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机工作原理、MAC地址表、路由器工作原理详解
一:MAC地址表详解
说到MAC地址表,就不得不说一下交换机的工作原理了,因为交换机是根据MAC地址表转发数据帧的。在交换机中有一张记录着局域网主机MAC地址与交换机接口的对应关系的表,交换机就是根据这张表负责将数据帧传输到指定的主机上的。
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交换机在接收到数据帧以后,首先、会记录数据帧中的源MAC地址和对应的接口到MAC表中,接着、会检查自己的MAC表中是否有数据帧中目标MAC地址的信息,如果有则会根据MAC表中记录的对应接口将数据帧发送出去(也就是单播),如果没有,则会将该数据帧从非接受接口发送出去(也就是广播)。
如下图:详细讲解交换机传输数据帧的过程
1)主机A会将一个源MAC地址为自己,目标MAC地址为主机B的数据帧发送给交换机。
2)交换机收到此数据帧后,首先将数据帧中的源MAC地址和对应的接口(接口为f 0/1) 记录到MAC地址表中。
3)然后交换机会检查自己的MAC地址表中是否有数据帧中的目标MAC地址的信息,如果有,则从MAC地址表中记录的接口发送出去,如果没有,则会将此数据帧从非接收接口的所有接口发送出去(也就是除了f 0/1接口)。
4)这时,局域网的所有主机都会收到此数据帧,但是只有主机B收到此数据帧时会响应这个广播,并回应一个数据帧,此数据帧中包括主机B的MAC地址。
5)当交换机收到主机B回应的数据帧后,也会记录数据帧中的源MAC地址(也就是主机B的MAC地址),这时,再当主机A和主机B通信时,交换机根据MAC地址表中的记录,实现单播了。
如下图:当局域网存在多个交换机互联的时候,交换机的MAC地址表是怎么记录的呢?
1)主机A将一个源MAC地址为自己,目标MAC地址主机C的数据帧发送给交换机
2)交换机1收到此数据帧后,会学习源MAC地址,并检查MAC地址表,发现没有目标MAC地址的记录,则会将数据帧广播出去,主机B和交换机2都会收到此数据帧。
3)交换机2收到此数据帧后也会将数据帧中的源MAC地址和对应的接口记录到MAC地址表中,并检查自己的MAC地址表,发现没有目标MAC地址的记录,则会广播此数据帧。
4)主机C收到数据帧后,会响应这个数据帧,并回复一个源MAC地址为自己的数据帧,这时交换机1和交换机1都会将主机C的MAC地址记录到自己的MAC地址表中,并且以单播的形式将此数据帧发送给主机A。
5)这时,主机A和主机C通信就是一单播的形式传输数据帧了,主机B和主机C通信如上述过程一样,因此交换机2的MAC地址表中记录着主机A和主机B的MAC地址都对应接口f 0/1。
总结:从上面的两幅图可以看出,交换机具有动态学习源MAC地址的功能,并且交换机的一个接口可以对应多个MAC地址,但是一个MAC地址只能对应一个接口。
注意:交换机动态学习的MAC地址默认只有300S的有效期,如果300S内记录的MAC地址没有通信,则会删除此记录。
二、ARP缓存表详解
上面我们讲解了交换机的工作原理,知道交换机是通过MAC地址通信的,但是我们是如何获得目标主机的MAC地址呢?这时我们就需要使用ARP协议了,在每台主机中都有一张ARP表,它记录着主机的IP地址和MAC地址的对应关系。
ARP协议:ARP协议是工作在网络层的协议,它负责将IP地址解析为MAC地址。
如下图:详细讲解ARP的工作原理。
1)如果主机A想发送数据给主机B,主机A首先会检查自己的ARP缓存表,查看是否有主机B的IP地址和MAC地址的对应关系,如果有,则会将主机B的MAC地址作为源MAC地址封装到数据帧中。如果没有,主机A则会发送一个ARP请求信息,请求的目标IP地址是主机B的IP地址,目标MAC地址是MAC地址的广播帧(即FF-FF-FF-FF-FF-FF),源IP地址和MAC地址是主机A的IP地址和MAC地址。
2)当交换机接受到此数据帧之后,发现此数据帧是广播帧,因此,会将此数据帧从非接收的所有接口发送出去。
3)当主机B接受到此数据帧后,会校对IP地址是否是自己的,并将主机A的IP地址和MAC地址的对应关系记录到自己的ARP缓存表中,同时会发送一个ARP应答,其中包括自己的MAC地址。
