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系列

决定开个新坑。

这个系列首先是关于Go语言实践的。在项目中实际使用Go语言也有段时间了,一个体会就是不论是官方文档、图书还是网络资料,关于Go语言惯用法(idiom)的介绍都比较少,基本只能靠看标准库源代码自己琢磨,所以我特别想在这方面有一些收集和总结。

然后这个系列也是关于设计模式的。虽然Go语言不是一门面向对象编程语言,但是很多面向对象设计模式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在程序设计中客观存在的。不管用什么语言,总是要面对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只是解决的思路和途径会有所不同。所以我想就以经典的设计模式作为切入点来展开这个系列,毕竟大家对设计模式都很熟悉了,可以避免无中生有想出一些蹩脚的应用场景。

本系列的具体主题会比较灵活,计划主要包括这些方面的话题:

  1. Go语言惯用法。
  2. 设计模式的实现。特别是引入了闭包,协程,DuckType等语言特性后带来的变化。
  3. 设计模式思想的探讨。会有一些吐槽。

不使用迭代器的方案

首先要指出的是,绝大多数情况下Go程序是不需要用迭代器的。因为内置的slice和map两种容器都可以通过range进行遍历,并且这两种容器在性能方面做了足够的优化。只要没有特殊的需求,通常是直接用这两种容器解决问题。即使不得不写了一个自定义容器,我们几乎总是可以实现一个函数,把所有元素(的引用)拷贝到一个slice之后返回,这样调用者又可以直接用range进行遍历了。

当然某些特殊场合迭代器还是有用武之地。比如迭代器的Next()是个耗时操作,不能一口气拷贝所有元素;再比如某些条件下需要中断遍历。

经典实现

经典实现完全采用面向对象的思路。为了简化问题,下面的例子中容器就是简单的[]int,我们在main函数中使用迭代器进行遍历操作并打印取到的值,迭代器的接口设计参考java。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type Ints []int

func (i Ints) Iterator() *Iterator {
    return &Iterator{
        data:  i,
        index: 0,
    }
}

type Iterator struct {
    data  Ints
    index int
}

func (i *Iterator) HasNext() bool {
    return i.index < len(i.data)
}

func (i *Iterator) Next() (v int) {
    v = i.data[i.index]
    i.index++
    return v
}

func main() {
    ints := Ints{1, 2, 3}
    for it := ints.Iterator(); it.HasNext(); {
        fmt.Println(it.Next())
    }
}

闭包实现

Go语言支持first class functions、高阶函数、闭包、多返回值函数。用上这些特性可以换种方式实现迭代器。

初看之下闭包实现与经典实现完全不同,其实从本质上来看,二者区别不大。经典实现中把迭代器需要的数据存在struct中,HasNext() Next()两个函数定义为Iterator的方法从而和数据绑定了起来;闭包实现中迭代器是一个匿名函数,它所需要的数据i Intsindex以闭包up value的形式绑定了起来,匿名函数返回的两个值正好对应经典实现中的Next()HasNext()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type Ints []int

func (i Ints) Iterator() func() (int, bool) {
    index := 0
    return func() (val int, ok bool) {
        if index >= len(i) {
            return
        }

        val, ok = i[index], true
        index++
        return
    }
}

func main() {
    ints := Ints{1, 2, 3}
    it := ints.Iterator()
    for {
        val, ok := it()
        if !ok {
            break
        }
        fmt.Println(val)
    }
}

channel实现

这份实现是最go way的,使用了一个channel在新的goroutine中将容器内的元素依次输出。优点是channel是可以用range接收的,所以调用方代码很简洁;缺点是goroutine上下文切换会有开销,这份实现无疑是最低效的,另外调用方必须接收完所有数据,如果只接收一半就中断掉发送方将永远阻塞。

依稀记得在邮件列表里看到说标准库里有这个用法的例子,刚才去翻了下没找到原帖了:-)

顺便说一下,“在函数中创建一个channel返回,同时创建一个goroutine往channel中塞数据”这是一个重要的惯用法(Channel Factory pattern,见the way to go 18.8节),可以用来做序列发生器fan-out、fan-in等。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type Ints []int

func (i Ints) Iterator() <-chan int {
    c := make(chan int)
    go func() {
        for _, v := range i {
            c <- v
        }
        close(c)
    }()
    return c
}

func main() {
    ints := Ints{1, 2, 3}
    for v := range ints.Iterator() {
        fmt.Println(v)
    }
}

Do实现

这份迭代器实现是最简洁的,代码也很直白,无须多言。如果想加上中断迭代的功能,可以将func(int)改为func(int)bool,Do中根据返回值决定是否退出迭代。

标准库中的container/ring中有Do()用法的例子。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type Ints []int

func (i Ints) Do(fn func(int)) {
    for _, v := range i {
        fn(v)
    }
}

func main() {
    ints := Ints{1, 2, 3}
    ints.Do(func(v int) {
        fmt.Println(v)
    })
}

总结

  1. Go语言中没有class和继承,不具备完整表达面向对象的能力,不是一门通常意义上的面向对象语言。但是这不妨碍Go语言实现面向对象的思想,利用其语言特性,实现封装、组合、多态都没有问题。
  2. 设计模式的精髓在于思想而不在于类图。编程语言是在不断进步的,类图却一直用几十年前那一张,抛开类图重新审视问题,合理利用语言新特性可以得到更简洁的设计模式实现。

Go语言设计模式实践:迭代器(Iterator)的更多相关文章

  1. Go语言设计模式实践:组合(Composite)

    关于本系列 这个系列首先是关于Go语言实践的.在项目中实际使用Go语言也有段时间了,一个体会就是不论是官方文档.图书还是网络资料,关于Go语言惯用法(idiom)的介绍都比较少,基本只能靠看标准库源代 ...

