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是一种代表简单思想的语言,其语法相对简单,很容易上手。不过,如果就此小视 Python 语法的精妙和深邃,那就大错特错了。本文精心筛选了最能展现 Python 语法之精妙的十个知识点,并附上详细的实例代码。如能在实战中融会贯通、灵活使用,必将使代码更为精炼、高效,同时也会极大提升代码B格,使之看上去更老练,读起来更优雅。

for - else

什么?不是 if 和 else 才是原配吗?No,你可能不知道,else 是个脚踩两只船的家伙,for 和 else 也是一对,而且是合法的。十大装B语法,for-else 绝对算得上南无湾!不信,请看:

>>> for i in [1,2,3,4]:
print(i)
else:
print(i, '我是else') 1
2
3
4
4 我是else

如果在 for 和 else 之间(循环体内)有第三者 if 插足,也不会影响 for 和 else 的关系。因为 for 的级别比 if 高,else 又是一个攀附权贵的家伙,根本不在乎是否有 if,以及是否执行了满足 if 条件的语句。else 的眼里只有 for,只要 for 顺利执行完毕,else 就会屁颠儿屁颠儿地跑一遍:

>>> for i in [1,2,3,4]:
if i > 2:
print(i)
else:
print(i, '我是else') 3
4
4 我是else

那么,如何拆散 for 和 else 这对冤家呢?只有当 for 循环被 break 语句中断之后,才会跳过 else 语句:

>>> for i in [1,2,3,4]:
if i>2:
print(i)
break
else:
print(i, '我是else') 3

一颗星()和两颗星()*

有没有发现,星(*)真是一个神奇的符号!想一想,没有它,C语言还有啥好玩的?同样,因为有它,Python 才会如此的仪态万方、风姿绰约、楚楚动人!Python 函数支持默认参数和可变参数,一颗星表示不限数量的单值参数,两颗星表示不限数量的键值对参数。我们还是举例说明吧:设计一个函数,返回多个输入数值的和。我们固然可以把这些输入数值做成一个list传给函数,但这个方法,远没有使用一颗星的可变参数来得优雅:

>>> def multi_sum(*args):
s = 0
for item in args:
s += item
return s >>> multi_sum(3,4,5)
12

Python 函数允许同时全部或部分使用固定参数、默认参数、单值(一颗星)可变参数、键值对(两颗星)可变参数,使用时必须按照前述顺序书写。

>>> def do_something(name, age, gender='男', *args, **kwds):
print('姓名:%s,年龄:%d,性别:%s'%(name, age, gender))
print(args)
print(kwds) >>> do_something('xufive', 50, '男', 175, 75, math=99, english=90)
姓名:xufive,年龄:50,性别:男
(175, 75)
{'math': 99, 'english': 90}

三元表达式

熟悉 C/C++ 的程序员,初上手 python 时,一定会怀念经典的三元操作符,因为想表达同样的思想,用python 写起来似乎更麻烦。比如:

>>> y = 5
>>> if y < 0:
print('y是一个负数')
else:
print('y是一个非负数') y是一个非负数

其实,python 是支持三元表达式的,只是稍微怪异了一点,类似于我们山东人讲话。比如,山东人最喜欢用倒装句:打球去吧,要是不下雨的话;下雨,咱就去自习室。翻译成三元表达式就是:

打球去吧 if 不下雨 else 去自习室

来看看三元表达式具体的使用:

>>> y = 5
>>> print('y是一个负数' if y < 0 else 'y是一个非负数')
y是一个非负数

python 的三元表达式也可以用来赋值:

>>> y = 5
>>> x = -1 if y < 0 else 1
>>> x
1

with - as

with 这个词儿,英文里面不难翻译,但在 Python 语法中怎么翻译,我还真想不出来,大致上是一种上下文管理协议。作为初学者,不用关注 with 的各种方法以及机制如何,只需要了解它的应用场景就可以了。with 语句适合一些事先需要准备,事后需要处理的任务,比如,文件操作,需要先打开文件,操作完成后需要关闭文件。如果不使用with,文件操作通常得这样:

fp = open(r"D:\CSDN\Column\temp\mpmap.py", 'r')
try:
contents = fp.readlines()
finally:
fp.close()

如果使用 with - as,那就优雅多了:

>>> with open(r"D:\CSDN\Column\temp\mpmap.py", 'r') as fp:
contents = fp.readlines()

