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https://www.cnblogs.com/hujingnb/p/11789728.html

揭开HTTPS的神秘面纱

 

在说HTTP前,一定要先介绍一下HTTP,这家伙应该不用过多说明了,大家每天都在用,每一次HTTP请求,都是一次TCP连接。遗憾的是,请求的内容在TCP报文中是明文传输的,任何人截取到请求都可以读取其中的内容,很尴尬。

数据加密

为了防止请求内容被人窃取,在网络传输的路上我们做不了手脚,那就只能对传输的数据报文上做手脚了。对报文内容进行加密就是其中的一种方法。

有一种加密算法叫做对称加密算法,即加密和解密使用同一个秘钥,使用这种算法对请求数据进行加密,中间人因为没有秘钥,无法读取其中的内容。但是,使用这种算法进行加密,肯定要同意秘钥,那秘钥在网络中传输同样存在被窃取的风险啊。

这时,出现了新的加密算法:非对称加密算法,它有两把钥匙,一把叫私钥,是只有自己知道的,另一个叫公钥,可以发到互联网山,随便谁都可以看到,也就是说,传输过程中即使被别人看到也无所谓。这时,A向B发消息时,可以先用B的公钥对数据进行加密,B收到消息后再使用自己的私钥进行解密,中间即使被窃取了,因为没有对应的秘钥,也无法对了数据进行解密。

但是,非对称加密算法要比对称加密算法慢上许多。一个折中的办法,先使用非对称加密算法来传输对称加密的秘钥,以确保秘钥安全送达,之后就可以使用对称加密算法来加密数据报文了。

中间人劫持

你以为现在可以高枕无忧了吗?你以为你可以放心安全的进行通信了吗?天真。

假设,你现在正在和A通信,来自灵魂的拷问:你怎么能确定和你通信的人是A呢?

我们假设,通信正常进行。在通信开始传输公钥的时候,请求被中间人C劫持了。C讲A的公钥换成自己的公钥发给了你,在你发送请求后,再讲你的信息解密,使用A的公钥进行加密,发送给A。这样,在你和A看来好像是在和彼此通信,其实所有的信息都经过了C,所有的信息都被C一览无余。

那么如何保证收到的公钥是A的呢?完犊子了,又回到开始的问题了,如何保证秘钥在网络中安全的传输。但这次,加密似乎救不了我们了,我们必须要确保收到的秘钥确实是A发来的,也就是说报文没有别中途篡改过。

数字证书

其实无法保证报文内容的关键,在于我们对于收到的公钥无法确定有没有被人修改过,那如果有一个我们信任的中间人S来传输这个公钥就可以了。问题来了,D的公钥传输中同样存在被修改的问题,拿到再找其他人来传输S的公钥么?这要下去简直没完没了,完全就是三次握手的翻版。

问题的根源是什么?我们没有一个可以信任的公钥,那么解决办法也很粗暴,我们在本地保存一个绝对信任的公钥,它不是通过互联网来获取的,而是预装在系统中的,也就是系统/浏览器预置的顶层CA证书。

这些预装信任的内容,就是CA证书。通过CA获取A的公钥时,获得的数字证书大概长这样:

当收到证书后,我们对信息通过童谣的hash算法计算出信息摘要,在用CA的公钥对数字签名进行解密,若解密后的信息摘要与我们计算的摘要相同,则可以认为信息没有被人修改过。验证流程如下:

难道这样就不拍别人篡改了么?不怕。因为我们已经拿到CA的公钥了,这是没有问题的。中间人因为没有CA的私钥,及时截取到信息,也无法对修改后的内容进行加密并生成对应的数字签名。

这样一来,信息的传输问题算是暂时告一段落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冒出了新的安全问题,毕竟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HTTPS

到这里,HTTPS介绍完毕,以上大概就是HTTPS的全部内容了。HTTPS的一次请求,大概流程如下:

  1. 浏览器发出HTTPS请求

  2. 服务器讲自己的数字证书返回

  3. 浏览器用预置的CA来验证证书,若没有问题,顺利拿到公钥

  4. 浏览器生成对称加密算法的秘钥,通过服务器的公钥进行加密,将报文发送给服务器

  5. 服务器用自己的私钥进行解密,得到对称加密的秘钥

  6. 可以开始用获得的对称加密秘钥进行通信了

 
分类: 公共

揭开HTTPS的神秘面纱的更多相关文章

  1. ASP.NET 运行时详解 揭开请求过程神秘面纱

    对于ASP.NET开发,排在前五的话题离不开请求生命周期.像什么Cache.身份认证.Role管理.Routing映射,微软到底在请求过程中干了哪些隐秘的事,现在是时候揭晓了.抛开乌云见晴天,接下来就 ...

