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目的:

熟悉 D3 数据可视化的使用方法。

实验原理:

D3 的全称是(Data-Driven Documents),是一个被数据驱动的文档,其实就是 一个 JavaScript 的函数库,使用它主要是用来做数据可视化的。本次实践主要介绍D3一些最基本的使用方法,以及生成一些比较简单的图表。

  D3 是一个 JavaScript 函数库。它只有一个文件,在 HTML 中引用即可。有两种方法:(1)下载 D3.js 的文件,解压后,在 HTML 文件中包含相关的 js 文件即可。(2)还可以直接包含网络的链接,这种方法较简单:<script src="http://d3js.org/d3.v3.min.js"charset="utf-8"></script>    但使用的时候要保持网络连接有效,不能再断网的情况下使用。D3 可以接受几乎任何数字数组,字符串,或对象(本身包含其他数组或键/值 对),可以处理 JSON 和 GeoJSON。

实验环境:

  IE9 以上或 Firefox 或 Chrome(推荐)等浏览器、Notepad++等编辑工具。D3.js库。

实验步骤:

题目一:制作一个简单的柱形图。
1、打开Notepad++,新建文件,并编辑好html框架。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完整的柱形图</title>
<style>
/* 设置柱形图的颜色 */
.MyRect {
fill: green; /* 修改颜色为绿色 */
}
/* 设置文字的样式 */
.MyText {
font-size: 12px;
text-anchor: middle;
fill: blue; /* 文字颜色为蓝色 */
}
/* 设置坐标轴的样式 */
.axis path,
.axis line {
fill: none;
stroke: black;
shape-rendering: crispEdges;
}
.axis text {
font-family: sans-serif;
font-size: 11px;
}
</style>
</head>
2、添加 SVG 画布。
  要绘图,首要需要的是一块绘图的“画布”。HTML5 提供两种强有力的“画布”:SVG 和 Canvas。
  SVG,指可缩放矢量图形(Scalable Vector Graphics),是用于描述二维矢量图 形的一种图形格式,是由万维网联盟制定的开放标准。SVG 使用 XML 格式来定义 图形,除了 IE8 之前的版本外,绝大部分浏览器都支持 SVG,可将 SVG 文本直接嵌 入 HTML 中显示。Canvas 是通过 JavaScript 来绘制 2D 图形,是 HTML 5 中新增的元素。
  D3 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一定要在 SVG 中绘图,但是 D3 提供了众多的 SVG 图形 的生成器,它们都是只支持 SVG 的。因此,建议使用 SVG 画布。在 body 标签中加 入代码。

<body>
<script src="http://d3js.org/d3.v3.min.js" charset="utf-8"></script>
<script>
// 画布大小
var width = 400;
var height = 400; // 在 body 里添加一个 SVG 画布
var svg = d3.select("body")
.append("svg")
.attr("width", width)
.attr("height", height); // 画布周边的空白
var padding = {left: 30, right: 30, top: 20, bottom: 20};

3、定义数据和比例尺

在添加画布的代码后面加入以下代码。

        // 定义一个数组
var dataset = [16, 23, 54, 46, 33, 24, 19, 37, 9]; // x 轴的比例尺
var xScale = d3.scale.ordinal()
.domain(d3.range(dataset.length))
.rangeRoundBands([0, width - padding.left - padding.right], 0.1); // y 轴的比例尺
var yScale = d3.scale.linear()
.domain([0, d3.max(dataset)])
.range([height - padding.top - padding.bottom, 0]);

4、定义坐标轴

        // 定义 x 轴
var xAxis = d3.svg.axis()
.scale(xScale)
.orient("bottom"); // 定义 y 轴
var yAxis = d3.svg.axis()
.scale(yScale)
.orient("left");

5、添加矩形和文字元素

        // 添加矩形元素
var rects = svg.selectAll(".MyRect")
.data(dataset)
.enter()
.append("rect")
.attr("class", "MyRect")
.attr("transform", "translate(" + padding.left + "," + padding.top + ")")
.attr("x", function(d, i) {
return xScale(i) + rectPadding / 2;
})
.attr("y", function(d) {
return yScale(d);
})
.attr("width", xScale.rangeBand() - rectPadding)
.attr("height", function(d) {
return height - padding.top - padding.bottom - yScale(d);
});
// 添加文字元素
var texts = svg.selectAll(".MyText")
.data(dataset)
.enter()
.append("text")
.attr("class", "MyText")
.attr("transform", "translate(" + padding.left + "," + padding.top + ")")
.attr("x", function(d, i) {
return xScale(i) + rectPadding / 2;
})
.attr("y", function(d) {
return yScale(d);
})
.attr("dx", function() {
return (xScale.rangeBand() - rectPadding) / 2;
})
.attr("dy", function(d) {
return 20;
})
.text(function(d) {
return d;
});

