝试删除所有指向该镜像的标签,然后删除该镜像文件本身

当有该镜像创建的容器存在时,镜像文件默认是无法被删除的;

不推荐使用-f参数来强制删除一个存在容器依赖的镜像。应先删除依赖该镜像的所有容器,再删除镜像。

1.5   创建镜像

方法主要有三种:

  1. 基于已有镜像的容器创建
  2. 基于本地模板导入
  3. 基于Dockerfile创建

1.5.1 基于已有镜像的容器创建

命令格式:docker commit [OPTIONS] CONTAINER [REPOSITORY[:TAG]]

使用docker commit提交为一个新的镜像时,可以使用ID或名称来指定容器

1.5.2 基于本地模板导入

命令格式:docker import [OPTIONS] file|url - [REPOSITORY[:TAG]]

1.6   存出和载入镜像

1.6.1 存出镜像

命令格式:docker save

docker save -o

1.6.2 载入镜像

命令格式:docker load

将导出的tar文件导入到本地镜像:

docker load --input

docker load <

1.7   上传镜像

命令格式:docker push

使用Docker镜像的更多相关文章

  1. MySQL、MongoDB、Redis数据库Docker镜像制作

    MySQL.MongoDB.Redis数据库Docker镜像制作 在多台主机上进行数据库部署时,如果使用传统的MySQL的交互式的安装方式将会重复很多遍.如果做成镜像,那么我们只需要make once ...

  2. 理解Docker(2):Docker 镜像

    本系列文章将介绍Docker的有关知识: (1)Docker 安装及基本用法 (2)Docker 镜像 (3)Docker 容器的隔离性 - 使用 Linux namespace 隔离容器的运行环境 ...

  3. 如何合并两个Docker 镜像

    http://www.open-open.com/lib/view/open1437746544709.html 在你的机器上使用docker pull来从Docker Hub下载镜像. docker ...

  4. Docker镜像的管理和创建

    1. Docker镜像和Docker容器:      Docker镜像实际上是一系列的文件系统,通常的Linux系统一般是两层文件系统,bootfs和rootfs,bootfs就是bootloader ...

  5. docker 源码分析 四(基于1.8.2版本),Docker镜像的获取和存储

    前段时间一直忙些其他事情,docker源码分析的事情耽搁了,今天接着写,上一章了解了docker client 和 docker daemon(会启动一个http server)是C/S的结构,cli ...

  6. docker使用阿里云Docker镜像库加速

    官方镜像下载实在是慢,于是开通了阿里云开发者帐号, 官方帮助 阿里云Docker镜像库 阿里云容器Hub服务:http://dev.aliyun.com/search.html 来自云端的容器Hub服 ...

  7. 第四章 使用Docker镜像和仓库(二)

    第四章 使用Docker镜像和仓库(二) 回顾: 开始学习之前,我先pull下来ubuntu和fedora镜像 [#9#cloudsoar@cloudsoar-virtual-machine ~]$s ...

  8. 第四章 使用Docker镜像和仓库

    第4章 使用Docker镜像和仓库 回顾: 回顾如何使用 docker run 创建最基本的容器 $sudo docker run -i -t --name another_container_mum ...

  9. 将 ASP.NET Core 1.0 应用作为 docker 镜像发布 (Linux版)

    var appInsights=window.appInsights||function(config){ function r(config){t[config]=function(){var i= ...

  10. Docker镜像

    docker镜像123? 额,由于没有实验环境,没有亲手实践,因此理解可能有不对的地方. 反正也是学习笔记,以后再修改吧... docker的镜像跟virtualbox的镜像不一样.在虚拟机中,镜像是 ...

随机推荐

  1. Visual Studio 2015 自动生成 的大文件xxx.vc.db的删除问题

    用vs2015创建Visual C++项目,编写生成后,每次都会生成一个project_name.VC.db文件,而且会随着你工程修改运行变的越来越大. project_name.VC.db是sqli ...

  2. Django的Rbac介绍2

    上一篇博客我们记录了一下Django中使用Rbac,但是上一篇博客中的方法有一点不好,就是,因为我要在html文件中控制:如果用户有某个权限,则显示这个权限所代表的按钮,但是我现在只有1张表的增删改查 ...

  3. java实现rabbitMQ延时队列详解以及spring-rabbit整合教程

    在实际的业务中我们会遇见生产者产生的消息,不立即消费,而是延时一段时间在消费.RabbitMQ本身没有直接支持延迟队列功能,但是我们可以根据其特性Per-Queue Message TTL和 Dead ...

  4. Tomcat安装、配置和部署

    首先从Apache的官方网站(http://tomcat.apache.org/)下载Tomcat.有安装版和解压版两种,本文档介绍绿色版安装方法. 一.Tomcat安装(绿色版安装) 1.将下载的T ...

  5. WebAPI支持Session

    1.在App_Start/WebApiConfig.cs中建立建立HttpControllerHandler和HttpControllerRouteHandler 并覆写它: public class ...

  6. cookie session ORM 操作

    . ORM增删改查操作 http://www.cnblogs.com/liwenzhou/p/8660826.html . 单表增删改查 . 单表的双下划线操作 . 外键的跨表查询 . 正向查询 . ...

  7. gulp中pipe的作用和来源

    gulp的pipe方法是来自nodejs stream API的,并不是gulp本身源码所定义的. 一.pipe方法的作用 pipe跟他字面意思一样只是一个管道 例如我有一堆文件 var s = gu ...

  8. poj 3624 && hdu 2955(背包入门)

    http://poj.org/problem?id=3624 背包中最基础的01背包,大意是有N件物品和一个容量为V的背包.第i件物品的费用是c[i],价值是w[i].求解将哪些物品装入背包可使价值总 ...

  9. hdu 1698+poj 3468 (线段树 区间更新)

    http://acm.hdu.edu.cn/showproblem.php?pid=1698 这个题意翻译起来有点猥琐啊,还是和谐一点吧 和涂颜色差不多,区间初始都为1,然后操作都是将x到y改为z,注 ...

  10. 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蜜罐T-Pot 16.10

    In March 2016 we released T-Pot 16.03 and the positive feedback encouraged us to continue developm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