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理解WPF中的TemplatedParent
(注:Logical Tree中文称为逻辑树,Visual Tree中文称为可视化树或者视觉树,由于名称不是很统一,文中统一用英文名称代表两个概念,况且VisualTreeHelper和LogicalTreeHelper也是WPF中提供的类名称) 众所周知WPF中的Logical Tree是逻辑上定义的元素层次树,而实际上显示在屏幕上的元素层次树是Visual Tree,Visual Tree是
(注:Logical Tree中文称为逻辑树,Visual Tree中文称为可视化树或者视觉树,由于名称不是很统一,文中统一用英文名称代表两个概念,况且VisualTreeHelper和LogicalTreeHelper也是WPF中提供的类名称)
众所周知WPF中的Logical Tree是逻辑上定义的元素层次树,而实际上显示在屏幕上的元素层次树是Visual Tree,Visual Tree是Logical Tree节点扩充后的的产物。因此从Visual Tree的角度上看(Visual Tree当然是完整的一个),Logical Tree被分割成一段一段的,而这些段与段的连接点,就是和TemplatedParent有关。
这个概念在WPF类模型中是FrameworkElement.TemplatedParent属性。WPF中的模板(数据模板和控件模板)都可以扩展Logical Tree,那么模板所修饰的对象就是模板中元素的TemplatedParent,此时模板元素和修饰对象都会出现在Visual Tree中,但模板元素肯定不属于被修饰元素的Logical Tree,但是模板有自己的Logical Tree,两个Logical Tree是分开的,但是通过TemplatedParent,两者之间又有联系。
说再多不如实例形象,来看下面示例代码:
这是一个简单的ContentControl,它的Content是一个按钮,然后定义了控件模板和数据模板,代码中一些关键元素有Name属性,我们在后续讨论就以Name属性的值来引用这些元素。
<!-- 控件模板 -->
<ContentControl.Template>
<ControlTemplate TargetType="ContentControl">
<Border Name="bd1">
<ContentPresenter Name="cp1" ContentSource="Content"/>
</Border>
</ControlTemplate>
</ContentControl.Template>
<!-- 数据模板 -->
<ContentControl.ContentTemplate>
<DataTemplate>
<Border Name="bd2">
<ContentPresenter Name="cp2" Content="{Binding}" />
</Border>
</DataTemplate>
</ContentControl.ContentTemplate>
<!-- 逻辑孩子 -->
<Button Name="btn">按钮</Button>
</ContentControl>
这个ContentControl的Visual Tree如下图:
图中相同颜色的节点代表它们属于同一个Logical Tree,可以看出来,整个Visual Tree分成多个Logical Tree,而这些Logical Tree是分开的,比如上面代码中的两个Border(名称是bd1和bd2),它们的Parent属性的值都是null,即没有逻辑父节点。但是这些逻辑树通过TemplatedParent是互相有联系的。比如控件模板中的元素的TemplatedParent指代最上方的ContentControl,而数据模板元素的TemplatedParent则是控件模板内的ContentPresenter元素。
通过代码也可以验证这些:(bd1, bd2, cp1, cp2分别代表控件模板和数据模板中的Border和ContentPresenter)
{
var bd1 = (Border)contentControl.Template.FindName("bd1", contentControl);
var cp1 = (ContentPresenter)contentControl.Template.FindName("cp1", contentControl);
var bd2 = (Border)contentControl.ContentTemplate.FindName("bd2", cp1);
var cp2 = (ContentPresenter)contentControl.ContentTemplate.FindName("cp2", cp1);
PrintInfo(bd1, cp1, bd2, cp2, btn);
}
void PrintInfo(params FrameworkElement[] eles)
{
string s = "";
foreach (var ele in eles)
s += String.Format("{2}\r\nParent: {0}\r\nTemplatedParent: {1}\r\n\r\n", ele.Parent, ele.TemplatedParent, ele.Name);
MessageBox.Show(s);
}
输出信息:(冒号后没有值则代表null)
Parent:
TemplatedParent: System.Windows.Controls.ContentControl: 按钮
cp1
Parent: System.Windows.Controls.Border
TemplatedParent: System.Windows.Controls.ContentControl: 按钮
bd2
Parent:
TemplatedParent: System.Windows.Controls.ContentPresenter
cp2
Parent: System.Windows.Controls.Border
TemplatedParent: System.Windows.Controls.ContentPresenter
btn
Parent: System.Windows.Controls.ContentControl: 按钮
TemplatedParent:
最后还有一个btn,指代ContentControl中的内容按钮,它属于主干逻辑树,因此Parent是ContentControl,同时它也不属于任何模板,不存在修饰对象,因此TemplatedParent为null
另外WPF数据绑定Binding类还支持RelativeSource对象,这个RelativeSource类的Mode属性有一个TemplatedParent值,这个值就是代表数据绑定会将数据源作为,同时WPF中的TemplateBinding标记扩展可以方便定义此类绑定,另外TemplateBinding的绑定模式是OneWay。
了解了TemplatedParent,使用TemplateBinding也就非常灵活了,一般情况下TemplateBinding使用在定义控件模板下,但是在数据模板中也可以使用,比如下面这个例子:
<Button>Content</Button>
<ContentControl.ContentTemplate>
<DataTemplate>
<ContentPresenter Content="{TemplateBinding Content}" />
</DataTemplate>
</ContentControl.ContentTemplate>
</ContentControl>
这个TemplateBinding的数据源在哪里?答案就是ContentControl中默认控件模板里的ContentPresenter,所以这里数据模板内的ContentPresenter的Content直接绑定到控件模板中的ContentPresenter的Content属性,当然这个仅仅为了做示例,实际上用Content=”{Binding}”也可以。
本文来自刘圆圆的博客,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mgen/archive/2011/08/31/2160581.html
正确理解WPF中的TemplatedParent的更多相关文章
- 正确理解WPF中的TemplatedParent (转贴)
http://blog.csdn.net/idebian/article/details/8761388 (注:Logical Tree中文称为逻辑树,Visual Tree中文称为可视化树或者视觉树 ...
