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 2012年,Dropout的想法被首次提出,受人类繁衍后代时男女各一半基因进行组合产生下一代的启发,论文《Dropout: A Simple Way to Prevent Neural Networks from Overfitting 提出了Dropout,它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深度学习进度,之后深度学习方向(反馈模型)开始展现优势,传统的机器学习慢慢消声。
  • 深度学习架构现在变得越来越深,dropout 作为一个防过拟合的手段,使用也越来越普遍。

2 Dropout具体实现

  • Dropout的思路:在一次循环中先随机选择神经层中的一些单元并将其临时隐藏,然后再进行该次循环中神经网络的训练和优化过程,在下一次循环中,又将隐藏另外一些神经元,如此直至训练结束。这样每次都会有一种新的组合,假设某一层有 $N$ 个神经元,就有 $2^N$ 个组合,最后子网络的输出均值就是最终的结果。但如果同时训练这些子网络代价太大,而且测试时又要组合多个网络的输出结果,不可行。
  • 在训练时,每个神经单元以概率 $p$ 被保留(dropout丢弃率为$1-p$);在测试阶段,每个神经单元都是存在的,权重参数 $w$ 要乘以 $p$,变成 $ pw$ 。测试时需要乘上 $p$ 的原因:考虑第一隐藏层的一个神经元在 dropout 之前的输出是 $x$,那么 dropout 之后的期望值是 $E=px+(1−p)0 $,在测试时该神经元总是激活,为了保持同样的输出期望值并使下一层也得到同样的结果,需要调整$x→px$. 其中 $p$ 是 Bernoulli 分布 $(0-1分布)$ 中值为 $1$ 的概率。

  

Dropout具体工作流程

  • 为了了解Dropout,假设我们的神经网络结构类似于以下所示:(这里图只有Hidden layer,Output layer)

  

  • 输入是 $x$ 输出是 $y$,正常的流程是:我们首先把 $x$ 通过网络前向传播,然后把误差反向传播以决定如何更新参数让网络进行学习。使用Dropout之后,过程变成如下:
  • (1)首先随机(临时)删掉网络中一半的隐藏神经元,输入输出神经元保持不变。

  

  • (2)然后把输入 $x$ 通过修改后的网络前向传播,然后把得到的损失结果通过修改的网络反向传播。一小批训练样本执行完这个过程后,在没有被删除的神经元上按照随机梯度下降法更新对应的参数$(w,b)$。
  • (3)然后继续重复这一过程:因此,每个迭代都有一组不同的节点,这会导致一组不同的输出。 也可以将其视为机器学习中的集成技术。
    • 恢复被删掉的神经元(此时被删除的神经元保持原样,而没有被删除的神经元已经有所更新)
    • 从隐藏层神经元中随机选择一个一半大小 $(ρ=0.5)$ 的子集临时删除掉(备份被删除神经元的参数)。
    • 对一小批训练样本,先前向传播然后反向传播损失并根据随机梯度下降法更新参数 $(w,b)$ (没有被删除的那一部分参数得到更新,删除的神经元参数,保持被删除前的结果)。
  • Dropout也比正常的神经网络模型表现更好。选择应该删除多少个节点的这种可能性是丢失函数的超参数。 如上图所示,Dropout既可以应用于隐藏层,也可以应用于输入层。

  

机器学习——正则化方法Dropout的更多相关文章

  1. TensorFlow之DNN(三):神经网络的正则化方法(Dropout、L2正则化、早停和数据增强)

    这一篇博客整理用TensorFlow实现神经网络正则化的内容. 深层神经网络往往具有数十万乃至数百万的参数,可以进行非常复杂的特征变换,具有强大的学习能力,因此容易在训练集上过拟合.缓解神经网络的过拟 ...

  2. [机器学习]正则化方法 -- Regularization

    那添加L1和L2正则化有什么用?下面是L1正则化和L2正则化的作用,这些表述可以在很多文章中找到. L1正则化可以产生稀疏权值矩阵,即产生一个稀疏模型,可以用于特征选择 L2正则化可以防止模型过拟合( ...

  3. 正则化方法:L1和L2 regularization、数据集扩增、dropout

    正则化方法:防止过拟合,提高泛化能力 在训练数据不够多时,或者overtraining时,常常会导致overfitting(过拟合).其直观的表现如下图所示,随着训练过程的进行,模型复杂度增加,在tr ...

