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函数都包含在algorithm库中。STL提供了两个用来计算排列组合关系的算法,分别是next_permutation和prev_permutation。

一、函数原型

首先我们来看看这两个函数的函数原型:

  • next_permutation:
 template< class BidirIt >bool next_permutation( BidirIt first, BidirIt last );
template< class BidirIt, class Compare >bool next_permutation( BidirIt first, BidirIt last, Compare comp );
  • prev_permutation:
 template< class BidirIt >bool prev_permutation( BidirIt first, BidirIt last);
template< class BidirIt, class Compare >bool prev_permutation( BidirIt first, BidirIt last, Compare comp);

1.参数

first,end ——重新排序的元素范围

comp —— 自定义比较函数

顾名思义,next_permutation就是求下一个排列组合,而prev_permutation就是求上一个排列组合。首先我们必须了解什么是“下一个”排列组合,什么是“前一个”排列组合。考虑由三个字符所组成的序列{a,b,c}。

那么按照字典序排升序他们一共有下面这几种排列方式:

  • abc
  • acb
  • bac
  • bca
  • cab
  • cba

如果给定排列方式P,令P为{acb},那么next_permutation即求P+1也就是{bac},prev_permutation也就是求P-1即为{abc}。当然也可以自定义谓词函数进行自定义的“下一个排列组合”。

二、代码演示

下面是示范代码:

 #include <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int a[] = {,,};
do{
for(int i = ; i < ; i++) cout << a[i] << ' ';
cout << endl;
}while(next_permutation(a,a+)); cout << endl;
do{
for(int i = ; i < ; i++) cout << a[i] << ' ';
cout << endl;
}while(prev_permutation(a,a+));
return ;
}

  预计上面代码的运行结果应该是输出两组1,2,3的排列组合方式,共12行,但实际运行结果如下:

Why?

我们试着输出第一个循环后a数组的排列方式,结果会得到1 2 3,这是因为当next_permutation去找下一个排列组合P+1,找到则排列为下一个排列组合返回true,否则数组变成字典序最小的排列组合(即为重置排列)并返回false,prev_permutation也同理。

三、手动实现

我们先想想如何实现next_permutation,prev_permutation 的原理与之类似。根据字典序,如果排列为正序既从小到大排列,是一组排列组合中最小的排列方式,而逆序既从大到小排列,则是一组排列组合中最大的排列方式。

在n个元素的排列全排列中,从给定排列P 求解下一排列P+1 ,假设两个排列组合有前k位是相同的,那么我们只需要在后面n-k个元素的排列 P(n-k)中求得下一个排列即可。既然我们需要的是后面 n-k位的排列,那么直接从后向前考察。

例如排列 1 2 3 4 5,这是一个正序排列,因此全排列中最小的排列,记为P.

现在要求P+1,设P1=P+1,P1是 1 2 3 5 4. 可以发现P1的前三位和P的前三位完全相同,唯一不同的是后两位顺序颠倒,最后两位从正序的 4 5 变成了逆序的 5 4.

接着求P1+1.设P2 = P1+1,P2是 1 2 4 3 5. 因为最后两位已经是逆序,不可能有字典序更大的排列,因此必须考虑更多的位,在后3个元素中,3 5 4 显然不是逆序,所以存在字典序更大的排列方式,我们由此确定了n-k=3

现在要在 3 5 4 中求得下一个排列,3 5 4 不是一个逆序,是因为 3 后面有元素大于3 。所以我们要在大于3的数字中选择最小的那个和3交换,保证得到最小的首位元素。选择将3和4进行交换,而不是3 和 5,这样得到的首位元素是4. 现在我们得到了排列 4 5 3 。

显然,4 5 3 并不是我们想要的下一个排列,下一个排列是 4 3 5. 观察区别,不难看出,首位元素一定是4,但是5 3 这个子排列是一个逆序排列。将逆序排列反向后,得到的正序排列是所能形成的最小排列,因此,4 3 5 是4 为首位元素所能形成最小排列,而前3 位没有变化,故我们得到了下一排列P2.

另外,大于3的最小元素,即4 ,也是第一个大于3的元素,因为 5 4 是个逆序排列。

对于可重集排列 1 2 3 5 4 3 2 1也同理,首先找到第一个非逆序元素,这里是3,然后从后向前寻找第一个大于3的元素,这里是4,交换,得到 4 5 3 3 2 1 的子排列,然后反向,即可得到下一排列。如果没有找到第一个非逆序元素,那么说明该排列已经是最大排列。

代码:

 template<class T>
bool next_permutation(T begin, T end){
T i = end;
if (begin == end || begin == --i) return false; while(){
T i1 = i,i2;
if (*--i < *i1) { //找第k位
for(i2 = end; *i >= *i2; i2--);//从后往前找到逆序中大于*i的元素的最小元素
iter_swap(i, i2);
reverse(i1, end);////将尾部的逆序变成正序
return true;
}
if (i == begin) {
reverse(begin, end);
return false;
}
}
}

prev_permutation的代码实现也类似,这里不再给出,各位可以自行尝试。

四、复杂度分析

最多n/2次交换,n为区间长度,平均每次调用使用了3次比较和1.5次交换,时间复杂度为O(n)。

STL中关于全排列next_permutation以及prev_permutation的用法的更多相关文章

  1. STL中的全排列实现

    permutation: 在遇到全排列问题时,在数据量较小的情况下可以使用dfs的做法求得全排列,同时我们也知道在STL中存在函数next_permutation和prev_permutation,这 ...

