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Android IPC

  • IPC:inter-process Commnication跨进程的通信,多进程之间的通信,不同的操作系统有不同的通信方式,Android继承自Linux,但其IPC并没有完全继承Linux,除了socket进程通信之外,其最具特色通信方式之一的是binder机制
  • 为什么需要进程通信:我们知道Android一般情况下一个应用是默认运行在一个进程中,但有可能一个应用中需要采用多进程模式来实现(比如获取多份内存空间),或者两个应用之间需要获取彼此之间的数据,还有AMS(系统服务)对每个应用中四大组件的管理,系统服务是运行在一个单独的进程中,这些统统需要IPC
  • Android在一个应用中开启多线程模式
    1. 为四大组件在Android Manifest中指定Android:process属性,进程名以 : 开头的进程属于当前应用的私有进程,其他应用的组件不可以和它在同一个进程中,进程名不以: 开头的属于全局进程,其他应用可以通过ShareUID方式跑在一个进程中,这意味着可以共享内存数据
    2. 多进程运行:我们知道Android为每一个进程独立分配了一个独立的虚拟机,所以在内存分配上是有不同的地址空间,所以运行在不同进程的四大组件,他们之间没办法共享数据,因此我们需要进程间的通信
    3. Android进程间通信方式包括:通过intent传递数据,共享文件和sharedPreference,基于binder的message和AIDL还有socket

2. IPC 基础概念

Serializable和Parcelable接口可以完成对象的序列化。
序列化是指将一个对象转化为二进制或者是某种格式的字节流,将其转换为易于保存或网络传输的格式的过程,反序列化则是将这些字节重建为一个对象的过程。
在Android中,intent和Binder在传输数据的时候就需要将对象实现parcelable或者serializable接口。

  • Serializable接口:

    1. Java提供的序列化接口,使用时只需要实现Serializable接口并声明一个serialVersionUID(用于反序列化)
    2. 使用方法
  • Parcelable接口:
    Android中Parcelable接口用法

  • 两者都可以实现序列化并可用于intent间的数据传递,Serializable使用简单,但是开销很大,Parcelable是Android中的序列化方式,使用起来麻烦一点,但是效率很高,是Android推荐的方式。Parcelable主要用在内存序列化上,如果要将对象序列化到存储设备或者通过网络传输也是可以的,但是会比较复杂,这两种情况建议使用Serializable。

  • Binder机制:为什么Android 要采用Binder作为IPC机制?
    1. 性能:Binder数据拷贝只需要一次,而管道、消息队列和socket都需要2次,共享内存不需要一次内存拷贝,从性能角度来看,binder性能仅次于共享内存。
    2. 稳定性:Binder基于C/S 架构 ,server端与client端相对独立,共享内存需要考虑访问临界资源的并发同步问题,binder结构的稳定性较好
    3. 安全性:Android为每个人应用程序分配了自己的UID,进程的UID是鉴别进程身份的重要标志,Android系统中对外只暴露Client端,Client端将任务发送给Server端,Server端会根据权限控制策略

      Android OS中的Zygote进程的IPC采用的是Socket(套接字)机制,Android中的Kill Process采用的signal(信号)机制等等。而Binder更多则用在system_server进程与上层App层的IPC交互。

Binder在Android系统中江湖地位非常之高。在Zygote孵化出system_server进程后,在system_server进程中出初始化支持整个Android framework的各种各样的Service,而这些Service从大的方向来划分,分为Java层Framework和Native Framework层(C++)的Service,几乎都是基于BInder IPC机制。

  1. Java framework:作为Server端继承(或间接继承)于Binder类,Client端继承(或间接继承)于BinderProxy类。例如ActivityManagerService(用于控制Activity、Service、进程等) 这个服务作为Server端,间接继承Binder类,而相应的ActivityManager作为Client端,间接继承于BinderProxy类。 当然还有PackageManagerService、WindowManagerService等等很多系统服务都是采用C/S架构;
  2. Native Framework层:这是C++层,作为Server端继承(或间接继承)于BBinder类,Client端继承(或间接继承)于BpBinder。例如MediaPlayService(用于多媒体相关)作为Server端,继承于BBinder类,而相应的MediaPlay作为Client端,间接继承于BpBinder类。

3. Android 中的binder

参考:
Binder系列—开篇
可能是讲解Binder机制最好的文章
 Android Bander设计与实现 - 设计篇
Android - Binder驱动

3.1 面向对象的binder IPC

  • Binder使用C/S 模式,一个进程作为server提供诸如视频解码,网络连接、查询等多种服务,多个进程作为client向server发起服务请求,获得所需要的服务。
  • Binder的独特之处在于Binder对象是一个可以跨进程实现的的对象,它的实体位于一个进程中,而它的引用则在其他client进程中,Binder驱动为面向对象的进程间通信提供底层支持

3.2 Binder通信框架

Binder框架定义了四个角色,Server,Client,ServiceManager,以及binder驱动,驱动运行在内核空间,其他三者运行在用户空间

  • Binder 驱动:binder驱动与硬件设备没有关系,但是它的工作方式与设备驱动程序是一样的,工作在内核态,提供open(),mmap(),ioctl等标准文件操作,用户可以通过/dev/binder来访问它,驱动负责进程之间binder通信的建立,传递,计数管理以及数据的传递交互等底层支持
  • ServiceManager:将Binder名字转换为client中对该binder的引用,使得client可以通过binder名字获得server中binder实体的引用。
  • Client和Server在Binder驱动和Service Manager提供的基础设施上,进行Client-Server之间的通信
  • Server创建了Binder实体,为其取一个字符形式,可读易记的名字,将这个Binder连同名字以数据包的形式通过Binder驱动发送给SMgr,通知SMgr注册一个名叫张三的Binder,它位于某个Server中。驱动为这个穿过进程边界的Binder创建位于内核中的实体节点以及SMgr对实体的引用,将名字及新建的引用打包传递给SMgr。SMgr收数据包后,从中取出名字和引用填入一张查找表中。
  • Server向SMgr注册了Binder实体及其名字后,Client就可以通过名字获得该Binder的引用

