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高质量Python程序(三)基础语法
本系列文章为《编写高质量代码——改善Python程序的91个建议》的精华汇总。
关于导入模块
Python的3种引入外部模块的方式:import语句、from ... import ... 和 __import__函数。其中前两种比较常见。
在使用 import 时,应注意:
- 优先使用
import A或import A as a - 有节制的使用
from A import B - 尽量避免使用
from A import *
对于 from a import ...,如果无节制的使用,会带来的问题:
- 命名空间的冲突
- 循环嵌套导入的问题(两个文件相互导入对方的变量或函数或类)
i += 1 不等于 ++i
Python 解释器会将 ++i 解释为 +(+i),其中 + 表示正数符号。对于 --i 也是类似。
因此,要明白 ++i 在 Python 的语法层面上是合法的,但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自增操作。
使用 with 自动关闭资源
对文件操作完成后,应该立即关闭它们,因为打开的文件不仅会占用系统资源,而且可能影响其他程序或者进程的操作,甚至会导致用户期望与实际操作结果不一致。
Python 提供了 with 语句,语法为:
with 表达式 [as 目标]:
代码块
with 语句支持嵌套,支持多个 with 子句,它们两者可以相互转换。with expr1 as e1, expr2 as e2 与下面的嵌套形式等价:
with expr1 as e1:
with expr2 as e2:
使用 else 子句简化循环(异常处理)
在循环中, else 子句提供了隐含的对循环是否由 break 语句引发循环结束的判断。例子:
# 以下两段代码等价
# 借助了一个标志量 found 来判断循环结束是不是由 break 语句引起的。
def print_prime(n):
for i in range(2, n):
found = True
for j in range(2, i):
if i % j == 0:
found = False
break
if found:
print("{} is a prime number".format(i))
def print_prime2(n):
for i in range(2, n):
for j in range(2, i):
if i % j == 0:
break
else:
print("{} is a prime number".format(i))
当循环“自然”终结(循环条件为假)时 else 从句会被执行一次,而当循环是由 break 语句中断时,else 子句就不被执行。
与 for 语句相似,while 语句中的 else 子句的语意是一样的: else 块在循环正常结束和循环条件不成立时被执行。
遵循异常处理的几点基本原则
Python中常用的异常处理语法是try、except、else、finally,它们可以有多种组合。语法形式如下:
# Run this main action first
try:
<statements>
# 当 try 中发生 name1 的异常时,进行处理
except <name1>:
<statements>
# 当 try 中发生 name2 或 name3 中的某一个异常时
except (name2, name3):
<statements>
# 当 try 中发生 name4 的异常时处理,并获取对应实例
except <name4> as <data>:
<statements>
# 其他异常时,进行处理
except:
<statements>
# 没有异常时,执行
else:
<statements>
# 无论有没有异常,都执行
finally:
<statements>
异常处理,通常需要遵循以下几点基本原则:
- 不推荐在
try中放入过多的代码。在 try 中放入过多的代码带来的问题是如果程序中抛出异常,将会较难定位,给 debug 和修复带来不便,因此应尽量只在可能抛出异常的语句块前面放入 try 语句。 - 谨慎使用单独的
except语句处理所有异常,最好能定位具体的异常。同样也不推荐使用except Exception或者except StandardError来捕获异常。如果必须使用,最好能够使用raise语句将异常抛出向上层传递。 - 注意异常捕获的顺序,在合适的层次处理异常。
