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84: 上帝与集合的正确用法

Time Limit: 5 Sec  Memory Limit: 128 MB
[Submit][Status][Discuss]

Description

 
根据一些书上的记载,上帝的一次失败的创世经历是这样的:
第一天, 上帝创造了一个世界的基本元素,称做“元”。
第二天, 上帝创造了一个新的元素,称作“α”。“α”被定义为“元”构成的集合。容易发现,一共有两种不同的“α”。
第三天, 上帝又创造了一个新的元素,称作“β”。“β”被定义为“α”构成的集合。容易发现,一共有四种不同的“β”。
第四天, 上帝创造了新的元素“γ”,“γ”被定义为“β”的集合。显然,一共会有16种不同的“γ”。
如果按照这样下去,上帝创造的第四种元素将会有65536种,第五种元素将会有2^65536种。这将会是一个天文数字。
然而,上帝并没有预料到元素种类数的增长是如此的迅速。他想要让世界的元素丰富起来,因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重复地创造着新的元素……
然而不久,当上帝创造出最后一种元素“θ”时,他发现这世界的元素实在是太多了,以致于世界的容量不足,无法承受。因此在这一天,上帝毁灭了世界。
至今,上帝仍记得那次失败的创世经历,现在他想问问你,他最后一次创造的元素“θ”一共有多少种?
上帝觉得这个数字可能过于巨大而无法表示出来,因此你只需要回答这个数对p取模后的值即可。
你可以认为上帝从“α”到“θ”一共创造了10^9次元素,或10^18次,或者干脆∞次。
 
一句话题意:

Input

 
接下来T行,每行一个正整数p,代表你需要取模的值

Output

T行,每行一个正整数,为答案对p取模后的值

Sample Input

3
2
3
6

Sample Output

0
1
4

HINT

对于100%的数据,T<=1000,p<=10^7

我的思路:因为无限次数,所以次方一定大于模;指数循环节;

#include<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define ll long long
const int N=1e5+,M=1e6+,mod=1e9+,inf=1e9+;
ll phi(ll n)
{
ll i,rea=n;
for(i=;i*i<=n;i++)
{
if(n%i==)
{
rea=rea-rea/i;
while(n%i==) n/=i;
}
}
if(n>)
rea=rea-rea/n;
return rea;
}
ll quickpow(ll x,ll y,ll z)
{
ll ans=;
while(y)
{
if(y&)
ans*=x,ans%=z;
x*=x;
x%=z;
y>>=;
}
return ans;
}
ll solve(ll k,ll mod)
{
if(mod==) return ;
ll tmp=phi(mod);
ll up=solve(k,tmp);
ll ans=quickpow(k,up+tmp,mod);
return ans;
}
int main()
{
ll x,p,i,t;
int T;
scanf("%d",&T);
while(T--)
{
scanf("%lld",&p);
printf("%lld\n",solve(2ll,p)%p);
}
return ;
}

popoqqq:http://blog.csdn.net/popoqqq/article/details/43951401

int solve(int p)

{
if(p==1)return 0;
int k=0;
while(~p&1)p>>=1,k++;
int pp=phi[p],res=solve(pp);
res=(res+pp-k%pp)%pp;
res=pow(2,res,p)%p;
return res<<k;
}
再附一神犇代码自己抠的
#include<cstdio>
#include<cstring>
#include<string>
#include<iostream>
#include<sstream>
#include<algorithm>
#include<utility>
#include<vector>
#include<set>
#include<map>
#include<queue>
#include<cmath>
#include<iterator>
#include<stack>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INF=1e9+;
const double eps=1e-;
const int N=1e7+;
const int M=;
typedef long long ll;
ll phi(ll n)
{
ll i,rea=n;
for(i=;i*i<=n;i++)
{
if(n%i==)
{
rea=rea-rea/i;
while(n%i==) n/=i;
}
}
if(n>)
rea=rea-rea/n;
return rea;
}
ll Pow(ll a,ll n,ll mod)
{
ll ans=;
while(n)
{
if(n&)
{
ans=ans*a%mod;
}
a=a*a%mod;
n>>=;
}
if(ans==) ans+=mod;
return ans;
}
ll solve(ll k,ll mod)
{
if(mod==) return mod;
ll tmp=phi(mod);
ll up=solve(k,tmp);
ll ans=Pow(k,up,mod);
return ans;
}
int main()
{
ll n,m,p;
int T;
scanf("%d",&T);
while(T--)
{
scanf("%lld",&p);
ll ans=solve(2ll,p);
printf("%lld\n",ans%p);
}
return ;
}

bzoj 3884 上帝与集合的正确用法 指数循环节的更多相关文章

  1. BZOJ 3884 上帝与集合的正确用法

    Description 根据一些书上的记载,上帝的一次失败的创世经历是这样的: 第一天, 上帝创造了一个世界的基本元素,称做"元". 第二天, 上帝创造了一个新的元素,称作&quo ...

