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道哥,10+年嵌入式开发老兵,专注于:C/C++、嵌入式、Linux。

关注下方公众号,回复【书籍】,获取 Linux、嵌入式领域经典书籍;回复【PDF】,获取所有原创文章( PDF 格式)。

目录

别人的经验,我们的阶梯!

大家好,我是道哥,今天我为大伙儿解说的技术知识点是:【字符设备的驱动程序】。

在上一篇文章中,讨论的是Linux系统中,驱动模块的两种编译方式。

我们就继续以此为基础,用保姆级的粒度一步一步操作,来讨论一下字符设备驱动程序的编写方法。

  1. 这篇文章的实际操作部分,使用的是的 API 函数;

  2. 下一篇文章,再来演示新的 API 函数;

混乱的 API 函数

我在刚开始接触Linux驱动的时候,非常的困扰:注册一个字符设备,怎么有这么多的 API 函数啊?

参考的每一篇文章中,使用的函数都不一样,但是执行结果都是符合预期的!

比如下面这几个:

  1. register_chrdev(...);

  2. register_chrdev_regin(...);

  3. cdev_add(...);

它们的功能都是向系统注册字符设备,但是只从函数名上看,初学者谁能分得清它们的区别?!

这也难怪,Linux系统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代码更新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是,我们参考的文章就没法做到:很详细的把文章中所描述内容的背景介绍清楚,往往都是文章作者在自己的实际工作环境中,测试某种方法解决了自己的问题,于是就记录成文。

不同的文章、不同的工作上下文、不同的API函数调用,这往往就苦了我们初学者,特别是我这种有选择障碍症的人!

其实,上面这个几个函数都是正确的,它们的功能都是类似的,它们是 Linux 系统中不同阶段的产物。

旧的 API 函数

Linux内核代码2.4版本和早期的2.6版本中,注册、卸载字符设备驱动程序的经典方式是:

注册设备:

int register_chrdev(unsigned int major,const char *name,struct file_operations *fops);

参数1 major: 如果为0 - 由操作系统动态分配一个主设备号给这个设备;如果非0 - 驱动程序向系统申请,使用这个主设备号;

参数2 name: 设备名称;

参数3 fops: file_operations 类型的指针变量,用于操作设备;

如果是动态分配,那么这个函数的返回值就是:操作系统动态分配给这个设备的主设备号。

这个动态分配的设备号,我们要把它记住,因为在其他的API函数中需要使用它。

卸载设备:

int unregister_chrdev(unsigned int major,const char *name)

参数1 major: 设备的主设备号,也就是 register_chrdev() 函数的返回值(动态),或者驱动程序指定的设备号(静态方式);

参数2 name: 设备名称;

新的 API 函数

注册设备:

int register_chrdev_region(dev_t from, unsigned count, const char *name);
int alloc_chrdev_region(dev_t *dev, unsigned baseminor, unsigned count,const char *name);

上面这2个注册设备的函数,其实对应着旧的 API 函数 register_chrdev:把参数 1 表示的动态分配、静态分配,拆分成2个函数而已。

也就是说:

register_chrdev_region(): 静态注册设备;

alloc_chrdev_region(): 动态注册设备;

这两个函数的参数含义是:

register_chrdev_region 参数:

参数1 from: 注册指定的设备号,这是静态指定的,例如:MKDEV(200, 0) 表示起始主设备号 200, 起始次设备号为 0;

参数2 count: 驱动程序指定连续注册的次设备号的个数,例如:起始次设备号是 0,count 为 10,表示驱动程序将会使用 0 ~ 9 这 10 个次设备号;

参数3 name:设备名称;

alloc_chrdev_region 参数:

参数1 dev: 动态注册就是系统来分配设备号,那么驱动程序就要提供一个指针变量来接收系统分配的结果(设备号);

参数2 baseminor: 驱动程序指定此设备号的起始值;

参数3 count: 驱动程序指定连续注册的次设备号的个数,例如:起始次设备号是 0,count 为 10,表示驱动程序将会使用 0 ~ 9 这 10 个次设备号;