6.添加坐标轴的元素

        // 添加 x 轴
svg.append("g")
.attr("class", "axis")
.attr("transform", "translate(" + padding.left + "," + (height - padding.bottom) + ")")
.call(xAxis); // 添加 y 轴
svg.append("g")
.attr("class", "axis")
.attr("transform", "translate(" + padding.left + "," + padding.top + ")")
.call(yAxis);
</script>
</body>
</html>

最后运行结果如下图所示:

题目二:制作动态的柱形图

  D3 提供了 4 个方法用于实现图形的过渡:
1) transition()启动过渡效果。其前后是图形变化前后的状态(形状、位置、颜 色等等)。D3 会自动对两种颜色(红色和铁蓝色)之间的颜色值(RGB值)进行插值计算,得到过渡用的颜色值。
2) duration()指定过渡的持续时间,单位为毫秒。如 duration(3000),指持续 3秒。
3) ease()指定过渡的方式,常用的有:linear:普通的线性变化;circle:慢慢地 到达变换的最终状态;elastic:带有弹跳的到达最终状态;bounce:在最终 状态处弹跳几次。
4) delay()指定延迟的时间,表示一定时间后才开始转变,单位同样为毫秒。此 函数可以对整体指定延迟,也可以对个别指定延迟。
  下面我们将在题目一完成的柱形图的基础上稍作修改,做成一个带动态效果的 柱形图。把题目一中添加矩形元素和添加文字元素的代码换成如下代码,就可以启 动过渡效果,让各柱形和文字缓慢升至目标高度,并且在目标处跳动几次。

        // 添加矩形元素
var rects = svg.selectAll(".MyRect")
.data(dataset)
.enter()
.append("rect")
.attr("class", "MyRect")
.attr("transform", "translate(" + padding.left + "," + padding.top + ")")
.attr("x", function(d, i) {
return xScale(i) + rectPadding / 2;
})
.attr("width",xScale.rangeBand() - rectPadding)
.attr("y", function(d) {
var min = yScale.domain()[0];
return yScale(min);
})
.attr("height", function(d) {
return 0;
});
.transition()
.delay(function(d,i){
return i * 200;
})
.duration(2000)
.ease("bounce")
.attr("y",function(d){
return yScale(d);
})
.attr("height",function(d){
return height - padding.top - padding.bottom - yScale(d);
}); // 添加文字元素
var texts = svg.selectAll(".MyText")
.data(dataset)
.enter()
.append("text")
.attr("class", "MyText")
.attr("transform", "translate(" + padding.left + "," + padding.top + ")")
.attr("x", function(d, i) {
return xScale(i) + rectPadding / 2;
})
.attr("dx", function() {
return (xScale.rangeBand() - rectPadding) / 2;
})
.attr("dy", function(d) {
return 20;
})
.text(function(d) {
return d;
});
.attr("y", function(d) {
var min = yScale.domain()[0];
return yScale(min);
})
.transition()
.delay(function(d,i){
return i * 200;
})
.duration(2000)
.ease("bounce")
.attr("y",function(d){
return yScale(d);
})
可运行程序,结果如下所示:

题目三:制作饼形图。
  布局是 D3 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布局的作用是:将不适合用于绘图的数据转 换成了适合用于绘图的数据。
  D3 总共 提供 了 12 个布 局:饼状图(Pie)、力导向图(Force)、弦图(Chord)、树状图(Tree)、集群图(Cluster)、捆图(Bundle)、打包图(Pack)、直方图(Histogram)、分区图(Partition)、堆栈图(Stack)、矩阵树图 (Treemap)、层级图(Hierarchy)。12 个布局中,层级图(Hierarchy)不能直接使用。集群图、打包图、分区图、树状图、矩阵树图是由层级图扩展来的。这些布局的作用都是将某种数据转换成有利于可视化的另一种数据。在布局的应用中,最简单的就是饼状图。
1、定义一个饼状图布局
  定义布局的代码为:var pie = d3.layout.pie();此时 pie 可以当做函数使用。然后将数组 dataset(里面是要可视化的数据)作为 pie()的参数,返回值 piedata 就是转换后的数据。var piedata = pie(dataset)。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饼状图</title>
</head>
</style>

