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布局(Grid Layout)也叫栅格布局,与表格布局类似,也依赖行和列。但与之不同的是,网格布局能直接控制HTML文档中元素的顺序、位置和大小等,而不用再借助辅助元素。

一、术语

  下图展示了CSS规范中定义的网格。

  (1)网格容器(grid container)由display属性的两个特殊值(grid和inline-grid)所创建,由于它不是块级容器,因此其布局不受浮动和外边距塌陷的影响。

  (2)网格项(grid item)也叫网格元素,是网格容器的子元素,注意,它的后代元素不是网格项,但它自身也能变为网格容器。

  (3)网格线(grid line)为网格容器划分不同的区域,注意,网格线的数量没有限制。

  (4)网格单元(grid cell)是由四条网格线限定的区域,其内部不会有其它的网格线。

  (5)网格区域(grid area)由一个或多个相邻的网格单元组成的矩形区域,最大的网格区域会包含所有的网格单元。

  (6)网格轨道(grid track)是由两条网格线夹住的区域,从容器的一边延伸到另一边,水平方向的叫网格行(grid row),垂直方向的叫网格列(grid column),它们的尺寸由网格线的位置决定。

二、行和列

  grid-template-rows和grid-template-columns两个属性可以定义网格线的名称和网格轨道的尺寸,前者可声明行的数量,后者可声明列的数量。

  在下面的示例中,将网格容器分成两行三列,其中第一条网格线距离容器左边界200px的位置,第二条网格线距离第一条网格线的偏移是容器宽度的一半,第三条网格线距离第二条30px的位置。

<style>
div {
display: grid;
width: 200px;
height: 100px;
grid-template-rows: 50px 50px;
grid-template-columns: 50px 50% 30px;
}
</style>
<div>
<section>1</section>
<section>2</section>
<section>3</section>
<section>4</section>
<section>5</section>
<section>6</section>
</div>

  下图的左侧是上述代码的效果,右侧中的虚线是生成的网格线,后文会反复使用这种格式的标注图。注意,网格线可以不与容器的边界接触,两个属性中的百分数参照的是网格容器的宽度或高度。

  如果要占满网格容器的横向空间,那么可以使用minmax()函数,如下所示。minmax(30px, 100%)表示该列所占的空间在30px和容器宽度之间,即不能小于30px并且不能大于容器宽度,效果如下图所示。

div {
grid-template-columns: 50px 50% minmax(30px, 100%);
}

  如果要为网格线命名,那么可以将名称放在值的恰当位置(例如名称在值之前,样式如下),并用方括号包裹。

div {
grid-template-columns: [col-a] 50px [col-b] 50% [col-c] minmax(30px, 100%);
}

1)fr

  在网格布局中,包含一个全新的fr单位,能将空间分成一定份数,弹性的分配给行或列,这个单位的作用类似于弹性盒中的flex-grow属性。在下面的示例中,将容器均分为3列,效果如下图所示。

div {
grid-template-columns: 1fr 1fr 1fr;
}

  注意,fr可与其它长度单位混合使用,其作用的是可用空间,即剩余空间。在下面的示例中,将第一列宽度固定,剩余的空间由两列均分,效果如下图所示。

div {
grid-template-columns: 30px 1fr 1fr;
}

2)min-content和max-content

  当网格轨道的尺寸与其内容有关时,可使用这两个关键字。min-content会占据内容所需的最小空间,例如将min-content应用于网格容器的第二列,样式如下,效果如下图所示,网格项中有大量的断行。

<style>
div {
grid-template-columns: 30px min-content 1fr;
}
</style>
<div>
<section>1</section>
<section>2 2 2</section>
<section>3</section>
<section>4</section>
<section>5</section>
<section>6</section>
</div>

  max-content的作用正好与min-content相反,它会占据内容所需的最大空间。将max-content也应用到上面的第二列,样式如下,效果如下图所示,网格项为了防止文本换行,会不断地扩大其宽度。

div {
grid-template-columns: 30px max-content 1fr;
}

3)fit-content()

  该函数的参数是一个长度值或百分数,能将占用空间指定成特定的值,它相当于下面等号右边的公式。

fit-content(argument) = min(max-content, max(min-content, argument))