  2. STL中_Rb_tree的探索

    我们知道STL中我们常用的set与multiset和map与multimap都是基于红黑树.本文介绍了它们的在STL中的底层数据结构_Rb_tree的直接用法与部分函数.难点主要是_Rb_tree的各 ...

  3. c++ STL中的next_permutation

    default (1) template <class BidirectionalIterator> bool next_permutation (BidirectionalIterato ...

  4. hdu1027 Ignatius and the Princess II (全排列 &amp; STL中的神器)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blog.csdn.net/u012860063 题目链接:http://acm.hdu.edu.cn/showproblem.php? pid=1027 Ignatiu ...

  5. STL中的next_permutation

    给定一个数组a[N],求下一个数组. 2 1 3 4 2 1 4 3 2 3 1 4 2 3 4 1 ..... 在STL中就有这个函数: 1.参数是(数组的第一个元素,数组的末尾),注意这是前闭后开 ...

  6. 枚举所有排列-STL中的next_permutation

    枚举排列的常见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递归枚举 另一种是STL中的next_permutation //枚举所有排列的另一种方法就是从字典序最小排列开始,不停的调用"求下一个排列"的过程 ...

  7. STL中的所有算法(70个)

    STL中的所有算法(70个)----9种类型(略有修改by crazyhacking) 参考自: http://www.cppblog.com/mzty/archive/2007/03/14/1981 ...

  8. STL中的算法

    STL中的所有算法(70个) 参考自:http://www.cppblog.com/mzty/archive/2007/03/14/19819.htmlhttp://hi.baidu.com/ding ...

  9. 嵊州D2T2 八月惊魂 全排列 next_permutation()

    嵊州D2T2 八月惊魂 这是一个远古时期的秘密,至今已无人关心. 这个世界的每个时代可以和一个 1 ∼ n 的排列一一对应. 时代越早,所对应的排列字典序就越小. 我们知道,公爵已经是 m 个时代前的 ...

随机推荐

  1. 100天搞定机器学习|Day35 深度学习之神经网络的结构

    100天搞定机器学习|Day1数据预处理 100天搞定机器学习|Day2简单线性回归分析 100天搞定机器学习|Day3多元线性回归 100天搞定机器学习|Day4-6 逻辑回归 100天搞定机器学习 ...

  2. 用原生JS实现AJAX和JSONP

    前端开发在需要与后端进行数据交互时,为了方便快捷,都会选择JQuery中封装的AJAX方法,但是有些时候,我们只需要JQuery的AJAX请求方法,而其他的功能用到的很少,这显然是没必要的.其实,原生 ...

  3. Android 框架揭秘 --读书笔记

    Android 框架揭秘 Insied the Android Framework

  4. poi使用随笔

    HSSFworkbook,XSSFworkbook,SXSSFworkbook区别简述 HSSFWorkbook:是操作Excel2003以前(包括2003)的版本,扩展名是.xls: XSSFWor ...

  5. 右键新建 .md

    右键新建 .md 文件 声明:虽然我成功了,并且右键出来了两个,但是在添加 .html 的过程中又失败了,找不到解决办法. win + r --> regedit --> enter 点击 ...

  6. python+Selenium-字符运行报错问题

    最近开始接触自动化测试,在写一个简单的查询脚本时,遇到编码无法识别的问题 SyntaxError: Non-ASCII character '\xe5' in file F:/soft_Test/py ...

  7. Nginx总结(一)Linux如何安装Nginx

    以前写过一些Nginx的文章,但都是用到什么说什么,没有一个完整系统的总结.趁最近有时间,打算将Nginx相关的内容重新整理一下.nginx系列文章地址如下:https://www.cnblogs.c ...

  8. CSS3 transform封装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 ...

  9. js获取(包括中文)字符串长度与截取字符串

    /** * @param begin 截取开始的索引 * @param num 截取的长度 */ //截取字符串(包括中文) function SetString(str, len) { var st ...

  10. unity shader 纹理&透明效果

    1.纹理映射基础 (1)纹理映射通过(u,v)坐标实现.注意:这句话时博主当时面试一家外企被问到的问题. (2)添加纹理属性:——MainTex("Main Tex",2D)=&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