</style>
<body>
<script src="http://d3js.org/d3.v3.min.js" charset="utf-8"></script>
<script>
// 画布大小
var width = 400;
var height = 400;
// 数据集
var dataset = [11, 6, 34, 27, 13, 9];
// 创建 SVG 画布
var svg = d3.select("body")
.append("svg")
.attr("width", width)
.attr("height", height);
// 定义一个布局
var pie = d3.layout.pie();
var piedata = pie(dataset);

  首先定义一个布局,返回值赋給变量 pie,此时 pie 可以当做函数使用,接着将数组 dataset 作为 pie()的参数,返回值给 piedata。

2、绘制图形
  SVG 有一个叫做路径的元素,它可以结合使用直线,曲线等来制作各种 不规则的复杂的图形。 通过布局转换后的数据 piedata 很难计算得到路径值。 为此,我们需要用到生成器。 这里要用到的叫做弧生成器,能够生成弧的路径,因为饼图的每一部分都是一 段弧。

        // 定义弧生成器
var outerRadius = 150; // 外半径
var innerRadius = 0; // 内半径,为 0 则中间没有空白 var arc = d3.svg.arc()
.innerRadius(innerRadius)
.outerRadius(outerRadius);
弧生成器返回的结果赋值给 arc。 arc 可以当做一个函数使用,把 piedata 作为参数传入,即可得到路径值。 接下来,在<svg>里添加分组元素(g),每一个分组用于存放一段弧的相关元 素。 再对每个<g>元素,添加<path>。

        // 添加分组元素,每个分组对应一段弧
var arcs = svg.selectAll("g")
.data(piedata)
.enter()
.append("g")
.attr("transform", "translate(" + (width / 2) + "," + (height / 2) + ")");
// 添加路径元素,绘制弧
arcs.append("path")
.attr("fill", function(d, i) {
return color(i); // 根据索引设置颜色
})
.attr("d", function(d) {
return arc(d); // 使用弧生成器生成路径
})
定义颜色比例尺。 color 是一个颜色比例尺,它能根据传入的索引号获取相应的颜色值。

            .outerRadius(outerRadius);

        // 定义颜色比例尺
var color = d3.scale.category10(); var arcs = svg.selectAll("g")
  然后在每一个弧线中心添加文本。运行结果如下:
        // 添加文本元素,显示数据值
arcs.append("text")
.attr("transform", function(d) {
return "translate(" + arc.centroid(d) + ")"; // 将文本定位到弧的中心
})
.attr("text-anchor", "middle")
.text(function(d) {
return d.data; // 显示数据值
}); // 打印数据集和转换后的数据到控制台
console.log("原始数据集:", dataset);
console.log("转换后的数据:", piedata);
</script>
</body>
</html>

题目四:制作交互式的饼形图。
交互是指用户输入了某种指令后程序就可做出某种响应。 对可视化图表来说,交互能使图表更加生动,能表现更多内容。 例如,拖动图表中某些图形、鼠标滑到 图形上出现提示框、用触屏放大或缩小图形等等。 用户用于交互的工具一般有三 种:鼠标、键盘、触屏。 在 D3 中,每一个选择集都有 on()函数,用于添加事件监听器。 on()的第一个参 数是监听的事件,第二个参数是监听到事件后响应的内容,第二个参数是一个函 数。 鼠标常用的事件有:
  click - 鼠标单击某元素时,相当于 mousedown 和 mouseup 组合在一起。
mouseover - 光标放在某元素上。
mouseout - 光标从某元素上移出来时。
  mousemove - 鼠标被移动的时候。
mousedown - 鼠标按钮被按下。
mouseup - 鼠标按钮被松开。
下面开始进行简单的交互式饼形图制作,目标是在上面的饼形图的基础上加入mouseover 和 mouseout 事件,mouseover 某部分时变换成黄色,mouseout 时恢复原色。 在代码中加入如下代码。