  先将接收的参数与min-content比较,得出较大值,再将该值与max-content比较,得到较小值。理解起来比较拗口,如果换成minmax()函数,含义就比较清晰了,与fit-content(argument)等价的公式如下。

minmax(min-content, max-content)

4)repeat()

  该函数能为网格轨道声明重复的行或列,它的第一个参数是重复次数,第二个参数是轨道尺寸,例如将网格容器均分成三列,样式如下。

div {
grid-template-columns: repeat(3, 1fr);
/* 等价于 */
grid-template-columns: repeat(1fr, 1fr, 1fr);
}

  注意,轨道尺寸不局限于一个,可以指定多个,样式如下,效果如下图所示。

div {
grid-template-columns: repeat(2, 20px 1fr);
}

三、网格项

  通过起始和终止处的网格线的名称或编号可指定网格项的位置,其中列的编号从左到右依次递增,行的编号从上到下依次递增,如下图所示。

  在下面的示例中,将网格容器均分成三行四列,并且把第一个section元素指定到第二行第二列的位置,效果如下图所示。

<style>
div {
grid-template-rows: repeat(3, 1fr);
grid-template-columns: repeat(4, 1fr);
}
.one {
grid-row-start: 2;
grid-row-end: 3;
grid-column-start: 2;
grid-column-end: 3;
}
</style>
<div>
<section class="one">1</section>
<section>2</section>
<section>3</section>
<section>4</section>
<section>5</section>
<section>6</section>
<section>7</section>
<section>8</section>
<section>9</section>
<section>10</section>
</div>

  将下面的样式添加给第一个section元素,可以得到跨列的效果,如下图所示。

.two {
grid-row-start:;
grid-row-end:;
grid-column-start:;
grid-column-end:;
}

  网格线的编号支持负数,也就是以相反的方式计数,从后往前或从下往上,例如将第一个section元素放置在容器的右下角,样式如下,效果如下图所示。

.three {
grid-row-start: -2;
grid-row-end: -1;
grid-column-start: -2;
grid-column-end: -1;
}

1)span

  还有另一种方式可用来指定网格项的位置,即用span和正整数组合,表示要跨的网格轨道数目。在下面的样式中,“span 2”用于跨过两列。

.four {
grid-row-start:;
grid-row-end:;
grid-column-start:;
grid-column-end: span 2;
}

  当把span应用于grid-row-start或grid-column-start属性时,将会沿着网格开始的方向计数,样式如下,效果如下图所示。

.five {
grid-row-start:;
grid-row-end:;
grid-column-start: span 2;
grid-column-end:;
}

  注意,span后面可以省略数字,默认是1,但不能跟零或负数。

2)简写属性

  grid-row是grid-row-start和grid-row-end的简写属性,grid-column是grid-column-start和grid-column-end的简写属性。

  grid-row和grid-column可分别将行和列的起止网格线声明在一行,并用斜杠(/)分隔,如下所示。

.six {
grid-row: 2 / 3;
grid-column: 2 / span 2;
}

  注意,由于默认跨度是1,因此可以省略grid-row和grid-column斜杠后的数字,如下所示。

.seven {
grid-row:;
grid-column:;
}

  grid-area是grid-row-start、grid-row-end、grid-column-start和grid-column-end的简写属性,也可用斜杠(/)将值分隔,如下所示。

.eight {
grid-area: 2 / 2 / 3 / span 2;
}

  注意,网格线值的顺序是:起始行、起始列、终止行、终止列,围绕网格项逆时针排列。

3)重叠

  当两个网格项发生重叠时,可通过z-index属性来决定谁在上,谁在下。例如为两个section元素分别添加下面的样式,效果如下图所示,第二个section元素覆盖了第一个section元素。

<style>
.overlap1 {
grid-row: 1;
grid-column: 1 / span 2;
}
.overlap2 {
grid-row: 1;
grid-column: 2 / span 2;
}
</style>
<div>
<section class="overlap1">1</section>
<section class="overlap2">2</section>
<section>3</section>
<section>4</section>
<section>5</section>
<section>6</section>
<section>7</section>
<section>8</section>
<section>9</section>
<section>10</section>
</div>

