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xt包
Context包到底是干嘛用的?
我们会在用到很多东西的时候都看到context的影子,比如gin框架,比如grpc,这东西到底是做啥的?
大家都在用,没几个知道这是干嘛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原理说白了就是:
- 当前协程取消了,可以通知所有由它创建的子协程退出
- 当前协程取消了,不会影响到创建它的父级协程的状态
- 扩展了额外的功能:超时取消、定时取消、可以和子协程共享数据
context原理
这就是context包的核心原理,链式传递context,基于context构造新的context
什么时候应该使用 Context?
- 每一个 RPC 调用都应该有超时退出的能力,这是比较合理的 API 设计
- 不仅仅 是超时,你还需要有能力去结束那些不再需要操作的行为
- context.Context 是 Go 标准的解决方案
- 任何函数可能被阻塞,或者需要很长时间来完成的,都应该有个 context.Context
如何创建 Context?
- 在 RPC 开始的时候,使用 context.Background()
- 有些人把在 main() 里记录一个 context.Background(),然后把这个放到服务器的某个变量里,然后请求来了后从这个变量里继承 context。这么做是不对的。直接每个请求,源自自己的 context.Background() 即可。
- 如果你没有 context,却需要调用一个 context 的函数的话,用 context.TODO()
- 如果某步操作需要自己的超时设置的话,给它一个独立的 sub-context(如前面的例子)
主协程通知有子协程,子协程又有多个子协程
package main
import (
"context"
"fmt"
"time"
)
func main() {
ctx, cancel := context.WithCancel(context.Background())
//缓冲通道预先放置10个消息
messages := make(chan int, 10)
defer close(messages)
for i := 0; i < 10; i++ {
messages <- i
}
//启动3个子协程消费messages消息
for i := 1; i <= 3; i++ {
go child(i, ctx, messages)
}
time.Sleep(3 * time.Second) //等待子协程接收一半的消息
cancel() //结束前通知子协程
time.Sleep(2 * time.Second) //等待所有的子协程输出
fmt.Println("主协程结束")
}
//从messages通道获取信息,当收到结束信号的时候不再接收
func child(i int, ctx context.Context, messages <-chan int) {
//基于父级的context建立context
newCtx, _ := context.WithCancel(ctx)
go childJob(i, "a", newCtx)
go childJob(i, "b", newCtx)
Consume:
for {
time.Sleep(1 * time.Second)
select {
case <-ctx.Done():
fmt.Printf("[%d]被主协程通知结束...\n", i)
break Consume
default:
fmt.Printf("[%d]接收消息: %d\n", i, <-messages)
}
}
}
//任务
func childJob(parent int, name string, ctx context.Context) {
for {
time.Sleep(1 * time.Second)
select {
case <-ctx.Done():
fmt.Printf("[%d-%v]被结束...\n", parent, name)
return
default:
fmt.Printf("[%d-%v]执行\n", parent, name)
}
}
}
运行结果如下
可以看到,改成context包还是顺利的通过子协程退出了
主要修改了几个地方,再ctx向下传递
基于上层context再构建当前层级的context
监听context的退出信号,
这就是context包的核心原理,链式传递context,基于context构造新的context
context核心接口
type Context interface {
Deadline() (deadline time.Time, ok bool)
Done() <-chan struct{}
Err() error
Value(key interface{}) interface{}
}
Deadline返回绑定当前context的任务被取消的截止时间;如果没有设定期限,将返回ok == false。
Done 当绑定当前context的任务被取消时,将返回一个关闭的channel;如果当前context不会被取消,将返回nil。
Err 如果Done返回的channel没有关闭,将返回nil;如果Done返回的channel已经关闭,将返回非空的值表示任务结束的原因。如果是context被取消,Err将返回Canceled;如果是context超时,Err将返回DeadlineExceeded。
Value 返回context存储的键值对中当前key对应的值,如果没有对应的key,则返回nil。
emptyCtx结构体
实现了context接口,emptyCtx没有超时时间,不能取消,也不能存储额外信息,所以emptyCtx用来做根节点,一般用Background和TODO来初始化emptyCtx
Backgroud
通常用于主函数,初始化以及测试,作为顶层的context
context.Background()
TODO
不确定使用什么用context的时候才会使用
valueCtx结构体
type valueCtx struct{ Context key, val interface{} }
valueCtx利用Context的变量来表示父节点context,所以当前context继承了父context的所有信息
valueCtx还可以存储键值。
WithValue向context添加值
可以向context添加键值
func WithValue(parent Context, key, val interface{}) Context {
if key == nil {
panic("nil key")
}
if !reflect.TypeOf(key).Comparable() {
panic("key is not comparable")
}
return &valueCtx{parent, key, val}
}
添加键值会返回创建一个新的valueCtx子节点
Value向context取值
