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1123005《Java程序设计》第十一次实验总结
《Java程序设计》第十一次实验总结
- 本周学习总结
1.1 以你喜欢的方式(思维导图或其他)归纳总结多线程相关内容。

- 书面作业
- 源代码阅读:多线程程序BounceThread
1.1 BallRunnable类有什么用?为什么代码中需要调用Thread.sleep进行休眠?
BallRunnable类实现了Runnable接口,支持多线程。
调用Thread.sleep休眠是为了在这个线程停止的这段时间内运行别的线程。
1.2 Ball.java只做了两件事,这两件事分别是什么?BallComponent对象是干什么的?其内部的ArrayList有什么用?程序运行过程中,生成了几个BallComponent对象?该程序使用了多线程技术,每个小球是分别在不同的线程中进行绘制吗?
其中Ball.java定义了move()函数用于实现小球的移动方法,定义了getshape()函数来获取小球的大小和坐标。BallComponent对象是用来添加和画出一个球,内部的ArrayList来添加小球,程序运行过程中生成了一个BallComponent对象。每个小球是在不同的线程中绘制的,因为没start一次,就启动了一个新的线程。
- 实验总结:题集(多线程)
2.1 题目:Thread、PrintTask、Runnable与匿名内部类。
并回答:a)通过定义Runnable接口的实现类来实现多线程程序比通过继承自Thread类实现多线程程序有何好处?b) 6-1,6-3,6-11实验总结。
1):适合多个相同的程序代码的线程去处理同一个资源
2):可以避免java中的单继承的限制
3):增加程序的健壮性,代码可以被多个线程共享,代码和数据独立
4):线程池只能放入实现Runable或callable类线程,不能直接放入继承Thread的类
class Ticket implements Runnable
{
int tk=10;
public void run()
{
while(tk>0)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窗口正在售出"+tk--+"号票.");
}
}
}
public class TicketMa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aresg)
{
Ticket t=new Ticket();
new Thread(t).start();
new Thread(t).start();
new Thread(t).start();
new Thread(t).start();
}
}
2.2 使用Lambda表达式改写6-3
Thread t1 = new Thread(() -> {
System.out.println(mainThreadName);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System.out.println(Arrays.toString(Thread.class.getInterfaces()));
});
2.3 题目:6-2(Runnable与停止线程)。回答:需要怎样才能正确地停止一个运行中的线程?
当想停止一个运行中的线程时可以实用一个boolean类型的变量来终止,然后使用while()语句,在语句中改变boolean来使while循环退出来停止线程。
- 互斥访问
3.1 修改TestUnSynchronizedThread.java源代码使其可以同步访问。(关键代码截图,需出现学号)


4. 互斥访问与同步访问
完成题集6-4(互斥访问)与6-5(同步访问)
4.1 除了使用synchronized修饰方法实现互斥同步访问,还有什么办法可以使用synchronized实现互斥同步访问,使用代码说明(请出现相关代码及学号)?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locks.Condition;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locks.Lock;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locks.ReentrantLock;
class Account {
private int balance;
private Lock lock = new ReentrantLock();
private Condition condition = lock.newCondition();
public Account(int balance) {
super();
this.balance = balance;
}
public int getBalance() {
return balance;
}
public void deposit(int money) {
lock.lock();
try {
balance += money;
condition.signalAll();
} finally {
// TODO: handle finally clause
lock.unlock();
}
}
public void withdraw(int money) {
lock.lock();
try {
while (balance < money) {
try {
condition.await();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e);
}
}
balance -= money;
} finally {
// TODO: handle finally clause
lock.unlock();
}
}
}
4.2 同步代码块与同步方法有何区别?
同步方法是在方法名前面加synchonrized关键字,为整个方法加上内置锁,从而实现同步,同步代码块是用synchonrized修饰的语句块,只是为所修饰的语句块加锁来实现同步,所以它们的范围不同
4.3 实现互斥访问的原理是什么?请使用对象锁概念并结合相应的代码块进行说明。当程序执行synchronized同步代码块或者同步方法时,线程的状态是怎么变化的?
原理是当资源被一个任务使用时加锁
public class ThreadSafeTest implements Runnable {
int num = 10;
public void run() {
while (true) {
synchronized ("") {
if (num > 0) {
try {
Thread.sleep(1000);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System.out.println("tickets" + --num);
}
}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hreadSafeTest t = new ThreadSafeTest();
Thread tA = new Thread(t);
Thread tB = new Thread(t);
Thread tC = new Thread(t);
Thread tD = new Thread(t);
tA.start();
tB.start();
tC.start();
tD.start();
}
}
当运行程序时,一个线程先开始工作,给num上了一把锁,然后其他线程便不能访问这个区域,等执行完售票的操作将票数减一并输出后,对象锁被释放,然后下一个线程开始工作,再给num上了一把锁,然后直到票数为0结束进程
4.4 Java多线程中使用什么关键字实现线程之间的通信,进而实现线程的协同工作?
使用synchronized关键字;wait()方法、notify()方法;
5. 线程间的合作:生产者消费者问题
5.1 运行MyProducerConsumerTest.java。正常运行结果应该是仓库还剩0个货物。多运行几次,观察结果,并回答:结果正常吗?哪里不正常?为什么?