列表推导式

在各种稀奇古怪的语法中,列表推导式的使用频率应该时最高的,对于代码的简化效果也非常明显。比如,求列表各元素的平方,通常应该这样写(当然也有其他写法,比如使用map函数):

>>> a = [1, 2, 3, 4, 5]
>>> result = list()
>>> for i in a:
result.append(i*i) >>> result
[1, 4, 9, 16, 25]

如果使用列表推导式,看起来就舒服多了:

>>> a = [1, 2, 3, 4, 5]
>>> result = [i*i for i in a]
>>> result
[1, 4, 9, 16, 25]

事实上,推导式不仅支持列表,也支持字典、集合、元组等对象。有兴趣的话,可以自行研究。我有一篇博文《一行 Python 代码能实现什么丧心病狂的功能?》,里面的例子,都是列表推导式实现的。

列表索引的各种骚操作

Python 引入负整数作为数组的索引,这绝对是喜大普奔之举。想想看,在C/C++中,想要数组最后一个元素,得先取得数组长度,减一之后做索引,严重影响了思维的连贯性。Python语言之所以获得成功,我个人觉得,在诸多因素里面,列表操作的便捷性是不容忽视的一点。请看:

#Python学习群 592539176
>>> a = [0, 1, 2, 3, 4, 5]
>>> a[2:4]
[2, 3]
>>> a[3:]
[3, 4, 5]
>>> a[1:]
[1, 2, 3, 4, 5]
>>> a[:]
[0, 1, 2, 3, 4, 5]
>>> a[::2]
[0, 2, 4]
>>> a[1::2]
[1, 3, 5]
>>> a[-1]
5
>>> a[-2]
4
>>> a[1:-1]
[1, 2, 3, 4]
>>> a[::-1]
[5, 4, 3, 2, 1, 0]>>> a = [0, 1, 2, 3, 4, 5]
>>> a[2:4]
[2, 3]
>>> a[3:]
[3, 4, 5]
>>> a[1:]
[1, 2, 3, 4, 5]
>>> a[:]
[0, 1, 2, 3, 4, 5]
>>> a[::2]
[0, 2, 4]
>>> a[1::2]
[1, 3, 5]
>>> a[-1]
5
>>> a[-2]
4
>>> a[1:-1]
[1, 2, 3, 4]
>>> a[::-1]
[5, 4, 3, 2, 1, 0]

如果说,这些你都很熟悉,也经常用,那么接下来这个用法,你一定会感觉很神奇:

>>> a = [0, 1, 2, 3, 4, 5]
>>> b = ['a', 'b']
>>> a[2:2] = b
>>> a
[0, 1, 'a', 'b', 2, 3, 4, 5]
>>> a[3:6] = b
>>> a
[0, 1, 'a', 'a', 'b', 4, 5]

lambda函数

lambda 听起来很高大上,其实就是匿名函数(了解js的同学一定很熟悉匿名函数)。匿名函数的应用场景是什么呢?就是仅在定义匿名函数的地方使用这个函数,其他地方用不到,所以就不需要给它取个阿猫阿狗之类的名字了。下面是一个求和的匿名函数,输入参数有两个,x和y,函数体就是x+y,省略了return关键字。

>>> lambda x,y: x+y
<function <lambda> at 0x000001B2DE5BD598>
>>> (lambda x,y: x+y)(3,4) # 因为匿名函数没有名字,使用的时候要用括号把它包起来

匿名函数一般不会单独使用,而是配合其他方法,为其他方法提供内置的算法或判断条件。比如,使用排序函数sorted对多维数组或者字典排序时,就可以指定排序规则。

>>> a = [{'name':'B', 'age':50}, {'name':'A', 'age':30}, {'name':'C', 'age':40}]
>>> sorted(a, key=lambda x:x['name']) # 按姓名排序
[{'name': 'A', 'age': 30}, {'name': 'B', 'age': 50}, {'name': 'C', 'age': 40}]
>>> sorted(a, key=lambda x:x['age']) # 按年龄排序
[{'name': 'A', 'age': 30}, {'name': 'C', 'age': 40}, {'name': 'B', 'age': 50}]

再举一个数组元素求平方的例子,这次用map函数:

>>> a = [1,2,3]
>>> for item in map(lambda x:x*x, a):
print(item, end=', ') 1, 4, 9,

yield 以及生成器和迭代器

yield 这词儿,真不好翻译,翻词典也没用。我干脆就读作“一爱得”,算是外来词汇吧。要理解 yield,得先了解 generator(生成器)。要了解generator,得先知道 iterator(迭代器)。哈哈哈,绕晕了吧?算了,我还是说白话吧。话说py2时代,range()返回的是list,但如果range(10000000)的话,会消耗大量内存资源,所以,py2又搞了一个xrange()来解决这个问题。py3则只保留了xrange(),但写作range()。xrange()返回的就是一个迭代器,它可以像list那样被遍历,但又不占用多少内存。generator(生成器)是一种特殊的迭代器,只能被遍历一次,遍历结束,就自动消失了。总之,不管是迭代器还是生成器,都是为了避免使用list,从而节省内存。那么,如何得到迭代器和生成器呢?pyrhon内置了迭代函数 iter,用于生成迭代器,用法如下:

>>> a = [1,2,3]
>>> a_iter = iter(a)
>>> a_iter
<list_iterator object at 0x000001B2DE434BA8>
>>> for i in a_iter:
print(i, end=', ') 1, 2, 3,

yield 则是用于构造生成器的。比如,我们要写一个函数,返回从0到某正整数的所有整数的平方,传统的代码写法是这样的:

>>> def get_square(n):
result = list()
for i in range(n):
result.append(pow(i,2))
return result >>> print(get_square(5))
[0, 1, 4, 9, 16]

但是如果计算1亿以内的所有整数的平方,这个函数的内存开销会非常大,这是 yield 就可以大显身手了:

>>> def get_square(n):
for i in range(n):
yield(pow(i,2)) >>> a = get_square(5)
>>> a
<generator object get_square at 0x000001B2DE5CACF0>
>>> for i in a:
print(i, end=', ') 0, 1, 4, 9, 16,

如果再次遍历,则不会有输出了。

装饰器

刚弄明白迭代器和生成器,这又来个装饰器,Python 咋这么多器呢?的确,Python 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的武器,装饰器就是最有力的武器之一。装饰器很强大,我在这里尝试从需求的角度,用一个简单的例子,说明装饰器的使用方法和制造工艺。假如我们需要定义很多个函数,在每个函数运行的时候要显示这个函数的运行时长,解决方案有很多。比如,可以在调用每个函数之前读一下时间戳,每个函数运行结束后再读一下时间戳,求差即可;也可以在每个函数体内的开始和结束位置上读时间戳,最后求差。不过,这两个方法,都没有使用装饰器那么简单、优雅。下面的例子,很好地展示了这一点。

>>> import time
>>> def timer(func):
def wrapper(*args,**kwds):
t0 = time.time()
func(*args,**kwds)
t1 = time.time()
print('耗时%0.3f'%(t1-t0,))
return wrapper >>> @timer
def do_something(delay):
print('函数do_something开始')
time.sleep(delay)
print('函数do_something结束') >>> do_something(3)
函数do_something开始
函数do_something结束
耗时3.077

timer() 是我们定义的装饰器函数,使用@把它附加在任何一个函数(比如do_something)定义之前,就等于把新定义的函数,当成了装饰器函数的输入参数。运行 do_something() 函数,可以理解为执行了timer(do_something) 。细节虽然复杂,不过这么理解不会偏差太大,且更易于把握装饰器的制造和使用。

巧用断言assert

所谓断言,就是声明表达式的布尔值必须为真的判定,否则将触发 AssertionError 异常。严格来讲,assert是调试手段,不宜使用在生产环境中,但这不影响我们用断言来实现一些特定功能,比如,输入参数的格式、类型验证等。

#Python学习群 592539176
>>> def i_want_to_sleep(delay):
assert(isinstance(delay, (int,float))), '函数参数必须为整数或浮点数'
print('开始睡觉')
time.sleep(delay)
print('睡醒了') >>> i_want_to_sleep(1.1)
开始睡觉
睡醒了
>>> i_want_to_sleep(2)
开始睡觉
睡醒了
>>> i_want_to_sleep('')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pyshell#247>", line 1, in <module>
i_want_to_sleep('')
File "<pyshell#244>", line 2, in i_want_to_sleep
assert(isinstance(delay, (int,float))), '函数参数必须为整数或浮点数'
AssertionError: 函数参数必须为整数或浮点数

让你的逼格瞬间提升的十个Python语法!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学习 27 门编程语言的长处,提升你的 Python 代码水平

    Python猫注:Python 语言诞生 30 年了,如今的发展势头可谓如火如荼,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易学易用的优秀设计,而不可否认的是,Python 从其它语言中偷师了不少.本文作者是一名资深的核心 ...