  2. 带你揭开ATM的神秘面纱

    相信大家都用过ATM取过money吧,但是有多少人真正是了解ATM的呢?相信除了ATM从业者外了解的人寥寥无几吧,鄙人作为一个从事ATM软件开发的伪专业人士就站在我的角度为大家揭开ATM的神秘面纱吧. ...

  3. 揭开Future的神秘面纱——结果获取

    前言 在前面的两篇博文中,已经介绍利用FutureTask任务的执行流程,以及利用其实现的cancel方法取消任务的情况.本篇就来介绍下,线程任务的结果获取. 系列目录 揭开Future的神秘面纱—— ...

  4. 揭开Future的神秘面纱——任务执行

    前言 此文承接之前的博文 解开Future的神秘面纱之取消任务 补充一些任务执行的一些细节,并从全局介绍程序的运行情况. 系列目录 揭开Future的神秘面纱——任务取消 揭开Future的神秘面纱— ...

  5. 揭开Future的神秘面纱——任务取消

    系列目录: 揭开Future的神秘面纱——任务取消 揭开Future的神秘面纱——任务执行 揭开Future的神秘面纱——结果获取 使用案例 在之前写过的一篇随笔中已经提到了Future的应用场景和特 ...

  6. SparkSQL大数据实战:揭开Join的神秘面纱

    本文来自 网易云社区 . Join操作是数据库和大数据计算中的高级特性,大多数场景都需要进行复杂的Join操作,本文从原理层面介绍了SparkSQL支持的常见Join算法及其适用场景. Join背景介 ...

  7. 从一个Demo开始,揭开Netty的神秘面纱

    本文是Netty系列第5篇 上一篇文章我们对于I/O多路复用.Java NIO包 和 Netty 的关系有了全面的认识.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从I/O模型出发,逐步接触到了Netty框架.这个过程中, ...

  8. 揭开Docker的神秘面纱

    Docker 相信在飞速发展的今天已经越来越火,它已成为如今各大企业都争相使用的技术.那么Docker 是什么呢?为什么这么多人开始使用Docker? 本节课我们将一起解开Docker的神秘面纱. 本 ...

  9. 揭开Redis的神秘面纱

    本篇博文将为你解开Redis的神秘面纱,通过阅读本篇博文你将了解到以下内容: 什么是Redis? 为什么选择 Redis? 什么场景下用Redis? Redis 支持哪些语言? Redis下载 Red ...

随机推荐

  1. 二维数组中的查找——牛客剑指offer

    题目描述: 在一个二维数组中(每个一维数组的长度相同),每一行都按照从左到右递增的顺序排序,每一列都按照从上到下递增的顺序排序.请完成一个函数,输入这样的一个二维数组和一个整数,判断数组中是否含有该整 ...

  2. oa_mvc_easyui_后台布局(3)

    1.新建HomeController控制器,并创建视图,后台的主页 2.easyUI的引用: <link href="~/Content/default/easyui.css" ...

  3. sql--ALTER

    ALTER TABLE 语句 ALTER TABLE 语句用于在已有的表中添加.修改或删除列. SQL ALTER TABLE 语法 如需在表中添加列,请使用下列语法: ALTER TABLE tab ...

  4. @RequestMapping-@PathVariable小误区

    去掉勾选就可以演示出错误了,一般勾选是为了方便我们Debug调试 会出现500错误: 正确的写法:

  5. 一个java文件中有几个类,编译后有几个class文件?

    在一个源文件中用class关键字定义了几个类,编译的时候就会产生几个字节码文件

  6. NLP采用Bert进行简单文本情感分类

    参照当Bert遇上Kerashttps://spaces.ac.cn/archives/6736此示例准确率达到95.5%+ https://github.com/CyberZHG/keras-ber ...

  7. python 写入JSON中文乱码解决方法

    在将一个字典添加入json中时多加入一个参数就可以了 json.dumps(dict(item), ensure_ascii=False) 例子 with open('zh-cn.json','w', ...

  8. mysql数据库备份与恢复命令

    mysqldump -h主机名  -P端口 -u用户名 -p密码 [--databases] 数据库名(可以是多个,用空格分割) > 文件名.sql 备份MySQL数据库的命令(备份脚本中不包含 ...

  9. 借助Charles来测试移动端-上篇

    随着现在互联网的兴起,移动端的测试需求越来越多,但是随着用户越来越多,迭代需求越来越频繁,或因为测试环境的接口不稳定,或因为多个业务系统互相关联,导致移动端测试后置,有时候提前介入了,也只能干耗时间, ...

  10. Detecting Unstable Periodic Orbits in Chaotic Experimental Data (解析)

    原文链接:https://journals.aps.org/prl/abstract/10.1103/PhysRevLett.76.4705 发表在:PRL 199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