参数4 name:设备名称;

补充一下关于设备号的内容:

这里的结构体 dev_t,用来保存设备号,包括主设备号和次设备号。

它本质上是一个 32 位的数,其中的 12 位用来表示主设备号,而其余 20 位用来表示次设备号。

系统中定义了3宏,来实现dev_t变量、主设备号、次设备号之间的转换:

MAJOR(dev_t dev): 从 dev_t 类型中获取主设备号;

MINOR(dev_t dev): 从 dev_t 类型中获取次设备号;

MKDEV(int major,int minor): 把主设备号和次设备号转换为 dev_t 类型;

卸载设备:

void unregister_chrdev_region(dev_t from, unsigned count);

参数1 from: 注销的设备号;

参数2 count: 注销的连续次设备号的个数;

代码实操

下面,我们就用旧的API函数,一步一步的描述字符设备驱动程序的:编写、加载和卸载过程。

如何使用新的 API 函数来编写字符设备驱动程序,下一篇文章再详细讨论。

以下所有操作的工作目录,都是与上一篇文章相同的,即:~/tmp/linux-4.15/drivers/

创建驱动目录和驱动程序

$ cd linux-4.15/drivers/
$ mkdir my_driver1
$ cd my_driver1
$ touch driver1.c

driver1.c 文件的内容如下(不需要手敲,文末有代码下载链接):

#include <linux module.h="">
#include <linux kernel.h="">
#include <linux fs.h="">
#include <linux init.h="">
#include <linux delay.h="">
#include <linux uaccess.h="">
#include <linux ctype.h="">
#include <linux irq.h="">
#include <linux io.h="">
#include <linux device.h=""> static unsigned int major; int driver1_open(struct inode *inode, struct file *file)
{
printk("driver1_open is called. \n");
return 0;
} ssize_t driver1_read(struct file *file, char __user *buf, size_t size, loff_t *ppos)
{
printk("driver1_read is called. \n");
return 0;
} ssize_t driver1_write (struct file *file, const char __user *buf, size_t size, loff_t *ppos)
{
printk("driver1_write is called. \n");
return 0;
} static const struct file_operations driver1_ops={
.owner = THIS_MODULE,
.open = driver1_open,
.read = driver1_read,
.write = driver1_write,
}; static int __init driver1_init(void)
{
printk("driver1_init is called. \n"); major = register_chrdev(0, "driver1", &driver1_ops);
printk("register_chrdev. major = %d\n",major);
return 0;
} static void __exit driver1_exit(void)
{
printk("driver1_exit is called. \n");
unregister_chrdev(major,"driver1");
} MODULE_LICENSE("GPL");
module_init(driver1_init);
module_exit(driver1_exit);

创建 Makefile 文件

$ touch Makefile

内容如下:

ifneq ($(KERNELRELEASE),)
obj-m := driver1.o
else
KERNELDIR ?= /lib/modules/$(shell uname -r)/build
PWD := $(shell pwd)
default:
$(MAKE) -C $(KERNELDIR) M=$(PWD) modules
clean:
$(MAKE) -C $(KERNEL_PATH) M=$(PWD) clean
endif

编译驱动模块

$ make

得到驱动程序: driver1.ko 。

加载驱动模块

在加载驱动模块之前,先来看一下系统中,几个与驱动设备相关的地方。

先看一下 /dev 目录下,目前还没有我们的设备节点( /dev/driver1 )。

再来查看一下 /proc/devices 目录下,也没有 driver1 设备的设备号。

cat /proc/devices  | grep driver1

/proc/devices 文件: 列出字符和块设备的主设备号,以及分配到这些设备号的设备名称。

执行如下指令,加载驱动各模块:

$ sudo insmod driver1.ko

通过上一篇文章我们知道,当驱动程序被加载的时候,通过 module_init(driver1_init); 注册的函数 driver1_init() 将会被执行,那么其中的打印信息就会输出。

还是通过 dmesg 指令来查看驱动模块的打印信息:

$ dmesg

如果输入信息太多,可以使用dmesg | tail指令;

此时,驱动模块已经被加载了!