  2. PHP开发小技巧,让你瞬间提升逼格

    说到PHP代码的优化,PHP开发的小技巧我想很多人都有自己的一套,下面分享一些小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循环内部不要声明变量,尤其是对象这样的变量. 2.foreach效率更高,尽量用fore ...

  3. 最值得一看的几条简单的谷歌 Google 搜索技巧,瞬间提升你的网络搜索能力

    可能你和我一样,几乎每天都必须与搜索引擎打交道,不过很多时候,你辛辛苦苦搜了半天也没找到合适的资料,然而“高手们”上来一眨眼功夫就能命中目标了.这并不是别人运气好,而是搜索引擎其实是有很多技巧可以帮助 ...

  4. Python语法糖,提升编程幸福感!!!

    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测试蔡坨坨 原文链接:caituotuo.top/a52bc938.html 大家好,我是测试蔡坨坨. 今天,我们来盘点一下Python中的那些语法糖. 什么是语法糖?语法糖不 ...

  5. 这十个Python常用库,学习Python的你必须要知道!

    想知道Python取得如此巨大成功的原因吗?只要看看Python提供的大量库就知道了 包括原生库和第三方库.不过,有这么多Python库,有些库得不到应有的关注也就不足为奇了.此外,只在一个领域里的工 ...

  6. 【大数据技术能力提升_1】python基础

    .caret, .dropup > .btn > .caret { border-top-color: #000 !important; } .label { border: 1px so ...

  7. 十个Python爬虫武器库示例,十个爬虫框架,十种实现爬虫的方法!

    一般比价小型的爬虫需求,我是直接使用requests库 + bs4就解决了,再麻烦点就使用selenium解决js的异步 加载问题.相对比较大型的需求才使用框架,主要是便于管理以及扩展等. 1.Scr ...

  8. 十个python图像处理工具

    介绍 如今的世界存在了大量的数据,图像数据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要利用这些图片,需要对图像进行处理,提高图片质量或提取图片内容信息. 图像处理的常见操作包括图像显示,基本操作如裁剪,翻转,旋转等,图像 ...

  9. 学Python的你必须要知道,这十个Python常用库

    想知道Python取得如此巨大成功的原因吗?只要看看Python提供的大量库就知道了 包括原生库和第三方库. 不过,有这么多Python库,有些库得不到应有的关注也就不足为奇了. 此外,只在一个领域里 ...

随机推荐

  1. 【玩转SpringBoot】SpringBoot应用的启动过程一览表

    SpringBoot应用的启动方式很简单,就一行代码,如下图01: 其实这行代码背后主要执行两个方法,一个是构造方法,一个是run方法. 构造方法主要内容就是收集一些数据,和确认一些信息.如下图02: ...

  2. 阿里云 Linux 挂在硬盘 翻了几篇这个最好

    原文 :https://www.jianshu.com/p/fa587bbfbb60 阿里云数据盘挂载完整过程 阿里云挂载云盘第一步 在阿里云管理员后台,云盘管理中心挂载好云盘在哪个服务器上面. 登录 ...

  3. HTML文字标签

    <h1>标题标签,总共六个等级,不能创造标签,只有预定义好的标签才可以被浏览器解析 <br>换行标签,没有内容可以修饰也称为空标签 <p>段落标签</p> ...

  4. How to make mail more effectively?

    1.What does your reader need to know? 2.What does your reader know already? 3.Will your reader be ab ...

  5. 【Python】数值运算函数

  6. js的undefined和null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quo ...

  7. 第二十五篇 玩转数据结构——链表(Linked List)

          1.. 链表的重要性 我们之前实现的动态数组.栈.队列,底层都是依托静态数组,靠resize来解决固定容量的问题,而"链表"则是一种真正的动态数据结构,不需要处理固定容 ...

  8. 3.0 java学习网站

    1.http://www.rupeng.com/Courses/Index/51 2.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5255189

  9. python+matplotlib制作雷达图3例分析和pandas读取csv操作

    1.例一 图1 代码1 #第1步:导出模块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from matplotlib import font ...

  10. 思科ACS的性能总结

    ACS Performance & Scale 思科ACS目前还能支持的可能就是ACS5.8版本了,该版本也将于2020年停止支持,关于ACS信息会逐步退出大家的视野.该文档是Cisco论坛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