  当为第一个section元素添加z-index属性后(样式如下),就会覆盖第二个section元素,效果如下图所示。

.overlap1 {
z-index:;
}

4)自动增加网格线

  当网格项超出容器边界时,可通过grid-auto-rows和grid-auto-columns分别控制行和列的尺寸。

  在下面的示例中,将网格容器分成两行三列,它的第七个超出边界的网格项的高度默认是内容的高度,即“height:auto”,效果如下图所示。

<style>
div {
grid-template-rows: 50px 50px;
grid-template-columns: repeat(3, 1fr);
}
</style>
<div>
<section>1</section>
<section>2</section>
<section>3</section>
<section>4</section>
<section>5</section>
<section>6</section>
<section>7</section>
</div>

  当为网格容器添加grid-auto-rows属性后,就能改变网格项的高度,如下所示,效果如下图所示。

div {
grid-auto-rows: 50px;
}

  grid-auto-columns的用法与之类似,但修改的是超出边界的网格项的宽度。在下图中,左侧是默认超出时的宽度,即内容的宽度(width:auto);右侧是为容器添加下面样式后的宽度。

div {
grid-auto-flow: column;
grid-auto-columns: 50px;
}

  注意,grid-auto-flow是一个网格流属性,可让网格项按列排序,后文第五节会重点讲解。

四、网格区域

  通过grid-template-areas属性能够以可视化的方式声明网格布局,其值是用空格或换行符分隔的字符串列表,每段字符串又是以空格分隔的自定义标识符,如下所示。

div {
grid-template-areas: "a b b"
"a . c";
}

  每个标识符表示一个网格单元,注意,组合在一起的形状必须得是矩形。当只需要占位时,可以使用点号(.)创建匿名单元。

  为了将网格项与网格区域关联,需要使用grid-area属性。通过它来引用命名好的网格区域,如下所示,grid-area的属性值就是grid-template-areas属性中的标识符,效果如下图所示。

<style>
.a {
grid-area: a;
}
.b {
grid-area: b;
}
.c {
grid-area: c;
}
</style>
<div>
<section class="a">a</section>
<section class="b">b</section>
<section class="c">c</section>
</div>

五、网格流

  网格流可由grid-auto-flow属性控制,它分为两种填充方式:逐行和逐列,并且两者都可通过稠密模式更高效地占用网格单元。

  在下面的示例中,第一个div元素中的网格项会先填满一行再换到下一行,效果如图5-57的左侧;第二个div元素中的网格项会先填满一列再换到下一列,效果如下图的右侧。

<style>
.row {
grid-auto-flow: row;
}
.column {
grid-auto-flow: column;
}
</style>
<div class="row">
<section>1</section>
<section>2</section>
<section>3</section>
<section>4</section>
<section>5</section>
<section>6</section>
</div>
<div class="column">
<section>1</section>
<section>2</section>
<section>3</section>
<section>4</section>
<section>5</section>
<section>6</section>
</div>

  grid-auto-flow属性默认是稀疏模式,而稠密模式会尽力找出最前面的空位置。假设网格容器包含三个网格项,其中有两个会占用两个网格单元,样式如下,效果如下图所示,第一个网格项之后的网格单元闲置着。

<style>
.across {
grid-column: auto / span 2;
}
</style>
<div class="row">
<section class="across">1</section>
<section class="across">2</section>
<section>3</section>
</div>

  当为网格容器的grid-auto-flow属性添加dense后,就能触发稠密模式,得到的效果如下图所示,第三个网格项会移动到第一个之后。

.row {
grid-auto-flow: row dense;
}

六、间距

  间距(gutter)也叫空距或栏距,用于控制两个网格轨道之间的距离,类似于将网格线加粗,使其具有宽度。

  间距可由grid-row-gap和grid-column-gap两个属性设定,但要注意,现在这两个属性已改名成row-gap和column-gap,它们相当于表格样式中的border-spacing属性。在下面的示例中,为网格容器添加了两个方向的间距,效果如下图所示。

div {
row-gap: 10px;
column-gap: 20px;
}

  grid-gap是一个简写属性,可将行和列的间距组合在一起定义,下面样式的效果与上图一样。注意,该属性现已改名成gap。

div {
gap: 10px 20px;
}

  顺便说一句,CSS规范提供了一个简写属性:grid,可将上述grid-template-rows、grid-auto-rows、row-gap等属性组合在一起声明。