来查看一下 /proc/devices 目录下显示的设备号:

可以看到 driver1 已经挂载好了,并且它的主设备号是244

此时,虽然已经向系统注册了这个设备,并且主设备号已经分配了,但是,在/dev目录下,还不存在这个设备的节点,需要我们手动创建:

sudo mknod -m 660 /dev/driver1 c 244 0

检查一下设备节点是否创建成功:

$ ls -l /dev

关于设备节点,Linux 的应用层有一个 udev 服务,可以自动创建设备节点;

也就是:当驱动模块被加载的时候,自动在 /dev 目录下创建设备节点。当然了,我们需要在驱动程序中,提前告诉 udev 如何去创建;

下面会介绍:如何自动创建设备节点。

现在,设备的驱动程序已经加载了,设备节点也被创建好了,应用程序就可以来操作(读、写)这个设备了。

应用程序

我们把所有的应用程序,放在 ~/tmp/App/ 目录下。

$ cd ~/tmp
$ mkdir -p App/app_driver1
$ touch app_driver1.c

app_driver1.c 文件的内容如下:

#include <stdio.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fcntl.h> int main(void)
{
int ret;
int read_data[4] = { 0 };
int write_data[4] = {1, 2, 3, 4};
int fd = open("/dev/driver1", O_RDWR);
if (-1 != fd)
{
ret = read(fd, read_data, 4);
printf("read ret = %d \n", ret); ret = write(fd, write_data, 4);
printf("write ret = %d \n", ret);
}
else
{
printf("open /dev/driver1 failed! \n");
} return 0;
}

这里演示的仅仅是通过打印信息来体现函数的调用,并没有实际的读取数据和写入数据。

因为,读写数据又涉及到复杂的用户空间和内核空间的数据拷贝问题。

应用程序准备妥当,接下来就是编译和测试了:

$ gcc app_driver1.c -o app_driver1
$ sudo ./app_driver1

应用程序的输出信息如下:

app_driver1$ sudo ./app_driver1
[sudo] password for xxxx: <输入用户密码>
read ret = 0
write ret = 0

从返回值来看,成功打开了设备,并且调用读函数、写函数都成功了!

根据Linux系统的驱动框架,应用层的 open、read、write 函数被调用的时候,驱动程序中对应的函数就会被执行:

static const struct file_operations driver1_ops={
.owner = THIS_MODULE,
.open = driver1_open,
.read = driver1_read,
.write = driver1_write,
};

我们已经在驱动程序的这三个函数中打印了信息,继续用dmesg命令查看一下:

卸载驱动模块

卸载指令:

$ sudo rmmod driver1

继续用dmesg指令来查看驱动程序中的打印信息:

说明驱动程序中的 driver1_exit() 函数被调用了。

此时,我们来看一下 /proc/devices 目录下变化:

可以看到:刚才设备号为244的 driver1 已经被系统卸载了!因为驱动程序中的 unregister_chrdev(major,"driver1"); 函数被执行了。

但是,由于 /dev 目录下的设备节点 driver1 ,是刚才手动创建的,因此需要我们手动删除。

$ sudo rm /dev/driver1

小结

以上,就是字符设备的最简单驱动程序!

从编写过程可以看出:Linux系统已经设计好了一套驱动程序的框架。

我们只需要按照它要求,按部就班地把每一个函数或者是结构体,注册到系统中就可以了。

自动在 /dev 目录下创建设备节点

在上面的操作过程中,设备节点 /dev/driver1 是手动创建的。

Linux 系统的应用层提供了 udev 这个服务,可以帮助我们自动创建设备节点。我们现在就来把这个功能补上。

修改驱动程序

为了方便比较,添加的代码全部用宏定义 UDEV_ENABLE 控制起来。

driver1.c代码中,有 3 处变化:

1. 定义 2 个全局变量

#ifdef UDEV_ENABLE
static struct class *driver1_class;
static struct device *driver1_dev;
#endif