结果不正常,如图所示,出现了货物还剩余的现象,这是因为Producer和customer的存取速度不同,最终导致货物还剩余。
5.2 使用synchronized, wait, notify解决该问题(关键代码截图,需出现学号)

6. 面向对象设计作业-图书馆管理系统
6.1 系统的功能模块表格,表格中体现出每个模块的负责人。
6.2 运行视频
6.3 讲解自己负责的模块,并粘贴自己负责模块的关键代码(出现学号及姓名)。
3.码云及PTA
3.1. 码云代码提交记录

3.2 截图"多线程"PTA提交列表


3.3 统计本周完成的代码量
| 周次 | 总代码量 | 新增代码量 | 总文件数 | 新增文件数 |
|---|---|---|---|---|
| 2 | 381 | 381 | 12 | 5 |
| 3 | 661 | 280 | 19 | 7 |
| 4 | 974 | 313 | 24 | 5 |
| 5 | 1358 | 384 | 33 | 9 |
| 6 | 2211 | 853 | 37 | 4 |
| 7 | 3223 | 412 | 42 | 5 |
| 8 | 3635 | 423 | 46 | 4 |
| 9 | 3867 | 232 | 51 | 5 |
| 10 | 3997 | 130 | 55 | 4 |
201621123005《Java程序设计》第十一次实验总结的更多相关文章
- 201621123005《Java程序设计》第九次实验总结
201621123005<Java程序设计>第九周实验总结 1. 本周学习总结 1.1 以你喜欢的方式(思维导图或其他)归纳总结集合与泛型相关内容. 1.2 选做:收集你认为有用的代码片段 ...
- 20145330《Java程序设计》第二次实验报告
20145330<Java程序设计>第二次实验报告 实验二 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实验内容 1.初步掌握单元测试和TDD 2.理解并掌握面向对象三要素:封装.继承多态 3.初步掌握UM ...
- 20145320《Java程序设计》第二次实验报告
20145320<Java程序设计>第二次实验报告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BESTI)实验报告 课程:Java程序设计 班级:1453 指导教师:娄嘉鹏 实验日期:2016.04.12 15: ...
- 《Java程序设计》第二次实验报告
20145220 <Java程序设计>第二次实验报告 课程:Java程序设计 指导教师:娄嘉鹏 实验日期:2016.04.12 实验名称: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实验内容 初步掌握单元测 ...
- 20145333 《Java程序设计》第二次实验报告
2014333 <Java程序设计>第二次实验报告 课程:Java程序设计 指导教师:娄嘉鹏 实验日期:2016.04.12 实验名称: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实验内容 初步掌握单元测试 ...
- 20144303 《Java程序设计》第二次实验实验报告
20144303 <Java程序设计>第二次实验实验报告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besti)实验报告 实验内容 初步掌握单元测试和TDD 理解并掌握面向对象三要素:封装.继承.多态 初步掌握U ...
- 20145240 《Java程序设计》第二次实验报告
20145240 <Java程序设计>第二次实验报告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BESTI)实验报告 课程:Java程序设计 班级:1452 指导教师:娄嘉鹏 实验日期:2016.04.12 实验 ...
- 201621123005《Java程序设计》第十次实验总结
201621123005<Java程序设计>第十周学习总结 1. 本周学习总结 1.1 以你喜欢的方式(思维导图或其他)归纳总结异常相关内容. 2. 书面作业 1. 常用异常 1.1 自己 ...
- Java程序设计第四次实验报告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BESTI) 实 验 报 告 课程:java程序设计 班级:1352 姓名:何伟钦 学号:20135223 成绩: 指导教师:娄嘉鹏 ...
- 201771010123汪慧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第十一周实验总结
一.理论部分 1.栈 (1)栈是一种特殊的线性表,是一种后进先出的结构.(2)栈是限定仅在表尾进行插入和删除运算的线性表,表尾称为栈顶,表头称为栈底.(3)栈的物理存储可以用顺序存储结构,也可以用链式 ...
随机推荐
- (2.16)Mysql之SQL基础——函数
(2.16)Mysql之SQL基础——函数 关键词:mysql函数,mysql自定义函数,mysql聚合函数,mysql字符串函数,mysql数值函数 1.自定义函数 -- (1)一般形式 creat ...
- Unity3d GUI适应分辨率
float sourceWidth = 1024f; float sourceHeight = 768f; float m_fScaleWidth; float m_fScaleHeight; voi ...
- JS获取客户端系统当前时区
<script> function getClientTimezone(){ var oDate = new Date(); var nTimezone = -oDate.getTimez ...
- cocos2dx 3.x 蒙板 遮罩 点击圆功能
//注册触摸 EventListenerTouchOneByOne *listener = EventListenerTouchOneByOne::create(); listener->onT ...
- nats
NATS is a family of open source products that are tightly integrated but can be deployed independent ...
- mongodb的分片(2)
在上一片博客,详细说明了mongodb的分片搭建的详细过程:分片搭建 在这里会说一些分片的维护与操作! 在集群搭建完,我们使用了sh.status()查看分片之后的数据,如下: #连接的是mongos ...
- 这才是官方的tapable中文文档
起因 搜索引擎搜索tapable中文文档,你会看见各种翻译,点进去一看,确实是官方的文档翻译过来的,但是webpack的文档确实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既然是开源的为什么不去github上的tapab ...
- A*寻路算法详细解读
文章目录 A*算法描述 简化搜索区域 概述算法步骤 进一步解释 具体寻路过程 模拟需要更新F值的情况 Lua代码实现 在学习A*算法之前,很好奇的是A*为什么叫做A*.在知乎上找到一个回答,大致意思是 ...
- python排序算法实现(冒泡、选择、插入)
python排序算法实现(冒泡.选择.插入) python 从小到大排序 1.冒泡排序: O(n2) s=[3,4,2,5,1,9] #count = 0 for i in range(len(s)) ...
- ZooKeeper增加Observer部署模式提高性能(转)
除了Leader和Follow模式之外,还有第三种模式:Observer模式. Observer:在不伤害写性能的情况下扩展ZooKeeper. 虽然通过Client直接连接到ZooKeeper集群的 ...