4)主机A在收到这个回应的数据帧之后,在自己的ARP缓存表中记录主机B的IP地址和MAC地址的对应关系。而此时交换机已经学习到了主机A和主机B的MAC地址了。
路由表详解
路由器负责不同网络之间的通信,它是当今网络中的重要设备,可以说没有路由器就没有当今的互联网。在路由器中也有一张表,这张表叫路由表,记录着到不同网段的信息。路由表中的信息分为直连路由和非直连路由。
直连路由:是直接连接在路由器接口的网段,由路由器自动生成。
非直连路由:就是不是直接连接在路由器接口上的网段,此记录需要手动添加或者是使用动态路由。
路由表中记录的条目有的需要手动添加(称为静态路由),有的测试动态获取的(称为动态路由)。直连路由属于静态路由。
路由器是工作在网络层的,在网络层可以识别逻辑地址。当路由器的某个接口收到一个包时,路由器会读取包中相应的目标的逻辑地址的网络部分,然后在路由表中进行查找。如果在路由表中找到目标地址的路由条目,则把包转发到路由器的相应接口,如果在路由表中没有找到目标地址的路由条目,那么,如果路由配置默认路由,就科举默认路由的配置转发到路由器的相应接口;如果没有配置默认路由,则将该包丢弃,并返回不可到达的信息。这就是数据路由的过程。
如下图:详细介绍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1)HostA在网络层将来自上层的报文封装成IP数据包,其中源IP地址为自己,目标IP地址是HostB,HostA会用本机配置的24位子网掩码与目标地址进行“与”运算,得出目标地址与本机不是同一网段,因此发送HostB的数据包需要经过网关路由A的转发。
2)HostA通过ARP请求获取网关路由A的E0口的MAC地址,并在链路层将路由器E0接口的MAC地址封装成目标MAC地址,源MAC地址是自己。
3)路由器A从E0可接收到数据帧,把数据链路层的封装去掉,并检查路由表中是否有目标IP地址网段(即192.168.2.2的网段)相匹配的的项,根据路由表中记录到192.168.2.0网段的数据请发送给下一跳地址10.1.1.2,因此数据在路由器A的E1口重新封装,此时,源MAC地址是路由器A的E1接口的MAC地址,封装的目标MAC地址则是路由器2的E1接口的MAC地址。
4)路由B从E1口接收到数据帧,同样会把数据链路层的封装去掉,对目标IP地址进行检测,并与路由表进行匹配,此时发现目标地址的网段正好是自己E0口的直连网段,路由器B通过ARP广播,获知HostB的MAC地址,此时数据包在路由器B的E0接口再次封装,源MAC地址是路由器B的E0接口的MAC地址,目标MAC地址是HostB的MAC地址。封装完成后直接从路由器的E0接口发送给HostB。
5)此时HostB才会收到来自HostA发送的数据。
总结:路由表负责记录一个网络到另一个网络的路径,因此路由器是根据路由表工作的。
reference
[1] http://dengqi.blog.51cto.com/5685776/1223132
交换机工作原理、MAC地址表、路由器工作原理详解的更多相关文章
- ubuntu系统复制到其他地方或克隆后,如何正确修改IP及MAC地址的解决方案(图文详解)
修改ip地址 永久修改MAC地址 方法一: 1)编辑“/etc/init.d/rc.local”文件(sudo gedit /etc/init.d/rc.local) 2)在此配置文件的最后面加上如( ...
- MAC地址表、ARP缓存表、路由表及交换机、路由器基本原理
在网上找到了这篇讲述MAC地址,ARP协议和路由表的文章,如获至宝.一篇文章把组网中的相关概念讲的明明白白. 原文是发布在51cto博客上,但不知道为什么点进去却是404.让我没想到的是这个技术论坛上 ...
- Network基础(四):MAC地址表及邻居信息查看、配置接口速率及双工模式、配置交换机管理IP
一.MAC地址表及邻居信息查看 目标: 本例要求为修改计算机名并加入工作组: 查看交换机MAC地址表 查看CISCO设备邻居信息 方案: 网络拓扑,如下图所示. 步骤: 步骤一:查看交换机sw1的ma ...