2. driver1_init() 函数

static int __init driver1_init(void)
{
printk("driver1_init is called. \n"); major = register_chrdev(0, "driver1", &driver1_ops);
printk("register_chrdev. major = %d\n",major); #ifdef UDEV_ENABLE
driver1_class = class_create(THIS_MODULE, "driver1");
driver1_dev = device_create(driver1_class, NULL, MKDEV(major, 0), NULL, "driver1");
#endif return 0;
}

3. driver1_exit() 函数

static void __exit driver1_exit(void)
{
printk("driver1_exit is called. \n");
#ifdef UDEV_ENABLE
class_destroy(driver1_class);
#endif
unregister_chrdev(major,"driver1");
}

代码修改之后(也可以直接下载我放在网盘里的源代码),重新编译驱动模块:

$ make

生成driver1.ko驱动模块,然后加载它:

先确定一下:/proc/devices,/dev 目录下,已经没有刚才测试的设备了;

为了便于查看驱动程序中的打印信息,最好把 dmesg 输出的打印信息清理一下(指令:sudo dmesg -c);

$ sudo insmod driver1.ko

按照刚才的操作流程,我们需要来验证3个信息:

(1) 看一下驱动程序的打印信息(指令:dmesg):

(2) 看一下 /proc/devices 下的设备注册情况:

(3) 看一下 /dev 下,是否自动创建了设备节点:

通过以上3张图片,可以得到结论:驱动程序正确加载了,设备节点被自动创建了!

下面,就应该是应用程序登场测试了,代码不用修改,直接执行即可:

$ sudo ./app_driver1
[sudo] password for xxx: <输入用户密码>
read ret = 0
write ret = 0

应用层的函数返回值正确!

再看一下 dmesg 的输出信息:

完美!

代码下载

文中的所有代码,已经放在网盘中了。

在公众号【IOT物联网小镇】后台回复关键字:1115,获取下列文件的网盘地址。

------ End ------

推荐阅读

【1】《Linux 从头学》系列文章

【2】C语言指针-从底层原理到花式技巧,用图文和代码帮你讲解透彻

【3】原来gdb的底层调试原理这么简单

【4】内联汇编很可怕吗?看完这篇文章,终结它!

其他系列专辑:精选文章应用程序设计物联网C语言

星标公众号,第一时间看文章!

</fcntl.h></unistd.h></stdio.h>

Linux驱动实践:你知道【字符设备驱动程序】的两种写法吗?的更多相关文章

  1. 韦东山驱动视频笔记——3.字符设备驱动程序之poll机制

    linux内核版本:linux-2.6.30.4 目的:我们在中断方式的按键应用程序中,如果没有按键按下,read就会永远在那等待,所以如果在这个程序里还想做其他事就不可能了.因此我们这次改进它,让它 ...

  2. linux驱动开发( 五) 字符设备驱动框架的填充file_operations结构体中的操作函数(read write llseek unlocked_ioctl)

    例子就直接使用宋宝华的书上例子. /* * a simple char device driver: globalmem without mutex * * Copyright (C) 2014 Ba ...

  3. Linux驱动实践:如何编写【 GPIO 】设备的驱动程序?

    作 者:道哥,10+年嵌入式开发老兵,专注于:C/C++.嵌入式.Linux. 关注下方公众号,回复[书籍],获取 Linux.嵌入式领域经典书籍:回复[PDF],获取所有原创文章( PDF 格式). ...

  4. 嵌入式Linux驱动学习之路(二十一)字符设备驱动程序总结和块设备驱动程序的引入

    字符设备驱动程序 应用程序是调用C库中的open read write等函数.而为了操作硬件,所以引入了驱动模块. 构建一个简单的驱动,有一下步骤. 1. 创建file_operations 2. 申 ...

  5. Linux驱动实践:带你一步一步编译内核驱动程序

    作 者:道哥,10+年嵌入式开发老兵,专注于:C/C++.嵌入式.Linux. 关注下方公众号,回复[书籍],获取 Linux.嵌入式领域经典书籍:回复[PDF],获取所有原创文章( PDF 格式). ...