  2. Head First 设计模式 —— 10. 迭代器 (Iterator) 模式

    思考题 public void printMenu() { PancakeHouseMenu pancakeHouseMenu = new PancakeHouseMenu(); ArrayList ...

  3. 实践GoF的设计模式:迭代器模式

    摘要:迭代器模式主要用在访问对象集合的场景,能够向客户端隐藏集合的实现细节. 本文分享自华为云社区<[Go实现]实践GoF的23种设计模式:迭代器模式>,作者:元闰子. 简介 有时会遇到这 ...

  4. javascript设计模式实践之迭代器--具有百叶窗切换图片效果的JQuery插件(一)

    类似于幻灯片的切换效果,有时需要在网页中完成一些图片的自动切换效果,比如广告,宣传,产品介绍之类的,那么单纯的切就没意思了,需要在切换的时候通过一些效果使得切换生动些. 比较常用之一的就是窗帘切换了. ...

  5. 乐在其中设计模式(C#) - 迭代器模式(Iterator Pattern)

    原文:乐在其中设计模式(C#) - 迭代器模式(Iterator Pattern) [索引页][源码下载] 乐在其中设计模式(C#) - 迭代器模式(Iterator Pattern) 作者:weba ...

  6. 设计模式学习--迭代器模式(Iterator Pattern)和组合模式(Composite Pattern)

    设计模式学习--迭代器模式(Iterator Pattern) 概述 ——————————————————————————————————————————————————— 迭代器模式提供一种方法顺序 ...

  7. 1、迭代器 Iterator模式 一个一个遍历 行为型设计模式

    1.Iterator模式 迭代器(iterator)有时又称游标(cursor)是程序设计的软件设计模式,可在容器(container,例如链表或者阵列)上遍访的接口,设计人员无需关心容器的内容. I ...

  8. 设计模式 - 迭代模式(iterator pattern) Java 迭代器(Iterator) 详细解释

    迭代模式(iterator pattern) Java 迭代器(Iterator) 详细解释 本文地址: http://blog.csdn.net/caroline_wendy 參考迭代器模式(ite ...

  9. 设计模式 - 组合模式(composite pattern) 迭代器(iterator) 具体解释

    组合模式(composite pattern) 迭代器(iterator) 具体解释 本文地址: http://blog.csdn.net/caroline_wendy 參考组合模式(composit ...

随机推荐

  1. 001使用smokeping监控idc机房网络质量情况

    最近工作比较忙,也没有时间写博客,看到好友芮峰云最近一直在写博客,所以也手痒了,就先把之前的一些积累下来的文章分享给大家. 本文是介绍如何的使用smokeping来监控idc机房的网络质量情况,从监控 ...

  2. python代码这样写会更优雅

    1.链式比较操作 age = 18 if age > 18 and age < 60: print("young man") pythonic if 18 < a ...

  3. 20165301 预备作业三:Linux安装及命令入门

    预备作业三:Linux安装及命令入门 VirtualBox虚拟机的安装 在进行安装之前,原本以为有了娄老师的安装教程会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万万没想到,在自己实际动手操作中,还是遇到了许多困难.通过与同 ...

  4. Spring 中Bean的装配方式

    最近又买了一本介绍SSM框架的书,是由黑马程序员编写的,书上讲的很好理解,边看边总结一下.主要总结一下bean的装配方式. Bean的装配可以理解为依赖系统注入,Bean的装配方式即Bean依赖注入的 ...

  5. 前端JS框架系列之requireJS基础学习

    1 背景 伴随着项目功能的不断扩充,客户体验的不断完善,实现交互逻辑的JS代码变得越来越多.起初,为了管理JS代码,我们把JS从页面中解放出来独立成文件,接着又把相似的交互代码提取到公共的JS页面中. ...

  6. RabbitMQ指南之二:工作队列(Work Queues)

    在上一章的指南中,我们写了一个命名队列:生产者往该命名队列发送消息.消费从从该命名队列中消费消息.在本章中,我们将创建一个工作队列,用于在多个工作者之间分配耗时的任务.工作队列(即任务队列)的主要思想 ...

  7. controller中,Failed to Initialize. Reason: TimeOut虚拟用花初始化超时

    1.调整 Run-timesetting->Internet Protocol->references->Advaanced->Options 将HTTP-request co ...

  8. LoadRunner中自定义C函数实现字符串替换

    .在globals.h 中定义一个函数ReplaceStr,实现字符串的替换: int ReplaceStr(char* sSrc, char* sMatchStr, char* sReplaceSt ...

  9. Codeforces Round #286 (Div. 1) D. Mr. Kitayuta's Colorful Graph

    D - Mr. Kitayuta's Colorful Graph 思路:我是暴力搞过去没有将答案离线,感觉将答案的离线的方法很巧妙.. 对于一个不大于sqrt(n) 的块,我们n^2暴力枚举, 对于 ...

  10. ArrayList to Array Conversion in Java

    ArrayList to Array Conversion in Java Following methods can be used for converting ArrayList to Arr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