- 交换机-查看mac地址表
1.使用交换机命令行 en 或者 enable 进入特权模式 Switch> Switch>en Switch# Switch# 2.查看交换机中的MAC地址表 Switch#sh ...
- (转载)详解网络传输中的三张表,MAC地址表、ARP缓存表以及路由表
郑重声明:原文转载于http://dengqi.blog.51cto.com/5685776/1223132 向好文章致敬!!! 一:MAC地址表详解 说到MAC地址表,就不得不说一下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
- 网络传输中的三张表,MAC地址表、ARP缓存表以及路由表
一:MAC地址表详解 说到MAC地址表,就不得不说一下交换机的工作原理了,因为交换机是根据MAC地址表转发数据帧的.在交换机中有一张记录着局域网主机MAC地址与交换机接口的对应关系的表,交换机就是根据 ...
- MAC地址表、ARP缓存表以及路由表
一:MAC地址表详解 说到MAC地址表,就不得不说一下交换机的工作原理了,因为交换机是根据MAC地址表转发数据帧的.在交换机中有一张记录着局域网主机MAC地址与交换机接口的对应关系的表,交换机就是根据 ...
- 详解网络传输中的三张表,MAC地址表、ARP缓存表以及路由表
原创作品,允许转载,转载时请务必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 原始出处 .作者信息和本声明.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http://dengqi.blog.51cto.com/5685776/1223132 一:M ...
- [转载]详解网络传输中的三张表,MAC地址表、ARP缓存表以及路由表
[转载]详解网络传输中的三张表,MAC地址表.ARP缓存表以及路由表 虽然学过了计算机网络,但是这部分还是有点乱.正好在网上看到了一篇文章,讲的很透彻,转载过来康康. 本文出自 "邓奇的Bl ...
随机推荐
- 可能是目前最完整的前端框架 Vue.js 全面介绍
Vue.js 是一个JavaScriptMVVM库,是一套构建用户界面的渐进式框架. 摘要 2016年最火的前端框架当属Vue.js了,很多使用过vue的程序员这样评价它,“vue.js兼具angul ...
- ajax传值给php
test.php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function selectInput(oSelect) { var value= ...
- Git:如何为项目设置自己的user name/email
在项目根目录下查找 .git/config . 打开,添加如下内容(值换成你自己的名字和邮箱)即可: [user] name = Larry email = larry_zeal@163.com
- 如今在 Internet 上流传的“真正”的程序员据说是这样的
如今在 Internet 上流传的“真正”的程序员据说是这样的: (1) 真正的程序员没有进度表,只有讨好领导的马屁精才有进度表,真正的程序员会让 领导提心吊胆. (2) 真正的程序员不写使用说明书, ...
- [转]anchorPoint 锚点解析
转自:http://blog.csdn.net/cjopengler/article/details/7045638 anchor point 究竟是怎么回事? 之所以造成不容易理解的是因为我们平时看 ...
- Android Intent 教程
原文:Android: Intents Tutorial 作者:Darryl Bayliss 译者:kmyhy 人不会漫无目的地瞎逛,他们所做的大部分事情--比方看电视.购物.编写下一个杀手级 app ...
- SQLServer跨服务器访问数据库(openrowset/opendatasource/openquery)
SQLServer跨服务器访问数据库(openrowset/opendatasource/openquery) 1.启用Ad Hoc Distributed Queries 在使用openrowset ...
- 视觉SLAM之词袋(bag of words) 模型与K-means聚类算法浅析(1)
在目前实际的视觉SLAM中,闭环检测多采用DBOW2模型https://github.com/dorian3d/DBoW2,而bag of words 又运用了数据挖掘的K-means聚类算法,笔者只 ...
- matlab彩色图像插值
软件是MATLAB R2014b 使用的是matlab中已有的函数imresize(); 彩色图像分别对R.G.B三个通道进行插值,之后融合.[imresize函数不用,可以直接插值] clear;c ...
- 关于NoSQL与SQL的区别
简单说来:sql是关系型数据库的结构化查询语言,而nosql,一般代指菲关系型数据库,sql语句就不能用来,不过有些有leisql的查询语言,且nosql数据库没有统一的查询语言. 相关参考文章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