        // 添加路径元素,绘制弧
arcs.append("path")
.attr("fill", function(d, i) {
return color(i); // 根据索引设置颜色
})
.attr("d", function(d) {
return arc(d); // 使用弧生成器生成路径
})
.on("mouseover", function(d, i) {
d3.select(this)
.attr("fill", "yellow"); // 鼠标悬停时变为黄色
})
.on("mouseout", function(d, i) {
d3.select(this)
.transition()
.duration(500)
.attr("fill", color(i)); // 鼠标移出时恢复原色
});

运行结果为:

实验心得:
     通过本次实验,熟练的掌握了D3数据可视化的使用方法,通过在使用Notepad++软件,来编写和运行代码。在使用Notepad++软件的途中,学习到了在运行代码之时,要将文件先保存为.html文件形式,这样才可以使用浏览器来得出相关数据图。通过实验,我熟练掌握了D3的基本使用方法。 从创建SVG画布,到定义数据和比例尺,再到添加各种图形元素和坐标轴,每一个步骤都让我对D3的工作原理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在制作柱形图时,我学会了利用比例尺将数据映射到合适的图形尺寸,通过调整坐标轴样式和图形颜色,使图表更加美观和易读。 这让我意识到,数据可视化不仅仅是将数据呈现出来,更重要的是如何以一种直观、有效的方式展示数据,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数据背后的信息。 制作动态柱形图的过程让我对D3的过渡效果有了深刻的理解。 通过transition()、duration()、ease()和delay()等方法,能够实现图形的动态变化,使图表更加生动有趣,这种动态效果增加了图表的观赏性,突出了数据的变化趋势。饼形图的制作让我接触到了D3中的布局概念。布局的作用是将原始数据转换为适合绘图的数据格式,这使得复杂图形的绘制变得更加容易。在制作饼形图时,通过d3.layout.pie()定义布局,利用弧生成器绘制饼图的每一部分,并学会了添加文本标签和颜色比例尺,使饼图更加完整和直观。这让我认识到,合理运用布局和生成器可以大大简化复杂图形的绘制过程,提高开发效率。交互式饼形图的制作则让我体验到了D3的交互功能的强大。通过on()函数添加事件监听器,我能够实现鼠标悬停和移出时图形颜色的变化,增强了用户与图表的交互性。这种交互性可以让用户更加深入地探索数据,发现数据中的隐藏信息。在实际项目中,交互功能可以提升用户体验,使数据可视化更加实用和高效。然而,在实验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例如,在调整图形样式和位置时,由于对D3的属性和方法理解不够深入,导致出现了一些布局错乱的情况。在处理复杂数据和图形时,性能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通过查阅资料和不断调试,我逐渐解决了这些问题,这也让我明白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遇到问题并不可怕,关键是要学会如何分析和解决问题。 总的来说,这次实验让我对D3数据可视化有了全面的认识和掌握。

实验二:D3数据可视化基础的更多相关文章

  1. Python数据可视化基础讲解

    前言 本文的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作处理. 作者:爱数据学习社 首先,要知道我们用哪些库来画图? matplotlib ...

  2. 数据可视化基础专题(十二):Matplotlib 基础(四)常用图表(二)气泡图、堆叠图、雷达图、饼图、

    1 气泡图 气泡图和上面的散点图非常类似,只是点的大小不一样,而且是通过参数 s 来进行控制的,多的不说,还是看个示例: 例子一: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im ...

  3. 数据可视化基础专题(三):Pandas基础(二) csv导入与导出

    1.csv导入 1.1 csv导入 .read_csv()函数 pandas.read_csv(filepath_or_buffer: Union[str, pathlib.Path, IO[~Any ...

  4. 数据可视化基础专题(二):Pandas基础(一) excel导入与导出

    1.Excel 1.1 Excel导入 read_excel() pandas.read_excel(io, sheet_name=0, header=0, names=None, index_col ...

  5. 数据可视化基础专题(十):Matplotlib 基础(二) 自定义配置文件和绘图风格(rcParams和style)

    https://matplotlib.org/api/rcsetup_api.html#module-matplotlib.rcsetup 一.什么是rcParams?我们在使用matplotlibl ...