  2. 【数学】[BZOJ 3884] 上帝与集合的正确用法

    Description 根据一些书上的记载,上帝的一次失败的创世经历是这样的: 第一天, 上帝创造了一个世界的基本元素,称做“元”. 第二天, 上帝创造了一个新的元素,称作“α”.“α”被定义为“元” ...

  3. BZOJ 3884 上帝与集合的正确用法(扩展欧拉定理)

    Description   根据一些书上的记载,上帝的一次失败的创世经历是这样的: 第一天, 上帝创造了一个世界的基本元素,称做“元”. 第二天, 上帝创造了一个新的元素,称作“α”.“α”被定义为“ ...

  4. bzoj 3884 上帝与集合的正确用法(递归,欧拉函数)

    [题目链接] http://www.lydsy.com/JudgeOnline/problem.php?id=3884 [题意] 求2^2^2… mod p [思路] 设p=2^k * q+(1/0) ...

  5. BZOJ 3884: 上帝与集合的正确用法 [欧拉降幂]

    PoPoQQQ大爷太神了 只要用欧拉定理递归下去就好了.... 然而还是有些细节没考虑好: $(P,2) \neq 1$时分解$P=2^k*q$的形式,然后变成$2^k(2^{(2^{2^{...}} ...

  6. BZOJ.3884.上帝与集合的正确用法(扩展欧拉定理)

    \(Description\) 给定p, \(Solution\) 欧拉定理:\(若(a,p)=1\),则\(a^b\equiv a^{b\%\varphi(p)}(mod\ p)\). 扩展欧拉定理 ...

  7. 解题:BZOJ 3884 上帝与集合的正确用法

    题面 好久以前写的,发现自己居然一直没有写题解=.= 扩展欧拉定理:在$b>φ(p)$时有$a^b \equiv a^{b\%φ(p)+φ(p)}(mod$ $p)$ 然后每次递归那个$a^{b ...

  8. BZOJ 3884: 上帝与集合的正确用法 扩展欧拉定理 + 快速幂

    Code: #include<bits/stdc++.h> #define maxn 10000004 #define ll long long using namespace std; ...

  9. BZOJ 3884 上帝与集合的正确用法题解

    一道智慧题 其实解这题需要用到扩展欧拉定理, 有了上面的公式,我们不难看出此题的解法. 设b为2^2^2^2^2.....显然,b要比φ(p)要大,所以可以直接套公式 modp时的答案 ans(p)= ...

随机推荐

  1. Get请求-Test版

    package com.fanqi.test; import java.io.DataInputStream;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import java.io.I ...

  2. fineReport---sql

    一.开窗函数-逐层平均 在创建数据集时用sql的开窗排名函数[AVG(字段) over(PARTITION BY 分组字段 order by 逐层字段)]处理,然后进行直接调用. 详细说明 二.开窗函 ...

  3. 科学计算 NumPy 与C语言对比 N-dimensional array ndarray 元素元素操作 计算正太分布分位数

    w http://www.numpy.org/ NumPy is the fundamental package for scientific computing with Python. It co ...

  4. <2014 08 29> MATLAB的软件结构与模块、工具箱简示

    MATLAB的系统结构:三个层次.九个部分 ----------------------------------- 一.基础层 是整个系统的基础,核心内容是MATLAB部分. 1.软件主包MATLAB ...

  5. 常用的SQLAlchemy列选项

    常用的SQLAlchemy列选项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1896508/article/details/80772238 选项名 说明 primary_key 如 ...

  6. Java基础语法 - 面向对象 - 类的主方法main方法

    主方法是类的入口点,它指定了程序从何处开始,提供对程序流向的控制.Java编译器通过主方法来执行程序. 主方法的语法如下: /* a.主方法是静态的,如果要直接在主方法中调用其它方法,则该方法必须也是 ...

  7. 模块 - time/datetime

    time 模块 time模块方法: >>> import time >>> time.time() #时间戳 秒级别 1519212085.6211221 #从19 ...

  8. 从一个git仓库迁移到另外一个git仓库

    1 从原地址克隆一份裸版本库,比如原本托管于 GitHub. git clone --bare git://github.com/username/project.git git操作的结果会有一个XX ...

  9. celery中的生产者消费者问题

    celery中的生产者消费者问题 在task1.py文件中: # demo1:task.py and celery.py in one file# run it byfrom celery impor ...

  10. MySQL之表的约束

    一 介绍 约束条件与数据类型的宽度一样,都是可选参数 作用:用于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主要分为: PRIMARY KEY (PK) 标识该字段为该表的主键,可以唯一的标识记录 FOREIGN KE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