- 用户也可以继承自内建异常构建自己的异常类,从而在内建类的继承结构上进一步延伸。在这种情况下捕获异常的顺序显得非常重要。为了更精确地定位错误发生的原因,推荐的方法是将继承结构中子类异常在前面的
except语句中抛出,而父类异常在后面的except语句抛出。这样做的原因是当try块中有异常发生的时候,解释器根据except声明的顺序进行匹配,在第一个匹配的地方便立即处理该异常。 - 异常捕获的顺序非常重要,同时异常应该在适当的位置被处理,一个原则就是如果异常能够在被捕获的位置被处理,那么应该及时处理,不能处理也应该以合适的方式向上层抛出。向上层传递的时候需要警惕异常被丢失的情况,可以使用不带参数的 raise 来传递。
- 用户也可以继承自内建异常构建自己的异常类,从而在内建类的继承结构上进一步延伸。在这种情况下捕获异常的顺序显得非常重要。为了更精确地定位错误发生的原因,推荐的方法是将继承结构中子类异常在前面的
- 使用更为友好的异常信息,遵守异常参数的规范。通常来说有两类异常阅读者:使用软件的人和开发软件的人。
避免 finally 中可能发生的陷阱
无论 try 语句中是否有异常抛出,finally 语句总会被执行。由于这个特性,finally 语句经常被用来做一些清理工作。
但使用 finally 时,也要特别小心一些陷阱。
- 当
try块中发生异常的时候,如果在except语句中找不到对应的异常处理,异常将会被临时保存起来,当finally执行完毕的时候,临时保存的异常将会再次被抛出,但如果finally语句中产生了新的异常或者执行了return或者break语句,那么临时保存的异常将会被丢失,从而导致异常屏蔽。 - 在实际应用程序开发过程中,并不推荐在
finally中使用return语句进行返回,这种处理方式不仅会带来误解而且可能会引起非常严重的错误。
深入理解 None,正确判断对象是否为空
Python 中以下数据会当作空来处理:
- 常量
None - 常量
False - 任何形式的数值类型零,如
0、0L、0.0、0j - 空的序列,如
''、()、[] - 空的字典,如
{} - 当用户定义的类中定义了
__nonzero__()和__len__()方法,并且该方法返回整数0或False的时候。
if list1 # value is not empty
Do something
else: # value is empty
Do some other thing
- 执行过程中会调用内部方法
__nonzero__()来判断变量list1是否为空并返回其结果。
注:
__nonzero__()方法 —— 该内部方法用于对自身对象进行空值测试,返回 0/1 或 True/False。
- 如果一个对象没有定义该方法,Python 将获取
__len__()方法调用的结果来进行判断。__len__()返回值为 0 则表示为空。如果一个类中既没有定义__len__()方法也没有定义__nonzero__()方法,该类的实例用 if 判断的结果都为 True。
格式化字符串时尽量使用 .format 方式而不是 %
推荐尽量使用 format 方式而不是 % 操作符来格式化字符串,理由:
format方式在使用上较%操作符更为灵活。使用format方式时,参数的顺序与格式化的顺序不必完全相同format方式可以方便的作为参数传递weather = [("Monday", "rain"), ("Tuesday", "sunny"), ("Wednesday", "sunny"), ("Thursday", "rain"), ("Friday", "cloudy")]
formatter = "Weather of '{0[0]}' is '{0[1]}'".format
for item in map(formatter, weather):
print(item)
%最终会被 .format 方式所代替。根据 Python 的官方文档,之所以仍然保留%操作符是为了保持向后兼容%方法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使用时需要特别小心,对于%直接格式化字符的这种形式,如果字符本身为元组,则需要使用在%使用(itemname,)这种形式才能避免错误,注意逗号。
区别对待可变对象和不可变对象
Python 中一切皆对象,对象根据其值能否修改分为可变对象和不可变对象。
不可变对象
- 数字
- 字符串
- 元组
可变对象
- 字典
- 列表
- 字节数组
在将可变对象作为函数默认参数的时候要特别紧惕,对可变对象的更改会直接影响原对象。
最好的方法是传入 None 作为默认参数,在创建对象的时候动态生成可变对象。
对于一个可变对象,切片操作相当于浅拷贝。