七、对齐方式

  网格布局中的对齐属性与弹性盒中的类似,也是使用下表中的相关属性。

属性 作用
justify-self 控制一个网格项的水平对齐
align-self 控制一个网格项的垂直对齐
justify-items 控制网格容器中的所有网格项的水平对齐
align-items 控制网格容器中的所有网格项的垂直对齐
justify-content 控制网格轨道的水平对齐
align-content 控制网格轨道的垂直对齐

1)对齐网格项

  justify-self和align-self两个属性适用于单个网格项,它们的默认值都是stretch,其它可选的关键字包括start、end和center等。

  假设有一个两行三列的网格容器,为它的四个网格项分别添加四个不同关键字的justify-self属性,效果如下图所示。

<style>
div {
display: grid;
grid-template-rows: repeat(2, 1fr);
grid-template-columns: repeat(3, 1fr);
}
.justify-self-start {
justify-self: start;
}
.justify-self-end {
justify-self: end;
}
.justify-self-center {
justify-self: center;
}
.justify-self-stretch {
justify-self: stretch;
}
</style>
<div>
<section class="justify-self-start">start</section>
<section class="justify-self-center">center</section>
<section class="justify-self-end">end</section>
<section class="justify-self-stretch">stretch</section>
</div>

  将这四个关键字赋给align-self属性,再应用到另一个两行三列的网格容器中,得到的效果如下图所示。

  justify-items和align-items两个属性适用于网格容器,它们的默认值也是stretch,可选的关键字与之前的两个属性类似,下面的样式在为之前的div元素(网格容器)添加justify-items属性。

div {
justify-items: start;
}

2)对齐网格轨道

  justify-content和align-content两个属性适用于网格容器,可用的关键字包括start、end、center、space-between和space-around等。

  下图展示了这五个关键字赋给justify-content属性后,再分别应用于网格容器的效果。

  下图展示了这五个关键字赋给align-content属性后,再分别应用于网格容器的效果。

八、排序

  在网格布局中,也可以像弹性盒那样使用order属性调整网格项的顺序。注意,order属性作用于网格项,其值是一个整数,包括零和负数。在下面的示例中,将第一个和第三个section元素调换了次序,效果如下图所示。

<style>
.first {
order: 1;
}
.second {
order: 2;
}
.third {
order: 3;
}
</style>
<div>
<section class="third">1</section>
<section class="second">2</section>
<section class="first">3</section>
</div>

CSS躬行记(9)——网格布局的更多相关文章

  1. CSS躬行记(8)——裁剪和遮罩

    一. 裁剪 裁剪(clipping)能让元素显示指定形状的区域,在布局时可起点缀的作用,丰富了视觉呈现.注意,裁剪本质上只是让元素的部分区域透明,由此可知,裁剪完后元素所占的空间仍旧会保留.裁剪最早是 ...

  2. CSS躬行记(1)——CSS基础拾遗

    一.box-decoration-break CSS3新增的box-decoration-break属性可指定行内非替换元素在跨行.跨列或跨页时的样式渲染,它包含两个值: (1)slice:默认值,盒 ...

  3. CSS躬行记(2)——伪类和伪元素

    一.伪类选择器 伪选择器弥补了常规选择器的不足,能够实现一些特殊情况下的样式,例如在鼠标悬停时或只给字符串中的第一个字符指定样式.与类选择器类似,可以从HTML元素的class属性中查看到,但伪选择器 ...

  4. CSS躬行记(7)——合成

    在图形编辑软件中,可以按特定地方式处理不同图层的合成,最新的CSS规范也引入了该功能,并提供了mix-blend-mode和background-blend-mode两个属性.混合模式(blendin ...

  5. CSS躬行记(10)——CSS方法论

    方法论是一个哲学术语,会对一系列具体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系统总结并最终提出较为一般性的原则.CSS方法论是一种面向CSS.由个人和组织设计.已被诸多项目检验且公认有效的最佳实践.这些方法论都会涉及结构 ...