  6. 数据可视化基础专题(十五):pyecharts 基础(二)flask 框架整合

    Flask 前后端分离 Step 1: 新建一个 Flask 项目 $ mkdir pyecharts-flask-demo $ cd pyecharts-flask-demo $ mkdir tem ...

  7. D3 数据可视化实战 笔记

    学习真是件奇妙的事情.这本书我之前都看过,有些的知识点却完全没有印象. 总结:把用到的知识好好研究:平时可以了解其他技术的基础,把相关的资料和难点记录下来. javascript陷阱 1.变量类型 v ...

  8. 数据可视化基础专题(五):Pandas基础(四) 生成对象

    引言 先介绍下 Pandas 的数据结构,毕竟数据结构是万物的基础. Pandas 有两种主要的数据结构: Series 和 DataFrame 模块导入 首先我们在代码中引入 Pandas 和 Nu ...

  9. 数据可视化基础专题(十三):Matplotlib 基础(五)常用图表(三)环形图、热力图、直方图

    环形图 环形图其实是另一种饼图,使用的还是上面的 pie() 这个方法,这里只需要设置一下参数 wedgeprops 即可. 例子一: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

  10. 【笔记】matplotilb数据可视化基础

    matplotilb基础 matplotilb是我们使用的一个基础的可视化方法 一般来说,使用matplotilb是较为专业的绘制图形的选择 不需要很专业的时候可以只是用matplotilb的子模块p ...

随机推荐

  1. TensorRT-YOLO:灵活易用的 YOLO 部署工具

    TensorRT YOLO TensorRT-YOLO 是一款专为 NVIDIA 设备设计的易用灵活.极致高效的YOLO系列推理部署工具.项目不仅集成了 TensorRT 插件以增强后处理效果,还使用 ...

  2. VS2008新建MFC程序时提示:当前页面的脚本发送错误 不是有效的Win32应用程序的解决办法

    错误现象: 解决方案: 1.根据错误信息中的url,找到对应文件夹下的htm文件 2.使用notepad++打开default.htm文件,找到错误提示地方,注释掉其中两句语句,如433和434行所示 ...

  3. 基于开源IM即时通讯框架MobileIMSDK:RainbowChat-iOS端v6.2版已发布

    关于MobileIMSDK MobileIMSDK 是一套专门为移动端开发的开源IM即时通讯框架,超轻量级.高度提炼,一套API优雅支持UDP .TCP .WebSocket 三种协议,支持iOS.A ...

  4. JDK 19 Virtual Threads 虚拟线程

    前言 Project Loom Loom 是什么? 为什么要引入 Loom? Virtual threads Platform thread 是什么? Virtual thread 是什么? Virt ...

  5. [源码阅读]-Redis核心事件流程

    Redis核心流程 本文分析基于Redis-1.0源码,核心流程代码主要分布在redis.c,ae.c两个文件中. Notion版本 1.Redis核心流程中的重要数据结构 struct redisS ...

  6. ofd轻阅读---采用Typescript全新开发,让阅读、批注更方便!

    前言  浏览器内核已支持pdf文件的渲染,这极大的方便了pdf文件的阅读和推广.ofd文件作为国产板式标准,急需一套在浏览器中渲染方案. 本人研究ofd多年,分别采用qt.c# 开发了ofd阅读器.本 ...

  7. CDS标准视图:安排维护计划的调用 I_MAINTENANCEPLANSCHEDULE

    视图名称:安排维护计划的调用 I_MAINTENANCEPLANSCHEDULE 视图类型: 视图代码: 点击查看代码 @AbapCatalog.compiler.compareFilter: tru ...

  8. 测试直播伴侣和OBS对透明度的支持哪个好?

    测试直播伴侣和OBS对透明度的支持哪个好? 抖音无人直播,用抖音弹幕助手 测试直播伴侣和OBS对透明度的支持哪个好?抖音无人直播,用抖音弹幕助手 ​测试地址1 ​测试地址2

  9. MVCC基本原理

    在介绍MVCC概念之前,我们先来想一下数据库系统里的一个问题:假设有多个用户同时读写数据库里的一行记录,那么怎么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呢?一个基本的解决方法是对这一行记录加上一把锁,将不同用户对同一行记录的 ...

  10. C# 使用NPOI生成Excel文件——合并单元格、设置Style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IO; using NPOI.HSSF; using NPOI.HPSF; using NPOI.HSSF.UserModel; using N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