func (c *valueCtx) Value(key interface{}) interface{} {
if c.key == key {
return c.val
}
return c.Context.Value(key)
}
可以用来获取当前context和所有的父节点存储的key
如果当前的context不存在需要的key,会沿着context链向上寻找key对应的值,直到根节点
示例
package main
import (
"context"
"fmt"
"time"
)
func main() {
ctx := context.WithValue(context.Background(), "name1", "root1")
//第一层
go func(parent context.Context) {
ctx = context.WithValue(parent, "name2", "root2")
//第二层
go func(parent context.Context) {
ctx = context.WithValue(parent, "name3", "root3")
//第三层
go func(parent context.Context) {
//可以获取所有的父类的值
fmt.Println(ctx.Value("name1"))
fmt.Println(ctx.Value("name2"))
fmt.Println(ctx.Value("name3"))
//不存在
fmt.Println(ctx.Value("name4"))
}(ctx)
}(ctx)
}(ctx)
time.Sleep(1 * time.Second)
fmt.Println("end")
}
运行结果
可以看到,子context是可以获取所有父级设置过的key
WithCancel可取消的context
用来创建一个可取消的context,返回一个context和一个CancelFunc,调用CancelFunc可以触发cancel操作。
package main
import (
"context"
"fmt"
"time"
)
func main() {
ctx, cancel := context.WithCancel(context.Background())
//第一层
go func(parent context.Context) {
ctx, _ := context.WithCancel(parent)
//第二层
go func(parent context.Context) {
ctx, _ := context.WithCancel(parent)
//第三层
go func(parent context.Context) {
waitCancel(ctx, 3)
}(ctx)
waitCancel(ctx, 2)
}(ctx)
waitCancel(ctx, 1)
}(ctx)
// 主线程给的结束时间
time.Sleep(2 * time.Second)
cancel() // 调用取消context
time.Sleep(1 * time.Second)
}
func waitCancel(ctx context.Context, i int) {
for {
time.Sleep(time.Second)
select {
case <-ctx.Done():
fmt.Printf("%d end\n", i)
return
default:
fmt.Printf("%d do\n", i)
}
}
}
结果:
cancelCtx结构体
type cancelCtx struct {
Context
mu sync.Mutex
done chan struct{}
children map[canceler]struct{}
err error
}
type canceler interface {
cancel(removeFromParent bool, err error)
Done() <-chan struct{}
}
WithDeadline-超时取消context
返回一个基于parent的可取消的context,并且过期时间deadline不晚于所设置时间d
WithTimeout-超时取消context
创建一个定时取消context,和WithDeadline差不多,WithTimeout是相对时间
timerCtx结构体
timerCtx是基于cancelCtx的context精英,是一种可以定时取消的context,过期时间的deadline不晚于所设置的时间d
示例:
package main
import (
"context"
"fmt"
"time"
)
func main() {
// 设置超时时间
ctx, _ := context.WithTimeout(context.Background(), 2*time.Second)
//第一层
go func(parent context.Context) {
ctx, _ := context.WithCancel(parent)
//第二层
go func(parent context.Context) {
ctx, _ := context.WithCancel(parent)
//第三层
go func(parent context.Context) {
waitCancel(ctx, 3)
}(ctx)
waitCancel(ctx, 2)
}(ctx)
waitCancel(ctx, 1)
}(ctx)
<-ctx.Done()
// 给时间调用end
time.Sleep(time.Second)
}
func waitCancel(ctx context.Context, i int) {
for {
time.Sleep(time.Second)
select {
case <-ctx.Done():
fmt.Printf("%d end\n", i)
return
default:
fmt.Printf("%d do\n", i)
}
}
}
运行结果:
1 do
3 do
2 do
1 end
3 end
2 end
可以看到,虽然我们没有调用cancel方法,5秒后自动调用了,所有的子goroutine都已经收到停止信号
总结核心原理
- Done方法返回一个channel
- 外部通过调用<-channel监听cancel方法
- cancel方法会调用close(channel)
当调用close方法的时候,所有的channel再次从通道获取内容,会返回零值和false
res,ok := <-done:
- 过期自动取消,使用了time.AfterFunc方法,到时调用cancel方法
c.timer = time.AfterFunc(dur, func() {
c.cancel(true, DeadlineExceeded)
})
context包的更多相关文章
- go使用context包避免goroutine泄露问题
go是带内存自动回收的特性,因此内存一般不会泄漏.但是Goroutine确存在泄漏的情况,同时泄漏的Goroutine引用的内存同样无法被回收. 下面的程序中后台Goroutine向管道输入自然数序列 ...
