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Linux内核创建一个新进程的过程

实验过程

要求:使用gdb跟踪分析一个fork系统调用内核处理函数sys_clone ,验证对Linux系统创建一个新进程的理解,推荐在实验楼Linux虚拟机环境下完成实验。

cd LinuxKernel

qemu -kernel linux-3.18.6/arch/x86/boot/bzImage -initrd rootfs.img -s -S

课程内容

阅读理解task_struct数据结构:

进程控制块PCB——task_struct

1、操作系统的三大管理功能包括:

  (1)进程管理

  (2)内存管理

  (3)文件系统

2、PCB task_struct中包含:

  (1)进程状态

  (2)进程打开的文件

  (3)进程优先级信息

3、通过唯一的进程标识PID来区别每个进程。

4、进程状态转化

(1)创建新进程后实际的状态是TASK_RUNNING,就绪但是没有运行,调度器选择一个task之后进入运行态,也叫TASK_RUNNING。

(2)当进程是TASK_RUNNING时,代表这个进程是可运行的,至于它有没有真的在运行,取决于它有没有获得cpu的控制权,即有没有在cpu上实际的运行。

(3)一个正在进行的进程调用do_exit(),进入TASK_ZOMBIE,进程被终止,“僵尸进程”。

(4)等待特定时间或者资源的时候,进入阻塞态,如果条件满足就进入就绪态,被选择后进入运行态。

5、task_struct结构体分析

struct task_struct{

volatile long state;  //进程的状态

unsigned long flags; //调用fork时候给出的进程号

long nice; //进程的基本时间片

unsigned long policy; //进程的调度策略

struct mm_struct *mm; //进程内存管理信息

struct list_head run_list; //指向运行队列的指针

unsigned long sleep_time; //进程的睡眠时间

struct task_struct *next_task, *prev_task; //用于将系统中所有的进程连接成一个双向循环链表

pid_t pid;//进程标识符,用来代表一个进程

pid_t pgrp;//进程组标识,表示进程所属的进程组

pid_t tty_old_pgrp;//进程控制终端所在的组标识

pid_t session;//进程的会话标识

pid_t tgid;

struct list_head thread_group; //线程链表

struct task_struct *pidhash_next;//用于将进程链入HASH表pidhash

struct task_struct **pidhash_pprev;

wait_queue_head_t wait_chldexit; //供wait4()使用

struct completion *vfork_done; // 供vfork() 使用

unsigned long rt_priority;//实时优先级

struct fs_struct *fs; //文件系统信息

struct files_struct *files; //打开文件信息

}

Linux系统如何创建一个新进程:

使用fork系统调用可以创建一个进程,fork之后可以调用exec接口用来执行新进程的代码。

fork函数对应的内核处理过程sys_clone。

do_fork步骤:

查找pidmap_array位图,为子进程分配新的PID

检查父进程ptrace字段,若其不为0,而且紫禁城不是内核线程,则do_fork()函数就会设置CLONE_PTRACE标志

调用函数copy_process(),从而将复制进程描述符。如果所有必要的资源都是可用的,则copy_process()返回刚创建的task_struct描述符的地址。copy_process的具体步骤:

检查参数clone_flags所传递标志的一致性

通过调用security_task_create(clone_flags)函数以及security_task_alloc(p)函数执行安全检查

调用dup_task_struct(current)函数来为子进程获得进程描述符

dup_task_struct函数将当前进程所获取的thread_info结构复制给子进程的thread_info结构中。

执行alloc_task_struct(),用分配器task_struct_cachep为新进程获取进程描述符,并将进程描述符的地址保存在tsk中。

执行alloc_thread_info来获取一片空的内存空间,用来存放新进程的thread_info和内核堆栈,并将这些内存区域字段的地址存放在变量ti中。

将current进程描述符的内容复制到tsk所指向的task_struct结构体之中,然后把ti赋给tsk->thread_info,让心建立的tsk指向的task_struct和orig指向父进程的task_struct中的每个值,即将父进程的所有内容都复制给新的进程之中。

把current进程的thread_info描述符的内容复制给ti所指向的结构体之中,将tsk赋给ti->task

返回新进程的进程描述符指针tsk

设置子进程与进程状态相关的几个关键字段:

把大内核锁计数器tsk->lock_depth初始化为-1。

把tsk->did_exec字段初始化为0:它记录了进程发出的execve()系统调用的次数。

通过copy_flags函数更新从父进程复制到tsk->flags字段中的一些标志:首先清除PF_SUPERPRIV标志,该标志表示进程是否使用了某种超级用户权限。然后设置PF_FORKNOEXEC标志,它表示子进程还没有发出execve()系统调用。

将新进程的PID存入tsk_pid字段

调用copy_semundo、copy_files、copy_fs、copy_sighand、copy_signal、copy_mm和copy_namespace来创建新的数据结构,并把父进程的相应数据结构的值复制到新数据结构中,除非clone_flags参数指出它们有不同的值。

调用copy_thread(0, clone_flags, stack_start, stack_size, p, regs),用发出clone()系统调用时CPU寄存器的值来初始化子进程的内核栈。进程描述符的thread.esp字段初始化为子进程内核栈的基地址,汇编语言函数ret_from_fork()的地址存放在thread.eip字段中。

调用sched_fork(p)完成对新进程调度程序数据结构的初始化。

如果已经设置了CLONE_STOPPED标志,那么子进程的状态会被设置成了终止状态。在另一个进程把子进程状态恢复成TASK_RUNNING之前,一直保持该状态。

如果没有设置ClONE_STOPPED标志,则调用wake_up_new_task函数来调节父进程与子进程的调用顺序。

终止并返回子进程描述符指针。

在do_fork()结束之后,在内存开始调用子进程的时候,将会继续完善子进程,即将子进程描述符thread字段的值装入各CPU寄存器之中。尤其需要注意的是,需要把thread.esp装入esp寄存器,把函数ret_from_fork()的地址装入eip寄存器中。

分析新进程的执行起点及对应的堆栈状态:

创建的新进程的执行起点:ret_from_fork

对应的堆栈状态:

*childregs = *current_pt_regs(); //复制内核堆栈

childregs->ax = 0; //为什么子进程的fork返回0,这里就是原因!

p->thread.sp = (unsigned long) childregs; //调度到子进程时的内核栈顶

p->thread.ip = (unsigned long) ret_from_fork; //调度到子进程时的第一条指令地址

ip指向的是ret_from_fork,所以是从这里开始执行的。

复制内核堆栈的时候是复制的pt_regs,即只复制了SAVE_ALL相关的那一部分,即系统调用压栈的那一部分。

pt_regs里面内容有:

Entry(ret_from_fork):

最终会跳转到syscall_exit,这之前的内核堆栈状态和syscall_call的一致,然后返回用户态,变成子进程的用户态。

总结部分

对“Linux系统创建一个新进程”的理解:

在Linux系统中,使用fork系统调用可以创建一个进程。fork()系统调用从内核返回两次:一次回到父进程,另一次回到新产生的子进程。它实际上是由clone()系统调用实现的。

可以通过fork,复制一个已有的进程,进而产生一个子进程,新进程几乎但不完全与父进程相同。子进程得到和父进程用户级虚拟地址空间相同的一份拷贝,包 括代码段,数据段和bss段,堆以及用户栈。子进程还获得和父进程任何打开文件描述符相同的拷贝,最大的区别就是在于他们拥有不同的PID.

注:林涵锦 +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 《Linux内核分析》MOOC课程http://mooc.study.163.com/course/USTC-1000029000

Linux内核分析— —创建新进程的过程的更多相关文章

  1. Linux内核分析-创建新进程的过程

    分析Linux内核创建一个新进程的过程 task_struct结构体分析 struct task_struct{ volatile long state; //进程的状态 unsigned long ...

  2. Linux内核分析 笔记六 进程的描述和进程的创建 ——by王玥

    一.知识点总结 (一)进程的描述 1.操作系统内核里有三大功能: 进程管理 内存管理 文件系统 2.进程描述符:task_struct 2.进程描述符——struct task_struct 1. p ...

  3. Linux内核分析 笔记八 进程的切换和系统的一般执行过程 ——by王玥

    一.进程切换的关键代码switch_to的分析 (一)进程调度与进程调度的时机分析 1.不同类型的进程有不同的调度需求 第一种分类: I/O-bound:频繁地进行I/O,花费很多的时间等待I/O操作 ...

