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um!

题目描述:

根据一棵树的中序遍历与后序遍历构造二叉树。

注意:
你可以假设树中没有重复的元素。

例如,给出

中序遍历 inorder = [9,3,15,20,7]
后序遍历 postorder = [9,15,7,20,3]

返回如下的二叉树:

    3
/ \
9 20
/ \
15 7

解题思路:

这道题要求从中序和后序遍历的结果来重建原二叉树,我们知道中序的遍历顺序是左-根-右,后序的顺序是左-右-根,对于这种树的重建一般都是采用递归来做,可参见http://www.cnblogs.com/grandyang/p/4295245.html,针对这道题,由于后序的顺序的最后一个肯定是根,所以原二叉树的根节点可以知道,题目中给了一个很关键的条件就是树中没有相同元素,有了这个条件我们就可以在中序遍历中也定位出根节点的位置,并以根节点的位置将中序遍历拆分为左右两个部分,分别对其递归调用原函数。

C++解法一:

 /**
* Definition for binary tree
* struct TreeNode {
* int val;
* TreeNode *left;
* TreeNode *right;
* TreeNode(int x) : val(x), left(NULL), right(NULL) {}
* };
*/
class Solution {
public:
TreeNode *buildTree(vector<int> &inorder, vector<int> &postorder) {
return buildTree(inorder, , inorder.size() - , postorder, , postorder.size() - );
}
TreeNode *buildTree(vector<int> &inorder, int iLeft, int iRight, vector<int> &postorder, int pLeft, int pRight) {
if (iLeft > iRight || pLeft > pRight) return NULL;
TreeNode *cur = new TreeNode(postorder[pRight]);
int i = ;
for (i = iLeft; i < inorder.size(); ++i) {
if (inorder[i] == cur->val) break;
}
cur->left = buildTree(inorder, iLeft, i - , postorder, pLeft, pLeft + i - iLeft - );
cur->right = buildTree(inorder, i + , iRight, postorder, pLeft + i - iLeft, pRight - );
return cur;
}
};

上述代码中需要小心的地方就是递归是postorder的左右index很容易写错,比如 pLeft + i - iLeft - 1, 这个又长又不好记,首先我们要记住 i - iLeft 是计算inorder中根节点位置和左边起始点的距离,然后再加上postorder左边起始点然后再减1。我们可以这样分析,如果根节点就是左边起始点的话,那么拆分的话左边序列应该为空集,此时i - iLeft 为0, pLeft + 0 - 1 < pLeft, 那么再递归调用时就会返回NULL, 成立。如果根节点是左边起始点紧跟的一个,那么i - iLeft 为1, pLeft + 1 - 1 = pLeft,再递归调用时还会生成一个节点,就是pLeft位置上的节点,为原二叉树的一个叶节点。

我们下面来看一个例子, 某一二叉树的中序和后序遍历分别为:

Inorder:    11  4  5  13  8  9

Postorder:  11  4  13  9  8  5  

11  4  5  13  8  9      =>          5

11  4  13  9  8                  /  \

11  4     13   8  9      =>         5

11  4     13  9                    /  \

                             4   8

11       13    9        =>         5

11       13    9                    /  \

                             4   8

                            /    /     \

                           11    13    9

LeetCode(106):从中序与后序遍历序列构造二叉树的更多相关文章

  1. Leetcode:105. 从前序与中序遍历序列构造二叉树&106. 从中序与后序遍历序列构造二叉树

    Leetcode:105. 从前序与中序遍历序列构造二叉树&106. 从中序与后序遍历序列构造二叉树 Leetcode:105. 从前序与中序遍历序列构造二叉树&106. 从中序与后序 ...

  2. Java实现 LeetCode 106 从中序与后序遍历序列构造二叉树

    106. 从中序与后序遍历序列构造二叉树 根据一棵树的中序遍历与后序遍历构造二叉树. 注意: 你可以假设树中没有重复的元素. 例如,给出 中序遍历 inorder = [9,3,15,20,7] 后序 ...

  3. 【2】【leetcode-105,106】 从前序与中序遍历序列构造二叉树,从中序与后序遍历序列构造二叉树

    105. 从前序与中序遍历序列构造二叉树 (没思路,典型记住思路好做) 根据一棵树的前序遍历与中序遍历构造二叉树. 注意:你可以假设树中没有重复的元素. 例如,给出 前序遍历 preorder = [ ...