- golang中的context包
标准库的context包 从设计角度上来讲, golang的context包提供了一种父routine对子routine的管理功能. 我的这种理解虽然和网上各种文章中讲的不太一样, 但我认为基本上还是 ...
- Golang context包解读
Context 通常被译作 上下文 ,一般理解为程序单元的一个运行状态.现场.快照,而翻译中 上下 又很好地诠释了其本质,上下上下则是存在上下层的传递, 上 会把内容传递给 下 . 在Go语言中,程序 ...
- golang中context包学习
摘要 go语言中goroutine之间的关联关系,缺乏维护,在erlang中有专门的机制来保障新开仟程的生命周期, 在go语言中,只能通过channel + select来实现,但不够直观,感觉很绕. ...
- Golang Context 包详解
Golang Context 包详解 0. 引言 在 Go 语言编写的服务器程序中,服务器通常要为每个 HTTP 请求创建一个 goroutine 以并发地处理业务.同时,这个 goroutine 也 ...
- Go语言的context包从放弃到入门
目录 一.Context包到底是干嘛用的 二.主协程退出通知子协程示例演示 主协程通知子协程退出 主协程通知有子协程,子协程又有多个子协程 三.Context包的核心接口和方法 context接口 e ...
- golang context包
go context标准库 context包在Go1.7版本时加入到标准库中.其设计目标是给Golang提供一个标准接口来给其他任务发送取消信号和传递数据.其具体作用为: 可以通过context发送取 ...
- Context包源码解析(附面经)
Context包源码解析 Context就相当于一个树状结构 最后请回答一下这个问题:context包中的方法是线程安全吗? Context包中主要有一个接口和三个结构体 Context接口 type ...
- Go语言 context包源码学习
你必须非常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 微信搜索公众号[ 漫漫Coding路 ],一起From Zero To Hero ! 前言 日常 Go 开发中,Context 包是用的最多的一个了,几乎所有函数 ...
随机推荐
- WinFrm中多线程操作窗体属性
首先声明一个委托. delegate void SetTextCallback(string text); 然后再写一个事件. private void SetInfo(string text) { ...
- PSpiceAA-高级分析例程
一.高级分析应用例程 1.1.例程电路原理图(同向放大电路) 器件模型使用PSpice-ELEM库中的模型. 1..1.1.仿真测试波形图 1.2.灵敏度分析 1.2.1菜单选择:PSpice-> ...
- IM服务器:编写一个健壮的服务器程序需要考虑哪些问题
如果是编写一个服务器demo,比较简单,只要会socket编程就能实现一个简单C/S程序,但如果是实现一个健壮可靠的服务器则需要考虑很多问题.下面我们看看需要考虑哪些问题. 一.维持心跳 为何要维持心 ...
- JAVA获取当前年份,月份、日期、小时、分钟、秒等
import java.util.Calendar;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alendar cal ...
- c++指针常量和常量指针概述
个人理解,欢迎指正 这个简单,简单,简单(不要有心里压力:认为很难) 本文将会解决: A.变与不变 B.判断指针常量和常量指针. C.常量指针指针常量.本文不涉及. 1.概述 A.指针: 说到底,还 ...
- 1306 - Solutions to an Equation
1306 - Solutions to an Equation PDF (English) Statistics Forum Time Limit: 2 second(s) Memory Lim ...
- 理解HTTP协议中的multipart/form-data
前提 之前在写一个通用HTTP组件的时候遇到过媒体(Media)类型multipart/form-data的封装问题,这篇文章主要简单介绍一下HTTP协议中媒体类型multipart/form-dat ...
- 用户线程&&守护线程
守护线程是为用户线程服务的,当一个程序中的所有用户线程都执行完成之后程序就会结束运行,程序结束运行时不会管守护线程是否正在运行,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守护线程在 Java 体系中权重是比较低的.当 ...
- 「HAOI 2006」数字序列
Description 给定一长度为 \(n\) 的数列 \(a\),可将 \(a_i\) 改为任意整数 \(k\),代价为 \(\mid a_i-k\mid\). 问最少改变多少个数能把它变成一个单 ...
- OpenCV 可自动调整参数的透视变换
在shiter大牛的基础之上,对于他的程序做了一定的修改. 首先,通过两个循环使得霍夫变换两个参数:角度的分辨率和点个数的阈值可以变换,这样就不必对于每一张图像都手动的设置阈值.其次,过滤掉了两个距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