  4. 正则化方法:L1和L2 regularization、数据集扩增、dropout(转)

    ps:转的.当时主要是看到一个问题是L1 L2之间有何区别,当时对l1与l2的概念有些忘了,就百度了一下.看完这篇文章,看到那个对W减小,网络结构变得不那么复杂的解释之后,满脑子的6666------ ...

  5. 正则化方法L1 L2

    转载:http://blog.csdn.net/u012162613/article/details/44261657(请移步原文) 正则化方法:防止过拟合,提高泛化能力 在训练数据不够多时,或者ov ...

  6. 机器学习-正则化(岭回归、lasso)和前向逐步回归

    机器学习-正则化(岭回归.lasso)和前向逐步回归 本文代码均来自于<机器学习实战> 这三种要处理的是同样的问题,也就是数据的特征数量大于样本数量的情况.这个时候会出现矩阵不可逆的情况, ...

  7. 模型正则化,dropout

    正则化 在模型中加入正则项,防止训练过拟合,使测试集效果提升 Dropout 每次在网络中正向传播时,在每一层随机将一些神经元置零(相当于激活函数置零),一般在全连接层使用,在卷积层一般随机将整个通道 ...

  8. OpenCV3 Java 机器学习使用方法汇总

    原文链接:OpenCV3 Java 机器学习使用方法汇总  前言 按道理来说,C++版本的OpenCV训练的版本XML文件,在java中可以无缝使用.但要注意OpenCV本身的版本问题.从2.4 到3 ...

  9. [转载]机器学习优化方法总结:SGD,Momentum,AdaGrad,RMSProp,Adam

    [转载]机器学习优化方法总结:SGD,Momentum,AdaGrad,RMSProp,Adam https://blog.csdn.net/u010089444/article/details/76 ...

随机推荐

  1. 英语学习Tips

    [edp] 写英语论文那些容易忽略的点: 连字符大小写问题 连字符"-"后首字母的大小写_周树森_新浪博客 (sina.com.cn) reference list 里面的书名要斜 ...

  2. NOIP 模拟 $26\; \rm 幻魔皇$

    题解 \(by\;zj\varphi\) 观察可发现一个点向它的子树走能到的白点,黑点数是一个斐波那契数列. 对于白色点对,可以分成两种情况: 两个白点的 \(lca\) 是其中一个白点 两个白点的 ...

  3. SpringBoot集成websocket(java注解方式)

    第一种:SpringBoot官网提供了一种websocket的集成方式 第二种:javax.websocket中提供了元注解的方式 下面讲解简单的第二种 添加依赖 <dependency> ...

  4. WPF Tree多级绑定

    <Window x:Class="TreeTest.MainWindow" xmlns="http://schemas.microsoft.com/winfx/20 ...

  5. 统计学习:线性可分支持向量机(SVM)

    模型 超平面 我们称下面形式的集合为超平面 \[\begin{aligned} \{ \bm{x} | \bm{a}^{T} \bm{x} - b = 0 \} \end{aligned} \tag{ ...

  6. 使用Operator State方式

    使用 operator state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方式一: stateful function(RichFunction) 实现 CheckpointFunction 接口 必须实现两个方法:Vo ...

  7. ElasticSearch之配置文件详解

    ################################### Cluster ################################### #定义集群名称,默认是elasticse ...

  8. Java如何调用C语言程序,JNI技术

    Java为什么要调用C语言编写的程序因为涉及操作系统底层的事件,Java是处理不了的,例如用户上传一个视频文件,需要后台给视频加上水印,或者后台分离视频流和音频流,这个事Java就做不了,只能交给C语 ...

  9. 移动端动画——requestAnimationFrame

    window.requestAnimationFrame() 告诉浏览器--你希望执行一个动画,并且要求浏览器在下次重绘之前调用指定的回调函数更新动画.该方法需要传入一个回调函数作为参数,该回调函数会 ...

  10. 类的基础语法阅读【Python3.8官网文档】

    英文官方文档: https://docs.python.org/3.8/tutorial/classes.html 中文官方文档: https://docs.python.org/zh-cn/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