对于不可变对象,当我们对其进行相关操作的时候,Python 实际上仍然保持原来的值而且重新创建一个新的对象,所以字符串对象不允许以索引的方式进行赋值,当有两个对象同时指向一个字符串对象的时候,对其中一个对象的操作并不会影响另一个对象。
函数传参既不是传值也不是传引用
对于Python中函数的传参方法,既不是传值,也不是传引用。
正确的叫法应该是传对象(call by object)或者说传对象的引用(call-by-object-reference)。
函数参数在传递的过程中将整个对象传入,
- 对于可变对象:它的修改在函数外部以及内部都可见,调用者和被调用者之间共享这个对象
- 对于不可变对象:由于并不能真正被修改,因此,修改往往是通过生成一个新对象然后赋值来实现的
慎用变长参数
慎用可变长度参数*args, **kwargs,原因如下:
- 使用过于灵活。变长参数意味着这个函数的签名不够清晰,存在多种调用方式。另外变长参数可能会破坏程序的健壮性。
- 如果一个函数的参数列表很长,虽然可以通过使用
*args和**kwargs来简化函数的定义,但通常这个函数可以有更好的实现方式,应该被重构。例如可以直接传入元组和字典。
可变长参数适合在下列情况下使用:
- 为函数添加一个装饰器
- 如果参数的数目不确定,可以考虑使用变长参数
- 用来实现函数的多态,或者在继承情况下子类需要调用父类的某些方法的时候
深入理解 str() 和 repr() 的区别
函数 str() 和 repr() 都可以将 Python 中的对象转换为字符串,两者的使用以及输出都非常相似。有以下几点区别:
两者的目标不同:
str()主要面向用户,其目的是可读性,返回形式为用户友好性和可读性都较强的字符串类型- 而
repr()面向开发人员,其目的是准确性,其返回值表示 Python 解释器内部的含义,常用作 debug
在解释器中直接输入时默认调用
repr()函数,而print则调用str()函数repr()的返回值一般可以用eval()函数来还原对象。通常有如下等式:obj == eval(repr(obj))一般,类中都应该定义
__repr__()方法,而__str__()方法则为可选,当可读性比准确性更为重要的时候应该考虑定义__str__()方法。如果类中没有定义__str__()方法,则默认会使用__repr__()方法的结果来返回对象的字符串表示形式。用户实现__repr__()方法的时,最好保证其返回值可以用eval()方法使对象重新还原。
分清静态方法和类方法的适用场景
静态方法:
class C(object):
@staticmethod
def f(arg1, arg2, ...):
类方法:
class C(object):
@classmethod
def f(cls, arg1, arg2, ...):
都可以通过类名.方法名或者实例.方法名的形式来访问。
其中,静态方法没有常规方法的特殊行为,如绑定、非绑定、隐式参数等规则,而类方法的调用使用类本身作为其隐含参数,但调用本身并不需要显示提供该参数。
类方法
- 在调用的时候没有显式声明 cls,但实际上类本身是作为隐藏参数传入的
- 类方法可以判断出自己是通过基类被调用,还是通过某个子类被调用
- 类方法通过子类调用时,可以返回子类的属性而非基类的属性
- 类方法通过子类调用时,可以调用子类的其他类方法
静态方法
- 既不跟特定的实例相关也不跟特定的类相关
- 静态方法定义在类中的原因是,能够更加有效地将代码组织起来,从而使相关代码的垂直距离更近,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
文章首发于公众号【Python与算法之路】
编写高质量Python程序(三)基础语法的更多相关文章
- 编写高质量Python程序(四)库
本系列文章为<编写高质量代码--改善Python程序的91个建议>的精华汇总. 按需选择 sort() 或者 sorted() Python 中常用的排序函数有 sort() 和 sort ...
- Effective Python之编写高质量Python代码的59个有效方法
这个周末断断续续的阅读完了<Effective Python之编写高质量Python代码 ...
- Effective Python 编写高质量Python代码的59个有效方法
Effective Python 编写高质量Python代码的59个有效方法
- 编写高质量Python代码的59个有效方法
Python学习资料或者需要代码.视频加Python学习群:960410445 1. 用Pythonic方式思考 第一条:确认自己使用的Python版本 (1)有两个版本的python处于活跃状态,p ...