  6. CSS躬行记(11)——管理后台响应式改造

    为了提升业务人员操作管理后台的体验,花了点时间进行响应式的改造,紧急情况时,掏出手机就能工作. 利用CSS3的媒体查询,就能根据不同屏幕的尺寸采用不同的样式来渲染,目前使用的移动端屏幕阈值为750px ...

  7. CSS躬行记(3)——CSS属性拾遗

    一.粘滞定位 粘滞定位(sticky)与相对定位类似,既不会脱离正常流,也不会改变元素盒类型,并且会保留原先所占的空间.它会相对于包含块偏移,它的包含块分为两种,第一种和绝对定位一样:第二种是最近的滚 ...

  8. CSS躬行记(4)——浮动形状

    CSS规范新增了一个模块:CSS Shapes,shape-outside属性属于该模块,它能影响浮动元素周边内容流的形状(即浮动形状),可接收三类值:形状盒子.函数和图像. 一.形状盒子 形状盒子( ...

  9. CSS躬行记(6)——滤镜

    滤镜(filter)可改造元素的视觉呈现,CSS内置的滤镜有10种,通过SVG文件还能自定义滤镜. 一.调色滤镜 调色滤镜可控制元素的模糊.颜色.亮度等变化,并且多个滤镜可组合在一起使用.这些滤镜大部 ...

随机推荐

  1. Python操作rabbitmq系列(四):根据类型订阅消息

    在上一章中,所有的接收端获取的所有的消息.这一章,我们将讨论,一些消息,仍然发送给所有接收端.其中,某个接收端,只对其中某些消息感兴趣,它只想接收这一部分消息.如下图:C1,只对error感兴趣,C2 ...

  2. Java编程最差实践常见问题详细说明(2)转

    Java编程最差实践常见问题详细说明(2)转 2012-12-13 13:57:20|  分类: JAVA |  标签:java  |举报|字号 订阅     反射使用不当  错误的写法: Java代 ...

  3. Web 如何搭建自己的个人网站

    如何搭建自己的个人技术博客网站 学习目标 1.[了解]搭建网站需要的web构件和网站运行原理 2.[掌握]如何搭建个人博客网站 学习前言 大家都是学习开发的,相信都接触过百度,新浪,淘宝,京东...等 ...

  4. Cilium架构 (Cilium 2)

    Cilium架构 译自:http://docs.cilium.io/en/stable/architecture/ 本文档描述了Cilium的架构.它通过记录BPF数据路径(datapath)的钩子来 ...

  5. Spring Boot 集成 Spring Security 入门案例教程

    前言 本文作为入门级的DEMO,完全按照官网实例演示: 项目目录结构 Maven 依赖 <parent>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l ...

  6. mybatis配置的逻辑删除不好使了

    在使用mybatisplus中,可使用逻辑删除.案例中,使用mybatisplus逆向生成model,使用delete_status为识别逻辑删除字段. springboot 中配置启动逻辑删除 my ...

  7. PHP 将字符串转换为字符集格式UTF8/GB2312/GBK 函数iconv()

     iconv()介绍 iconv函数可以将一种已知的字符集文件转换成另一种已知的字符集文件 iconv('要转化的格式',‘转化后的格式’,‘转化的数据’); 但是转化是经常出错,一般需要在转成的编码 ...

  8. Linux系统安装docker教程-CentOS7(完美教程)

     一.前言 最近有网友反应不在安装Linux 安装docker,为了方便大家更快的安装,以CentOS7安装为例,写了一篇比较简单的博客,让大家学习. 二.背景介绍 Linux,全称GNU/Linux ...

  9. python工业互联网监控项目实战4—python opcua

    前面章节我们采用OPC作为设备到上位的信息交互的协议,本章我们介绍跨平台的OPC UA.OPC作为早期的工业通信规范,是基于COM/DCOM的技术实现的,用于设备和软件之间交换数据,最初,OPC标准仅 ...

  10. Pytorch手写线性回归

    pytorch手写线性回归 import torch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from matplotlib.animation import FuncAni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