- 理解WPF中的视觉树和逻辑树
轉載地址:http://blog.csdn.net/changtianshuiyue/article/details/26981797 理解WPF中的视觉树和逻辑树 Understanding th ...
- WPF教程九:理解WPF中的对象资源
在WPF中,所有继承自FrameworkElement的元素都包含一个Resources属性,这个属性就是我们这篇要讲的资源. 这一篇讲解的资源是不是上一篇的程序集资源(那个是在编译过程中打包到程序集 ...
- WPF教程六:理解WPF中的隧道路由和冒泡路由事件
WPF中使用路由事件升级了传统应用开发中的事件,在WPF中使用路由事件能更好的处理事件相关的逻辑,我们从这篇开始整理事件的用法和什么是直接路由,什么是冒泡路由,以及什么是隧道路由. 事件最基本的用法 ...
- 如何正确理解正则表达式中的分隔符 \b
前言:好久不见,博客园. 最近在学习研究regex,其中有个特迷惑自己的知识点是分隔符 ( word boundary) [\b] (注:为了方便,后文都以[]来包含字符,并不是reg规则里面的[] ...
- 2.如何正确理解古典概率中的条件概率《zobol的考研概率论教程》
写本文主要是帮助粉丝理解考研中的古典概率-条件概率的具体定义. "B事件发生的条件下,A事件发生的概率"? "在A集合内有多少B的样本点"? "在B约 ...
- 正确理解JavaScript中的this关键字
JavaScript有this关键字,this跟JavaScript的执行上下文密切相关,很多前端开发工程师至今对this关键字还是模棱两可,本文将结合代码讲解下JavaScript的this关键字. ...
- (转载)新手如何正确理解GitHub中“PR(pull request)”中的意思
我从知乎看到的两个答案,分别从实际意义以及语言学角度告诉你改怎么理解PR,很简洁,这个理解非常棒,会解决新手刚看到PR(pull request)这个词时的困惑. 实际意义: 有一个仓库,叫R ...
- 正确处理WPF中Slider值改变事件的方式
最近在用WPF数据绑定重写一下播放器项目时遇到的关于Slider的问题,在窗体透明度调节和播放进度调节上用了Slider控件.调节窗体透明度我是 这么想的:将窗体的Opacity属性的值与Slider ...
随机推荐
- halcon安装提示could not write updated path to HKLM
halcon安装提示could not write updated path to HKLM 我们在安装Halcon软件时,会弹出如上图错误信息,这个错误信息提示软件无法写入本地注册表,造成这个原因有 ...
- Hadoop,MapReduce操作Mysql
前以前帖子介绍,怎样读取文本数据源和多个数据源的合并:http://www.cnblogs.com/liqizhou/archive/2012/05/15/2501835.html 这一个博客介绍一下 ...
- c语言乐曲演奏——《千本樱》
这个程序着实花费了我好长的时间,我本身对音乐一窍不通,先是跟着girl friend学习了简谱,根据c调44拍的<千本樱>写下了下面的程序. #include<stdio.h> ...
- Internet History
Alan Turing and Bletchley Park Top secret breaking effort(二战破译希特勒密码) 10,000 people at the peak(team ...
- Memcache+Cookie解决分布式系统共享登录状态
Memcached高性能的,分布式的内存对象缓存系统,用于在动态应用中减少数据库负载,提升访问速度.Memcached能够用来存储各种格式的数据,包括图像.视频.文件以及数据库检索的结果等. Memc ...
- iOS- 多线程技术的概述及优点
1.概述 在iOS开发中: •耗时操作,例如网络图片.视频.歌曲.书籍等资源下载 •游戏中的声音播放 我们可以利用多线程: •充分发挥多核处理器的优势,并发(同时执行)执行任务让系统运行的更快.更 ...
- Coredump及调试
1.查看是否打开了coredump lybxin@Inspiron:~/MyRes/miscellany/test/01_coredump$ulimit -c #这里可以看到ulimit限制core ...
- TCP系列04—连接管理—3、TCP连接的半打开和半关闭
在前面部分我们我们分别介绍了三次握手.四次挥手.同时打开和同时关闭,TCP连接还有两种场景分别是半打开(Half-Open)连接和半关闭(Half-Close)连接.TCP是一个全双工(Full-Du ...
- 《学习OpenCV》课后习题解答1
题目:(P104) 下面这个练习是帮助掌握矩阵类型.创造一个三通道二维矩阵,字节类型,大小为100*100,并设置所有数值为0. a.在矩阵中使用cvCircle( CvArr* img, CvPoi ...
- CentOS/Linux 开放80、8080端口或者开放某个端口
装载系统的时候只开启了22端口.结果再装完Nginx+php+mysql 后不能访问网站. iptables -L -n 查看防火墙设置发现没开启80端口 由于Linux防火墙默认是关闭的.可以用两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