Android IPC的更多相关文章

  1. Android Programming: Pushing the Limits -- Chapter 7:Android IPC -- ApiWrapper

    前面两片文章讲解了通过AIDL和Messenger两种方式实现Android IPC.而本文所讲的并不是第三种IPC方式,而是对前面两种方式进行封装,这样我们就不用直接把Aidl文件,java文件拷贝 ...

  2. Android Programming: Pushing the Limits -- Chapter 7:Android IPC -- Messenger

    Messenger类实际是对Aidl方式的一层封装.本文只是对如何在Service中使用Messenger类实现与客户端的通信进行讲解,对Messenger的底层不做说明.阅读Android Prog ...

  3. Android IPC(inter-process Communitcation)

    Android IPC(inter-process Communitcation) http://www.cnblogs.com/imlucky/archive/2013/08/08/3246013. ...

  4. Android IPC机制(三)在Android Studio中使用AIDL实现跨进程方法调用

    在上一篇文章Android IPC机制(二)用Messenger进行进程间通信中我们介绍了使用Messenger来进行进程间通信的方法.可是我们能发现Messenger是以串行的方式来处理client ...

  5. android IPC通信(上)-sharedUserId&&Messenger

    看了一本书,上面有一章解说了IPC(Inter-Process Communication,进程间通信)通信.决定结合曾经的一篇博客android 两个应用之间的通信与调用和自己的理解来好好整理总结一 ...

  6. 【Android - IPC】之Binder机制简介

    参考资料: 1.<Android开发艺术探索>第二章2.3.3 Binder 2.[Android Binder设计与实现-设计篇] 3.[Android Binder机制介绍] 1. 什 ...

  7. android IPC及原理简介

    什么是Android操作系统,所谓的Android:是基于Linux内核的软件平台和操作系统,早期由Google开发,后由开放手机联盟Open Handset Alliance)开发.   Linux ...

  8. android ipc通信机制之二序列化接口和Binder

    IPC的一些基本概念,Serializable接口,Parcelable接口,以及Binder.此核心为最后的IBookManager.java类!!! Serializable接口,Parcelab ...

  9. AIDL实现Android IPC

    1.AIDL文本解释 在软件工程中,接口定义语言(IDL)已经成为通用术语,是用来描述软件组件接口的特定语言.在Android中,该IDL被称为Android接口定义语言(AIDL),它是纯文本文件, ...

随机推荐

  1. BZOJ4709 JSOI2011柠檬(动态规划)

    首先要冷静下来发现这仅仅是在划分区间.显然若有相邻的数字相同应当划分在同一区间.还有一个显然的性质是区间的两端点应该相同且选择的就是端点的数.瞬间暴力dp就变成常数极小100002了.可以继续斜率优化 ...

  2. 51nod 1385凑数字(字符串+构造)

    题目大意: 给定一个n,要求找出一个最短的字符串S,使得所有1到n的整数都是S的子序列. 比如n=10,那么S=”1234056789”的时候,是满足条件的.这个时候S的长度是10. 现在给出一个n, ...

  3. NVIDIA TensorRT 让您的人工智能更快!

    NVIDIA TensorRT 让您的人工智能更快! 英伟达TensorRT™是一种高性能深度学习推理优化器和运行时提供低延迟和高通量的深度学习推理的应用程序.使用TensorRT,您可以优化神经网络 ...

  4. POJ1279:Art Gallery——题解

    http://poj.org/problem?id=1279 题目大意:给按照顺时针序的多边形顶点,问其内核可行区域面积. —————————————————————————————— 终于变了一点… ...

  5. BZOJ2428:[HAOI2006]均分数据——题解

    https://www.lydsy.com/JudgeOnline/problem.php?id=2428 https://www.luogu.org/problemnew/show/P2503 已知 ...

  6. C++中数组和vector

    本文基于邓俊辉编著<数据结构(C++语言版)(第3版)>.<C++ Primer(第5版)>以及网上的相关博文而写,博主水平有限,若有不妥处,欢迎指出. 一.数组 C++中数组 ...

  7. mysql 读写分离实现资料

    以下很多链接需要 FQ才能看到,稍后会整理翻译成中文! Easy Read/Write Splitting with PHP’s MySQLnd https://blog.engineyard.com ...

  8. Apache 403 错误解决方法-让别人可以访问你的服务器(转)

    有一次做好了一个效果放在自己电脑的服务器上,让同学查看(同处于校园网中),却不知apache一直显示403 错误,对方没有权限访问,我知道这应该是配置文件httpd.conf中的问题,网上搜了一下其他 ...

  9. 使用httpclient post请求中文乱码解决办法

    使用httpclient post请求中文乱码解决办法   在使用httpclient发送post请求的时候,接收端中文乱码问题解决. 正文: 我们都知道,一般情况下使用post请求是不会出现中文乱码 ...

  10. python读书笔记-《简明python教程》上

    1月15日 <简明python教程>上 基本结构: 基础概念+控制流+函数+模块+数据结构+面向对象+I/O+异常+标准库+其他   1.概念 1-0    退出python linu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