  4. [leetcode]从中序与后序/前序遍历序列构造二叉树

    从中序与后序遍历序列构造二叉树 根据一棵树的中序遍历与后序遍历构造二叉树. 注意: 你可以假设树中没有重复的元素. 例如,给出 中序遍历 inorder = [9,3,15,20,7] 后序遍历 po ...

  5. LeetCode106. 从中序与后序遍历序列构造二叉树

    106. 从中序与后序遍历序列构造二叉树 描述 根据一棵树的中序遍历与后序遍历构造二叉树. 注意: 你可以假设树中没有重复的元素. 示例 例如,给出 中序遍历 inorder = [9,3,15,20 ...

  6. LeetCode 中级 - 从前序与中序遍历序列构造二叉树(105)

    一个前序遍历序列和一个中序遍历序列可以确定一颗唯一的二叉树. 根据前序遍历的特点, 知前序序列(PreSequence)的首个元素(PreSequence[0])为二叉树的根(root),  然后在中 ...

  7. Java实现 LeetCode 105 从前序与中序遍历序列构造二叉树

    105. 从前序与中序遍历序列构造二叉树 根据一棵树的前序遍历与中序遍历构造二叉树. 注意: 你可以假设树中没有重复的元素. 例如,给出 前序遍历 preorder = [3,9,20,15,7] 中 ...

  8. [LeetCode]105. 从前序与中序遍历序列构造二叉树(递归)、108. 将有序数组转换为二叉搜索树(递归、二分)

    题目 05. 从前序与中序遍历序列构造二叉树 根据一棵树的前序遍历与中序遍历构造二叉树. 注意: 你可以假设树中没有重复的元素. 题解 使用HashMap记录当前子树根节点在中序遍历中的位置,方便每次 ...

  9. LeetCode---105. 从前序与中序遍历序列构造二叉树 (Medium)

    题目:105. 从前序与中序遍历序列构造二叉树 根据一棵树的前序遍历与中序遍历构造二叉树. 注意: 你可以假设树中没有重复的元素. 例如,给出 前序遍历 preorder = [3,9,20,15,7 ...

随机推荐

  1. Java基础 变量的作用域

    变量的作用域: 1. Java用一对大括号作为语句块的范围,称为作用域. 2.作用域中的变量不能重复定义. 3.离开作用域,变量所分配的内存空间将被JVM回收. public void name(){ ...

  2. linux udp 函数说明

    int recvfrom(int sockfd,void *buf, int len, unsigned int flags, struct sockaddr *from, int *fromlen) ...

  3. 控件屏蔽Ctrl+C 复制

    procedure ****.***KeyDown(Sender: TObject; var Key: Word; Shift: TShiftState); begin ) )) and (ssCtr ...

  4. python selenium+phantomJS自动化测试环境

    0x00配置phantomJS 1. 在windows平台下 此种方法是弹浏览器进行自动化测试的. 1.下载谷歌的驱动 https://chromedriver.storage.googleapis. ...

  5. android gradle tools 3.X中dependencies, implementation和compile区别

    在3.0版本中,compile 指令被标注为过时方法,而新增了两个依赖指令,一个是implement 和api,这两个都可以进行依赖添加,但是有什么区别呢? api 指令 完全等同于compile指令 ...

  6. MySql cmd下的学习笔记 —— 有关修饰器的知识(trigger)

    关于触发器的理解: 进行数据库应用软件的开发时,有时我们碰到表的某些数据的改变时,希望同时 引起其他相关数据改变的需求,利用触发器就能满足这样的需求. 触发器能在表中的某些特定数据变化时自动完成某些查 ...

  7. Django中间件基础笔记

    django 中的中间件(middleware),在django中,中间件其实就是一个类,在请求到来和结束后,django会根据自己的规则在合适的时机执行中间件中相应的方法. 在django项目的se ...

  8. OsWatcher 使用详解

    软件下载地址: https://support.oracle.com/epmos/faces/DocumentDisplay?_afrLoop=520996062954556&id=30113 ...

  9. 用OZ工具制作openstack镜像

    在部署openstack云平台环境的时候,需要上传镜像到glance. 首先下载iso镜像,这里下载了centos7.2镜像,放到/iso目录下 然后用OZ工具制作openstack的镜像 1.安装l ...

  10. truncate、delete、drop区别

    语法: truncate table 表名 delete from 表名 drop table 表名 应用范围: truncate 只能对表,且不能用于参与了索引的表,不能用于外键约束引用的表 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