  4. 分析Linux内核创建一个新进程的过程【转】

    转自:http://www.cnblogs.com/MarkWoo/p/4420588.html 前言说明 本篇为网易云课堂Linux内核分析课程的第六周作业,本次作业我们将具体来分析fork系统调用 ...

  5. 20135202闫佳歆--week6 分析Linux内核创建一个新进程的过程——实验及总结

    week 6 实验:分析Linux内核创建一个新进程的过程 1.使用gdb跟踪创建新进程的过程 准备工作: rm menu -rf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mengn ...

  6. 《Linux内核分析》第六周 进程的描述与创建

    [刘蔚然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Linux内核分析>MOOC课程http://mooc.study.163.com/course/USTC-1000029000] WEEK SIX(3 ...

  7. LINUX内核分析第六周学习总结——进程的描述和进程的创建

    LINUX内核分析第六周学习总结——进程的描述和进程的创建 张忻(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Linux内核分析>MOOC课程http://mooc.study.163.com/cours ...

  8. 20135239益西拉姆 Linux内核分析 进程的描述和进程的创建

    [益西拉姆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Linux内核分析>MOOC课程http://mooc.study.163.com/course/USTC-1000029000] 第六周 进程的描述 ...

  9. 《Linux内核分析》第六周笔记 进程的描述和进程的创建

    进程的描述和进程的创建 一.进程的描述 1.进程描述符task_struct数据结构(一) 操作系统的三大功能:进程管理(核心).内存管理.文件系统. 进程控制块PCB——task_struct(进程 ...

随机推荐

  1. JDBC学习笔记之SQLException介绍

    1. SQLException 的概述 当使用 JDBC 与数据源(在本文中的数据源表示我们实际使用的数据库)进行交互的时候遇见错误的时候,将会抛出名为 SQLException 的异常.一个 SQL ...

  2. 教程+资源,python scrapy实战爬取知乎最性感妹子的爆照合集(12G)!

    一.出发点: 之前在知乎看到一位大牛(二胖)写的一篇文章:python爬取知乎最受欢迎的妹子(大概题目是这个,具体记不清了),但是这位二胖哥没有给出源码,而我也没用过python,正好顺便学一学,所以 ...

  3. 泰泽智能电视(Tizen smart TV)问世

        6月2日至4日,泰泽开发人员大会(TDC)在美国洛杉矶举行,会上韓国三星公司展出了一台泰泽智能电视(原型机).        智能电视(Smart TV not to be confused ...

  4. Iris框架源码阅读和分析

    iris包结构简介 iris包含了很多包,下面这些是分析过程中接触到的东西. 能力有限,多多包涵,欢迎联系QQ:2922530320 一起交流 context包包含: Context (接口) con ...

  5. 【转】.htaccess详解及.htaccess参数说明

    .htaccess文件(或者”分布式配置文件”)提供了针对目录改变配置的方法, 即,在一个特定的文档目录中放置一个包含一个或多个指令的文件, 以作用于此目录及其所有子目录.作为用户,所能使用的命令受到 ...

  6. 普通用户使用docker命令

    由于docker 都是root权限启动的容器, 要给研发 登录权限查看log,对于普通用,使用docker是会出现报错, 使用 gpasswd 命令把用户加入到docker组中 gpasswd -a ...

  7. 分布式缓存技术redis系列(三)——redis高级应用(主从、事务与锁、持久化)

    上文<详细讲解redis数据结构(内存模型)以及常用命令>介绍了redis的数据类型以及常用命令,本文我们来学习下redis的一些高级特性. 安全性设置 设置客户端操作秘密 redis安装 ...

  8. Linux下Samba详解及安装配置

    1.简介 2.安装配置 3.在windows和linux系统上验证 一.简介 早期网络想要在不同主机之间共享文件大多要用FTP协议来传输,但FTP协议仅能做到传输文件却不能直接修改对方主机的资料数据, ...

  9. D. Mister B and PR Shifts

    ;//开两倍空间 int n; arr p,cnt; int l,r,m; ll sum = ,ans; int main() { // file("test"); sdf(n); ...

  10. docker知识复习

    1.镜像基于内容寻址 基于内容寻址的实现,使用了两个目录:/var/lib/docker/image和/var/lib/docker/overlay, 后面的这个根据存储驱动的名称不同,而目录名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