- 《Effective Python:编写高质量Python代码的59个有效方法》读书笔记(完结)
Effective Python 第1章 用Pythonic方式来思考 be pythonic 遵守pep8 python3有两种字符序列类型:bytes(原始的字节)和str(Unicode字符). ...
- Python -- Effective Python:编写高质量Python代码的59个有效方法
第 1 章 用 Pythonic 方式来思考 第 1 条:确认自己所用的 Python 版本 python --version import sys print(sys.version_info) p ...
- 编写高质量Python代码总结:待完成
1:字符串格式化 #避免%过多影响阅读 print('hello %(name)s'%{'name':'tom'}) #format方法print('{name} is very {emmition} ...
- 编写高质量代码--改善python程序的建议(三)
原文发表在我的博客主页,转载请注明出处! 建议十三:警惕eval()的安全漏洞 相信经常处理文本数据的同学对eval()一定是欲罢不能,他的使用非常简单: eval("1+1==2" ...
- 编写高质量代码--改善python程序的建议(四)
原文发表在我的博客主页,转载请注明出处! 建议十八:有节制的使用from...import语句 python提供了三种方式引入外部模块: import语句 from...import... __imp ...
随机推荐
- VScode配置CMD本地运行环境(2.0)
VScode配置CMD本地运行环境(2.0) 官方Task.json说明 完整的Task.json配置信息 Task.json预定义变量 看了很多网上的教程都说需要下载VScode的python插件, ...
- Splunk 基本使用
Splunk 作为大数据搜索处理软件,作为行业的翘楚,绝对值得探索和学习,Splunk能实时对任何应用程序.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的数据和数据源进行搜索和索引,包括任何位置的日志.配置文件.信息.陷阱和预 ...
- [转载] 全局键盘钩子(WH_KEYBOARD)
为了显示效果,在钩子的DLL中我们会获取挂钩函数的窗体句柄,这里的主程序窗体名为"TestMain",通过FindWindow查找. KeyBoardHook.dll代码 libr ...
- Javascript之实现页面倒计时效果
本文将从需求实现的角度,逐步讲解如何在页面上实现倒计时效果,其中部分涉及到的知识会做拓展讲解,最后将所有代码封装,适用于不同情况下倒计时功能的实现. 效果图 一.分析需求 要实现倒计时效果,可拆解为以 ...
- Building Applications with Force.com and VisualForce(Dev401)(十):Designing Applications for Multiple Users: Building Business Processes that You Want
Dev401-011: Building Business Processes that You Want Course Objectives1.Describe the capabilities o ...
- OpenCV-Python 图像阈值 | 十五
目标 在本教程中,您将学习简单阈值,自适应阈值和Otsu阈值. 你将学习函数cv.threshold和cv.adaptiveThreshold. 简单阈值 在这里,问题直截了当.对于每个像素,应用相同 ...
- Jmeter接口测试之案例实战(十一)
在前面的知识体系中详细的介绍了Jmeter测试工具在接口自动化测试中的基础知识,那么今天更新的文章主要是对昨晚的上课内容做个总结. 首先来看Jmeter测试工具在图片上传中的案例应用.首先结合互联网产 ...
- coding++:error 阿里云 Redis集群一直Waiting for the cluster to join....存在以下隐患
1):Redis集群一直Waiting for the cluster to join... 再次进行连接时首先需要以下操作 1.使用redis desktop Manager连接所有节点 调出命令窗 ...
- jdk下httpserver源码解析
在写这篇博客之前我查了很久发现全网都没有一篇写httpserver源码解析的 所以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解析一下httpserver的源码.(这里我会去掉其中的https部分的源码,只讲http部分,对h ...
- 硬不硬你说了算!35 张图解被问千百遍的 TCP 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面试题
每日一句英语学习,每天进步一点点: 前言 不管面试 Java .C/C++.Python 等开发岗位, TCP 的知识点可以说是的必问的了. 任 TCP 虐我千百遍,我仍待 TCP 如初恋. 遥想小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