  6. Linux 简单字符设备驱动程序 (自顶向下)

    第零章:扯扯淡 特此总结一下写的一个简单字符设备驱动程序的过程,我要强调一下“自顶向下”这个介绍方法,因为我觉得这样更容易让没有接触过设备驱动程序的童鞋更容易理解,“自顶向下”最初从<计算机网络 ...

  7. ARM Linux字符设备驱动程序

    1.主设备号和次设备号(二者一起为设备号): 一个字符设备或块设备都有一个主设备号和一个次设备号.主设备号用来标识与设备文件相连的驱动程序,用来反  映设备类型.次设备号被驱动程序用来辨别操作的是哪个 ...

  8. 浅析Linux字符设备驱动程序内核机制

    前段时间在学习linux设备驱动的时候,看了陈学松著的<深入Linux设备驱动程序内核机制>一书. 说实话.这是一本非常好的书,作者不但给出了在设备驱动程序开发过程中的所须要的知识点(如对 ...

  9. 一个简单的演示用的Linux字符设备驱动程序

    实现如下的功能:--字符设备驱动程序的结构及驱动程序需要实现的系统调用--可以使用cat命令或者自编的readtest命令读出"设备"里的内容--以8139网卡为例,演示了I/O端 ...

随机推荐

  1. Node.js Koa框架学习笔记

    Koa 基本介绍 Koa是Node.js中非常出名的一款WEB框架,其特点是短小精悍性能强. 它由Express原版人马打造,同时也是Egg框架的设计蓝图,可以说Koa框架的学习性价比是非常高的. 官 ...

  2. FastAPI(58)- 使用 OAuth2PasswordBearer 的简单栗子

    背景 假设在某个域中拥有后端 API(127.0.0.1:8080) 并且在另一个域或同一域的不同路径(或移动应用程序)中有一个前端(127.0.0.1:8081) 并且希望有一种方法让前端使用用户名 ...

  3. heoi2020信号传递

    状压dp 我状压学得是真烂..... 考试的时候想了状压,可是一直都是在枚举位置,没有神魔实质性突破.其实这道题的关键瓶颈也在于此,状压压的是号,而不是位置.如果 $i<=j$ 那么贡献为 $j ...

  4. 微软发布了Visual Studio 2022 RC版,并将在11月8日发布正式版

    微软今天发布了Visual Studio 2022 最接近正式发布的RC版本,同时宣布在11月8日发布正式版,届时将在线上发布虚拟的发布活动,具体参见:https://devblogs.microso ...

  5. JVM堆内存泄露分析

      一.背景 公司有一个中间的系统A可以对接多个后端业务系统B,一个业务系统以一个Namespace代表, Namespace中包含多个FrameChannel(用holder保存),表示A连接到业务 ...

  6. Java基础之(六):变量、运算符与JavaDoc

    变量.常量 一.变量的命名规范 首字母只能以字母(A-Z或者a-z)或者美元符($)或者下划线(_)开头,不能以数字开头,首字母之后只能跟字母(AZ或者az)或者数字,不能跟美元符或者下划线 源码 p ...

  7. scala基础篇---- Try finally不加catch的使用情形

    普通的try-catch-finally Try{ } catch{//不加catch向上抛出异常 case  _=> } finally{//一般是资源关闭 } 普通的try-finally ...

  8. python常用功能

    1. 获取昨天日期 引入datetime模块 import datetime def getYesterday(): today = datetime.date.today() #返回当前本地日期 # ...

  9. 【UE4】虚幻引擎技术直播汇总(含中英文直播)

    B站虚幻引擎官方账号 中文直播 [中文直播]第35期 | 使用GIS在UE中创造真实地球风貌 | Epic 周澄清 [中文直播]第34期 | 包教包会的Epic MegaGrants申请之道 | Ep ...

  10. linux:桌面切换

    永久更改 字符模式:multi-user.target 图形模式:graphical.target systemctl get-default #查看默认模式 systemctl set-defau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